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哈罗德·拉莫雷兹》的作者点着了一根干草香烟,舒舒服服地坐稳,背靠着箱壁,右肩微倾,正好到煤油灯下方,抬起膝盖托着记事本,随手翻到了空白页.不紧不慢,认认真真地写下几个字:
第六章
然后他从口袋里掏出一把刀,心不在焉地削着铅笔,仿佛陷入了沉思,双眼凝视着脑海中尚未酝酿成熟的画面。之后,他抬起一只脚,用鞋帮一边蹭着公爵的背一边苦思冥想。虽然创作的灵感还没有完全从彭罗德的脑中进发出来,但他还是动笔写了。最初他写得很慢,随后速度不断加快;他越写越快,越写越有劲头,越写越兴奋,直到真正的火花终于进发出来。没有这种火花任何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之灯都不会点燃。
威尔逊先生伸手去掏枪,可是我们的主人公却将枪口瞄准了他,说道:“呦,朋友,在我这里你是不会得逞的。”
“哼,你怎么就能这么肯定?”对方轻蔑地说道,狠狠地咬着嘴唇,血都流了出来,“你只不过是个不入流的路匪,我才不会被你这种人吓倒呢。”听到这话拉莫雷兹大笑起来,他的自动手枪一直对准着威尔逊先生。
很快两人开始了生死搏斗,可是又很快威尔逊先生就把拉莫雷兹他捆绑起来,堵住他的嘴,走开了,将我们的主人公扔在那儿。监牢内的光线很暗,拉莫雷兹在地板上拼命地扭动想挣脱束缚。老鼠从洞里蹿出来在他身上乱咬。这鬼地方到处都是虫子,爬满了他全身。不过没多久他就用舌尖成功地将塞在嘴里的布团推了出来,并挣脱了绳索。
不一会儿威尔逊先生带着他的一群密探回来了,嘲笑他倒霉的情形。“噢,看看拉莫雷兹。”他们嘲弄着他的痛苦,讥讽着他这副倒霉的样子。拉莫雷兹为了不让他们发现异样,已经将绳索绑回原样,不过他随时都可以挣脱。“瞧瞧他现在这副模样,”他们冷嘲热讽道,“听他说话的口气还以为他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好好瞧瞧这个家伙,自以为可以干大事的家伙。噢,我可不想像他这样倒霉。”
听到此,哈罗德立刻气得跳了起来,两眼直冒怒火,扔掉绳索——绳索在他手上轻得就像空气一样。“哈哈,”他冷笑道,“我看你们下次最好少哕嗦。”很快,又一场恶战开始了。他从威尔逊先生手里夺回他的自动手枪,射中了两个探子的心脏。砰砰,连着两声枪响,又有两个探子去见上帝了。现在只剩下最后两个探子。他用匕首刺向其中一个,又一个歹徒去和上帝约会了。天已经黑了.监牢里暗了下来,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幅恐怖的景象,到处都是血,老鼠在啮啃着尸体。
不久我们的主人公设法退回到墙边,他现在在为自己的性命奋战。他射中了威尔逊先生的腹部。“噢,”威尔逊先生说,“你——” (破折号是彭罗德加进去的)由于疼痛,威尔逊先生跌跌撞撞地往后退,恶狠狠地咒骂着:“为什么你——你,”他冷笑道,“我早晚会逮着你——你这个哈罗德·拉莫雷兹。”
最后一个歹徒举着一把斧头朝着我们的主人公的头部砍来,但是没砍中,斧头砍进了墙里。我们主人公的子弹已经用完,他该怎么办——那个歹徒很快就能拔出斧头。于是我们的主人公跳上前去,用牙咬住了他,差一点就把他身上的肉咬下一块。被他这么一咬,这最后一个歹徒也大骂起来,“噢,”他轻蔑地说,“你这个哈罗德·拉莫雷兹,你为什么要咬我?”“是啊,”威尔逊先生也轻蔑地说道,“他还打中了我的肚子。”
于是他们两人一起骂他,诅咒他。“你为什么——”他们轻蔑地说,“你将我们打伤,你想干什么?你这个没头没脑的哈罗德.拉莫雷兹,你以为自己了不起,其实你比别入好不了哪儿去,你就是一个——”
“很快我们的主人公再也听不下去了。“如果你们现在能学着做个绅士,”他说,“我就不会再对你们怎么样。你们那些卑鄙恶毒的话对我说没用,相反只会让你们早点去见上帝。哦,我想你们这一天也受得差不多了,也应该学到点教训:今后可不要再来向哈罗德·拉莫雷兹挑衅。”他讥笑着,从容地点了根烟,从威尔逊先生的口袋里掏出监牢的钥匙,打开门走了出去。
很快威尔逊先生和那个受伤的探子就包扎好了伤口,从地上爬了起来“我一定要那个兔崽子的命,”他们轻蔑地说道,“为了那个,我们不得不改变——他,他下次休桐从我们手上逃掉,这个卑鄙的——”P9-13
这是一部伟大的小说,它讲述了20世纪初生活在印第安那波利斯城的一个男孩的经历,生动有趣、内涵丰富、发人深省,是有史以来最趣味无穷的一部作品。——J.雷诺德
如果你喜欢汤姆·索亚或者哈克贝利·芬.你也会喜欢彭罗德。这是一部让人爱不释手、开怀大笑的作品,一部当之无愧的经典之作。——约翰·里蒙
记得我在13岁之前读过这部小说,当时对它就喜欢不已。我必须承认,如今重读这本书,依然会不自觉地咯咯发笑,对它依然是喜欢不已。——菲利普·阿兰达
生命需要力量、美丽与灯火
《全球儿童文学典藏书系》总序
今日世界已进入网络时代。网络时代的新媒体文化——互联网、电子邮件、电视、电影、博客、播客、手机、音像、网络游戏、数码照片等,虽然为人们获取知识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方便,但阅读却依然显得重要。时光雕刻经典.阅读塑造人生。阅读虽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拓宽人生的宽度,尤其是经典文学的阅读。
人们需要文学,如同在生存中需要新鲜的空气和清澈的甘泉。我们相信文学的力量与美丽,如同我们相信头顶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德国当代哲学家海德格尔这样描述文学的美丽:文学是这样一种景观,它在大地与天空之间创造了崭新的诗意的世界,创造了诗意生存的生命。中国文学家鲁迅对文学的理解更为透彻,他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文学是国民精神前进的灯火。是的,文学正是给我们生命以力量和美丽的瑰宝.是永远照耀我们精神领空的灯火。我们为什么需要文学?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需要力量、美丽与灯火,在于人类的本真生存方式总是要寻求诗意的栖居。
《全球儿童文学典藏书系》(以下简称《典藏书系》)正是守望我们精神生命诗意栖居的绿洲与灯火。《典藏书系》邀请了国际儿童文学界顶级专家学者,以及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等组织的负责人,共同来选择、推荐、鉴别世界各地的一流儿童文学精品;同时又由国内资深翻译专家,共同来翻译、鉴赏、导读世界各地的一流儿童文学力作。我们试图以有别于其他外国儿童文学译介丛书的新格局、新品质、新体例,为广大少年儿童和读者朋友提供一个走进世界儿童文学经典的全新视野。
根据新世纪全球儿童文学的发展走向与阅读趋势,《典藏书系》首先关注那些获得过国际性儿童文学大奖的作品,这包括国际安徒生奖、纽伯瑞奖、卡耐基奖等。国际大奖是一个重要的评价尺度,是界定作品质量的一种跨文化国际认同。同时,《典藏书系》也将目光对准时代性、先锋性、可读性很强的“现代经典”。当然,《典藏书系》自然也将收入那些历久弥新的传统经典。我们希望,通过国际大奖、现代经典、传统经典的有机整合,真正呈现出一个具有充分经典性、丰富性、色容性、时代性的全球儿童文学大格局、大视野,在充分享受包括小说、童话、诗歌、散文、幻想文学等不同体裁,博爱、成长、自然、幻想等不同艺术母题,古典主义、浪漫主义、自然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不同流派,英语、法语、德语、俄语、日语等不同语种译本的深度阅读体验中,寻找到契合本心的诗意栖居,实现与世界儿童文学大师们跨越时空的心灵际会,鼓舞精神生命昂立向上。在这个意义上,提供经典,解析经典,建立自己的经典体系是我们最大的愿景。 童心总是相通的,儿童文学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性文学。儿童文学的终极目标在于为人类打下良好的人性基础。文学的力量与美丽是滋润亿万少年儿童精神生命的甘露.是导引人性向善、生命向上的灯火。愿这套集中了全球儿童文学大师们的智慧和心血.集中了把最关的东西奉献给下一代的人类美好愿景的书系,带给亿万少年儿童和读者朋友阅读的乐趣、情趣与理趣,愿你们的青春和生命更加关丽,更有力量。
《全球儿童文学典藏书系》顾问委员会
2007年9月18日
美国男孩彭罗德12岁这年过得非同寻常,这是他童年恶作剧事业的高峰,在这一年里他荣获“全城最糟糕男生”的称号。因为他弄砸了《圆桌骑士》的表演,说弥天大谎,上课走神,不受女生青睐,自制天花药水给伙伴喝,唱难听的歌曲,用沥青制造儿童大战,赶走追姐姐的牧师……事故频频发生,名声逐渐扩大,冒险不断升级,幽默层层叠加。在一连串马不停蹄的事件中,布斯·塔金顿编著的《彭罗德的12岁》试图对12岁这个特殊年龄段的成长以及更广泛的成长问题做出探讨。彭罗德的“烦恼”,并不是表面可见的恶作剧带来的惩罚,事实上,彭罗德是在找寻一种对自我的定位,是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之初的懵懂和迷茫。
《彭罗德的12岁》编著者布斯·塔金顿。
一个即将迎来自己12岁生日的男孩——彭罗德,偷偷地写小说, 幻想着绿林大盗的冒险生活;在存放锯木屑的箱子里养兔子,创办“呱 呱叫野兔公司”:和小伙伴萨姆用捡来的旧药瓶开“药店”,配制药水; 搞怪异展览,贴出大海报,自己担任讲解员,十足一副剧团经理的 派头……
然而,不知为什么,他所做的这些事情总是惹得老师发怒,家 长头疼,邻居厌烦,甚至被看成是“全城最坏的男孩”。他不明白 为什么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到头来在大人们的眼里都会成为一桩罪 过,也不明白为什么大人们总是让他做那些乏味而无聊之极的事情。
彭罗德因此而困惑,因此而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