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忧伤而坚韧的曹禺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纪开芹
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一、从两份手稿说起

曹禺先生之所以能在苦闷中书写,很大程度上源于他对文字的挚爱。既然战士应该牺牲在战场上,演员应该将毕生精力奉献在舞台上,作家就应该将全部热情投入到文学事业中,不然,他总会感到遗憾,会觉得是浪费了有限的生命。其实,我认为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奋斗的过程可以让人回味良久,满心幸福。

我们走近曹禺,就走近了坚韧、执着、奋斗和勇气。走近曹禺,也就走进了整个民国时代大师们的生活中。正如众星捧月一样(这样说绝没有贬低他人的意思),我们姑且将曹禺先生看作明月,其他民国大师看作众星。其实,中国不乏文人和大师,但民国作家中,老舍先生和曹禺先生能被美国邀请去纽约讲学,本身就可见曹禺先生在那时那地的影响之大。只是,曹禺先生在当时可能还算不上是主流作家,比他风光的人多的是。比如胡适之就是其中一个。曹禺先生当时将中国的戏剧艺术带到美国,不能不说是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平淡无奇地叙写曹禺先生的一生固然重要,但倘若能在了解曹禺先生其人的同时,获知更多有关民国作家的鲜为人知的逸闻趣事,也实在是令人欣喜不已的。但愿这本书能满足读者的愿望,在客观了解曹禺先生的情况下,对民国文学界也能有个初步的了解。这样,书中或理智或诙谐或伤感或严肃或主观或客观的描述,读者定能理解和包容了。

曾经,在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的“韩门代抄”事件,让“韩粉”们义愤填膺。天涯杂谈栏目可谓现场直播,一边是韩寒和方舟子的口舌笔墨大战,一边是众多的看客和解说员饶有兴致的解说。我们且不说方舟子和韩寒孰胜孰负,本来“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口舌之争的输赢是很难评定的,他们的胜负和我们一介小民也毫不相干。但他们到处搜集资料,居然将曹禺先生和冰心先生的手稿发到天涯论坛,而且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大肆宣扬,说:“我找到曹禺、冰心手稿是抄写的铁证了!”我们且不管方舟子是怎样一个人,不管他是不是流氓地痞,也不管他好惹不好惹;我们也不必去在意韩寒是否年少气盛,意气用事,一意孤行。单看他们拿出这两份手稿来,便觉得有出来说说的必要了。先前我已经说过,按照我有限的阅读经验,生怕歪解了曹禺先生,亵渎了先生人格,可网络上沸沸扬扬的“方寒事件”,硬是将曹禺先生牵扯进去,这是不是太过牵强呢?

文学界的那点事儿,我糊涂得很,孰是孰非我不甚清楚,只觉得当今文坛尔虞我诈太多。是不是一方倒下,另一方才能崛起?如果这样,民国时候就不会有那么多大师存在了,他们早已在互相倾轧中一一灭亡。对于两位已经去世的老人,我们没有权力翻箱倒柜地去搜罗他们的文章,然后断章取义,用不可靠的臆测说三道四。我想曹禺先生若地下有知,定然会痛心疾首,为现代人钻窟窿打洞的本领而汗颜,也会为他那个时代文学的纯净而欣慰。

“寒门事件”告一段落,沸沸扬扬的炒作安静下来。我们不会老是沉浸在别人的生活中。可是,当我们静下心来,真的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吗?那些沸沸扬扬的吵闹声真的已经从我们的脑海中消失了吗?一定不会。

“寒门事件”让那些狂躁的灵魂暂时得到了满足,而我却在喧嚣的背后渴望找到一处安静的栖息地,就这样,曹禺先生的文字又重新走进了我的生活。

越是纷乱,越是想念曹禺先生,想念他用安静的写作为我们换来的精神食粮。一个人静静地捧着先生的剧本,走进他的世界中。

他曾写过一篇文章叫作《我很想念老舍先生》。这篇文章发表在《人民文学》1984年第4期。文章中,他用平静的笔调,缓缓述说和老舍先生交往的点滴,表达对老舍先生的缅怀。末了他(P1-3)

目录

一、从两份手稿说起

二、痛苦是永恒的,快乐是短暂的

三、因为敏感,所以苍凉

四、月是故乡明

五、今宵酒醒何处

六、心灵的艺术

七、相看两不厌

八、人生的领路人

九、高山流水遇知音

十、仍怜故乡水

十一、不失赤子之心

十二、真诚的曹禺

十三、江安情结

十四、我欲与君相知

十五、苦闷却天真的人

十六、归去来兮

十七、谦卑做人的哲学

十八、一个出色的教育家,精神永不消亡

十九、食色,性也

二十、曹禺和阮籍

二十一、酌酒半杯残照里

二十二、戏里戏外

二十三、温暖依旧未改变

二十四、由“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引申来

二十五、充满激情的爱国者

二十六、读你的感觉像春天

二十七、亲人,最彻骨的痛

二十八、女子,是水做的骨肉

二十九、大师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三十、活着,快乐吧!

三十一、不久长,不久长

三十二、过去的生命

三十三、逝者如斯夫

三十四、袒露于世的坚韧和忧伤

序言

决定写曹禺,实在是源于对曹禺戏剧的喜爱。大学毕业时候,所选论文素材便是曹禺先生的《雷雨》。翻来覆去看《雷雨》,最终确定论文题目为《人性的沉沦与挣扎——论《雷雨》中的爱情悲剧》。我充分理解曹禺先生在《雷雨》中寄托的情感,也因为此,我关注起曹禺先生的其他几本著作,为剧中人物伤感着,为剧情陶醉着。许多年后,当我再拿起笔写下有关曹禺先生的文字时,仍惴惴不安,生怕亵渎了先生的文字或歪曲了先生的人格。

但我下定了决心要让曹禺先生以另一种面孔出现在大家面前。每个人的性格都是多重的,我们在欣赏先生剧作的同时,了解其人,走进他的生活,感悟他作为一个儿子、一个父亲、一个丈夫的喜怒哀乐,也是别有一番情趣的事情。

现代社会是一个浮躁的社会,戏剧越来越远离我们的生活和视线。戏剧不能进入寻常百姓家,不能如柳永词那样,“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现代的孩子还有多少人知道曹禺先生?我觉得有必要发扬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其中自然也包括戏剧的传承和传播。往小点说,是扩大曹禺先生的影响,往大点说,是发扬中国各种戏剧样式,让中国灿烂文化一代代延续下去,而不至于湮没在历史的洪流中。

不管社会如何浮躁,我们是需要放松心灵的。聆听大师之言,感受他忧伤的灵魂在剧本上的舞蹈。我极其希望我们浮躁的心灵在剧本中得以栖息。

正因如此,我才有决心将这本书写完。这实在不能称之为传记,而应该是观照曹禺先生一生所得的启示,让我们从中窥探出生活的美好与无奈,从而在张弛有度的节奏中,把握好生活的轨迹,充分挖掘出自身的潜力,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

自然,我们读曹禺,也要读他身边的人,读那个和曹禺先生有关的物质精神环境,一个宏观的、庞大的体系。我们从曹禺先生身上,可以窥探出一个时代的风貌和那时那地文人的生存状况。曹禺先生在话剧领域的贡献毋庸置疑,23岁时,他写出惊世之作《雷雨》,他的横溢的才华让人钦佩。他的剧作影响了几代中国剧作家、导演、演员,在中国现代话剧史上打上了自己的印记。

曹禺先生逝世于1996年,如果先生还活着的话,相信他对这部“传记”是微笑着的。我不是研究曹禺的专家,只是在读一些关于他的文字时,感触于心,而要发之于外。我不会从曹禺先生婴儿时期写起,按部就班写完他的童年、少年、青年、中年乃至老年,也不会考证他的文字出处,更不会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他的戏剧艺术大加褒扬,分析他戏剧中的“卡塔西斯”。我不是研究戏剧的专家,那些宏大的工作自然有人来做。我所看重的,是他在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具有忧伤气质的曹禺,他的忧伤是与生俱来的,是如影随形的。

的确,曹禺先生的忧郁和苦闷几乎是与生俱来的。小时候他的父亲就对他说:“你小小年纪哪里来的这么多的苦闷?”连他父亲都不理解儿子的苦闷,那么局外人感到惊讶也就很正常了。作为忧郁与苦闷合二为一的曹禺,他的思想情绪和读者是相通的。从舞台到家居,从戏剧人生到现实世界,曹禺敞开真诚的心扉,没有面具,没有粉饰。

日本文艺理论家厨川白村在《苦闷的象征》一书中说,艺术是苦闷的表现,文艺是苦闷的象征。这句话用在曹禺身上也很贴切。

这本书重点讨论曹禺先生的性情人生,探讨他平凡而伟大的一生的喜怒哀乐。专家们也许会探讨他剧作的理论支撑是什么,哪些剧作体现出他的什么创作风格,而我想告诉你的是,曹禺作为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文人,他所走过的人生轨迹,曲曲折折的坎坷路。

这本书的风格或许会有些沉重。作为笔者,我会尽力让读者受到美的熏陶,尽力去进行诗意的解读。我会在各种材料中寻找最贴近生活的素材,零零碎碎呈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在舒缓平和的意境中享受阅读带来的快感,如此,我便深感欣慰了。

这本书要极力展示的是曹禺先生忧伤和坚韧的性格。他在人生的大海中颠簸动荡,或许会给那些身处逆境的朋友们一点点坚强起来的勇气和力量。

就像他自己所说那样:“你要是写我的传,就应该写出我的苦闷。”苦闷本身并不可怕,没有苦闷,哪里看得见阳光呢?曹禺先生的世界充满了深沉的思索和奋斗不息的精神。他常常说:“一时强弱在于力,千秋胜负在于理。我有一种谬论:战士应该死在战场上,作家应该死在书桌上,演员应该死在舞台上。……引申说,一个真正的人,应该为人民用尽自己的才智、专长和精力,再离开人间。不然,他总会感受到遗憾,浪费了有限的生命。”

现代社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以至于很多人迷失在匆匆忙忙的步履中。更有甚者,在巨大的压力面前放弃自己的生命,最终成为时代的殉葬品。我想,写作此书还有另一个目的,就是希望我的读者能坚强开朗乐观,能看到曹禺先生身上透出来的从容不迫的气质,能从他的人生中挖掘生命奋斗的意义,即便苦难来临,即便生活艰难,我们也能在纷乱的尘世中从容度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走近曹禺,放慢脚步,实在是我们的一种需要。

内容推荐

阅读纪开芹著的《忧伤而坚韧的曹禺》,我们知道了生命虽然灿烂,生命也太累人。他不是虚无派,不是颓废派。他只是一个人,一个平凡而坚韧的人,他只想认真地活下去。于是,他让我们从孤独回到孤独,从忧伤回到忧伤……

编辑推荐

他没有惊天动地的人生,只是默默地将一生奉献给戏剧事业。他,是曹禺。纪开芹著的《忧伤而坚韧的曹禺》要极力展示的是曹禺先生忧伤和坚韧的性格。他在人生的大海中颠簸动荡,或许会给那些身处逆境的朋友们一点点坚强起来的勇气和力量。书稿共三十四章的内容,每个章节都从一个方面表现曹禺先生的性情或者生活。文章内容丰富,严肃中不失幽默,沉郁中显出天真。本书极力选取曹禺先生的生活片段,表现出他真实生活背后的酸甜苦辣,也加入了作者独特的思考。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8: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