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序论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 日本
二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
三 制度嬗变
第二节 用于分析的理论框架
第三节 现有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概述
一 国家助学贷款的研究
二 日本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研究
第四节 研究的目的、基本内容·结构与方法论
一 研究目的
二 基本内容·结构
三 理论探索的主要原则
第二章 日本相关诸制度的主要特征
第一节 高等教育制度概况
一 高等教育规模
二 高等学校类型
三 高等教育学费制度
第二节 大学生资助制度概况
一 资助供求接近平衡
二 资助形式多元化
三 中央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第三节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概况
一 整体制度发展周期
二 相对稳定性和与时俱进性的有机结合
三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成为大学生资助体系核心
四 内部结构的完善与均衡
第四节 小结:日本特征的世界性、东亚性和日本性
第三章 本金筹措:政府与市场的互补
第一节 本金的重要性和本金筹措的基本形式
一 本金的重要性
二 本金筹措的基本形式
三 三种资金的基本性质的比较
第二节 本金筹措形式的发展变化
一 政府财政贷款的设想、实现与突然夭折
二 作为临时措施的财政借款及其恒久化
三 政府财政贷款的重新导入
四 债券发行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第三节 资金来源构成变化
一 政府资金和市场资金的构成比例
二 市场资金和政府资金构成比例的变化趋势
三 市场资金的独特性及其变化
第四节 资金筹措机制形成和中央政府的功能
一 政府的主观努力是重要基础
二 保持政府的资金控制力度
三 政府在市场筹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第五节 小结:政府的自我市场定位及其意义
第四章 资金发放:公平与效率的博弈
第一节 资金性质及资助对象确定
一 资金的双重基本性质
二 家庭经济背景与能力之间的复杂关系
三 资助对象的实际确定
第二节 资金发放标准的历史变化
一 制度确立期:公平与效率的实质性统
二 制度发展期:公平与效率对立的明显化
三 制度成熟期: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
第三节 当前发放标准的基本特征
一 家庭收入标准的明确化
二 学习成绩标准的严格化
三 家庭收入标准和学习成绩标准的相互作用
第四节 小结:教育公平的效率条件性
第五章 资金回收:长期与短期的悖论
第一节 助学贷款回收的基本矛盾和解决策略
一 基本矛盾
二 解决策略
第二节 不成对立的对立
一 重长轻短的历史发展趋势
二 还款长期化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按收入比例还款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一 应届毕业生还款延期
二 较长和多样化的还款周期
三 还款金额减半制度
四 一般还款延期
五 还款与收入完全联动制度
六 还款制度改革的影响要因
第四节 回收保障措施的发展
一 回收制度的合理化趋势
二 预防性措施
三 激励性措施
四 惩罚性措施
五 不断完善担保制度
第五节 还款豁免制度的发展
一 毕业生从教豁免
二 优秀硕士生还款豁免
三 优秀博士生候选人还款豁免资格
第六节 小结:不回收的回收保障
第六章 结论与镜鉴
第一节 理论框架的概括性回顾
第二节 资金筹措:简史、特征及借鉴
一 资金筹措的制度简史
二 资金筹措的当前特征
三 资金筹措的启发意义
第三节 资金发放:简史、特征及借鉴
一 资金发放的制度简史
二 资金发放的当前特征
三 资金发放的启发意义
第四节 资金回收:简史、特征及借鉴
一 资金回收的制度简史
二 资金回收的当前特征
三 资金回收的启发意义
第五节 整体制度:简史、特征及借鉴
一 整体制度简史
二 整体制度的当前特征
三 整体制度的启发意义
第六节 余论:借鉴可能性探索
一 中日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同异性
二 中日文化的同源性和差异性
第七节 补论:助学贷款制度功能再评估
一 助学贷款制度的财政效率
二 助学贷款制度的资助效率
三 助学贷款制度的战略定位
参考文献
附录 日本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大事年表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