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金坚玉洁(陈树人小传)/广东现当代画家小传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何初树
出版社 岭南美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陈树人先生,广东番禺化龙镇人,与高剑父、高奇峰并称为“二高一陈”,同为岭南画派的创始人。无论是花鸟,还是山水,他都注意到形与色的变格。他是以中国的传统笔墨为主体,吮吸外来艺术的营养来丰富中国画的表现力,以发扬民族传统艺术的神采,独辟蹊径,创造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影响所及,奠下了岭南画派的基石。

何初树所著的《金坚玉洁(陈树人小传)》以文字为主,穿插画家生活和艺术活动的照片以及作品,全方位介绍画家生平和艺术成就。

内容推荐

风雨如晦的民国初期,岭南大地雄起了三位艺术大师:陈树人、高剑父、高奇峰。他们高擎着改革创新的大纛,一扫当时中国画坛柔靡陈腐之陋习,任由明枪暗箭,不惧风狂雨骤。

陈树人那托物言志的诗《水仙》最能反映他的人生心志与高风亮节:任他红紫尽成尘,剩得凌波飘渺身。仍向漫天风雪里,金坚玉洁见精神。

何初树所著的《金坚玉洁(陈树人小传)》以文学性的叙事方式讲述艺术家陈树人的生平经历、创作历程及经典作品背后的故事,使读者重回那段令人荡气回肠的岁月。

目录

一/先导与恩师

二/入赘居氏门庭

三/两次东渡日本

四/加拿大风云

五/画品与人品

六/父子革命者

七/情系岭南

八/怒斥老友汪精卫

九/陈树人与高氏兄弟

十/陈树人的艺术特色

十一/名家评陈树人

附一/艺术年表

附二/参考资料

试读章节

一 先导与恩师

陈树人的祖先是明朝初年的广州左卫将军陈德。为抗击倭寇,他冲锋陷阵,一往无前。在一场激战中,陈德英勇杀敌,最后战死在白沙湖,以身殉国,尸体沉于湖底。

战后,陈德部下将他的衣冠葬于番禺县明经乡前作纪念。后人每到清明时节便结队前去拜祭。

陈德后裔,代代相传,家风良好。

陈树人的父亲陈东樵,最初在广州果栏当雇工,又曾经自制甘草榄,头戴尖顶的竹笠,身上套着纱纸糊成的雄鸡道具,手拿唢呐,风雨无阻,穿街过巷,高声叫卖。二楼或三楼上有人要买榄,扔下钱来,在街上的陈东樵则用纸包着甘草榄,飞抛上去,准确无误。这就是岭南地域风行一时的特有“飞机榄”。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陈东樵挨苦受累,平日省吃俭用,逐渐积攒了一些钱银,看准时机,改行做起盐务生意,渐有起色,成了令四乡羡慕的富裕之家。

陈东樵先后娶了五个妻子,一共生了十一个儿女,男丁则有五人。

陈树人排行第十一,是陈东樵家中最小的儿子。亲生母亲为梁氏,与他同母所生的是其十姐陈慈魂。

陈树人(1884—1948年)“又名陈澍人、陈树仁、陈韶、陈哲等;题画用拈花微笑子、葭外渔子、二山山樵、十一郎、得安老人等;办报、撰稿笔名为猛进、切生、葭外、美魂女士等”。

陈树人出生之时,山河板荡,世风日下,陈东樵家道已经逐渐中落,生活由富足而渐入窘境。

父母早出晚归、辛勤劳作才使得全家勉强糊口度日,但这并未影响陈树人求学的强烈愿望。陈树人在小时候就进入了乡间的私塾读书。由于他聪明伶俐,尊敬老师,因此深得老师的喜爱。

平日,陈树人对绘画兴趣极高,一有空闲,就在纸上涂涂画画,还对着家中的碗碟花瓶等物件进行“写生”。

陈树人的私塾老师是一位在番禺四乡很有名气的老学究,学富五车,通晓古诗词的平仄格律,他在文学方面的教育与启迪对陈树人后来的写诗有很大的影响。除此以外,那私塾老师对美术也有一定的造诣,适时对陈树人的画给予一些评点与鼓励,这让陈树人对绘画的兴趣更加浓烈。

家里有时穷得几乎连买米的钱也没有,哪里还有闲钱去买纸张学绘画呢?面对这样的困境,陈树人学习绘画的热情火焰并没有熄灭,龙眼核般的眼珠机灵地一转后,就想到了“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爬到树上,拗下树枝,然后用刀削去枝丫,那根树枝就成了他手中的“画笔”。他用这画笔在抹平的沙地上绘图作画,山山水水,花鸟虫鱼,都是他描绘的对象,画得倒是有模有样。

跟陈树人玩耍的小伙伴看了以后,伸出大拇指来称赞他画得很像。有些人还给陈树人起了一个外号叫“画痴”。而陈树人只是用手搔着小脑袋,龇着牙接受,以此为自豪。

在16岁那年,陈树人的人生转折点来了。他有幸在一次朋友聚会上结识了居廉的一位学生张逸(1869—1946年),张逸也是番禺人,字纯初,号禺山山人,晚号无竞老人,擅长绘画牡丹,有“牡丹张”之美誉。两人由此成为促膝谈心的好友。他们相处时的话题,多数是古典诗词,而更多的就是绘画。

张逸见陈树人学艺的天赋甚高,绘画的基础十分扎实,求知欲又十分旺盛,便介绍他来到十香园,拜居廉为师学习绘画。

居廉比他的堂兄居巢年少17岁,因他在年幼的时候不幸丧父,故此从小就在居巢的抚养下成长。在绘画艺术,尤其是在“没骨法”的绘画技巧方面,居廉多年来深得居巢的言传身教,精心指导,加上他勤奋好学,天赋甚高,所以在画坛上颇有成就。

居氏兄弟成为人们一致公认的清末岭南画坛的标杆性人物。

1865年,居巢溘然辞世,年仅54岁,殊为可惜。此时才是居巢与居廉搬进十香园的第二年,故此居巢自己收徒甚少。

居巢去世后,37岁的居廉在绘画艺术上接过了兄长的接力棒,将其天资发挥得淋漓尽致,佳作迭出,名声传千里,画作追捧者众。

居廉就在十香园内设馆讲课,开门广收徒弟。不少人慕名远道而来,上门求艺。

大潮之下,免不了泥沙俱下,鱼龙混杂。来十香园向居廉拜师学艺者来自四面八方,各人的拜师目的不尽相同。这里面,有腰缠万贯的富家子弟,他们为的是酒酣饭饱之余挥笔作画以附庸风雅,利用名师的声望往自己脸上贴金,进行自我标榜;而来十香园拜师学画的更多是胸怀远大理想、追求在丹青事业上有所建树的年轻人。

名满中外画坛的陈树人、高剑父就是在十香园经居廉授艺多年后走向社会的杰出才俊。

每一年,到十香园求艺的人络绎不绝,居廉也是习以为常。但这一次,第六感官让居廉觉得张逸引荐前来的这位番禺同乡跟自己缘分不浅。

站在自己面前的陈树人,衣着虽然朴素却大方得体,长得身材魁梧,气宇轩昂,显得英俊潇洒,一表人才。第一印象,已得到了居廉的欢心。两人面对面谈论起来,古今中外、天南地北闲扯一番,居廉又见他不时对中国古诗词旁征博引,解释深入浅出,溢出文雅之气,且藏有几分机锋,知道他见多识广,是可造之材,便当场答应收他为徒。

P1-3

序言

回顾20世纪中国美术发展史,中国画的现代转型与“新国画”运动密不可分。发端于广东的岭南画派在这场“新国画”运动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以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等为代表的岭南画派,以革命性、创新性的新思路,折衷中外、融汇古今,注重现实关怀、题材开拓和表现手法的多样性,开启中国现代绘画的新风气,极大地推进了中国美术的现代化进程。

继“二高一陈”后,以关山月、黎雄才、赵少昂、杨善深等为代表的艺术家,更是把岭南画派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并卓有成效地拓展了现代美术教育体系,使岭南地区迅速成为新中国美术教育基地之一,培养了许多影响21世纪中国美术进程的画家。他们继承和延续岭南画派的艺术精神,践行着创新和发展的道路,使广东成为中国美术教育与创作的重镇。

在对中国美术发展史的研究中,岭南画派一直是被关注的,但系统完整的广东现当代画家传记著述却较少见到。梳理这些画家的人生经历,再现他们的探索过程,总结他们的创作思想,对于推动广东美术创新发展,增强广东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有着重要意义。为此,我们编辑出版《广东现当代画家小传》丛书。

丛书根据艺术成就及社会影响力甄选了20多位现当代画家作为传主,以文学性的叙事方式讲述艺术家活动及经典作品背后的故事,使读者重回那段令人荡气回肠的岁月。丛书遵循从史到论,论从史出,、通过文学家的艺术剪裁,注重围绕史料开展研究。力求科学严谨地再现各位传主的生平经历、创作历程、学术贡献和历史影响。丛书资料翔实、图文并茂,大量由家属提供和从档案中查阅到的第一手资料更为珍贵。

对岭南近现代画家的资料进行收集与整理,是广东地域美术研究的基础性工作。丛书的出版将极大地丰富画家档案及文献资料,为广东画家的相关研究奠定基础,更好地促进广东美术繁荣发展。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2 20:5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