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两晋南北朝史(文明卷)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吕思勉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第二节 族制

聚族而居,范围之大小,必视生计情势以为衡。自氏族散为家族,其势日趋于分,读《先秦史》第十二章第二节,《秦汉史》第十三章第二节,可见其概。晋、南北朝之世,社会情势,实与前无异。惟其时去古较近,各地方强宗巨家,尚有存者;又直丧乱之际,移徙者多与亲族相偕,初至异邦,与当地之人,未能融洽,或仍聚族而居;于是家族之大者,往往有之。此就全国言之,实为特异之象;又昔时之人,狃于成见,不知社会贵化除畛域,而以亲族互相依倚为美谈,政令既加以褒扬,舆论又群相称道;史家自必勤于记录。读者不察,遂谓其时社会情形,与今迥异矣。其实以中国之大,历朝史籍所占年代之长,有此区区,正如凤毛麟角耳。大家族不见记载者,自亦有之,且其数必不少,然即具记之,在全社会中,亦必仍微不足道,则理有可信者也。

《北史·韦孝宽传》:孝宽欲筑城汾北,画地形具陈其状,宇文护谓使人曰:“韦公子孙虽多,数不满百,遣谁固守?”事遂不行,可见子孙百人,在当时犹以为少。《周·法尚传》:法尚为顺州刺史,司马消难作乱,遣兵攻围之,法尚弃城走,虏其母弟及家累三百人。法尚在当时,未闻为著名大族,而其家累至于三百,可见其时士大夫家口之众矣。此等家口,并不以后世所谓同姓为限。《晋书·朱伺传》:杜曾遣说伺云:“马隽等感卿恩,尽以君家内外百口付隽,隽已尽心收视,卿可来迎。”《祖约传》:石勒诈约,并其亲属中外百余人悉灭之。《宋书·沈庆之传》:庆之有园舍在娄湖,一夜移子孙徙居之。又移亲戚中表于娄湖,列门同闸。《自序》言:沈林子赏赐重叠,皆散于亲故,家无余财,中表孤贫悉归焉。《魏书·袁翻传》:父宣,为沈文秀府主簿,随文秀人国,刘昶每提引之,言是其外祖淑之近亲。又《高祐传》:孙谅,造亲表谱录四十余卷,自五世已下,内外曲尽,览者服其博记。盖古代亲亲,原不限于父族;如九族之制是也,详见《先秦史》。又其两姓恒交昏,而又继之以世;故夫之父母,与母之兄弟,父之姊妹同称,详见《先秦史》。故中表之情为尤亲。次则从母之子,自亦为母族中之最亲者。自此展转推之,其范围自有甚广者矣。《魏书·卢玄传》:无盐房崇吉母傅氏,度世玄子。继外祖母兄之子妇也。兖州刺史申纂妻贾氏,崇吉之姑女也。皆亡破军途,老病憔悴。度世推计中表,致其供恤。每觐见傅氏,跪问起居。随时奉送衣被、食物。亦存振贾氏,供其服、膳。青州既陷,诸崔堕落,多所收赎。及渊、昶等,皆度世子。并循父风。远亲疏族,叙为尊行长者,莫不崇拜致敬。闺门之礼,为世所称。其一事也。沈充之败也,亡失道,误入故将吴儒家。儒欲杀之。充曰:“尔以大义存我,我宗族必厚报汝。若必杀我,汝族灭矣。”儒遂杀之。充子劲,竞灭吴氏。劲固强果,然其能复仇,必得其宗族之助,则可推知。宋明帝之杀王景文也,手诏曰:“与卿周旋,欲全卿门户,故有此处分。”景文门生焦度忿怒,发酒覆地,曰:“大丈夫安能坐受死?州中文武,可数百人,足以一奋。”景文曰:“知卿至心。若见念者,为我百口计。”王奂之见收也,子彪议闭门拒命,长史殷叡,奂女婿也,谏曰:“百世门户,宜思后计,孰与仰药自全?”董峦讨益州,为魏所执,并其子景曜。魏以峦为越骑校尉,景曜为员外郎。峦谋南叛,坐徙朔州。孝文南寇,召峦从军。军次鲁阳,峦单骑南走。至境首,北向哭呼景曜云:“吾百口在彼,事理须还,不得顾汝一子也。”《魏书·田益宗传》。当时亲族关系之密如此,故苟有刑诛,必致波及。孝文之南寇也,董景曜亦被召,至洛阳,密陈其父必当南叛,及峦南走,仍锁诣魏主所,数而斩之。袁瑾之死也,并其宗族数十人。魏孝武入关,以韦子粲为南汾州,城陷不能死难,阖门百口,悉在西魏,多致诛灭。盖聚族既众,则其为力强,虑以怨毒、不自安之情,或致反侧,故其措置如此。晋、南北朝之世,刑法酷滥,实由此也。是时之迁徙者,亦多率族而行。如黄泓率宗族归慕容廆;《晋书·艺术传》。张昌之乱,王伛、吕蕤,密将宗室奔汝南;樊毅随叔父文皎援台,文皎战死,毅将宗族子弟赴江陵皆是。魏孝庄帝徙河北,执杨侃手曰:“卿尊卑百口,若随朕行,所累处大,卿可还洛,寄之后图。”侃曰:“宁可以臣微族,顿废君臣之义?”固求陪从。及帝图尒朱荣,侃豫其谋。尒朱兆入洛,侃时休沐,遂得潜窜,归于华阴。普泰初,天光在关西,遣侃子妇父韦义远招慰之,立盟许恕其罪。侃从兄昱,侃,播子。昱,播弟椿之子。令侃出应。“假其食言,不过一人身殁,冀全百口。”侃遂赴之,为天光所害。元颢入洛,昱出镇荥阳,见擒。又椿弟顺,顺子仲宣,兄子保,弟子遁,并在河北,为颢嫌疑。以椿家世显重,恐失人望,未及加罪。时人助其忧怖。或劝椿携家避祸。椿曰:“吾内外百口,何处逃窜?正当坐任运耳。”当时亲族、中外,互相依倚如此,此族诛之刑,所由足累其心与?

P18-19

目录

第十七章 晋南北朝社会组织

 第一节 昏制

 第二节 族制

 第三节 户口增减

 第四节 人民移徙

 第五节 各地方风气

第十八章 晋南北朝社会等级

 第一节 门阀之制上

 第二节 门阀之制下

 第三节 豪右游侠

 第四节 奴客部曲门生

第十九章 晋南北朝人民生计

 第一节 物价工赀赀产

 第二节 豪贵侈靡

 第三节 地权不均情形

 第四节 侈靡之禁

 第五节 借贷振施

第二十章 晋南北朝实业

 第一节 农业

 第二节 工业

 第三节 商业

 第四节 钱币上

 第五节 钱币下

第二十一章 晋南北朝人民生活

 第一节 饮食

 第二节 仓储漕运籴粜

 第三节 衣服

 第四节 宫室

 第五节 葬埋

 第六节 交通

第二十二章 晋南北朝政治制度

 第一节 政体

 第二节 封建

 第三节 官制

 第四节 选举

 第五节 赋税

 第六节 兵制

 第七节 刑法

第二十三章 晋南北朝学术

 第一节 学校

 第二节 文字

 第三节 儒玄诸子之学上

 第四节 儒玄诸子之学下

 第五节 史学

 第六节 文学美术

 第七节 自然科学

 第八节 经籍

第二十四章 晋南北朝宗教

 第一节 旧有诸迷信

 第二节 佛教流通

 第三节 道教建立

序言

吕思勉先生是中国史学四大家之一,他著述颇丰,在通史、断代史和专门史领域都有著作传世。

吕思勉注重排比史料,长于综合研究,融入西方思维。他主要有两部通史、五部断代史、八部专门史以及大量历史研究读物传世。主要著作有《白话本国史》(1923)、《吕著中国通史》(1940、1945)、《先秦史》(1942)、《秦汉史》(1947)、《两晋南北朝史》(1948)、《隋唐五代史》(1957)、《历史研究法》(1945)、《史学四种》、《中国民族史》(1934)、《经子解题》(1926)、《先秦学术概论》(1933)、《理学纲要》(1931)、《宋代文学》(1931)、《中国制度史》、《文字学四种》、《吕思勉读史札记》等。

吕先生的几部断代史均分前后两部分,一前半部是政治史,包括王朝兴亡盛衰、各种重大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政治措施的成败得失,以及与少数民族的关系等,采用新的纪事本末体;后半部是社会经济、文化史,包括社会经济、政治制度、民族疆域、文化学术等方面的发展情况,采用新的叙述典章制度的体例。

本套丛书重新编排,包括《先秦史政治卷》《先秦史文明卷》《秦汉史政治卷》《秦汉史文明卷》《两晋南北朝史两晋卷》《两晋南北朝史南北朝卷》《两晋南北朝史文明卷》《隋唐五代史隋唐卷》《隋唐五代史五代卷》《隋唐五代史文明卷》《中国近代史》《中国通史》《三国史话》等。

我们参考了上海古籍出版社现已出版的吕思勉著作,对本套丛书进行了精心校订、重新编排,形成了简体版吕思勉文丛,以飨读者。

限于学力和经验,在编校过程中难免有错讹疏漏之处,敬请广大方家、读者斧正。

编者

内容推荐

吕思勉所著的《两晋南北朝史》是研究两晋南北朝历史的最基本参考书之一,已成为中国近代学术史上的经典著作。本书分为三部分。前两部分为政治史,按历史事件的顺序编排,编者独立成两晋卷、南北朝卷;第三部分为社会经济文化史,采用分门别类的办法叙述,编者独立成文明卷。

本书为文明卷。

编辑推荐

《两晋南北朝史》是吕思勉先生的中国断代史系列著作的第三部。分政治史,社会经济、文化史两部分。系统而深刻地讲述了中国历史上这段充满战乱的时期,论述了这段特别时期内的政治、文化特点。作者旁征博引,思考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其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是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财富。

本册为文明卷。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2:5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