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蒙山记》仍然像作者雷平阳的《云南记》和《基诺山》一样,它里面的乌蒙山仍然是作者用来谱写个人精神史的密室或流放地。作者在自己虚构的王国中生活或写作,大量的现实事件于作者而言近似于虚构,是文字的骨灰在天空里纷纷扬扬。采用真实的地名.乃是基于作者对“真实”的不信赖,也基于作者对“真实”持有无限想象的嗜好。当然,大量使用乌蒙山的地名,也饱含了作者怀抱着的、一些人感受不到的深情。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乌蒙山记(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雷平阳 |
出版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乌蒙山记》仍然像作者雷平阳的《云南记》和《基诺山》一样,它里面的乌蒙山仍然是作者用来谱写个人精神史的密室或流放地。作者在自己虚构的王国中生活或写作,大量的现实事件于作者而言近似于虚构,是文字的骨灰在天空里纷纷扬扬。采用真实的地名.乃是基于作者对“真实”的不信赖,也基于作者对“真实”持有无限想象的嗜好。当然,大量使用乌蒙山的地名,也饱含了作者怀抱着的、一些人感受不到的深情。 内容推荐 《乌蒙山记》是著名诗人、作家雷平阳一部完全原创的散文随笔集,入选中国作家协会2016年重点支持的作品,收入散文75篇。《乌蒙山记》与作者此前创作的《云南记》和《基诺山》一样,它里面的“乌蒙山”仍然是用来谱写个人精神史的密室或流放地。作者在《自序》里交代:“我在自己虚构的王国中生活或写作,大量的现实事件于我而言近似于虚构,是文字的骨灰在天空里纷纷扬扬。采用真实的地名,乃是基于我对‘真实’的不信赖,也基于我对‘真实’持有无限想象的嗜好。”本书中有限的几篇曾在《人民文学》等期刊上发表,便引起广泛关注,被《小说月报》和《新华文摘》等转载。 目录 自序 短歌行 距离东川十公里 弑父 滇川道上 宴席 空信封 在巧家县的天空下 鹦鹉 烟云 霍俊明的忧伤 论个人主义 作为人质的国王 乌有乡 坛子 血案 嚎叫 泥丸 回乡记 出发 清晨 中午 夜晚 从镇雄到赫章 山坡 两个木匠 渡江 烟花劫 山谷里的死亡训练 与小学女同学擦肩而过 街头 雪地上 分身术 猎虎记 落日 失踪者 数学 天空安魂曲 木偶 跑着跑着就哭了 派出所日记 秋水生 画红 红色的背影 过期的景象 哭丧 冰面上的雪 山为陵 江水 失重 溶洞里的集市 大戏 背巨石下 暗夜中的山水 溫州来信 樱桃 仓皇 槐树 罪孽 表哥 收藏家 在曲靖市的郊外 杨昭的诡计 国道上的人质 复活 买醉记 蠢蠢欲动的生活 水城来客 天国上空的月亮 在凤凰山上想 彩虹 日落渡 上坟记 农家乐 试读章节 在巧家县的大山深处,一所乡村中学里,有一个语文教师,每天都在给未来写信。具体一点说,他写的信,都是寄给开在未来时空里一个名叫“狮子吼”的书店,求购那儿出售的书籍。他已经厌倦了身边的贫困、孤单和群山,对号称面向未来的教育也失去了耐心,只想一步到位,直接生活在未来. “狮子吼”书店非常重视一封封来自过去的求购信。销售人员把地图打开,地图上已经找不到一个叫“巧家”的地方,写信人详细地描述的“巧家”,是造物主重造世界之后的一座人间地狱,没有名字,也没有在那儿开设邮电所。但为了不让写信人失望,同时为了捍卫书店对过去负责的宗旨,他们还是源源不断地把新上架的书籍,无偿的寄回了巧家。之所以未来之书是无偿寄回,因为中学教师汇去的人民币,在他们那儿已经是冥币,不能流通了,只能烧了,让中学教师自己到可以沟通过去与未来的火焰中去领取。 有一条神秘的邮路,是未来的人们也没有发现的。他们寄出的书籍,巧家群山里的这位中学语文教师竟然全部收到了。书籍上的文字,没有像世界主义者想象的那样变成了英语,仍然是汉字,而且是繁体字。一些我们认为是生僻的、死去的、落后于时代的字,重新大行其道,一些我们天天使用的字,却很少采用了。困扰我们多年的文风问题也得了完美的解决,空话、套话和假话没有了,从上到下统一的腔调、语言暴力和具有排它性的美学,也得到了有效的修正。中学教师浸淫在这样的汉字中间,既快乐又绝望,感觉自己是一个被撕成了两半的人。他把书上的知识搬到课堂上去讲授,得到的是其他教师和全体学生的嘲笑,都说他大脑出了毛病,精神分裂了。比如他讲授的中国未来的行政区划,把成吉思汗大军到过的地方都收纳了进来,还把印度洋当成了国家的内陆湖。这还不是人们嘲笑他的重要依据,大家觉得他从未来平移到今天的许多日常生活现状才是足以让人笑死的。比如,人们可以像白云一样在天空里自由地散步;人的灵魂已经现身并可以表达自己独立的意志;地球与火星之间的栈桥上人来人往等等。他照搬过来的《日常生活指南》《狮子吼书店里的幽灵》和《与一个巧家教师的通信录》等书的情节,被人们编成荒唐的段子,在微信里满世界转发。 让这个中学教师无比沮丧的是,在他收到的书籍中,也有一部分出自现在一些不为人知的作者所写,但这些人没有出现在电视、广播、纸媒和网络中。谁都想象不到,在未来的经典作家中,会出现张无常、刘录恩、朱温庆和曹梦楼这样的人物。他们是谁,藏在哪一个省,收到过什么杂志的退稿信,人们一无所知。中学教师借暑假和寒假的时间,走遍了三山五岳,大江南北,没有找到关于这些作家的任何蛛丝马迹。当然,他也收到了一部分出自当下著名作家的作品,让他非常吃惊,这些作品仿佛出自別人之手,现在的版本与未来的版本摆在一块儿比较,很多章节删除了,现在没有的章节又补丁进去。立意、趣味和审美出现了天壤之别。典型的例子是,贾平凹的《废都》,那些方格,“此处删去995字”之类,删去的字全部补上了。一个个会做爱的汉字,比狮子还孔武百倍。对这个中学教师来说,最重要的发现,乃是这两个版本的删除与补充所选择的美学与道德标准是如此的不同,他明白了,很多现在呼风唤雨的大人物,其实和他一样,都是偷生于人世。 巧家县大山里的这位中学语文教师,受了可以与未来通信这一方式的启发,后来,他也尝试着给孔丘、老聃、届原、王羲之、王维、李白、杜甫、苏轼、范宽、朱耷、王阳明、傅山和鲁迅等人写信,他以为在他的世界中过去的人物也会给他回信,把许多失传的锦绣文章寄给他。但他寄出的信,就像寄给了释迦牟尼和耶酥,诸位众神没有理他,谁都不想以文字的方式跑到现在来生活。失望之余,他辞掉了教师的工作,从巧家县跑到昆明去当了一张小报的记者,然后又通过公开招考,进了保密局,做了一个紧锁牙关的人。再后来,不敢触及浮世,他悄悄写了一部《神史》,神为了召见他,让他患上了肺癌,死在了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雪白的床单上。 P13-15 序言 在诗集《基诺山》的序言中,我写到了乌蒙山的地震。当时,我还没有开始这本寓言式随笔的写作。它们之间有着什么联系呢?我想,这本书就是那场地震,在我体内绵绵不绝的余震。也可以说,那场地震,两年之后,才在我的身体里产生毁灭性的颠覆、难以言说的死难和迟到的拯救。 在一些读者的阅读经验中,我一直都在书写“故乡”,甚至有读者认为,我的所有文字都与邵通有关。其实不然,我书写故乡或者邵通的文字非常有限。感谢人们的误读,它没有给我造成任何伤害,相反,这成了我写这本书的缘起之一。至少,我觉得自己真的应该写一本有着大量的故乡地名的书了。多年来,我希望自己永远都是一个有精神出处的写作者,天空、云朵、溶洞、草丛、异乡、寺庙、悬崖,凡是入了我的心,动了我肺腑的,与我的思想和想象契合的,谁都可能成为我文学的诞生地。但我从来没有纠缠于“此地”或“彼地”,我认为,类似的纠缠,与创造力的没落没有什么不同,只会让自己的文字丧失一百座天堂。为什么我的文字只能属于某个地方、某些人、某种狭隘的审美?在我的经验里,文学有着神圣的母语,但它不能拥有永恒的故乡。写作本书的过程中,当我把目光投向乌蒙山,当一个乌蒙山地区的地名出现在纸上,必须坦白交待,《乌蒙山记》任然像我的《云南记》和《基诺山》一样,它里面的乌蒙山仍然是我用来谱写个人精神史的流放地或密室。我在自己虚构的王国中生活和写作,大量的现实事件于我而言近似于虚构,是文字的骨灰在天空里纷纷扬扬。采用真实的地名,乃是基于我对“真实”持有无限想象的嗜好。当然,大量使用乌蒙山的地名,也饱含了我怀抱着的、一些人感受不到的深情。这是一种令人不安的写作,它可能会让我在以后的时光里陷入忏悔与自责,我戮力为之,因为我也想在未来因为它而得到一份违禁般的宁静与沉默。 本书的篇什,大部分可以划入荒诞的寓言范畴,可以被一再地改写,亦可让其呈现出一种未完成状态,一如残稿。这不是我对文本和读者的不尊敬,一切正好相反,我尽力的写了,但它们没有获得完成的机会。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