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香凝,1878年生于广东南海,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著名的国民党左派,民革主要创始人之一,妇女运动的领袖,画坛杰出的美术家。作为中国革命的元老级人物,何香凝一直没有放下画笔,早期作品有浓厚的日本画风格,她以梅花和老虎为题材的绘画作品享誉海内外。她擅作花鸟,偶作山水,笔致圆浑细腻,色彩古艳雅逸,意态生动。
艾云所著的《丹青为伴写烟霞(何香凝小传)》以时间为线索,生动再现画家何香凝的艺术经历,以文字为主,穿插画家生活和艺术活动的照片以及作品,全方位介绍画家生平和艺术成就。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丹青为伴写烟霞(何香凝小传)/广东现当代画家小传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艾云 |
出版社 | 岭南美术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何香凝,1878年生于广东南海,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著名的国民党左派,民革主要创始人之一,妇女运动的领袖,画坛杰出的美术家。作为中国革命的元老级人物,何香凝一直没有放下画笔,早期作品有浓厚的日本画风格,她以梅花和老虎为题材的绘画作品享誉海内外。她擅作花鸟,偶作山水,笔致圆浑细腻,色彩古艳雅逸,意态生动。 艾云所著的《丹青为伴写烟霞(何香凝小传)》以时间为线索,生动再现画家何香凝的艺术经历,以文字为主,穿插画家生活和艺术活动的照片以及作品,全方位介绍画家生平和艺术成就。 内容推荐 在她的画作面前,歌哭传唱的历史故事,就在涧崖叠嶂、沟壑纵横之中。她的画境悠然无限,那是无边的远方。这里边,隐含着更深的意味,就仿佛一个从血泊中站起来的战士,她揩净脸上和身上的血渍,在深切的疼痛和生死之间挣扎过后,从此有了充分理解人生百态的旷达,也有着对命运绝不低下高贵头颅的刚毅。 这就是何香凝,一个芬芳犹在,凝聚香成的奇异女子。 艾云所著的《丹青为伴写烟霞(何香凝小传)》以文学性的叙事方式讲述艺术家何香凝的生平经历、创作历程及经典作品背后的故事,使读者重回那段令人荡气回肠的岁月。 目录 一/1925年的枪声 二/患难之交 三/何处相思双清楼 四/风雨情 五/岭南结画缘 六/后事凭君独任劳 七/崇尚艺术之美 八/农讲所授课 九/萧然寒意护长松 十/中国不会亡 十一/国运繁荣渡白头 附一/艺术年表 附二/参考资料 试读章节 二 患难之交 何香凝料理完廖仲恺的后事以后不再出门,她待在房子里,想静养一段。 躺在床上,她不想起身,多年的胃病又犯了,吃不下饭,人虚弱得很。她很奇怪自己在8月27日那天,在丈夫去世一周尚未安葬时,她在省港大罢工的一次代表大会上,竟然可以有那么大的力气,站在众人面前慷慨讲演。也许,人在极度疼痛时,会有诉说的冲动,这是短暂的麻木掺和着亢奋。这麻木与亢奋,让人暂时忘掉苦痛,通过亢奋的形式进行宣泄。否则,人会因承受不住而窒息和崩溃。 一切都已结束。现在,她一个人躺在床上,床的一侧空荡荡的。她躺着,是痛定思痛啊。在无边无际的虚无里,感觉什么都没意思了。活着有什么意思呢?虚无,像罡风一样,攫住了她。 就这样过了几天。 有一天清晨,何香凝一下子清醒了,她想,廖先生遇害的那刻发誓不倒下,要做事。她不能食言。 她起身,踱步到画室,她想,自己应该拿起画笔了,这兴许可以转移一下自己的注意力。 她开始翻检起自己过去创作的画章来。 她学的是绘画专业,可是多少年来,她很难有整工夫坐下来,去专心致志于她的绘画。她太忙了,可谓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要担忧。 何香凝在书橱下边,翻到了她早年画的一张《虎》。这是一只上山虎,前爪蹬地,正奋力向山崖攀登。那虎毛发俊秀,光泽很好,尾部微翘在一片竹丛中。而远处是云翳,天空晦暗不明。 这是何香凝在辛亥革命爆发之前所作的一幅画。这里边有她对革命前程深深的忧虑,也有她对中华民族未来的乐观祈盼。日益觉醒的中国人,就像上山的猛虎奋力而行,它敲碎漆黑的暗夜,让世界为之震动和礼赞。 这幅画,笔力十分成熟。要知道,这可是何香凝刚学画不久画的。 1903年她随丈夫到日本留学,在那里认识了孙中山,并加入了同盟会。这期间,她是同盟会这个海外大家庭的女主人,是革命管家。1904年她生了女儿梦醒,1908年儿子承志降生,又加上很多的革命活动,她决定转学美术,这样自己在时间上可以自由支配一些。 孙先生也有这个提议,他对何香凝说:“以后革命的事业用得着美术人才。你学了美术,可以设计军用票的图案,可以设计安民告示的花样,起义军的军旗也需要人设计。” 果然,1911年辛亥革命起义部队用的旗帜符号,有一些正是在孙中山指导下,由何香凝描绘和刺绣缝制的。 1909年初春,何香凝进入了东京的一所女子美术专科学校学习绘画。她接受了端管子川老师讲授的山水花卉的技巧。除此之外,每周两次她还向当时的有名画家,日本帝室画师田中赖章学绘狮、虎等动物形象。她想起了田中赖章老师,那是一个受到日本官方承认的优秀画家,也是日本帝室技艺员,他的风景画常常是历代文展的获奖作品,他在当时的日本画坛有很大影响。 何香凝走进他的画室,看到他的画作,那里边有着明显的中国画意境的东西。那是悠然缥缈、超然物外的脱俗,让何香凝感受到天然的亲和。的确,田中赖章不仅受日本南画的熏陶,也深受中国明清文人山水画风的影响。 田中赖章老师一开始并没有教她画自己擅长的山水风景画,而是先教她临摹他人画的狮虎、花卉。何香凝一拿起画笔,就仿佛神助,很有绘画方面的天赋。后来,何香凝画了很多山水风景,田中赖章老师绘画风格的影响,已浸润于心灵深处。 在日本,何香凝一方面学习绘画,争取做个有着一技之长的人;而同时,中国国内险峻的政治形势,让她时时牵挂。 1907年到1909年的几年时间,孙中山不屈不挠,多次领导国内起义,却终因事先准备不足,孤立无援而失败。 何香凝曾经在1910年2月广州新军起义失败以后写过一首词,其中有这样几句: 风已起,窗外柳花飞絮。月照危栏人独倚,忽闻双燕语。添我闲愁几许。 尽管起义失败,却是在岭南发起的革命,在政治上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撼动了那腐败无能制度的基础。何香凝对孙先生充满了敬意。他忠厚实在,又意志坚定。他对人从来都是往好处想,但他对那置民众于不顾的清王朝,绝不妥协,绝不停下战斗的脚步。没有孙先生,谁愿意起来去冒如此大的风险?孙先生是中华民族的伟人! 于是,何香凝画了奋蹄向上的猛虎,这就是她在1910年送给黄兴的《虎》。画面上,何香凝把所有的墨色和线条都表现在虎皮的斑纹和充满紧张感的动态上。这是一只做了足够准备,在起跳匍匐和怒吼中蓄势待发的猛虎。它的后腿虽然淹没在草丛中,但它的虎尾却如剑戟一般在横扫中倔立。前方是云雾迷蒙的天空,预示着在无边的远方,奋起抗争的人们有着无限的希望和憧憬。 她坚信革命终会成功。 1911年2月,何香凝和廖仲恺,带着一儿一女回到祖国。廖仲恺协助孙中山解决财政上的困难。他们两人性格上、品质上都很相似,是肝胆相照的战友和朋友,类似亲兄弟的那种关系。 P9-12 序言 回顾20世纪中国美术发展史,中国画的现代转型与“新国画”运动密不可分。发端于广东的岭南画派在这场“新国画”运动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以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等为代表的岭南画派,以革命性、创新性的新思路,折衷中外、融汇古今,注重现实关怀、题材开拓和表现手法的多样性,开启中国现代绘画的新风气,极大地推进了中国美术的现代化进程。 继“二高一陈”后,以关山月、黎雄才、赵少昂、杨善深等为代表的艺术家,更是把岭南画派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并卓有成效地拓展了现代美术教育体系,使岭南地区迅速成为新中国美术教育基地之一,培养了许多影响21世纪中国美术进程的画家。他们继承和延续岭南画派的艺术精神,践行着创新和发展的道路,使广东成为中国美术教育与创作的重镇。 在对中国美术发展史的研究中,岭南画派一直是被关注的,但系统完整的广东现当代画家传记著述却较少见到。梳理这些画家的人生经历,再现他们的探索过程,总结他们的创作思想,对于推动广东美术创新发展,增强广东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有着重要意义。为此,我们编辑出版《广东现当代画家小传》丛书。 丛书根据艺术成就及社会影响力甄选了20多位现当代画家作为传主,以文学性的叙事方式讲述艺术家活动及经典作品背后的故事,使读者重回那段令人荡气回肠的岁月。丛书遵循从史到论,论从史出,、通过文学家的艺术剪裁,注重围绕史料开展研究。力求科学严谨地再现各位传主的生平经历、创作历程、学术贡献和历史影响。丛书资料翔实、图文并茂,大量由家属提供和从档案中查阅到的第一手资料更为珍贵。 对岭南近现代画家的资料进行收集与整理,是广东地域美术研究的基础性工作。丛书的出版将极大地丰富画家档案及文献资料,为广东画家的相关研究奠定基础,更好地促进广东美术繁荣发展。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