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大话工业4.0(开启中国制造文艺复兴与商业新机遇)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工业经济
作者 兔哥主编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阶级VS等级

工业社会需要无限的增长,这就需要无限地提高生产率。在工业2.0和3.0时代,提高生产率是依靠精细的分工,而且还需要这种分工必须是持续且迅速变化的,因为创新不停地带来新的行业,新的行业也就不断地需要新的分工。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工业社会里的职业非常多,销售、技术、市场、生产……每个职业里还分无数个细小的分支,不像工业社会只有士农工商几个职业。但是工业社会中的职业存在的时间都很短,一个人一般不会终身待在同一个位置上,他必须时刻准备着从一种职业转换到另一种职业,俗称换岗或跳槽。

所以工业社会里的职业其实是没有严格划分的,人们可以任意选择职业,你可能今年做销售,明年做市场,后年做生产管理。所以在一个成熟的工业社会里,它的成员必须能够无障碍地交流和自由地流动,这种流动和交流可能是跨空间和职业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工业社会一定要有两大基本自由:迁徙自由和择业自由。

在一个高度流动的社会里,不可能在任何分工之间设置深刻的障碍,不允许社会层级的划分一成不变,因为固化的社会无法流动起来,所以工业社会里的职业就必须是平等的。

职业平等的逻辑结果就是,从事任何职业的人在法律、社会和政治上都要平等,身份和血缘不能起决定作用。换句话说,工业社会里可以有职业、有阶级,但是绝对不能有等级。王子和平民,只要他们干的都是自动化工程师这个职业,他们就必须是平等的,可以有雇佣关系,但是谁也不能是谁的主子。

阶级和等级这两样东西都是社会分工的产物,但它们有一个根本的差别,就是阶级的成员可以流动。比如兔哥没钱时就是无产阶级,一旦努力赚到钱了就是资产阶级。而等级的成员不能流动,在等级社会中,兔哥再有钱,也只能是富商,成不了贵族。

需要说明的是,在工业社会的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财产是不平等的,各种职业在人们心中也确实存在着不平等。虽然我们总说清洁工跟大学教授是一样的,但是恐怕在很多人心里还是不平等的。但总体来说,至少在明面上还是要平等的。相对于农业社会中的僵化、绝对和不可逾越的等级划分来说,这种不平等是弱了无数倍的。

正如英国学者盖尔纳所说:“工业社会的平等主义既不是完全的幻想,也不是纯粹的现实。工业社会成员不再是贵族、臣民、贱民和愚民,而是公民。”

同时,工业社会的消费文化也要求人与人的平等。工业生产到了工业3.0时代就已经进入了产能过剩的时代,仅靠社会上层的人是不能消费掉所有工业产品的。所以大众消费就是维持经济永续增长的必要条件,所有人必须都成为工业社会的消费者才能支撑社会的存在。这个时候,农业社会里一切妨碍消费的东西,那些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中的贵族等级就不能继续存在下去了。

识字VS文盲

既然工业社会成员需要频繁地大规模流动,那就意味着工业社会不再是农业社会里的血缘和熟人社会,而是一个陌生人社会。

我们每天都要跟陌生人进行交流,所以我们就必须要有一种大家通用的标准语言,所有人对这个语言的理解,不需要任何特殊的文化背景和经历。同时,对应这种标准语言,我们还需要一种共同的和世俗的文化,这样才能使所有人在短暂的面对面接触和协作中进行顺畅的交流。所以我们必须创造一种通用的语言,并且对所有人进行这种语言的教育,来保证所有社会成员有基本的交流工具。

盖尔纳把掌握标准语言、拥有读写算的能力、基本的表达和理解能力,以及关于自然和所在社会的基本常识,统称为“识字”。

工业国家的官方语言都是半自然、半人为的产品,是通过对某一种精心选择的方言的改造而来的。

比如咱们中国的普通话,就是“以北京语音为基础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而欧洲各国语言的标准化过程,也多半都发生在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我们中国汉语普通话、白话文和简化字的形成是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50年代末,经历了近一个世纪。

统一的官方语言和识字率的普及,从表面上看是因为印刷术、电视这些技术的发明和普及,但事实上是因为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需要决定的。

P70-72

书评(媒体评论)

在过去的30年,传统制造业的兴旺发展,使“世界工厂”成为了中国的代名词,但随着人地矛盾加剧、自然资源的消耗,中国制造业进入了艰难的爬坡阶段,新型工业转型变革迫在眉睫,科技创新成为了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本书顺应时代的需求,详尽描述工业4.0的前因后果,历史与未来,并结合了相关投资案例,从实操角度为传统制造企业转型指明了方向。

——中大创投总裁 郑贵辉

今天的工业互联网,好比30年前的“传统”互联网,孕育着一股颠覆世界的巨大力量。没有人可以准确地预测未来,但是通过研读历史和仔细关注身边正在发生的变化,我们也许可以更好地做出大方向上的判断。本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工业互联网的发展现状,并结合现实案例分析和点评,字里行间体现了他丰富的行业经验和深入的思考。

——美国凯雷投资集团高级经理 胡裕

百年不遇之工业大变局,三十年相逢之资本巅峰,一张全新的投资藏宝图徐徐展开。

——《知识自动化》主编 联讯动力总经理 林雪萍

这是变革的大时代,创新的小时代!从工业4.0到人工智能正不断解放着我们的身心,同时新技术、新模式不断颠覆着我们的三观。本书以制造八问开始,从经济、技术、文化多维度系统梳理了工业制造发展的前世今生,引导我们在创新演变中准确把握趋势。

——工业4.0读书会发起人 曹晖

智能制造的人才储备是中国当下制造业转型升级面临的重大瓶颈,本书从历史一直到未来,系统性地阐述了智能制造的理论和新机遇,语言活泼、深入浅出,对于各界人才建立有关智能制造的整体框架大有帮助。

——中国智能制造百人会秘书长 刘明雷

目录

推荐序1

推荐序2

前言

第一章 说楔子敷陈大意,借野史隐括全文

 第一节 当局者迷——新问题常是老问题

 第二节 开天辟地——大航海时代

 第三节 千古疑团——文艺复兴

第二章 蒸汽电力两重浪,信息数据领风骚

 第一节 烈火雄心——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节 驱雷策电——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节 并驾齐驱——第三次工业革命

 第四节 山雨欲来——第四次工业革命

 第五节 时迁世易——工业文明VS.农业文明

第三章 困全球生产停滞,破危局群雄逐鹿

 第一节 黑云压城——生产力停滞

 第二节 天外飞仙——美国工业互联网

 第三节 太祖长拳——德国工业4.0

 第四节 群龙戏珠——英法日韩

 第五节 中华太极——中国制造2025

第四章 六重天修行不易,成正果殊途同归

 第一节 一步之遥——工业3.0大圆满

 第二节 各执一词——智能生产

 第三节 各执一词——智能产品

 第四节 顺理成章——生产服务化

 第五节 水到渠成——云工厂

 第六节 改天换地——生态化反

 第七节 另辟蹊径——工业互联网四境界

 第八节 殊途同归——黑客帝国

第五章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第一节 取经之路——从工业3.0到3.5

 第二节 整装待发——出发前的准备

 第三节 步步为营——三化融合步骤

 第四节 抛砖引玉——迈入真正的信息化

 第五节 管窥见豹——西门子数字化工厂游记

第六章 东施效颦是小技,继往开来成大道

 第一节 引古证今——中国制造文艺复兴

 第二节 拨云见日——工匠精神还是工匠制度

 第三节 未来已来——未来工业十大趋势

 第四节 明日之星——风险投资人VS风险工业家

序言

好了,就从这里开始写起吧!

算起来,从意外成为中国工业圈的第一个“网红”,被千万圈内人士捧场至今,我也写了好几十万字的东西了,主要是自己对中国制造业的一些想法,偶尔也评论下时事热点。最初只是自娱自乐,结果捧场的越来越多,不但在网络上有一些支持者,而且不少政府机关、高校、行业协会也邀请我去演讲,跟大家聊聊中国制造的未来。于是,我就有点飘飘然起来。客观地说,我写东西的态度不是太认真,知识的搬运工,想起哪块写哪块,数据材料也未经过严谨的考证,所以距离一名真正的学者,我还真是差得很远。

机械工业出版社的书稿邀约给了我一个系统整理自己的散碎思路,把它们变成一套完整的理论框架的机会,所以我也希望借助这本书的编写,把自己的理论水平提升一个台阶。

这本书从策划到成文大概历时半年左右,先是纵贯了从大航海和文艺复兴时代,一直到工业1.0、工业2.0、工业3.0和工业4.0的全部历史脉络。接下来把镜头拉远,分别讲述了国际制造业的“两强一大四枭雄”这七个国家所面对的问题,以及各自的战略选择。然后,我又系统地讲述了德国工业4.0六重天和美国工业互联网四境界的演进路线,以及我自己亲身参与的一个工业4.0项目的实施过程。最后,从中国制造文艺复兴、工匠精神与工匠制度,以及未来工业的发展趋势几个方面,谈了自己一些个人思考。应该说全书内容并不深奥,但是框架和体系性还比较好,适合关注工业4.0的朋友在脑中建立一个工业社会全景图。

由于我早年读了太多技术性很强的书籍,因此总觉得技术没有那么难懂,只是有些人非要把它们写得很生涩,以此来建立一个行业门槛。我很痛恨那些故作高深的写法,其实科技本身很有趣,所有的科技文章都可以写得很好看。我希望自己的这本书,让文科生也能轻松愉快地读懂。

作为一名“网红”,我更擅长写几千字的短文,这是初次写一本十几万字的书籍,驾驭能力还有不足,希望各位读者多多指正。

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计算机分社的胡老师和时老师在成书过程中给予的指导和帮助。感谢我的两位合著人,西门子公司的王永宗先生和乐视的李茗先生对本书的贡献。同时感谢我特邀的两位90后青年才俊,张颂羔同学和彭丹琳同学,在本书成文后给出的修改意见,对于年轻人的意见,我总是非常重视的。

我一直觉得这世上有两种事很有趣:一种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另一种是嬉皮笑脸的意味深长。

我们是一本严肃的科技读物。

兔哥 2016年5月于北京

内容推荐

工业4.0概念虽然源自德国,但是如今已经成为中国政府、学界和商界共同关注的一个话题,它对于我们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成败具有非常关键的意义。而从历史的规律来看,每一次工业革命都必然以一次文艺复兴为先导,只有解放行业内的思想、吸引行业外的关注,跨界融合,提高势能,才能开启真正的技术革命。兔哥主编的这本《大话工业4.0(开启中国制造文艺复兴与商业新机遇)》作为一本大话科技读物,以活泼的语言风格,深入浅出地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工业4.0的全景图,开启中国制造文艺复兴与商业新机遇,为响应党中央号召,塑造中国制造先进文化贡献力量。

编辑推荐

兔哥主编的这本《大话工业4.0(开启中国制造文艺复兴与商业新机遇)》先是纵贯了从大航海和文艺复兴时代,一直到工业1.0、工业2.0、工业3.0和工业4.0的全部历史脉络。接下来把镜头拉远,分别讲述了国际制造业的“两强一大四枭雄”这七个国家所面对的问题,以及各自的战略选择。然后,又系统地讲述了德国工业4.0六重天和美国工业互联网四境界的演进路线,以及作者自己亲身参与的一个工业4.0项目的实施过程。最后,从中国制造文艺复兴、工匠精神与工匠制度,以及未来工业的发展趋势几个方面,谈了自己一些个人思考。全书内容并不深奥,但是框架和体系性还比较好,适合关注工业4.0的朋友在脑中建立一个工业社会全景图。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9 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