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河,南阳作家群代表人物,国家一级作家,南阳市文联副主席,河南大学兼职教授。创作出大量优秀帝王小说,代表作品有:《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等。
本书《随性随缘/中外名家随笔精华》就是由其编著,收录其随笔散文一百多篇,内容包括《儿子与位子》、《非典随笔》、《腐败亡政一鉴》、《关于成才》等文学作品。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随性随缘/中外名家随笔精华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二月河 |
出版社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二月河,南阳作家群代表人物,国家一级作家,南阳市文联副主席,河南大学兼职教授。创作出大量优秀帝王小说,代表作品有:《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等。 本书《随性随缘/中外名家随笔精华》就是由其编著,收录其随笔散文一百多篇,内容包括《儿子与位子》、《非典随笔》、《腐败亡政一鉴》、《关于成才》等文学作品。 内容推荐 《随性随缘》系二月河近年随笔散文之精萃,编选者凌晓为其女儿。 二月河在撰写“落霞三部曲”之余,烛照历史之虫眼,针挑当世之玉瑕;惯读非圣贤文章,常惦平凡人琐屑……柔情侠骨,铁笔丹心。《随性随缘》的文章包括:《雍正与术士》、《把诸葛亮让给谁》、《从取才到用才》、《散说名利场》、《我认识纪晓岚》等。 目录 第一辑 一寸心 崇祯辞庙录 儿子与位子 马屁永恒 闲话密折 腐败症与糖尿病 再谈腐败症与糖尿病 把诸葛亮让给谁 非典随笔 岁尾余话 太阳山的故事一 太阳山的故事二 太阳山的故事三 太阳山的故事四 还说太阳山 腐败亡政一鉴 三位皇帝反腐有力度 康熙何以称大帝 雍正的形象建立 盘点我书中的爱情 贰臣文人洪承畴 关于成才 我的文学人生路 文人无行 文学谁当家 对盗版的回答 写稿的思索 读书要缘分 小说妆扮 随想走笔 美学二议 随缘读书做学问 心离大家远 重阳随想 过清明有所思 第二辑 谁著史 宝钗的生日风波 宝蟾因何斥香菱 佛性文笔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果敢强烈的一试 何不休了她 贾府小小变色龙 贾芸送礼 钱怎么用才对 情节的效应 情与理之纠纷 深谙世故的薛姨妈 什么东西虚伪 贴在红楼墙壁上的谜画 王熙凤排斥林黛玉 续不上的情节 怡红院夺宠一幕 意外爆发的抗争 这一针刺下去 最厉害的东西---礼 怎一个敬畏了得 第三辑 人生路 我和女生 记母亲入伍 母亲墓道前的沉吟 我和我的编辑 老乔的话没人打断 围棋香火盛 176弈事琐记上 弈事琐记下 母校两个班主任老师 我的父亲一 我的父亲二 写给田永清将军 寄语吴欢 大山深处闻箴言 花洲情缘 冬至况味 第四辑 远行客 马来西亚纪行手札 卧龙岗上灵石不言 昔阳石马寺 香严初话 香严寺二记 意外香严寺 随喜丹霞寺 孑遗仅存赊店镖局 都江堰的神 好来汉风芒砀山 啊辛夷南召辛夷 五朵山记 初记白河 试读章节 儿子与位子 中国人比西方人,最看不开的便是“香烟”承继的事。北方人家生产,哪怕只是三斤重的男孩畸胎,人们道里相传会说“××生了个大胖小子”,倘是女孩儿,就是九斤重,也是那么嘴一撇“是个小丫头片子”——这当然是早年的事了,现在虽也还有类似的事,也是“非典型”的顽固分子还在坚持就是了。 这是彼时的情理。孔夫子说过“惟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这句话,我在一所大学调侃过:这一定是气话。因为这个话没有理论支持,和他老人家那一整套仁义礼智信的人伦学说没有实质上的联系,突兀地,冷不丁冒出这么一句,很可能是孔老师昨夜受了师母的气,上了讲台还在生气,发牢骚骂人。他是个述而不作的人,说什么话都由学生忠实记载,由此传了下来。后世的一代代经学家诠释,理学家剖析发扬愈弄愈大,愈弄愈极端、尖锐,竟酿成无数终天之恨,无尽人间之悲。 我想了想这件事,其实是暗合了中国的财产继承的传统——闺女是要“出门的”,结了婚便是“人家的人”,娘家的田产房屋,动产不动产,是没有她的份儿的。这只要稍加注意就是晓得了,穷得连穿裤子都成问题的人家,不会很在意生男生女,愈是往上的大户人家,便愈是在这上头想不开,钻牛角尖。山东孔府是千年世家,改朝换代改不掉“衍圣公”这个铁帽子爵位。因此衍圣公是世袭的。若衍圣公无子,那么族里就会议另推嗣子申报朝廷批准。有一代衍圣公竟真的遇到了这问题,他死了,衍圣公夫人按规矩必须退出公府,偏是侧夫人怀孕未生,倘生男孩,公夫人便可免去这一难,因此她异常紧张,连日闭门告天祈福。等到侧夫人产下一男,生产的没事,公夫人一口气松下来,竟致昏厥过去。 大户人家、王公贵族,尽管是“铁门坎里出纸裤裆”,什么事都荒唐拆烂污,唯独这件事,谁家也不肯马虎,辨得极认真的。说到帝王家,‘那就更复杂,更纷乱,更尖锐,不但有后继的事,还有争嫡夺位的事。宋太祖死得不明不白,有所谓“烛影斧声匣剑帷灯”千古谜之说。后世也是一代一代依样画葫芦。为争太子嫡位或冒或隐或“微妙”或直截,打得头破血流,争得殚精竭虑,疲惫欲死。说起来,他们也都是人。大致上也都受到当时最高的学养教育,并不是不识情,不知理,实在是大利当头,关乎他们生死荣辱穷通贵贱的事,不得不争。 这件事“正规的”是从秦始皇起。赢政不愧“始皇”,什么事都从他开始。前头列国也不乏父子相争诸子搏命的,但那是“小局面”,秦是统一了华夏中国,车书万里一同,度量衡统一,自他而始。但他的两个儿子胡亥和扶苏夺位,胡亥作为第一位夺嫡的胜利者,和他老爸那制度一样为天下后世垂范。 所以每一代皇帝上台,考虑的“最大最大”的政治是两件事,一件是“死了以后怎么办”——一登极便修陵墓。因为他晓得“富有四海,贵为天子”,活着的荣耀权势是铁定了的,死了之后到地下,也要和活着“差不多”,这么着才能叫“永远”;第二件是选继承人。 这件事可就复杂许多了。这不但是“死了以后怎么办”,还有一个“活着时候的安全感”的问题。如若这皇帝只有一个独生子,那就别无选择。哪怕这小子是混账王八蛋傻瓜白痴,也是“自家儿子”,定死了的太子位子是要给他的。儿子多,这事便麻烦了,选谁来当太子,怎样选,几乎是每个皇帝都头痛的事。 大致上有三种传统的做法:立嫡、立长和立贤这三种。“立嫡”很简单,哪个是“正宫娘娘”生的便是哪个;“立长”也简单,哪个儿子年纪最大——一般而论,岁数大一点,社会经验多,统治术也熟练一点——就是哪个。“立贤”最好,这谁都知道。但那是对天下、对治理臣民而言。对皇帝,对宫廷安定,对朝局稳定,对大臣们来说,立贤倒是一件最麻烦最可怕的选择。都是龙子凤孙,谁贤?谁不贤?投准了票固是一步登天,一旦投错了票,新君不是你当初选的“贤”,这辈子还得了?因此“立贤”这话,不过说说而已,皇后只要有儿子,别的人休想染指。因此我看史书,常有皇帝生时“天日之表”“红光满室”诸话头。说不定便是当时舆论宣传的导向呢! 历代就是如此。汉代立太子,除了太子,皇帝的其他儿子裂土封王。刘邦他这样想——给儿子们一个“国”这么丰厚的待遇,各自都去过“独立”生涯,就不会去觊觎太子的皇权,谁料不久就闹出“七国之乱”,同是王,一个爷娘祖宗,没鼻子没眼打起来。有鉴于此,除了晋代,皇室都有制度,叫“不得非刘而王”。封王,一是你必须是天皇贵族,是皇上的儿子;二是即使你是儿子,封王也不给地盘、人民。储君只能有一位,其余的给政治待遇,给“食采”,给钱养起来,只许你过“好日子”,不许你动野心打太子的主意。 这样措置,太子的位置一般比较稳定。如无特殊的政治情况,太子能够平安登极。但也有毛病,就是那些儿子们既有闲又有钱,又不许做事,一个个都比猪还蠢一点。穷奢极欲之外,拼命生孩子,朱元璋的第二十三子朱柽封在南阳二百多年,明亡时,南阳朱姓子孙封到轻车都尉的就有三万余人。封在洛阳的福王,家中金银财宝垒如山积,李白成攻洛阳,危城孤立将士拼命之时,不肯拿出一分钱激励守城军队,结果城破人亡,所有的钱都被李白成笑纳了。P6-8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