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觉醒(升级纪念版)/红色中国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张品成
出版社 安徽少儿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觉醒(升级纪念版)》中,韩顺风的父亲韩太铭是国民党南京守军的一位旅长。1937年11月日军进逼南京,他率部誓死守城,最终战死。韩顺风母子随大舅躲进了难民救济所。可是,母亲、大舅和其他难民一道很快被日军带走了。韩顺风为了寻找母亲偷偷溜出难民营,不料却误入人间地狱。在一位好心人的帮助下,他从下水道逃生。后来,他误入收尸队,被收尸人保护起来。在收尸队,有一位血气方刚的汉子最让韩顺风喜欢和钦佩。这汉子不甘做亡国奴,最终和一名日军士兵同归于尽。日军的暴行、亲人和同胞的悲惨命运、有血性的汉子无形的影响,让少年韩顺风一天天成熟起来,懂得了如何去做个真正的中国人。

本书由张品成编著。

内容推荐

张品成编著的《觉醒(升级纪念版)》讲述了:

1937年11月日军进逼南京,后发动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少年韩顺风的父亲韩太铭率部战死沙场以后,韩顺风为了寻找母亲,误入日军设置的难民营。在一位好心人的帮助下,他从下水道逃生。后来,他又误入收尸队,生命再次面临危险。最终,韩顺风在收尸人的帮助下,顺利逃出魔窟,而且将侵华日军犯罪的证据和日本人一直想得到的珍贵中医药方都送到了安全的位置,残酷的日军将领最终也得到了历史和法律的公正审判。日军的暴行惨无人道,中国人的反抗可歌可泣,韩顺风的成长坎坷曲折,几条线索铺展成一幅真实的历史画卷,谱写出荡气回肠的人性之歌与慷慨激昂的抗暴之歌。

目录

第一章

 一、那种硫黄搅和着血腥的气味笼罩着这座古城

 二、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三、那个笑却凝固在脸上

第二章

 一、杀人为什么像过节

 二、他往洞子的纵深爬去

 三、寒冷和饥饿还有那难耐的恐惧再一次侵扰着他

第三章

 一、像坨屎也要爬出去

 二、日本人让他们去收尸

 三、尹长年

第四章

 一、我们不该来这地方

 二、黄民举跟其他人不一样

 三、陈述武悔断了肠子

第五章

 一、天无绝人之路

 二、我想洗个澡

 三、王仁高烦躁是缘于陈述武的洗澡

第六章

 一、需要个“病人”

 二、五十步笑百步

 三、他们从阎王那儿把顺风抢了回来

第七章

 一、来了一只可爱的小狗

 二、日本兵一步步朝那间屋子走去

 三、这句话像颗炸弹

第八章

 一、这就是肖雨亮想要听到的一句话

 二、陈述武很得意

 三、人不能窝囊

第九章

 一、这一天陈述武的动作多少有些反常

 二、他用激走在纸上的笔墨发泄着心底的一点什么

 三、他会用一种方式让这些家伙看到自己的愤怒和内心真实的一切

第十章

 一、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

 二、肯定有名堂

 三、蓄发以示志哀

 四、他不想因为谁而耽误了他的整个计划

第十一章

 一、这地方改头换面有了种截然不同的气象

 二、十二分队新补员一个人

 三、他们想用一场表演来掩盖其曾经的罪恶

第十二章

 一、他要拿这几百个中国人的性命来做赌注

 二、怎么的我也不能把这些白送给日本人

 三、他得把这个新年好好度过去

第十三章

 一、天上怎么会开花

 二、这么个地方异乎寻常中肯定有名堂

 三、义无反顾

第十四章

 一、顺风身上多了一件奇特的衬衣

 二、他得在这个日子里完成自己最得意的杰作

 三、小林宗作心里黑了一大片

 四、风筝

后记

试读章节

顺风爹韩太铭是88师的一个旅长,是个参加过卢沟桥保卫战和淞沪会战的军人,曾在上海八字桥等地率众迎战日军,带领部下攻占日本海军司令部。他说那帮小日本也就那么个斤两。局势趋紧,一些军官开始安排家眷转移。韩太铭没那么做,韩太铭说:“南京是中华民国之都,岂有放弃之道理?蒋委员长训导里也说了:‘南京也是总理陵墓所在地,我们如不死守南京,总理不能瞑目于九泉之下。’蒋委员长还说,‘大家要有破釜沉舟的勇气和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听到枪炮声就留后路,岂是杀身成仁的做派?我韩太铭不是这种人。”

“他们走他们的,我们不能走!”韩太铭跟他的妻子也跟他的部下说。

“死也要死在这地方!南京守不住,那我们不是做亡国奴了吗?做了亡国奴那还活个什么?生不如死!”韩太铭说。

顺风妈是个漂亮贤惠的女人。她没吭声,只抿了一下嘴,看不出是笑还是其他什么意思,反正她抿了一下嘴。顺风听不懂大人间的谈话,战争对于他来说虽近犹远:近是能听到枪炮声,远则是顺风认为那枪那炮不可能打到自己跟前。顺风很崇拜父亲,在他眼里,父亲就是关云长、张飞、赵云,是岳飞,是杨六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所以,他觉得这座城市有父亲带兵把守,日本人根本就进不来,那些枪炮声跟他无关。

顺风在窗下站了一会儿就被娘叫进了里屋。

是读书的时候了。学校已经不能正常上课,但顺风的读书不能因枪炮声耽误了。娘把那卷《千家诗》塞到顺风手里,没说什么,顺风很知趣地就读了几天古诗。

顺风觉得这很好,没有小伙伴们一起玩游戏,他就自己读古诗。窗外的隆隆炮声他充耳不闻,他进入的是另一个天地。他想,也许他就永远沉浸在那种诗情画意里了。

搅乱顺风心境的是娘的那声哭泣。

大舅王仁高匆匆走进娘的屋。那时顺风被大舅急促的脚步声所惊扰,他抬头看了一眼大舅,大舅衣冠不整、神色慌张,一脸的愁容悲色。他喊“大舅”,大舅没理他,大舅甚至都没看他一眼,就急急进了娘的屋里。

顺风诧异了。大舅从不这么样的。大舅也是军人,他的军装总是熨烫得笔挺,永远那么一尘不染;他也总是努力做出一种沉稳坚定的模样,脸上的表情很凝重。他也很喜欢顺风,顺风小时候常骑在他的脖子上到处逛,顺风要什么他就给买什么。大舅对顺风很好。在顺风印象中,大舅总是笑着的。

可今天是怎么了?

后来就听到娘的长而尖厉的哭泣。

顺风挨近了那木格窗,大舅的说话声像豆粒一样滚进了顺风的耳朵。  “……姐夫带着我们一直守在那儿,日本鬼子几十架飞机在头顶轰炸,我们也一直守在那儿……”大舅说。

“……山崩地裂,血肉横飞……日本鬼子洪水似的涌来,士兵们奋起还击……”大舅说。

“……一颗炮弹飞来,就落在姐夫的脚边,姐夫被炸倒了。姐夫死的时候没合上眼睛,是我给他合上的……”大舅说。

娘扯出一阵凄厉的哭号。

大舅说:“姐,现在不是哭的时候,现在得收拾了,离开这地方。留得青山在,会有给姐夫报仇的时候!”

……

P3-5

序言

一套别开生面的书

我们想了很久,想不出为这套丛书起个什么样的丛书名,后来,索性就用了现在这名。“红色中国”,直白,朴实,但至少不雷同,一目了然。

红色中国是一段历史,一截记忆,是前辈走过的足迹和奋斗的实录。关于这段历史,人们常常用这样的文字来形容:波澜壮阔,激情澎湃。这并没有错。但我们认为,用这样的词语描述更客观:纷繁杂乱,万象丛生。所以,反映这段历史,故事应该更丰富,题材应该更开阔,值得回味值得书写的东西应该有很多很多。以往,我们看多了冠以“红色”或者“革命”的文字。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同类的儿童文学创作更多地注重教化功能,这使其题材和主题显得单一和狭隘。更何况,文字中多有激烈和偏颇,这导致了许多错误的阅读,也招惹了一些人对红色文学的误解。

我们不想这套丛书是这么一种文本。对于近代历史,我们充满了敬畏,有着足够的虔诚,但我们也有着更多的清醒。图解和戏说是我们摒弃的,也不是我们的主张。站在偏激的立场上涂抹和片面的歌颂,会让我们在历史和读者面前感到羞愧和无地自容。

我们希望这套书在童书的海洋中显得别开生面。

除了历史的背景,我们没有给作者设置太多的框框。其实就是这个条件,原本也是不该划定的:好的作品是在更自主和自由的想象中完成的。出于一些实际的考虑,我们给作家提出了一些要求,虽然宽泛,但多少会影响到创作。非常感激作家们的努力,整体上,每本书的文字都很精炼、很优美,平实中体现出了成熟的语言技巧。我们知道,这对于少年读者的学习来说也有独到的好处:许多人不只是在课堂里学习语文知识的。有更多的实例证明,一个人具有很高的作文水准,有益的阅读必定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我们希望青少年读者能在欢愉的阅读中学习到更多的历史知识和语文知识。

十位作家,呈现的故事不同,风格也不尽相同,这是我们所希望的。这九部小说中,有传记体文本,有悬疑惊险的样式,也有幽默喜剧的风格,但核心的一点是相同的:故事是好看的、耐读的,都表现了真实的历史,彰显了残酷背景下的人性,展示了前辈们艰难岁月中的情操和情怀。我们的文字,更多地注重“成长”,英雄主义和革命理想的展现是在真实背景下完成的。

对于作者,我们有过刻意的选择:最佳的应该是老中青皆有的一种结构。但非常遗憾,显然70后、80后的作者难于寻觅。可能是由于他们对那段历史的陌生或者疏远,也可能是别的原因,结果九个人中六人是60后。想来,这绝不是一种巧合。60后这代人,其经历决定了他们对历史的判断和理解的水平。

我们还对作家生活的地域有过考虑。写历史小说必须熟悉历史,这是无疑的。这种熟悉不是历史教科书上的那种熟悉,而是立体的,比如人文背景、语言、风俗民情……只有将文化揉人文字中,人物才更鲜活,故事才更有血肉,文字才更具张力。还有,由故事发生地的作者来写故事,他会怀有一种别样的情感,其态度和投入会是不一样的。

出于对丛书的特色和品质的考虑,还有着某种探索的因素,我们特意从传统上写成人文学的作家中精挑了四位。这四位作家的名字对儿童文学的传统读者来说是陌生的,但他们的小说却写得清新精致。这些作者在各自的创作领域都有一定的影响力,是成熟的有实力的作家,他们没有包袱,少顾虑,下笔从容。这正是我们所需要的。我们只想创作者保持一份清新和极强的责任感,这些往常从事其他门类创作的作家,可能缺少圈内所谓的知名度,也缺少所谓“经验”,但我们看中的是清新。我们期待有更多的作家参与到儿童文学的创作中来,给这个领域注入更多的活力。

愿“红色中国”能为人们重温那段热血沸腾的历史提供一种新的可能!

后记

黄民举没有继续他的奔跑,江国孝也没能长成一棵树。当天,就在这片砖墙前,十二分队的五个男人被日本士兵的一阵乱枪打死。据说五个男人死的时候格外从容,王仁高甚至镇定地整着他的军帽拉直了衣角和裤腿。

其余的三百八十二名“使用人”被赶上闷罐火车被拉到很远的一个地方,有说是押去了日本本土,也有说是送到东北的一个矿上做苦力。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那些人再也没活着走出那个地方。

小林宗作和他所在的师团后来被派往菲律宾。1945年,美军在卢邦岛登陆,这个师团大部分的日本士兵不是投降就是战死。小林宗作带着十二个士兵一起隐入丛林,继续顽抗,直到日本宣布投降。小林宗作在一个早上拔剑切腹身亡。

那天,南京难民区国际委员会主席雷伯先生把韩顺风带出了那个地方,他们要把韩顺风送进教会的一所孤儿院。顺风说:“我不是孤儿,我得去找我的父亲。他说他要去句容。我父亲就在那地方。”他跟他们说。通过雷伯先生的帮助,他辗转找到了肖雨亮托付他要找的那个姓伍的男人。他记住了肖雨亮的话:那个男人左耳下方有一颗痣。他看见了那颗痣。他对姓伍的男人说:“肖先生要我一定要把这件衬衣交给你!”

他留在了那个男人那儿。后来,他加入了那支叫新四军的队伍。

韩顺风十八岁那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他找到江国孝照相馆的那间暗室,在那面夹墙里取出那只匣子,匣子里被油布裹缠着的照片竟然保存完好。战后,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日本战犯时,这些照片发挥了重要作用,包括攻占南京的日军最高指挥官松井石根等7名甲级战犯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处以绞刑。

2010年9月11日改于海口寓所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9: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