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地域文化,都需要文化的自省。樵声著的《驴长老》一书,是老怀庆府的文化担当。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位“心慈、智高、言慧”的和尚妙聪。
这部作品以博爱月山寺反复被毁而后重建的史实为依托,以血肉丰满的人物和生动的细节,描述了怀川人民如何清末到新中国成立的43年中国极乱之世,历尽离乱、创伤、苦辛,终于坚定不移地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故事。
这部书观念正派,对现在民众对清末民初至新中国建国这段历史的认识之乱,思想之驳,有廓清的作用。当下中国,功利主义甚嚣尘上,抗战时充满理想,有家国情怀的人,已经不再,对他们的理想、情怀进行回溯,非常有必要。
作者简介
樵声著的《驴长老》讲述了:命运多舛心慈智高的和尚妙聪,守诺如金慷慨赴死的遗老章九酬,笑傲日寇重开杀戒的老江湖洪小囡,知恩图报因祸得福的农人刘子彦……他们在历史长卷中穿行。
从清末到新中国成立四十三年间,怀川儿女饱经离乱,数度喋血,但始终坚守正道,矢志前行。
一九〇六年,即清光绪三十二年。豫之西北,太行山南麓,百里怀川中段,一个叫月山的地方,有座金代古刹,名叫月山寺。
月山峰峦起伏,长满了翠柏。山外竹林连绵如海,房舍掩映其间。衔接村落的一条条竹巷,时而幽深,时而豁然,热天遮日头,冷天避雨雪,老婆婆串亲戚,小媳妇走娘家,身上连雨丝雪片都沾不着。
章九酬、冯冠彰邂逅驴儿的那条竹巷,南去可经西庄、七方最后进入清化镇,北去可经花园,前、后桥几村,上月山。
三月的月山很美,山道旁一枝枝荆条泛出嫩绿,林隙间光裸的连翘枝干冒出了一簇簇黄艳的花儿,漫山遍野的柏树前几天还一派灰蒙,几天工夫就变得油绿油绿。
万木葱茏中,月山寺被当阳峰、凤鸣山、虎啸山三面环抱,阁檐、殿脊、亭角,在阳光下闪着一道道眩目的光,木鱼轻唱,风铃叮咚。
一干神采各异、体态彪悍、仿如金刚罗汉的僧人刚从山门涌出。他们簇拥着一个年逾花甲、又瘦又矮的干瘪老头儿——清了住持。
清了身着黄格网透褐红底色袈裟,深眼窝,高颧骨,长着一对三角眼,相貌古怪而坚硬。他的肩头有棱有角,袈裟水瀑般垂下,空空荡荡的,好像里边裹着的不是血肉之躯,而是几根已经风干的朽骨头。
这时,章九酬带着队伍已来到山门前。他身高体壮,长方面庞,通天虎鼻,厚嘴唇,两道剑眉间英气外溢,罡气十足。冯冠彰身材微硕,圆胖脸膛,弯眉大眼,嘴角上翘,笑容自带,满脸福相,一副商人派头。一旁还站着一个十二三岁的美少年,饱额、大眼、白脸,一身西洋打扮,白色衬衣,藏青吊裤,后脑勺还拖着一条乌亮乌亮的辫子。
清了率众僧迎上前去,合十揖道:“贫僧有礼,悦迎同知大人和冯会长驾临寒寺,幸甚,幸甚,阿弥陀佛。”
章九酬哈哈笑了几声,声若洪钟:“长老不必拘礼。”冯冠彰笑着对清了频频点头,十分恭敬。
三人寒暄之间,清了一眼瞅见美少年闪着大眼正好奇地盯着自己手上拨捻着的念珠,于是问:“这位公子是……”
“哦,这是京城的翁公子。”章九酬笑着回罢清了,对那少年说:“来,小公子,见过长老,他可是吟诗联句的高手。”
翁公子原本只顾看清了手里的念珠,一听说他精通韵律,马上眼睛一亮,上前鞠了一躬:“拜见前辈,晚辈有礼了。”说罢退后恭立一旁。
清了看在眼里,捋了把胡须说道:“我说呢,原来是京城来的!小小年纪,落落大方,显然是教化有成,如果贫僧没猜错的话,公子必是贵胄子弟。”
章九酬笑了:“长老好眼力,实不相瞒,公子乃京都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翁宴辞老前辈的公子。” 清了马上说道:“翁公子天庭丰,地阁润,目秀眉清,儒雅灵秀,一看便知上承祖德,后继优学,将来必是栋梁之材,身居庙堂之高。”
章九酬含笑点了点头,说:“托长老的吉言,我这里代翁老前辈谢过。”接着又打趣道,“长老如此待见小公子,给你做徒儿如何?”
清了顿时眉开眼笑:“哎哟章大人!恁开这样玩笑,老衲我当真了你可别后悔!”
章九酬听了哈哈大笑。
清了见其笑得开怀,突然语气凝重地说:“只怕是太可惜……”
章九酬不解地问:“咋了?”
清了微微一笑,一板一眼地说:“要说这可惜,一是可惜章大人和公子的令尊会舍不得,舍不得他仙界神瑛坠尘世,舍不得他光耀门庭念落空;二是可惜贫僧我清了会舍不得,舍不得用这山门野寺损其贵,舍不得用这晨钟暮鼓耗其心;三是可惜我大慈大悲的佛祖会舍不得,舍不得他是股肱栋梁无庙堂,舍不得他有济世才华难堪用。章大人你说说,这岂不是太可惜?且还是天大的可惜?”
章九酬听完清了的三个可惜,遂感慨道:“长老虽是玩笑,却顶得一篇好文章,个中道理,颇有意味。”
清了慌忙拦住章九酬:“不敢,千万不敢,即兴闲话,怎敢妄称文章?更沾不上一个好字!小公子若能不负教化,成日后一介英才,为天下谋些福祉,老衲倒是求之不得。”说完,还悄悄看了翁灏元一眼。
章九酬暗想:“张口社稷、闭口苍生,哪像一个空门中人……”
清了看了一眼章九酬,合十笑着说:“请,请两位大人和公子方丈用茶。”
章九酬回过神说:“哦,长老请。”
P3-5
此书来自生养我的故土和曾生活于此的先辈。为我爱和爱我的人做点什么,是我一直的念想,如今我做了。
过程属于我,功德属于母亲。
母亲,就是我深爱着的怀川。
这部小说有着深厚的怀川地域文化积淀和独特的文化气质,它能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历史,回顾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奋斗历程,以继承先辈的志向、精神和理想。
——刘庆邦(著名作家)
在樵声先生笔下,那些早已经沉寂的血肉之躯被活生生地还原,带领读者回溯到家国之殇的激荡往事。掩卷之后的滋味,竟然让我想起了“山药、地黄、牛膝、菊花”这四大怀药,有镇心神、安魂魄、通经络、散恶血、补五脏、利耳目等诸多功效。
——乔叶(著名作家)
《驴长老》故事精彩,善于在情节中伏笔,写来声色不动,却又伏延千里。作者对自己的人物、自己所摹写的事件,能够准确驾驭、运笔自如。既能写故事,又显情怀,非常难得。
——野莽(著名作家)
《驴长老》句子简短,铿锵有力,与紧张、紧凑的情节互为表里,造成一种内在的张力,让人读来必须凝神屏息。小说既悲壮又婉约,回肠荡气,令人爱不释手。
——张国柱(焦作人,资深记者)
这是一部怀川地域的史诗。它写出了怀川人的风骨。焦作的好山好水,与生活在这里的人物、源远流长的历史,互为表里,相映生辉。
——郭吉芳(重庆人,小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