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年磨难,初露锋芒
东晋哀帝兴宁元年(公元363年)的一个夜晚,江南丹徒县京口镇一个没落侨民刘翘的妻子赵氏生了一个儿子。这个孩子就是刘裕,即后来的宋武帝。史书记载,刘裕出生时“神光照室尽明,是夕甘露降于墓树。”
虽然刘裕出身寒门,按《宋书》的记载,他是汉室宗亲,汉高祖刘邦弟弟楚元王刘交之后。当年在沛县(今属江苏)丰邑中阳里,刘太公有四个儿子,其中的老三就是后来的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01年,刘邦诈游云梦泽,诱捕了大功臣楚王韩信。十几天后,将韩信贬为淮阴侯,同时将楚国封地一分为二,让弟弟刘交继任楚王。因为楚国都城在彭城(今江苏徐州),所以作为刘交之后的刘裕便把祖籍算在彭城。
然而,这个孩子刚刚坠地,赵氏就暴病身亡。赵氏得的病,历史记载为产后血崩。这样一来,古人迷信,讲究克父、克母、克夫之说,也许刘翘一开始就认定刘裕会给家里带来灾难,现在克死了母亲,保不准将来哪一天也会克死自己,败坏这个家庭。所以,刘翘打算活埋刘裕。
当时五胡乱华,晋室东迁,北方的民众大批南下,渡过淮河、过长江,迁徙至安定的江南。北方来的侨民,丧失了土地,失去了做地方豪强的资格。东晋时期,最看重门阀,士族和庶族有着天壤之别,庶族能做到郡太守,已经到顶了,很难进入上层社会。刘裕的家境即是如此,他祖父刘靖做到了郡太守的职位,而刘裕的父亲刘翘只是个郡功曹。
就在刘翘想要抛弃刘裕的时候,刘翘的同宗兄弟刘万见刘裕可怜,将刘裕抱回家,断了自己儿子的奶,让妻子喂养刘裕。婶母将刘裕喂养了两年才将他送回家,刘翘见此,便开始抚养这个孩子。鉴于刘裕在婶母家寄养的经历,遂给他取了个小名——寄奴。按《宋书·刘怀肃传》的说法,这位少妇是刘裕的从母。从母也就是母亲的姐妹,那么她应该也姓赵。有文章称,此人是刘裕的从叔刘万之妻杜氏,此说与《宋书·刘怀肃传》的记载相差很大,也与《宋书·符瑞志》中“皇妣既殂,养于舅氏,改为寄奴焉”的记载相矛盾。
不论是赵氏还是杜氏,刘裕这位从母待他极好。她当时刚生下第二个孩子刘怀敬不久,为了保证小寄奴有充足的营养,甚至给自己的儿子断了奶。很多年后,刘裕已成为极有权势的大人物,他特别照顾这位因自己而被亏待的表哥刘怀敬,授予他会稽太守之职。刘怀敬终因母亲的善举而频得好运,刘宋代晋之后又升任尚书、金紫光禄大夫。
相传刘裕年少之时,经常上山去打柴。一天,他又去到一个叫新州的地方打柴,突然一条巨蟒横卧路中央。刘裕见状,连忙弯弓搭箭,一箭射去,大蟒负痛而走。第二天,他又去那里砍柴,路过一处山崖下,忽闻有阵阵杵臼声。刘裕感到奇怪,便循声寻去。原来是两名青衣童子在捣药。问其故,答日:“主人昨日被寄奴所射。伤势严重,非此外敷内服不治。”刘裕再问:“你家主人为何不杀寄奴报仇?”童子答:“主人说杀不得,他将来是一位真龙天子,坐镇天下的!”刘裕听后,大吼一声,两名青衣童子惊慌逃去,只剩下石臼和未捣烂的药草。刘裕拿起药草一看,认识就是民间称为“奇蒿”的野草。说来奇怪,后来刘裕起兵打仗,争夺天下时,凡军中士兵被刀箭所伤者,用此药外敷内服,皆能奏效,后来刘裕果真坐上了皇帝的龙椅。又因这种草药为刘裕争夺江山而立下了不朽功绩,后人便称它为“刘寄奴”。
刘裕射杀巨蟒他自己曾经亲口说过,但和传说中的并不一样,仅“见大蛇长数丈,射之,伤。”这种说法,只是刘裕发迹前为了提高自己的身份,自己对别人讲的,和中药“刘寄奴”扯上关系,只是民间的附会。
表面看来,刘裕的童年是离奇而神秘的。而实际上,他的童年充满了磨难。在刘裕年未及冠时,刘翘一病不起,不久便死去。刘裕断了生活来源,又是家里的长子,不得不承担起家庭生活的重担。因此刘裕从少年时起,就拼命地耕田、打柴,还编织草鞋去贩卖。
有一天,刘裕仍旧像往常一样挑着草鞋去集市上卖,正好遇见班师回京的谢玄大将军,当时的谢玄可谓当朝第一名将,淝水之战就是由此人指挥并取得最终胜利的。谢玄骑着高头大马,银盔亮甲,十分威风地从他身边经过。P2-4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一规律已经被证实过无数次。当历史的车轮滚动到南北朝的时候,再一次将天下大势的变化演绎出来。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在这个大分裂和动乱时期,出现了无数的英雄人物,更有雄才大略的君王。那么,纷繁变化的南北朝,将会为我们展现出怎样的一幅画卷呢?
东晋后期,朝政颓败,皇权沦丧,权臣操持着国家大权。俗话说,乱世出豪杰。在这个动乱的时期,涌现出了很多的杰出人物,而刘裕便是这其中的最耀眼的人物之一,他揭开了南北朝的序幕。早年的刘裕,生活异常艰辛,但是他胸怀大志,年轻时就有气吞万里的气势。投军之后,很快受到赏识。在后来的战争中,更是屡立战功,显示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在铲除了一些障碍之后,刘裕便开始独掌大权,并且篡位称帝,开始了南朝的历史。
刘裕在位时,刘宋朝开始出现了清明的政治,然而,刘裕死后,刘宋朝的江山便开始出现动摇。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一位颇有将帅才能的人,就是萧道成。和刘裕一样,萧道成也是生逢乱世,但是他少有才能,并且在军营中,很快就崭露头角。随后,他也慢慢地掌握了朝政大权,并且最后灭掉了刘宋王朝,建立南齐王朝。然而,自他之后,朝中局势混乱,皇位频频易主,使得南齐王朝很快就岌岌可危。随后,也就有了萧衍趁势称帝。在萧氏中,多富有文才之人,萧衍更是少有才名,也是“竟陵八友”之一。萧衍称帝之后,励精图治,使得南齐之后的梁朝国力大增。然而,由于他晚年笃信佛教,甚至舍身佛寺,导致国家动乱,生灵涂炭,并且引发了“侯景之乱”。这给梁朝带来了致命的打击。平定叛乱之后,梁朝国势颓危,朝不保夕。出身寒门的陈霸先便是在这次平定叛乱中逐步掌握大权,并且取代了梁朝,而建立南朝最后一个国家陈朝。然而,陈霸先此时面对的是一个刚刚经历战乱,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局面。尽管陈霸先一心想振兴国家,但是事业未竟,猝然离世,留下了一个仍然弱小的国家。
当南朝在不断地改朝换代的时候,北方也开始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北方的拓跋氏在经历了灭国的灾难之后,又很快崛起,并且迅速强大起来。数年之后,拓跋珪兼并了一些部落,建立了北魏。随后,在拓跋嗣、拓跋焘的努力下,终于使得北魏成为北方霸主。在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的统治下,实现了北魏的统一,同时也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北魏在经历了数代君王之后,朝政也开始腐败,纲纪失控,最终导致了皇帝的出逃。同时,这也形成了东西魏分治的局面。由于东西魏都是由权臣专政,所以,此时的北魏皇帝形同虚设。在后来的时间里,东西魏战争不断。最后,北周出现并灭掉了北齐。这时,天下的局势又开始发生变化。而这种分裂局面的终结者杨坚,也逐渐地壮大起来,并且取代了北周,建立隋朝。在经过南下灭陈等战争之后,实现了天下的一统。
本书从气吞万里,刘裕建宋;谋权夺位,轮流坐庄;受禅称帝,萧衍建梁;改换门庭,霸先建陈;苍狼北顾,拓跋建国;东魏西魏,各霸一方;波谲云诡,大浪淘沙;雄才出世,天下一统八个方面来详细讲述了南北朝的历史。本书采用客观平实、层次清晰的语言,借助史学典籍的记载以及史家的评论为一体,精心编著了《谋逐神鹿——南北朝开国奇谋》一书。在讲述这些历史故事的同时,我们还加入了智谋精髓,让广大读者在阅读历史的同时,有所感悟和收获,也希望本书能成为广大读者成长路上的良师益友。
《谋逐神鹿(南北朝开国奇谋)》是“谋定天下系列”之一,由姜若木编著。
《谋逐神鹿(南北朝开国奇谋)》简介:
东晋未年,朝政混乱,纲纪败坏,权臣专政,民不聊生。在这样的动乱局势下,刘裕应运而生,并揭开了跌宕起伏的南北朝的序幕。“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刘裕,拥有力敌千人的传奇,并且在战争中逐渐成为雄才大略之人,建立了刘宋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的南朝第一帝。
姜若木编著的《谋逐神鹿(南北朝开国奇谋)》从气吞万里,刘裕建宋;谋权夺位,轮流坐庄;受禅称帝,萧衍建梁;改换门庭,霸先建陈;苍狼北顾,拓跋建国;东魏西魏,各霸一方;波谲云诡,大浪淘沙;雄才出世,天下一统八个方面来详细讲述了南北朝的历史。本书采用客观平实、层次清晰的语言,借助史学典籍的记载以及史家的评论为一体,精心编著了《谋逐神鹿——南北朝开国奇谋》一书。在讲述这些历史故事的同时,我们还加入了智谋精髓,让广大读者在阅读历史的同时,有所感悟和收获,也希望本书能成为广大读者成长路上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