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骏马/世界经典动物名著》被誉为“第一部真正的动物小说”,因饱含对动物的同情心和爱心,受到英国皇家学会的推荐。曾位列英语世界六大畅销书之一,多次再版,并被改编成多种版本的电影和电视剧。 作者安娜·西维尔的母亲是一位畅销书作家,受她的影响,安娜逐渐迷上了写作和自然科学,尤其喜爱动物。不幸的是她的脚踝在一次事故中扭伤,日渐恶化的伤势使她几乎无法行动,只能整天呆在家里,但她依然保持着积极乐观的精神。后来,安娜随父母搬到了乡下,在这里她经常驾着轻便马车出行,渐渐对马产生了怜爱之情。《黑骏马》的主角黑宝就是以安娜的兄长菲利普的马贝丝为原型。
安娜·西维尔所著的《黑骏马/世界经典动物名著》被称为“第一部真正的动物小说”,讲述了一匹历尽坎坷终获幸福的马——黑宝——的成长故事。黑宝在庄园里当过坐骑,在乡间拉过货车,还在伦敦的大街上拉过出租马车,它的一生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各种马的缩影。在黑宝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优秀的品质:忠诚、勇敢、善良、聪明。不管在多么恶劣的环境下,黑宝都不放弃自己坚定的信念——努力工作、保持良好的名声,这也是从小妈妈对它的教诲。《黑骏马》创造性地以马的视角来描绘社会百态,细腻地勾勒出马的心理活动,探讨了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可能,也为儿童文学的创作开辟了新的天地。
到我四岁的时候,我已经长成了一匹漂亮的骏马。我有一身又柔又亮的细密黑毛,一个蹄子是白色的,脑门上还长了撮(zu6)白毛,就像一颗亮闪闪的白色星星。所有人都说我帅,我也有点沾沾自喜。主人一直舍不得让我干活。有一天,那位戈登先生来看我。他仔细端详我的眼睛、嘴巴、四肢,把我全身都摸了一遍,还让我在他面前走路、小跑和快跑。他似乎很喜欢我,说等我调教好了,准是一匹很优秀的马。于是,第二天主人就开始亲自调教我了。
我先来说说调教是怎么回事吧。调教就是让马儿习惯戴马鞍(an)、笼头、颈圈、肚带等各种马具,它们又厚又沉,戴在身上很不舒服,还不能随便乱动。另外马儿要学会在背上驮(tu6)人或其他东西,并要听骑马人的话。当然还不止这些,我们还要学会拉马车,听赶车人的指挥。拉车时要稳当,不能一心二用,不能乱踢乱咬,就算再累再饿也要顺从主人的命令。所以你瞧,接受调教其实是件很辛苦的事情。
就拿那些马具来说吧。缰(jiang)绳和笼头倒没什么,反正我早就习惯了,可现在我还得戴上马嚼(jiao)子。记得那天主人像平常一样拿了些燕麦给我吃,哄我开心,然后就趁机把嚼子塞进我嘴里。哎呀,那玩意儿真讨厌!没戴过嚼子的人哪能想象出那有多难受。把一块冷冰冰、硬邦邦的铁疙瘩(ge·da)硬塞进你嘴里,卡着牙齿、压着舌头,嚼子两头还从嘴角露出来,用皮带把它和脑袋、脖子、下巴固定在一起,勒(lei)得紧紧的。嘴里卡着这东西可太不舒服了!一想到我一辈子都得在嘴里勒上这么个又冷又硬的家伙,我就特别灰心丧气,别提有多难过了!但我知道所有的马长大了都要戴嚼子,虽然心里很不情愿,但在主人的爱抚和燕麦的诱惑下,我还是乖乖地套上了嚼子和缰绳。上马鞍就没那么难受了。一直负责照顾我的老马夫扶住我的脑袋,主人轻轻地把马鞍放在我背上。他不时地拍拍我,跟我说话,分散我的注意力,一边快速把肚带系在我身体下面,我都没留意马鞍是什么时候装好的。弄好后我吃了些燕麦,又被牵出去走了走。主人每天都这么做,直到我习惯了戴嚼子和马鞍。过了段时间,有天早晨,主人骑到我背上,在柔软的草地上走了一圈。这是我第一次驮人,那感觉确实有些奇怪,但我得说,能够驮着主人让我特别骄傲。这以后,主人每天都过来骑我一会儿,我很快就适应了。
可是调教还没完呢。接下来又是一件痛苦的事——钉马掌。因为怕我受伤或受到惊吓,主人亲自把我领到铁匠铺,看着铁匠为我钉马掌。铁匠先是抬起我的一只蹄子,对着它就是一阵削削刮刮,还好我没感觉到疼,我就靠三条腿一动不动地站着,任由他把四只蹄子都修整好。然后他拿出一块铁掌——形状和我的蹄子一样——套在我的脚上,并用几根钉子把铁掌牢牢地钉在蹄子底下。整个过程并不疼,就是看着太吓人。现在我感觉自己的脚又硬又沉,但慢慢也就习惯了。
钉完马掌没多久,主人又给我套上更多的挽(w6n)具。首先是在我的脖子上套了个又硬又沉的颈圈,还有一个带挡片的笼头,其实就是眼罩,它使我看不见两边,只能看着前方。还有根硬硬的皮带从我尾巴底下穿过,用来扣紧马鞍以免滑动,它叫尻(kao)带,我最讨厌戴它了,感觉简直和戴嚼子一样受罪,难受得我真想踹(chuai)人两脚,当然啦,我只是说说而已,不会真踹的。日子一长,我渐渐地习惯了戴马具,可以像妈妈一样好好干活了。
P14-P15
为什么鸟类要迁徙、鲑鱼要洄游、海豹要离家去历险?
为什么菜粉蝶爱卷心菜、大野兔爱蔷薇花?
为什么杜鹃一叫,小动物们就知道春天来了?
对孩子来说,动物世界新奇又有趣。热爱动物的孩子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和一颗好奇友善的心。他看到槐树上垂下的毛虫时,不会大惊小怪,他知道毛虫在等着有风吹来,轻轻一荡。要是他刚好住在动物医院旁边,听到受伤的仙鹤不停叫唤时,他不会说“吵死人了”,而是“快点好起来吧”。
有一些从小热爱动物的人,也热爱读书、写作,所以他们长大后写了许多动物故事。这些故事有的是应孩子的要求写的,有的是为大人写的,有的原本是研究用的科学书籍,却写得童趣盎然。它们就像一扇扇打开的美丽窗户,通往广阔清新的自然天地,受到了全世界小读者的喜爱,成为了经典的儿童读物。我们这套《世界经典动物名著》就是从中精选出来的八本。
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白牙》讲的是一只名叫白牙的狼的成长故事。为了生存,白牙必须战胜其他的动物,但它不得不在强大的人类面前屈服。幸运的是,白牙最后遇到了一个不想征服它,只想爱它也被它爱的主人。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把昆虫看作要好的朋友,用诗一样的语言记录它们的生活。因为他写得太精彩了,还差一点作为科学家得到了诺贝尔文学奖!
下面这一位实实在在得到了诺贝尔文学奖,他就是英国大作家吉卜林。他笔下的儿童故事都特别有想象力,其中最受孩子喜欢的,是讲述狼孩毛格利在印度丛林里冒险的《丛林故事》。
如果一个作家既了解动物,又充满童心,那他写出来的故事,一定会无与伦比的好看有趣,就像《柳林风声》。英国作家肯尼思·格雷厄姆把四个伙伴居住的河边风景描写得如诗如画,大人们读后也都陶醉了。
法国女作家黎达一定有本事化身成风陪在小动物身边,要不她怎么能在《海豹历险记》里把小动物的感受写得那么活灵活现呢?
加拿大也有一位专门描写动物生活的作家,名叫西顿。他的故事里充满了对动物的尊重之情,提醒我们用自然的视角去看待动物、看待世界。
和前面的书比起来,《黑骏马》更像是动物自己写的小说。每个孩子做梦都希望身边的小狗小猫会说话,这样就能知道它们的心思了。一百多年前,英国小姑娘安娜·西维尔也有这个梦想,长大后,她通过一本著作把它实现了,这就是《黑骏马》。
《列那狐的故事》很特别,它不是一个人写的,而是不同时代的人一点一点收集、改写而成的,要往源头追溯的话,它的岁数恐怕有上千年了。看这本书,就像坐在儿童剧场里看一出热闹的话剧,背景是大森林,由动物们来扮演国王、大臣和老百姓,每个人都能从动物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
这八本经典动物故事,本本都那么精彩,曾经读过它们的孩子,长大后又买来送给自己的孩子,一代又一代,只要世界上还有爱动物的孩子,它们就会一直流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