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4 你是否已深陷拖延的怪圈
当今社会,做事拖延已经成为一种越来普遍的现象。据不完全统计,在平均每100个大学生中,就有70人有不同程度的拖延习惯;每100个成年人,就有25人正在受慢性拖延的困扰。在他们当中,95%以上的拖延者希望减轻自己的拖延恶习,因为拖延问题已经严重扰乱了他们的生活状态,为此倍感苦恼。
一家广告公司的策划经理张萍抱怨说:“每次打开电脑准备作方案,第一件事不是查资料,而是先光临各大门户网站和论坛。发发微博、逛逛淘宝,最后实在是来不及,才匆匆开始作方案,结果就是草草了事。”
“每天早上,我的闹钟要叫3次,我才会起床,从起床到出门基本花费90分钟,每天迟到。”25岁的公务员苏蓝也有着类似的烦恼。
张萍和苏蓝是众多的“拖延”一族中的一员,他们的抱怨也代表了绝大多数“拖延者”的心声。在开始一项新任务时,他们会自信满满,认为自己一定能做到,但在执行的过程中总是被一连串的思绪、情感和行为波动所困扰。
比如说,学生做着作业,会想:“明天还有时间,不如先玩一会儿。”上班族认为:“工作实在是太枯燥乏味了,先看会儿时尚杂志,聊一会儿天,放松一下。”结果,有拖延习惯的学生总是像歌词中所唱的“总是要等到睡觉前,才知道功课只做了一点点;总是要等到考试后,才知道该念的书都还没有念”;有拖延习惯的上班族,就像《明日歌》中所唱的“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今天的工作总是要拖到明天,明天又推到后天,到了最后期限了才会急着赶工……
概括来讲,拖延者常常要经历三个心理阶段。第一个阶段,在接受新的任务时,他们会告诉自己“这次我想早点开始”,然后制订严格的行动计划,并觉得自己一定可以圆满地完成任务;第二个阶段,总认为时间充裕,在遇到催促的情况下,他们总会漫不经心地说“还有时间”;第三阶段,在事情越来越不顺利或者感觉越来越枯燥时,他们就会逐渐放慢行动,甚至产生厌烦、逃避的心理。结果等到时间快来不及了,又会自责“我应该早点开始做”。可是,为时已晚,只能处于不停的哀叹中。
实际上他们也知道,拖延会扰乱计划,不仅容易给人留下不靠谱的印象,还会影响自己的职场晋升,扰乱正常的生活秩序。他们也想下定决心克服这个坏习惯,可是,每到执行时总是问题依旧,结果就陷入了拖延—努力克服—拖延的怪圈中,难以自拔。
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拖延”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病症,但确实可以算是一种普遍的心理和行为问题。
我国心理学博士西英俊认为,人之所以有拖延的毛病,与其人格特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中,三种典型人格最容易成为滋养拖延毒瘤的沃土。第一种,强迫型人格。这样的人凡事总是希望尽善尽美,他们害怕失败,觉得慢工才能出细活,却忽略了时间的限制。第二种,依赖型人格。这种性格类型的人由于过分被关爱,养成了依赖别人的习惯,遇事总是犹豫不决,很难独立行事。第三种,逆反型人格。这种人自我控制感太过敏感,他们不愿意被支配,本来想做的事,一旦被交代去做,他们就会用拖延来反抗被剥夺的自主感。
所以,如果你自认为有拖延的毛病,而且想彻底跟它说“拜拜”,那么,首先就要对自己的性格特质有一个客观、理性的认识。如果你属于三种人格特质中的一种,那么努力克服性格上的缺陷和不足是解决拖延烦恼的关键。
其次,拖延者要努力提高自我控制能力。人们之所以会陷入拖延的怪圈,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自控力的缺乏。所以,他们总是在该认真学习和工作的时候,脑子里不断冒出想要玩乐、放松的念头,并被这个念头“挟持”,结果影响了做事的进度和效果。所以,要摆脱拖延的烦恼,就要管好自己,设法将头脑中一些不合时宜的念头甩掉,心无旁骛地把事情做好。(P127-129)
一个有意锻炼自己并提升自己自控力的人,将会获得无比巨大的力量,这种力量不仅能够完全控制一个人的精神世界,而且能够使人的心理发展水平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让一个人得到以前从未想过能拥有的智慧、天赋和能力。——心理学家 利兰
前言
关于自控力,一位美国心理学家说过一段发人深省的话:“一个有意于修炼自己并提升意志力的人,将会获得无比巨大的力量。这种力量不仅能完全控制一个人的精神世界,而且能使人的心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此时,一个人以前从未想过能拥有的智慧、天赋或能力都会变成现实。所以那些一直以来不为人们所发现的东西,其实就存在于人的自身,而自控力就是那把能够开启人的观察力和征服力的钥匙。”
对于自控力的重要性,很多人都有所感受,知道自控力会影响到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经济安全、人际关系和事业成败,也知道自己应该控制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吃什么、买什么。可真正做起来的时候,真像想得那么容易吗?如果是的话,为何还有那么多的人觉得自己自控力太弱,还在懊恼自己错过了起床的时间而再次迟到?为何计划好的事情,总是因为自己的原因一推再推?为何总是因为心情不好而消极怠工……
所以,提高自控力的关键,不在于明白它有多重要,而在于明白自己为何会失控以及看待失控的态度和采取的方法。意识到自己的失控,并不意味着你就是一个自控力差的人。恰恰相反,这意味你同时也急切地想摆脱这种糟糕的状态,并愿意为此付出行动。而那些对自己的失控表现习以为常或者找各种借口自我安慰的人,才是真正自控力差的人。
生活中的诱惑是无处不在的,并不是简单地回避就可以解决的。很多时候,我们越想回避,内心的欲望反而会越强。这就是为什么自诩意志力强的人反而容易深陷在诱惑中不可自拔。对于这种现象,很多心理学家主张的做法是:“忠于自己内心的感受,但注意控制自己的行动。”如何来理解这句话呢?举个简单的例子,你为自己制订了一个完美的瘦身计划,可是眼前摆放着一块十分美味的蛋糕让你的意志力开始动摇。你是故意让自己不去看它,强迫自己忘掉它的存在,
还是看着它,暗示自己:这块蛋糕看起来确实很吸引人,但是我一定能克制自己?显然,后者比前者能产生更好的自我控制的效果。所以,看待诱惑的态度很重要,强迫自己逃避不如坦然接受,与其自欺欺人,不如承认诱惑确实很吸引人,然后在行动上给予自己积极的暗示和控制,这样反而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不过,超级自控力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说说就能够做到的,需要找到正确的方法,坚持不断地锻炼和提升才能获得。为了帮助广大读者系统地了解与提升自己的自控力,我们特奉上这本《超级自控力:有效管理自己的情绪和人生》。全书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重在阐释自控力的内涵,分析影响自控力的因素,指出自控力对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影响,告诉大家该如何看待自控力以及如何提高意志力等,帮助读者全面、深刻地认识自控力;第二部分则侧重于修炼超级自控力的方法,从战胜坏情绪、抵制诱惑、缓解压力、培养好习惯、克服拖延症以及掌握人生宽心术六个方面来进行讲述,以帮助不同类型的读者提升自控力;第三个部分为自控力的实践,教大家在人际交往、职场历练和婚恋交往中把控好自己,为自己创造更好的交往、工作和生活环境,帮助自己更快地获得成功,收获幸福。
全书内容丰富,分析精辟,观点新颖深刻,选用了许多有趣的心理学实验,以及许多生活中习以为常却又总是被人们忽略的心理学事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进行阐述,并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此外,全书在每个小节后还附有与自控力相关的测试题。建议大家在阅读每节正文前,先做一下测试题,以便对自己的自控能力有个清晰的认识。这样,在提升自控力时就能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最后,衷心希望这本书能够获得读者的喜欢,并通过它影响和帮助到更多的人。尽管编者对书中的内容、案例力求精益求精,但难免有疏漏之处。如有错谬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张姣飞
2016年3月
自控力是一种心灵的力量,也经常被认为是一种美德。一个人只有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欲望,才能凝聚正能量做内心强大的自己。由张姣飞所著的《超级自控力(有效管理自己的情绪和人生)》一书以独特的心理学方法为基础,从如何战胜坏情绪、掌控自己的欲望、及时释放压力、摆脱不良习惯及调整自己的心态等方面阐释了培养超级自控力,并结合生活实践,提供了具体有效的训练方法和提高途径,旨在帮助读者创造更好的交往、工作和生活环境,让自己更快地获得成功,收获幸福人生。
通过阅读由张姣飞所著的《超级自控力(有效管理自己的情绪和人生)》一书,你将能够:弄清自己为何拖延、失控;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欲望;成功掌控自己的情绪和人生。
全书内容丰富,分析精辟,观点新颖深刻,选用了许多有趣的心理学实验,以及许多生活中习以为常却又总是被人们忽略的心理学事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进行阐述,并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