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圣来、王战、于信汇编著的《上海文学发展报告(2016文学城市想象与建构)》以“文学城市:想象与建构”为主题,对2015年上海文学各方面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梳理和分析。书中聚焦2015年热点议题和现象,聚焦重点作家的作品,特别关注青年写作中的主题与叙事,对中国城市文学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陈圣来、王战、于信汇编著的《上海文学发展报告(2016文学城市想象与建构)》对2015年及近年来上海文学发展动态进行了多角度的回顾、总结和分析,对中国城市文学发展中的重要现象和理论问题予以关注和反思。
以王安忆长篇小说《匿名》为代表,上海作家在2015年屡有新作。从蔡骏、王若虚等人的作品,可见类型文学创作者丰富的追求,而且他们通过对不同文体的融合与创新,同样叩问着复杂的精神世界。张怡微、钱佳楠等青年作家对上海世情的不同叙述,则显示了这个城市与城市写作的多元性。
Ⅰ 总报告
1 城市:通向历史与本体——2015年小说阅读印象【贾艳艳】
一 茅盾文学奖作品:历史感与城市文化认同
二 中短篇小说:城市化时代的情感与伦理
三 长篇小说:个人与整体之间
Ⅱ 文学上海:想象与建构
2 “上海摩登”的清晨:从五六十年代的电影谈起【毛 尖】
3 《上海文学》与上海书写【崔 欣】
4 “思南读书会”与城市文化新空间【孙甘露】
5 街头表演与城市文化生态的营造【胡凌虹】
6 疏离感中的诗意:当代上海诗人笔下的“上海”【虞又铭 王 毅】
Ⅲ 作家作品:聚焦与纵览
7 整体化的心灵图式——评王安忆新作《匿名》【贾艳艳】
8 在喧嚣的城市边缘读书写作
——关于竹林创作道路的研讨【上海市作家协会】
9 越界的诱惑——论王宏图的小说创作【郑 兴】
10 类型文学的人文情怀
——关于蔡骏《最漫长的那一夜》的研讨
【沈嘉禄 陈 村 王 干 黄 平 等】
11 新世纪以来上海长篇小说创作综览
——“二十一世纪华文长篇小说20部”评议札记
【陈思和 刘志荣 黄德海 项 静 金 理】
12 华亭诗群的意趣和探求【杨斌华】
Ⅳ 青年写作:主题与叙事
13 时间·叙事·自我
——论甫跃辉《刻舟记》的时间主题与叙事特征【杨 飞】
14 世情传统与城市叙事——评张怡微《细民盛宴》【王辉城】
15 类型文学的融合与精神探索——评王若虚《尾巴Ⅰ》《尾巴Ⅱ》【陈志炜】
16 在“上海情调”之外——读钱佳楠《人只会老,不会死》【李 璐】
Ⅴ 城市文学:观察与反思
17 城市化进程中的精神症候【王春林】
18 城市书写的代际之变——以《民治·新城市文学》为中心的考察【张艳梅】
19 论中国城市书写中的江南诗性文化想象
——以新世纪以来上海书写为中心【张惠苑】
20 “在场”与超越“在场”:当代都市书写的视域转向【朱 军】
21 城市文学:在经济决定论的重围下
——近30年城市文学研究的回顾与批判【王 进】
Ⅵ 附录
22 2015年上海文学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