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大爆炸的互联网时代,极简阅读已经成为年轻人获取知识的全新态度和理念。
大卫·克里斯蒂安、阿尔伯特·克雷格著的《极简历史系列》就是希望帮助读者,用更少的时间获得更多的知识与洞见。该系列每本书200-300页的篇幅,安心坐下来,一天时间内就能读完;却能帮助我们便捷高效地建立对世界的认知框架,极大地开拓思维眼界。
从人类史、中国史、科学史到海洋文明史,《极简历史系列》关注真正至关重要的主题,理清人类历史的重大发展脉络,让我们从全新视角认识世界和自身,看到不一样的未来。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极简历史系列(共4册)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
作者 | (美)大卫·克里斯蒂安//阿尔伯特·克雷格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在信息大爆炸的互联网时代,极简阅读已经成为年轻人获取知识的全新态度和理念。 大卫·克里斯蒂安、阿尔伯特·克雷格著的《极简历史系列》就是希望帮助读者,用更少的时间获得更多的知识与洞见。该系列每本书200-300页的篇幅,安心坐下来,一天时间内就能读完;却能帮助我们便捷高效地建立对世界的认知框架,极大地开拓思维眼界。 从人类史、中国史、科学史到海洋文明史,《极简历史系列》关注真正至关重要的主题,理清人类历史的重大发展脉络,让我们从全新视角认识世界和自身,看到不一样的未来。 内容推荐 大卫·克里斯蒂安、阿尔伯特·克雷格著的《极简历史系列》由《极简人类史》《哈佛极简中国史》《极简科学史》《极简海洋文明史》4本书组成,是《人民日报》、俞敏洪隆重推荐给大众读者,尤其是互联网一代青少年的“大家小书”。互联网已经彻底改变我们知识获取的方式。面对爱智求真、自由阳光的年轻人,权威学者用简洁优雅的语言,全面精悍地讲解了我们每个现代人真正值得关注的主题——人类、中国、科学、海洋文明……有趣、有料、涨姿势,这是一套掀起“极简阅读”现象级潮流的入门读物:《极简人类史》满足我们对生命、地球和宇宙等宏观问题的好奇心,帮助我们更好地认清人类(现代智人)这个神奇物种近10万年以来的发展轨迹。《哈佛极简中国史》让我们从全球史的视野,以大历史的眼光,突破传统中国历史叙事格局,重新认识中华文明5000年的兴衰荣辱。《极简科学史》让我们了解人类2500年的科学探索历程,理解科学是什么,科学在21世纪为什么会主宰我们的未来。《极简海洋文明史》让我们认识到航海活动和人类历史一样悠久,而航海如何在1492年之后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奠定“西方主宰世界”的权力格局。 目录 前言 第1章 早期中国 起源: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 青铜时代早期:商朝 青铜时代晚期:西周 铁器时代:东周 铁器时代:中国哲学的诞生 历史视野中的早期中国思想 第2章 中国最早的帝国及其后时期 秦统一中国 西汉 东汉及其后时期 汉代思想与宗教 历史视野中的中国最早的帝国 第3章 帝制时代的高峰 帝国的重建:隋朝和唐朝 宋朝 元朝:蒙古大帝国统治下的中国 历史视野中的帝制中国 第4章 帝制时代后期:明朝和清朝 经济区域 人口 中国第三次商业革命 明朝的统治模式 明朝的对外关系 清朝的统治模式 清朝的对外关系 明清文化 历史视野中的帝制时代后期的中国 第5章 近代中国 清朝统治的终结 从王朝统治走向军阀政治 文化和思想激荡:“五四运动” 国民党治下的中国 历史视野中的近代中国 注释 延伸阅读 赞誉推荐 致中国读者 中文版推荐序 序言 1 前传:开端之前 2 开端:采集狩猎时代 研究采集狩猎时代 人类历史的开端 采集狩猎的生活方式 采集狩猎时代的重大变革 世界历史中的采集狩猎时代 3 加速:农耕时代 农业的起源 总体特点和长期趋势 城市出现之前的农业社会:公元前8000—前3000年 最早的城市和国家:公元前3000—前500年 农业、城市与帝国:公元前500—1000年 现代革命前夕的农业社会:1000—1750 世界史中的农耕时代 4 我们的世界:近现代 近现代的主要特征和趋势 解释现代革命 工业革命:1750—1914 20世纪危机:1914—1945 现代历史:1945年至今 人类的结局 附录A 如何在课堂使用《极简人类史》 附录B 世界历史分期 附录C 参考文献 致谢 序言 怎样使用本书 第一部分 发端 01 早的科学文献 02 人类所不可及 03 变化 04 沙粒 05 真空 06 地心说 07 古代后一位天文学家 第二部分 方法的诞生 08 新提议 09 论证 10 亚里士多德之死 11 仪器和工具 12 推论之规则 第三部分 阅读地球 13 地质学的起源 14 新科学的法则 15 一个漫长而渐进的历史 16 无解的问题 17 理论的复兴 18 大灾难归来 第四部分 阅读生命 19 生物学 20 自然选择 21 遗传性特征 22 综合论 23 生命的秘密 24 生物学与命运 第五部分 读懂宇宙(现实) 25 相对论 26 讨厌的量子跃迁 27 宇宙大爆炸的胜利 28 蝴蝶效应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地图 序言 第1章 航海 第2章 贸易 第3章 帝国 第4章 宗教 第5章 食物和健康 第6章 结论 延伸阅读 试读章节 东南亚和中国 东南亚贸易网络的发展是人口密度的增长、社会和经济差异的加大以及海上技术的发达相结合的必然结果。最初,该地区的航海就对旅行和交流具有重要意义。在更新世末期,随着航海水平的发展,水稻和其他谷物的种植技术也随之提高,几种主要的家畜和家禽——如猪和鸡——传播到整个地区。到公元前第一个千年末期,来自东南亚的商船抵达了中国和印度的港口。他们用丁香、水稻和锡交换中国的丝绸、铜、罗马黄金和印度棉布。城市文明的发展步伐在这个地区要慢于中国或南亚,国家的最早建立是依靠农业生产率提高、采集物的剩余以及金属制品和陶瓷等手工业的发展。然而与印度洋、中国和地中海建立海洋贸易联系,似乎鼓舞了在岛屿之间,或在三角洲和大河的河口建立沿海贸易国家。在随后的1000年里,这些地区的城市和宫廷对商品需求的不断增长推动了跨印度洋和东南亚到中国的海上贸易不断增长。到公元9世纪,中国商人开始进入东南亚和印度的港口市场。阿拉伯和波斯的商人远航至遥远南部的非洲东海岸,最远到达了莫桑比克和马达加斯加,他们在那里遇到了马来西亚移民的后裔。 在公元第一个千年和第二个千年早期,中国的海上贸易之所以扩张,有几大因素。对进口货物和中国出口市场的需求都有所增长,这从根本上都是受中国经济增长的刺激。唐宋时期中国的人口数量几乎增长了两倍。到12世纪末,中国人口已达1亿。增加人口的生存要靠土地资源的更深入开发,不仅是技术开发,也依靠对农业劳动力的组织和控制,尽管地主与佃户之间,工人与商人之间的关系几乎始终是中国内部动荡的根源。中国北方人口迁徙到中原和南方地区,这也是人口平衡的一个转变。金属制品和纺织品——不只是丝绸,还有麻布和棉布的产量增加。高质量的陶瓷器产量增加,技术改善,达到了完美的水平,使中国瓷器傲视大部分文明世界。 从东南亚跨印度洋到中国的海上贸易稳步增长,无疑是这些地区的城市和宫殿对大量产品和货物日益增长的需求所刺激的。到9世纪时,中国商人开始参与到东南亚和印度的港口市场中来。宋朝(960—1279)时期的中国是一个空前和平稳定的时期,经济得到巨大增长,国内的农业、手工业和贸易迅速发展,以中国海运为主体的南亚和东南亚的海外贸易繁荣发展。自11世纪开始,中国参与海洋贸易的步伐迅速加快,11世纪全球范围的贸易迅速发展,高质量的瓷器、纺织品(尤其是丝绸),以及金属制品漂洋过海,用来交换宝石、香料、谷物和纺织品(尤其是棉花)。 宋朝的海外贸易十分可观。从海上贸易关税可知国家的收入情况,根据进口商品的不同类型,征税的额度从10%到40%不等。10世纪时,这一数额涨幅非常平稳,只有50万吊,但到了11世纪,增长至6500万吊。到了12世纪初,关税增长到占全国总收入的20%。13世纪时,蒙古的征服对海上贸易的干扰很小。他们向海外扩张,包括1281年入侵日本,但在日本被传说中的“神风”飓风破坏了。蒙古人也没有试图干扰日益扩张的宋朝商人到东南亚,尤其是越南和马来西亚的贸易活动。事实上,蒙古人对越南、柬埔寨和爪哇的远征甚至可能加强了中国南方与这些地区的联系,为此后明朝初期统治者更雄心勃勃的远征铺平了道路。到14世纪和15世纪早期,中国就已成为南海地区在商业和军事上占统治地位的海洋国家。P75-79《极简海洋文明史(航海与世界历史5000年)》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