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两晋南北朝史(南北朝卷)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吕思勉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第一节 宋初内衅

晋安帝以义熙十四年十二月见弑。史称帝不惠。自少及长,口不能言。虽饥饱寒暖,无以辨也。凡所动止,皆非己出。桓玄之篡,因此获全。刘裕将为禅代,以谶云“昌明之后有二帝”,乃使中书侍郎王韶之缢之,而立其弟恭帝德文,以应谶焉。元熙二年(420),六月,禅位于裕,是为宋高祖武皇帝。以恭帝为零陵王。永初二年(421),九月,使其后弟褚淡之弑之。

宋武帝七子:长少帝义苻,次庐陵孝献王义真,次文帝义隆,次彭城王义康,次江夏文献王义恭,次南郡王义宣,次衡阳文王义季。帝以荆州上流形胜,地广兵强,遗诏诸子次第居之。《宋书·义宣传》。又以京口要地,去都邑甚迩,非宗室近戚,不得居焉。①《刘延孙传》。永初三年(422),五月,帝崩。少帝立。司空徐羡之,中书监傅亮,领军将军谢晦辅政。景平二年(424),废南豫州刺史庐陵王义真为庶人。南豫州,治历阳,见第三章第九节。徙新安郡。见第四章第三节。旋使使诛之。时年十八。五月,江州刺史檀道济,扬州刺史王弘入朝。皇太后令:废帝为营阳王。幽之吴郡。见第三章第九节。六月,见弑。时年十九。迎立荆州刺史宜都王义隆,是为大祖文皇帝。时年十八。史称少帝有失德。于华林园为列肆,亲自酤卖。华林园本在洛阳,见第三章第一节。此东渡后所营,在台城内。又开渎聚土,以象破冈埭。破冈渎,在今江苏丹阳县境。与‘左右引船唱呼,以为欢乐。夕游天泉池,本在洛阳,此亦东渡后所开。即龙舟而寝,其朝未兴而兵至。见《本纪》,亦见《徐羡之传》。案自古帝王,纵恣者多矣,少帝未逮弱龄,即有失德,未至不可谏诲也,何至遽行废立?况又以帝废则次立者应在义真而先废之,且杀之乎?亦可谓甚矣。范泰谓所亲日:“吾观古今多矣,未有受遗顾托,而嗣君见杀,贤王婴戮者也,”诚哉其然也。羡之等果何所恃而敢为此?抑亦何所迫而遽出此哉?时傅亮实奉迎文帝,帝以少帝见害,不敢下。司马王华日:“先帝有大功于天下,四海所服。徐羡之中材寒士,傅亮布衣诸生,非有晋宣帝、王大将军之心明矣。废主若存,虑将来受祸;又畏庐陵严断,必不自容;殿下宽散慈仁,远近所知,越次奉迎,冀以见德。悠悠之论,殆必不然。且三人势均,莫相推伏,就怀不轨,势必不行。不过欲握权自固,以少主仰待耳。今日就征,万无所虑。”①兼采《宋书》、《南吏》本传。此言可谓洞见事情。时到彦之为南蛮校尉,文帝欲使领兵前驱,彦之日:“了彼不贰,便应朝服顺流,若使有虞,此师既不足恃,更开嫌隙之端。”亦逆料诸人之无异心,非敢无备也。文帝引见傅亮。哭泣,哀动左右。既而问义真及少帝薨废本末,悲号呜咽,侍侧者莫能仰视。亮流汗沾背,不能答。于是布腹心于到彦之、王华等。及至都,徐羡之问帝可方谁?亮日“晋文、景以上人。”羡之日:“必能明我赤心。”亮日,:“不然。少帝之废,徐羡之即以谢晦为荆州刺史。晦虑不得去,甚忧皇。及发新亭,见第七章第一节。顾望石头城,喜日:“今得脱矣。”至江陵,亦深结王华,冀以免祸。观此诸事,羡之等在当日,实求自全之意多,觊觎非分之想,可谓绝无。然敢行灭族之事,何也?《范泰传》载泰谏少帝之辞日:“伏闻陛下,时在后园,颇习武备。”《义真传》云:义真聪明爱文义,而轻动无德业。与谢灵运、颜延之、慧琳道人,并周旋异常。云得志之日,以灵运、延之为宰相,慧琳为西豫州都督。即豫州,亦日北豫州。在历阳,多所求索,羡之等每裁量不尽与。深恶执政。表求还都。而少帝失德,羡之等密谋废立,则次第应在义真。因其与少帝不协,乃奏废之。《谢灵运传》日:灵运为性褊激,多愆礼度。朝廷惟以文义处之。自谓才能,宜参机要。既不见知,常怀愤愤。少帝即位,权在大臣,灵运搆扇异同,非毁执政,徐羡之等患之。灵运时为太子左卫率,因此出为永嘉太守。《颜延之传》云:时尚书令傅亮,自以文义之美,一时莫及,延之负其才辞,不为之下,,亮甚疾焉。庐陵王义真,颇好辞义,待接甚厚。徐羡之等疑延之为同异,意甚不悦。延之时为太子中舍人。盖少帝年少,羡之等不免专权。延之、灵运,皆轻躁之徒,疏于虑患,遂乘机搆扇义真,兄弟合谋,欲除其倡。后园之习武备,淮左之求入朝,所图正是一事。云庐陵与少帝不协,则适得其反矣。宋初杀机未启,非如后来之君臣动辄相屠,羡之等即或见废,亦不过免官归第,何至遽行灭族之事?此无他,利令智昏,贪恋权势而不肯去,所谓苟患失之,凭所不至也。废立大事,虽威权闻望,叶倍于羡之等者,犹或无以善其后,况如羡之等之植根浅薄者乎?《谢晦传》云:晦与羡之、亮谋自全之计,以晦据上流,而檀道济镇广陵,见第三章第九节。

P2-3

目录

第八章 宋初南北情势

 第一节 宋初内衅

 第二节 拓跋氏坐大上

 第三节 拓跋氏坐大下

 第四节 宋初与魏兵衅

 第五节 义民抗魏上

 第六节 义民抗魏下

 第七节 魏大武南寇

第九章 宋齐兴亡

 第一节 元凶弑逆

 第二节 孝武世诸王之祸

 第三节 前废帝之败

 第四节 子勋败亡

 第五节 宋失淮北

 第六节 明帝诛戮宗室大臣

 第七节 宋治盛衰

 第八节 后废帝之败

 第九节 齐高篡宋

第十章 齐梁兴亡

 第一节 齐武文惠猜忌杀戮

 第二节 郁林王之败

 第三节 明帝诛翦高武子孙

 第四节 齐治盛衰

 第五节 东昏时内外叛乱

 第六节 梁武代齐

第十一章 元魏盛衰

 第一节 冯后专朝

 第二节 孝文迁洛

 第三节 齐魏兵争

 第四节 梁初与魏战争

第十二章 元魏乱亡

 第一节 魏政荒乱上

 第二节 魏政荒乱下

 第三节 北方丧乱

 第四节 尒朱荣入洛

 第五节 梁武政治废弛

 第六节 梁纳元颢

 第七节 孝庄帝杀尒朱荣

 第八节 齐神武起兵

 第九节 魏分东西

 第十节 东西魏争战

第十三章 梁陈兴亡

 第一节 侯景乱梁上

 第二节 侯景乱梁中

 第三节 侯景乱梁下

 第四节 江陵之变

 第五节 陈武帝却齐师

 第六节 陈平内乱上

 第七节 陈平内乱中

 第八节 陈平内乱下

第十四章 周齐兴亡

 第一节 齐篡东魏

 第二节 文宣淫暴

 第三节 孝昭武成篡夺

 第四节 武成后主荒淫

 第五节 周篡西魏

 第六节 周齐兵事

 第七节 陈取淮南

 第八节 周灭北齐

 第九节 陈失淮南

第十五章 南北统一

 第一节 隋文帝代周

 第二节 陈后主荒淫

 第三节 隋并梁陈

第十六章 晋南北朝四裔情形

 第一节 东方诸国

 第二节 南方诸异族之同化

 第三节 林邑建国

 第四节 海南诸国

 第五节 海道交通

 第六节 北方诸异族之同化

 第七节 羌浑诸国

 第八节 西域诸国

 第九节 柔然突厥兴亡

 第十节 东北诸国

序言

吕思勉先生是中国史学四大家之一,他著述颇丰,在通史、断代史和专门史领域都有著作传世。

吕思勉注重排比史料,长于综合研究,融入西方思维。他主要有两部通史、五部断代史、八部专门史以及大量历史研究读物传世。主要著作有《白话本国史》(1923)、《吕著中国通史》(1940、1945)、《先秦史》(1942)、《秦汉史》(1947)、《两晋南北朝史》(1948)、《隋唐五代史》(1957)、《历史研究法》(1945)、《史学四种》、《中国民族史》(1934)、《经子解题》(1926)、《先秦学术概论》(1933)、《理学纲要》(1931)、《宋代文学》(1931)、《中国制度史》、《文字学四种》、《吕思勉读史札记》等。

吕先生的几部断代史均分前后两部分,一前半部是政治史,包括王朝兴亡盛衰、各种重大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政治措施的成败得失,以及与少数民族的关系等,采用新的纪事本末体;后半部是社会经济、文化史,包括社会经济、政治制度、民族疆域、文化学术等方面的发展情况,采用新的叙述典章制度的体例。

本套丛书重新编排,包括《先秦史政治卷》《先秦史文明卷》《秦汉史政治卷》《秦汉史文明卷》《两晋南北朝史两晋卷》《两晋南北朝史南北朝卷》《两晋南北朝史文明卷》《隋唐五代史隋唐卷》《隋唐五代史五代卷》《隋唐五代史文明卷》《中国近代史》《中国通史》《三国史话》等。

我们参考了上海古籍出版社现已出版的吕思勉著作,对本套丛书进行了精心校订、重新编排,形成了简体版吕思勉文丛,以飨读者。

限于学力和经验,在编校过程中难免有错讹疏漏之处,敬请广大方家、读者斧正。

编者

内容推荐

《两晋南北朝史》是吕思勉先生的中国断代史系列著作的第三部。分政治史,社会经济、文化史两部分。系统而深刻地讲述了中国历史上这段充满战乱的时期,论述了这段特别时期内的政治、文化特点。作者旁征博引,思考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其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是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财富。

本书为南北朝卷。

编辑推荐

最有分量的中国断代史工程,易中天最为尊崇的史学大师——吕思勉,两晋南北朝是动荡社会下的民族大迁徙,洞悉纷繁事件背后的历史要义,揭开两晋南北朝纷争的历史真相。《两晋南北朝史》是最有分量的中国断代史工程。

轻松学习历史一本搞定。

本书为南北朝卷。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8: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