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端正先生,原是一位杰出的新闻人,他对这个社会有一定敏锐的观察,加上他多年用心习佛,对生命也自有一番体认。这本《生命的承诺》正是他结合二者的优势,对“生”做了深刻而彻悟的诠释。他谈的“生”,是包括了生命的法则、生存的意义和生活的价值。不仅如此,他还从个人的“生”推展到社会、国家的“生”。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生命的承诺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王端正 |
出版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王端正先生,原是一位杰出的新闻人,他对这个社会有一定敏锐的观察,加上他多年用心习佛,对生命也自有一番体认。这本《生命的承诺》正是他结合二者的优势,对“生”做了深刻而彻悟的诠释。他谈的“生”,是包括了生命的法则、生存的意义和生活的价值。不仅如此,他还从个人的“生”推展到社会、国家的“生”。 内容推荐 生命的承诺,是一种“为他人而存活”“为他人而承担责任”的生命共同体精神,也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佛陀精神,更是人类存活的“应然”法则。 以生命的承诺为愿,欣赏别人的长处,忘掉别人的短处,才能心甘情愿地为别人而活;减少自己的短处,增加自己的长处,才能让人心甘情愿为你而活。 《生命的承诺》中,王端正先生随缘随笔,记录人间生命的承诺,笔墨之中,至真性情,道尽慈悲人生。 目录 序 对生命的诠释王力行 自序 石破天惊的一念王端正 随缘随笔 好玩 随心而转 真理 无言 常调官 不如归 相剑 不知纵横 关怀与力量 真理与胜利 行善 进化 敌人 英雄豪杰 哲人 权重者 神主牌 不怕活 吊诡 生命法则 取与舍 百姓岂能得罪 斗争 政治 非攻 以仁止暴 世间男女 尊重生命 荒谬的祷告 生命何义 政治舞台 不取 强弓 牛山对话 祈雨莫如恤民 文豪看人类 是祸非福 预言 心外无物 流行 我思 思维自在 无我 生死 悟道 未来 贴近自然 慈悲与同情 生死自在 费曼V.S.从谂禅师 芥子纳须弥 错乱因果 启示 大道透长安 喜乐慈济 跨世纪的慈济希望工程 向慈济志工致敬 让“大爱”在家里回荡 见证大爱,信仰慈悲 对生命的承诺 以大爱为宝 师徒奇缘 慈济人的情与义 耕者有其田 智慧高下的公式 悲喜人生 生命融入生命的悸动 目睹九二一大地震有感 人生笔记 当生命遇上生命 安息在大自然的运行中 共享天地无尽藏 李爷爷和他的故乡 罢官 护身符 傲慢 道情 繁星默然静立 蚕的启示 男女共和 享受不幸 穿梭时空,典藏人生 神奇的生日礼盒 笑傲人生 愉悦的秘密 红楼梦醒 大爱行纪 苏克素护河的呜咽——辽宁省新宾县勘灾记闻 千古兴亡忆永陵 凤阙龙宫在盛京——沈阳故宫见闻记 落霞与孤鹜齐飞——记登临滕王阁 疏林碎石溪曲折——清原满族自治县勘灾纪实 试读章节 好玩 美国知名物理学家戴森(Freeman Dyson),曾在他的家书中,这样赞叹美国另一位杰出的物理学家费曼(Richard P.Feynman): 他时发妙想,通常是为了好玩,而不是为了有用,而且总 是一篇妙论还没有发表完,又有了新的奇想。 费曼是美国物理学界的奇才,桀骜不拘,但思绪敏锐,敢发人所不敢发的奇想,是戴森眼中的“稀有品种”。说费曼是“稀有品种”,应该是接近事实,因为“他发妙想,通常是为了好玩,而不是为了有用”。 “好玩”是兴趣,“有用”是功利。科学研究一旦落人功利,就不好玩;能超脱功利才会好玩。好玩,没有得失心,纯粹是乐趣;功利,患得患失,纯粹是压力。费曼玩世不恭,就是为了好玩;他一生成就,也是为了好玩,如果为了有用而发妙想,就不是费曼了! 随心而转 法国科学家席夫(Ilubert Reeves)在《喜悦时光》一书中说: 动物的演化,可以说是杀戮与自卫两种艺术的精致化。每一次出现攻击上的进化,都会刺激防卫上的改良;反之防卫上的改良,会刺激攻击上的进化。 难道这真的是优胜劣败的自然法则?真的是冤冤相报的宇宙定律? 果真如此,那么这个世界未免太荒谬了。与其要我们相信这是个荒谬的世界,不如让我们相信这个“相信”是荒谬的。 诚如瑞士心理学家荣格(Carl Gustar Jung)总结了对生命意义的研究结果所说的: 我们降生的这个世界,野蛮而残酷,但同时也是美丽而非凡。到底无意义的与有意、义的,哪一方面多一点?答案其实会随心而转。 一切唯心造,转一个念头,换一个想法,“冤冤相报”的宇宙幻象,何尝不能立即转换为“恩恩相报”的美善循环。 真理 以反犹太人著称的德国纳粹党,于一九二〇年代全力发动反爱因斯坦运动,并在德国出版一本叫做《反对爱因斯坦的一百个科学家》的书。当朋友告诉爱因斯坦这个消息时,爱因斯坦淡淡地一笑说: 假如我是错的,那么一个科学家反对我就够了。 爱因斯坦的自信,从这句话中表露无遗,而这句话确实也反映了一个千真万确的真理。 真理不是靠民主多数表决的方式表决得来;更不是靠群众运动,用示威咆哮的方式争到。 如果不是真理,只要一个人反对也就够了,何必劳师动众,靠那些凡夫俗子摇旗呐喊呢?尽管众口可以铄金,但绝对撼动不了真理,如果真理可以被众口撼动,它就不再是真理了。 无言 十七世纪法国哲学家巴斯卡(Blaise Pasca)曾经写道: 无边苍穹的永恒无言,令我心寒。 三百年后的今天,面对众星点点,广袤无边的宇宙,还是有千年一瞬,人生如寄的感叹。仍然要重复斯言:“无边苍穹的永恒无言,令我心寒。” 可是,谁说苍穹无言?其声如雷!苍穹的无声之声,犹如响彻大千的无说之说,它遍满虚空,无处不在,端看我们能不能敬畏,能不能体悟罢了。 用眼睛“听”,或许玄之又玄,但确能听出苍穹如雷的声响;用耳朵“看”,或许神之又神,但确能看出宇宙无言的图像。因此,“无边苍穹的永恒无言”,虽然令人心寒,但绝对不会让人寂寞悲怆。 P2-5 序言 对生命的诠释 王力行 对于无缘习佛的人,“生”和“死”是绝对的两极,“生”是喜悦,“死”是哀伤;“生”是希望,“死”是绝望。看看医院中,产房传出婴儿的第一声啼哭,大家会向家属道声恭喜;病房传来病人的死讯,朋友会安慰家属节哀。 对于深谙佛法的人,“生”和“死”是连续的、循环的,是大自然的法则。因此,生不足喜,死不足忧。 印顺导师一生多病,生病对他是生命的常态,他还自娱:“一点小小因缘,也会死去的。”然而在他的自传《平凡的一生》中,他对生死却有不凡的看法:“于法于人而没有什么用处,生存也未必是可乐的;死亡,如一位不太熟识的朋友,他来了,当然不会欢迎,但是也不用讨厌。” 他更用做生意来比喻生死循环:“一年结束,一年开始”,“年年如此,并不是结账就完结”。 王端正先生,原是一位杰出的新闻人,他对这个社会有一定敏锐的观察,加上他多年用心习佛,对生命也自有一番体认。这本《生命的承诺》正是他结合二者的优势,对“生”做了深刻而彻悟的诠释。他谈的“生”,是包括了生命的法则、生存的意义和生活的价值。不仅如此,他还从个人的“生”推展到社会、国家的“生”。 在《悟道》一文中,他写道,“文学家常常唱吟:不急于投胎的,正急于死亡。生命是一种轮回——诞生然后死亡,死亡然后诞生的轮回。”于是他提醒:如果人能觉悟这个“生即是死、死即是生”的生命法则,就能在生命的旅程中过得自在安详。 生命中的缘起缘灭、变化无常固然重要,作者更关切的,恐怕是人生存应该有什么样的意义,人该过什么样的生活。 在这些关键点上,从他在本书中对《取与舍》、对《天安》、对《未来》、对《承诺》等等的体悟,都能显现出端倪: ——要看一个人的生活品位,就看他对食、衣、住、行、育乐的取舍;要看一个人的道德高低,就看他对仁与不仁、义与不义、廉与不廉、苛与不苛的取舍。 ——天安不如国安,国安不如民安,民安不如心安。 ——不要做个执著过去的痴人,不要做个坐等未来的愚人;把握能抓住的现在,我们就是智人。 ——多愁善感是生命的浪费与精神的消耗,具慈悲与智慧的人都不会在感怀中蹉跎一生。 ——小女孩背弟弟,不觉得重,因为她背的是爱,不是重量;爱没有重量,爱不是负担。 可以看得出来,作者将这本书取名为《生命的承诺》,正代表了他视生命为“爱”,为“大爱”,也就是对生命的一种承诺。 (本文作者为台湾远见天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人、副社长)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