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旧食记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杨荫凯
出版社 春风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杨荫凯的这本《旧食记》是一本讲述美食的散文作品,借助颇具特色的东北美食,讲述了东北人在外漂泊的过程中那种对故乡味道、对故乡的一切留恋的浓浓的思念之情。每一篇小散文介绍一种东北美食,并且配有作者写作时的心情和感悟,甚至有作者写作的时间地点,并配有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吴九沫绘制的精美插图,处处渗透着东北人的思乡之情。

内容推荐

杨荫凯的这本《旧食记》,中国第一部以散文形式展现70年代生人对东北家常菜回忆的文集,那一道道饱蘸浓郁东北特色的家乡菜,唤醒我们对故乡与重年的深情回忆。全书语言淡雅、隽永,内容丰富、饱满,情感真挚、朴素,图文并茂,堪称当代版“雅舍谈吃”。

目录

春之鲜

酸酸的青杏儿

舍不掉的野菜

爽脆的水萝卜

夏之爽

鲜嫩的烀苞米

新鲜东北蘸酱菜

水缸里凉凉的西红柿

雨后的鲜蘑菇

喷香的辣椒焖子

端午粽子香

下饭的蒜茄子

又恨又爱的高粱米水饭

想念虾米小鱼酱

永不融化的奶油冰棍儿

秋之丰

姥姥的醉枣

故乡的葫芦条

母亲的茴香豆

美味的咸鸭蛋

冬之特

让人情有独钟的酸菜

味道独特的冻梨

筋道的千菜

享誉关外的黏豆包

盛行东北的咸菜

冬夜的烤地瓜

暖暖的油茶面

穿着幸福的冰糖葫芦

姥姥家的水豆腐

年之味

美好的童年的年

阖家团圆年夜饭

压桌菜——小鸡炖蘑菇

热闹的东北杀猪菜

好吃不如饺子

东北皮冻——挥不去的父爱印象

稀罕的红糖饼

甜美的元宵

食之趣

飘香大米饭

焦黄的玉米面饼子

芬芳爆米花

暖心的疙瘩汤

一缕甜香吹糖人儿

儿时的美食——花生饼

人生中的第一瓶汽水

姥姥做的煎饼

被偷喝的啤酒

戏之恬

瑞雪童年

滑冰车

试读章节

酸酸的青杏儿

宋代大文豪苏轼有一首脍炙人口的词——《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词的内容是这样的:“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这首词生动地描绘出初夏时节发生在一墙之隔一次极为平常的遭遇,在略表少年惆怅与失落之余,也阐发出深刻的人生道理。每次读到这首词,总勾起我对那些青葱岁月的无限回忆,而词的开篇之句,也总让我不由自主地想起童年时光对青杏儿的美好印象。

记忆中,东北的春天来得晚,往往临近“五一”的时候,大地里才刚刚透露春意,在所有树木中,杏树和桃树似乎是最早感知春信的精灵。家乡离山不远,每当山杏开花的时候,能隐隐约约看到山坳里粉白色的一片,如云彩飘荡在山间。后街李大爷家的院里有一棵高大的杏树,抬头望去,漫天花海,树下走过,能闻到略带着一丝苦涩的淡淡清香。

杏花开过不到一个月,在街口小商店的门口,总能看见卖杂货的小脚孙婆婆的摊前增添了一个小面口袋,里面是铜钱大小的青杏儿,旁边还放着一个小小的茶盅。跑过去问一下,说是两分钱一小盅儿。终于难挡青杏儿的诱惑,回家里磨父母要来两分钱,飞也似的跑到孙婆婆摊前,交了钱,让她小心地把一盅青杏儿倒在口袋里。摸出个青杏儿,小心地咬开,一股酸酸的、苦苦的味道瞬间从齿间流满口腔,忍不住打了个冷战。青杏儿的核还未长好,一口下来,能看到核里面白嫩的杏仁。用手抠出杏仁,捏一下立即冒出一股清凉的水儿,舔一下是淡淡的苦味。边玩边吃再加上送给好伙伴几个,装在口袋里的青杏儿基本上不到半天就消灭掉了,最后大家全部被酸倒了牙,晚上连吃豆腐都觉得咬不动。

过了半月,孙婆婆口袋里卖的青杏儿个头变大了,偶尔买上几个或是爬墙头从李大爷家杏树上摸回来几个,放到柜子里用棉被捂上。过两天拿出来,原本青色的、硬硬的杏子已变成浅黄色,用手轻轻一捏,杏肉已变得柔软且能分成两半,可以见到里面已变成浅褐色的杏核。一口下去,杏子味道仍然较酸,但已微微有些甜味。

再过十天左右,卖杏子的小贩便接连不断地来到村子。小贩们骑着自行车,车后面的架子上放着两个大箩筐,一边装着个头稍小、颜色艳黄的杏子,另一边装着个头较大颜色青白的杏子。应我们的要求,母亲各买上一点儿,用清水洗净,晚饭后一家人慢慢享用。小黄杏味道甘甜多汁,口感软糯,如小蜜罐一样美味。大白杏酸甜适度,口感稍硬但香气浓郁,几个下去便有一种饱胀的感觉。母亲往往怜爱地阻止我们少吃几个,她老人家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桃养人,杏伤人,李子树下埋死人。”长大后,查了一下,杏子营养丰富,但吃多了真的会伤筋骨并易生痰热。  杏子吃完,还有一道美味是必须要享用的,那就是杏仁。实际上,在买杏子的时候,都要拿起一个杏子掰开看看,如里面的杏核呈狭长形,那杏仁就是甜的;如果杏核是饱满的圆形,那杏仁就是苦的。因此,相比之下,甜仁的杏子更好卖些。吃完杏子后,我们便迫不及待地将甜杏仁收集到一起,找来锤子或者干脆找块砖头,轻轻把杏核砸开,取出里面裹着褐色外皮的杏仁,放入嘴里急三火四地咀嚼,一阵脆响之后,一股清香的乳浆很快溢满口腔,让你不由自主地产生愉悦感和满足感。因为种有杏树,巧手的李大爷每年都把杏仁磨碎做成杏仁豆腐,偶尔能蹭着吃上一口,那真是夏天里最清凉解渴的美味!

不能吃的苦杏核也是不能丢弃的,那是我们最好的玩具。那时节一个常见的场景是:街头巷尾,特别是人多的地方,总能看见几个低头寻找杏核的孩子。把杏核捡回来后,甜仁的肯定要吃掉,苦仁的则将其洗干净,放到窗台上晾千。之后,小伙伴们蹲坐成一圈儿,每个人拿出十个杏核,石头剪刀布决定先后顺序后,顺序在前的孩子把所有人拿出的杏核汇聚在一起,放在手心轻轻抛起,手掌快速翻转,用手背尽可能多地接住杏核,然后再抛起,用手从前向后奋力抄去,抄中的就归其所有,排在后边的孩子依次按此玩下去。我们将这种玩法叫作“绰杏核”,那是儿时百玩不厌的一种游戏。

如今进城了,青杏儿是难得一见的,见到的杏子基本上被制成杏干、杏脯了,味道虽好,但没有了那种酸得全身发抖的感觉,也多多少少有一些遗憾,而“绰杏核”这种游戏现在的孩子更是不懂、不会的,只能永远地停留在我们这代人的记忆深处。P2-4

序言

离开故乡整整25年了,但关于故乡与童年的记忆却始终难忘,甚至历久弥新。是情所系,是心所念,也或许是真的老了的缘故吧!

在东北的童年时光简单而丰富。之所以简单,是因为物质的匮乏让我们始终笼罩在半饥饿的阴影下;之所以丰富,是因为贫瘠的生活从未阻止我们对美好生活的梦想和向往。东北大平原的春夏秋冬与风霜雨雪,让我们充分领略了自然的壮美与豁达;父母长辈的勤苦操劳与慈祥智慧,让我们在单调的日子里总能发现人生的美妙与精彩。于是,在饥饿的衬托和父母长辈的巧手下,那些春天的野菜、青杏,夏天的玉米、西红柿,秋天的葫芦、红枣,冬天的酸菜、黏豆包,都幻化成我们一生中最难忘的美食和最美好的回忆。于是,对童年的记忆实际上就演化成关于美食的记忆。

自2012年以来,利用陪女儿上课以及出差乘飞机、乘火车的间隙,我把记忆深处的那些童年美食和趣事一点点挖掘出来并付诸文字。受时间和水平所限,每篇小文章都只有千字左右,算是打发时间的一个小寄托和小消遣。没有想到的是,我的这些自娱自乐性质的小文章在微博、微信、博客上发表之后,得到了一大堆朋友和网友的认可,大家都认为通过这些文字能够看到自己童年的影子,能够勾起他们对自己童年和故乡的回忆,并强烈要求我将其结集出版。在朋友的推荐下,2015年以来,我的部分小文章陆续在《沈阳晚报》《辽宁日报》刊出,还有一些朋友看了文章后毛遂自荐地愿意将其拍成纪录片。令我激动不已的是,今年9岁的女儿近两年来一直追踪着我的这些小文章,几乎每篇必读并津津有味地与我讨论一些具体细节,还时不时地催问我最近又写了什么好吃的。父亲知道我在写这些文字后,也时不时地帮我回忆童年的岁月,并详细讲授了部分美食的制作细节。

正是大家的共同期待,让我坚持着把这些小文章写下来并收集到一起。今年,利用假期我又细细地润色了两遍。时至今日,小文章正好凑成45篇,数字恰如自己的年龄,算是对既往人生的一个阶段性总结吧!

作为标准的理科男,写学术论文是我的强项,对文字的把控能力并非自己所长。所以,在写这些小文章的时候,我始终把握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保持心态的平和,尽量用最平实的文字来回顾当时的场景,记录下自己的体会和感触。因为我相信,生活本身就是平实的,记录它的文字越平实反而越接近真实的生活。为了让书稿不至于显得凌乱,我按照春夏秋冬不同季节进行了简单的分类。与此同时,我知道自己的本心,记录这些所谓的美食都只是表面,目的是让大家与我一同感受那些难忘的童年岁月,牢记那段舌尖上的乡愁。

在书稿付梓之际,深深感激家人的鼓励支持,衷心感谢娅丽、慧敏、于晖、志强兄弟姐妹的热心帮助,特别感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吴九沫帮助绘制了精美的插图,让我的文字更显鲜活。

缅怀过去,是为了更好地迎接未来;懂得感恩,才能够更好地回报社会。谨以此书献给我难忘的童年,也献给我永远深爱的父母、家人、朋友和故乡。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5 7:4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