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双十一”背后的两大市场主体
2013年11月12日凌晨,阿里巴巴在第一时间公布了“双十一”全天的交易数据:350亿元的交易额(2014年的同一时间,这个数字飙升到571亿元),这些数字大部分人看后可能没有多少感觉。在“双十一”当天凌晨00:20分就有1300万人在第20分钟涌进来,试想,在线下任何一个卖场会有那么多的人同时涌进去吗?现实中,无论哪一家大型商场都根本不可能发生这样的场景。2013年“双十一”当晚阿里巴巴交易数据如图1-8所示。
从图1—8可看出,2013“双十一”当天共有2.7亿人进行网上购物,
更有意思的是仅20分钟女装与男装的销售比例是8.5:1,男装是O.81亿元,女装是6.86亿元。一般来说,工业经济市场统计是抽一些样本,人为因素很重,而互联网时代的数据是全样本。1300万人在线的购买行为,沉淀下来的实时数据呈现,女装与男装的购买比例是8.5:1,这些数据说明了,企业或商家做产品、卖产品_定要瞄准女性消费者。这个世界更大的成分是女性化的成分,把产品和商业朝着女人去做,它是符合人性,实时数据的行为,结果就是如此。
据统计,所有交易中,“双十一”当天手机下单和手机支付的用户达到21%,这一数据显示出了,手机变成了零售业不可或缺的工具,这充分地证明了,未来手机将带来更大的影响和改变。
每分钟完成79万笔交易,如果在线下付款,在收银台的柜台面前,需要排多长的队去付款?线下一般1~3分钟能结清一个客户,可是一分钟里淘宝的这套交易系统,却能对天猫、支付宝完成79万笔交易。2013年“双十一”当天的1.88亿笔交易相当于全国第二季度POS机刷5.5天。可见,支付功能上最起码是一个技术挑战,交易设施的能力已经超过了线下POS刷卡机基础设施能力的5.5倍,79万笔交易的背后,实际上是有几亿的网购消费者在用这个工具与支付宝、银行紧密合作的时候去完成交易,交易的背后是与电子银行合作共同产生的,所以离开了现代金融业的支持,基础设施的支撑,离开了金融业几十年的发展,第三方支付也是不可能存在的。
第三方支付的应用已经不是过去传统银行业的银行支付,它变成人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而且支付最重要的功能是承载了用户消费行为的数据记录,是对数据抓取和消费记录的整合,完完全全帮助实体经济产生更多的价值应用。第三方支付是跨在传统的金融和传统的经济之间的整合体,是融合的产物,对电子商务、对整个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贡献。
电子商务释放的巨大消费潜力,其中一大部分是以前的商业基础设施不能满足的。在一线、二线城市,有沃尔玛、宜家、王府井等大型超市和购物中心,可在三线、四线城市这些便利的购物设施是不存在的。因此,互联网弥补了这些城市购物设施的不足,解决了这个领域的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可以说,网络零售的巨大发展是在三线、四线城市成长起来的。
从2013年“双十一”的数据可看出,基本上60%的消费者都是在三线、四线城市,同样交易支付里也是在三线、四线产生,因为这些地方传统的银行业由于经营成本的限制,是不容易满足的。麦肯锡研究发现:网络交易带动了电子商务的发展是新增39%的消费,如果不用网络零售去做,消费是不会被挖掘出来的,所以今天如果没有电子商务,没有020,那么三线、四线城市的消费力是不能如此极致地挖掘出来。
另外,“80后”“90后”这一消费主力军,他们中很多人不爱逛商场,而互联网时代到来后,他们的消费也被挖掘出来。
“双十一”背后的两大市场主体:一个是“80后”“90后”的新一代人;一个是跟农村市场,三线、四线城市的消费者。这两个市场主体由网络零售去覆盖,这是在过去传统的经济领域里看不到的。可见,互联网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弯道超车”的可能。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的互联网经济占GDP的比重已由2010年的3.3%上升至2013年的4.4%,高于美国(4.3%)、法国、德国等发达国家。不过遗感的是,这份来自异国的报告也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互联网经济更多的是反映在消费者层面,而非企业层面。(P11-13)
“线上到线下”的O2O服务,是中国互联网行业最热门的投资主题。中国的O2O(潜在)产业规模高达10万亿元。据汇丰银行预测,(中国市场)O2O产业的“利润蛋糕”将在5年内达到260亿元。
——英国《金融时报》
O2O模式的意义在于既保障了网购货品品质、诚信交易,建立健全电子商务的售后服务体系,义进一步推进了传统零售店面的信息化转型升级。
——ITM战略平台体系
O2O未来会改变中国,线上、线下一旦连接起来,这是巨大的爆发式的力量。
——李开复
O2O是互联网再次掀起的掘金点,而2015年也是O2O迅猛发展的重要而关键的一年。
——首届世界O2O博览会
利用移动互联网来让很多的服务更加智能化,包括各行各业不仅是零售,也不仅是文化,还包括很多医院、金融、通信等等这些行业都有大量的O2O的机会。
——马化腾
根据信息产业的发展规律,从PC硬件到软件到互联网再到移动互联网,每隔15年IT产业就发生一次大变革。上一次始于1995年的互联网浪潮,一批企业崛起,一批企业倒下。毫无疑问,这一次将是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核心的智能化革命,现在的企业怎样抓住机遇,在移动互联网的大潮下,脱颖而出,航行到更远的地方,这将是传统企业的一次涅榘。企业以前讲战略,讲执行力,讲优化内部管理,现在移动互联网来了,怎么应对?值得每个企业深思。
传统企业面对移动互联网普遍存在严重的焦虑情绪,想快速加入移动互联网行列,但又力不从心,不知道怎么和消费者接触,怎么和加盟商接触。公司也没有现成的电商人才,大部分传统企业处在观望中,看自己所在的行业有没有做成功的案例,如果有,再慢慢地跟上,企业的风险也就没那么高。很多传统企业就是在这样的一种纠结矛盾中,虽然现在大部分企业都在天猫商城开了自己品牌的旗舰店,也有的企业建立微信公众账号,他们觉得这样就算是拥抱互联网了,但是大部分的企业实际上仍然并不知道如何与消费者沟通、互动,发优惠券,降价打折。
宝洁公司是一家美国消费日用品生产商,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日用品公司之一,更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告主。2012年,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演进,宝洁开始改变自己的广告策略,收缩硬广告支出。2014年7月1日,宝洁撤销“营销部”,改为“品牌管理部”。这一系列措施都是基于消费者需要的变化,一些大的公司在调整自己的策略,寻找消费者需要的模式。
事实上,现在的企业已经进入一个时代潮流的大门口。移动互联网的大趋势不可逆转,难以违背,我们要做的就是真诚地去靠近它,慢慢地拥抱它。传统企业做O2O,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实质就是与消费者发生连接,更好地服务消费者。如何提供更好的服务,找到属于自己的O2O模式,最好的做法就是将隐藏在后面的力量——云的力量,即大数据的力量,用来帮助企业改变供应链的结构,更好地服务消费者。
本书基于把笔者在传统企业看到的实际情况,并把在O2O道路上做得好的企业经验分享出来,使大家得到一点点启发,从而推动整个行业O2O的发展。同时本书结合实例,对各领域各行业做了深度剖析,以便让更多的企业高级管理者乃至决策层思路更清晰,目的更明确,少走弯路,帮助更多的企业进入移动互联网的O2O时代,成为新时代的指点江山人。
本书通过各个企业的实操案例,无论是平台企业,还是连锁企业,大到行业巨头,小到独立法人,都详细地记录与分析了做O2O之前和之后的一些心路历程,以及在企业实施O2O项目时所遇到的困难,并做出调整后的业绩。在这里,希望每家企业以及企业的管理者看完本书后有所触动,并希望本书对企业在实施O2O项目时有所帮助与借鉴。有的企业花了几年的时间去思考O2O模式,却始终没有勇气实践,而本书列举的案例足以让这些企业在实施O2O项目时放下那份纠结,让心情释怀。企业做O2O,可以不用从全国范围启动,可从小做起,小范围,精致化,用“以小破大”的思路进入一个新的时代。期待更多的中小企业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拥抱移动互联网,加入O2O这个全新的商业模式。
赵猛 张如奎
2016年4月
叩响互联网4.0时代之门
《重构商业时代——O2O实战经典解密》一书,出自我两位老师之手,一位是上海大唐国际品牌管理咨询集团创始人、国内著名商业模式创新专家赵猛博士,一位是O2O理论与实战专家张如奎。能为两位老师的宏篇作序,我深感荣幸。
近20年来,互联网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稍作回顾,互联网从门户1.0,到搜索、社交2.0,再到移动、数据3.0,整整走过了20年。2015年,国家战略“互联网十”行动,正式开启了互联网4.0时代。
现在,人们最热衷的话题莫过于“互联网+”。社会呈现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智造转型、产业升级等,无不与之相关。展望未来,从消费互联网3.0时代向产业互联网4.0时代漂移已成定势。无论是“互联网+”还“+互联网”,其本质都是促进信恩化和实体经济的相互融合。这就是本书能够带给我们的新产业革命视野。
互联网不是技术,也不是工具,而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互联网发展带给实体经济的最终商业模式是从产品转向服务,再从服务创新推动产品创新。O2O是产业互联网的核心生态,是时代变革中的崭新文明。对O2O的精度认知和积极行动,是实体经济的精英不容错过的模式。
2015年下半年,在本书完稿之际,赵猛博士和他领军的最强大脑——大唐团队,正凭借着“互联网+大健康+新商业模式”的“三驾马车”(指“以互联网为舞台、以大健康为背景,以新商业为模式”)策略,为国内民营500强企业——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构建产业新格局。由此可见证的是,圣泉制备的石墨烯内暖功能纤维和内暖理疗服饰产品在“三驾马车”的策动下,正快速挺进全球市场。正因为融合了O2O、电商、体验店等线下线上不同形态的新商业模式,使得圣泉新业态经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遗感的是,作者没有来得及把这一经典案例纳入本书的解密范围。
关于“三驾马车”策略,也是我与赵猛、张如奎两位老师常常交流的话题:移动互联网的巨大优势、健康产业的巨大潜力、新商业模式的巨大动能,为中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创造了极大的崛起空间。
转型企业抢占全球制造的制高点,中国主场的制造创新与挑战,实实在在摆在那里,绕不开也逃不脱。赵猛、张如奎两位老师,运用互联网思维观察与研究实体经济已经有很多年,两人沉淀的智慧被广泛应用于传统企业的转型升级实践。本书更是两位老师多年的智慧结晶,思想内容深厚,引用案例经典,是学习、理解O2O不可多得的好教材。相信实体经济的精英们,通过对本书的阅读与思考,可以从容地叩响互联网4.0时代之门,引领企业同频共振。
王灵山 2016年4月于上海
赵猛、张如奎著的《重构商业时代(O2O实战经典解密)(精)》以重构商业时代为主题,向读者展示并剖析企业在获得大量用户数据之后,如何降低成本、提高营销效率,从而实现精准营销。全书共分18章,逐一解密餐饮业、出租业、保险业、零售业、珠宝业、烧烤业、洗衣业等众多行业O2O经营之道,分享最实用的O2O实战经验,带领读者概览最前沿的O2O商业模式,寻找实现线上与线下无缝连接之秘籍,探索如何借助O2O重构改善传统商业模式,进而思考企业的未来发展之路。
作者开创性提出互联网时代“二”的精神和手机是经济的基础设施两个时代烙印,推导出互联网O2O是企业生存的涅盘之路,探索了以O2O为代表的电子商务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和影响。赵猛、张如奎著的《重构商业时代(O2O实战经典解密)(精)》的理论是建立在各行各业的实际案例之上,记录、总结和探索O2O企业、行业的变革影响和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