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每天一堂北大国学课
分类
作者 程门立雪编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1.内不为烦恼所惑,外不被环璋所抓

《庄子》有云:“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变乎荣辱之境。”也就是说,一个人要做到在所有的人都赞誉自己时,不会因为别人的称赞而改变自己处事的方式方法,却越发努力地去做事;同样,就算所有的人都反对你、都为难你,也不要因为这样而郁郁寡欢、沮丧难过。要清楚地划定自身与其他外物的区别,知道自己要做的是什么,内心与外在烦扰是分开的。

在人的一生中,需要面临太多得失、太多变故、太多突如其来的事情。这就导致我们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总会患得患失,被一些外在的东西困扰,从而迷失自己。在别人空前浮躁、急功近利之时,身处闹市之中,寻找内心的宁静尤其难得。当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发生时,当欲望不能满足时,当所处环境杂乱时,许多人内心的喧嚣开始升腾,宛如平静的海面上掀起波涛。而事实上,安宁并不只取决于外界,真正的宁静源于内心。

在一个美丽的王国,有一位喜欢画画的国王。有一天,他要宫廷画师每人画一幅表现安静的画,众画师作画后纷纷上交。经国王评判后,有两幅画入选,一幅画的是安静的田园乡村,静谧祥和;而另一幅却反其道而行之,画的是电闪雷鸣、风雨大作,但独特之处是悬崖上的鸟巢里有几只雏鸟睡得正酣。国王三思之后留下了后者,认为能够在纷乱嘈杂的环境中安眠是一种内心的平静。这与诗人王籍的那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恰恰是一个道理。

陶渊明在自己的诗中点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不愿落于俗世之中,拂袖而归山林纵然是一种清高,但还需借助于环境的变化。唯有处于车马喧闹之中仍旧可以宁静致远,才是人生的高境界。

人生中的伤害和挫折非常多,如何来化解痛苦和烦恼呢?很多人追求外在的宣泄和辅助,事实上,最终的力量来自于内心。当人生不如意时,就把所有的烦恼都沉人心底吧,不要为那些不顺心的事纠缠。只有让它慢慢地沉淀下来,才会显出生活的快乐和明媚。

无论面对失败还是成功,都要保持一种恒定淡然的心态。不因一时的成功而沾沾自喜,也不因为遭遇挫折就妄自菲薄。当然,保持内心的独立并不是说没有追求,没有关心和在乎的东西,而是说人一定要内外兼修,不为外界利益所迷惑、时而高兴时而沮丧,要坚守内心的信仰和追求。每一个人的内心一直在和外在的事物相抗衡,如果外强内弱,人就可能被压垮;如果外弱内强,人就稳住了。所谓智者不惑,其实是在考量我们内心有多少坚守。

古往今来,有多少人能做到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无论面临怎样的烦恼和困苦,都坚持自己的内心追求,从而受世人景仰?孟子所说的“士穷不离义,达不离道”“古之人得志加于民,不得志修身于现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以及范仲淹所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都是一种大仁大义的心境,是一种不因个人宠辱得失而影响自己心绪的修为。

如果你总是对自己的处境心怀不满,自怨自艾,受困于外界的干扰,不能坚持内心的独立,那么就不能取得大的成就。另外,在追求人生目标时,我们还要考虑外在的种种因素,有时候,外界的压力和侵扰足以使一个人对自己的内心产生怀疑,这就要求我们拥有强大的内心,坚持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不要被外界干扰。

一个人的生活状态,并不是由物质条件所决定的;一个人走的道路,也不是由客观环境所决定。内心强大而独立的人能够无视外界的纷扰,将自身的牵绊摆脱,不浮躁、不盲从、不消沉,一切都由自己决定。P2-4

目录

第一章 国学中的人生境界

 1.内不为烦恼所惑,外不被环境所扰

 2.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3.富贵虽好,切勿迷失

 4.生命如莲,出淤泥而不染

 5.世间烦恼本无,全是庸人自扰

 6.不畏将来,不念过往,活在当下

 7.能拿得起,更能放得下

 8.以惠我之心惠人,以责人之心责己

 9.有德无才难成事,有才无德办坏事

 10.贵在执著,错在太执著

 11.世人纷扰为利,我自宽心自持

第二章 国学中的心态修炼

 1.不虞之誉、求全之毁,均一笑了之

 2.陋巷箪食也自在

 3.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4.失意委屈之时须隐忍

 5.大辩不言,无视即是反击

 6.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7.福祸总相依,切勿悲与喜

 8.不急功近利,脚踏实地才有成效

 9.身处泥泞,遥看满山花开

 10.自助者,才有天助和人助

 11.点亮一支蜡烛胜过诅咒一切黑暗

 12.坚守本心,不被流言蜚语所困

第三章 国学中的君子修养

 1.淡泊名利,宁静致远

 2.毋从得失计输赢

 3.谦受益,满招损

 4.重人者人恒重之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修己以清心为务,涉世以慎言为先

 7.君子慎其独也

 8.独木桥上,先让对面的人过来

 9.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10.有守有为者,逆境中人格也会飘香

 11.品格高贵,善待身边的一切

第四章 国学中的处世哲学

 1.独乐乐远比不上众乐乐

 2.放下虚荣的面子

 3.不迁怒,不贰过

 4.与其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

 5.推己及人的宽恕之道

 6.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7.功成身退,方可免招祸害

 8.说话须留余地,责善切戒尽言

第五章 国学中的方圆智慧

 1.远离他人的禁区

 2.六尺屋檐,八尺大汉低头过

 3.示弱也是一种智慧

 4.做事不要走极端

 5.水之道也是人之道

 6.安时顺势,乐天知命

 7.放眼长远,不要急于求成

 8.有一种智慧叫做沉默是金

第六章 国学中的交友之道

 1.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

 2.君子之交淡如水,学会珍惜朋友

 3.以友道相处是事业兴盛的基础

 4.难有是知己,得一必珍惜

 5.多益少损的交友之道

 6.周而不比的灵活之法

 7.曲意示恩不如报之以直

 8.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

第七章 国学中的孝爱内涵

 1.百善孝为先

 2.行孝宜趁早,莫等人去空悲切

 3.家从来都不是讲理的地方

 4.爱,让我们共度善缘

 5.藏于笼中,不如放之穹庐

 6.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7.糟糠之妻不可弃

第八章 国学中的人生规划

 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2.不让过去成为将来的绊脚石

 3.心有劲,则力无穷

 4.因为不圆满,我们才会不断追求完美

 5.改变想法,进而改变人生

 6.以出世之精神,做入世之事业

 7.人生如棋局,爱拼才会赢

 8.命运难定,全在自己书写

 9.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第九章 国学中的顺应与淡定

 1.无为而为,效法天道

 2.绚烂至极总会归于平淡

 3.人生最高的享受是寂寞

 4.自省拭心心自明

 5.淡看六尘缘影,修炼一颗禅心

 6.坚守自我,静待一壶茶香

 7.抛却妄念,知足常乐

 8.生亦何欢,死亦何惧

第十章 国学中的得失之道

 1.放下,即到彼岸

 2.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3.与其抱怨失去,不如珍惜拥有

 4.敢于放弃,于大舍处大得

 5.患得患失,你会失去更多

 6.过分追求完美,反而会留下遗憾

 7.远离抱怨,失而不忧

 8.不纠结,笑对人生得与失

序言

建校一百多年来,北京大学一直是国学大师云集之地。事实上,“国学”一说的提出者就与北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章太炎先生在《国故论衡》及《国学概论》中,最早提出“国学”一说,又称为“国故”,其所指的国学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说为基础,包含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以及历代史学等内容,形成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国学经典。他的一班弟子,后来大多成为中国文化思想界的翘楚,如陈大齐、黄侃、钱玄同、马裕藻、朱宗莱、沈兼士、刘文典……这些大名鼎鼎的人物大都被罗致人北京大学,进而转变了北京大学文科乃至民初学术之风。当然,北大的国学大师远远不止这些,胡适、顾颉刚、钱穆、傅斯年、季羡林……他们在国学研究中的只言片语都饱含着自己独到而深刻的见解,在国学的浩瀚海洋中,他们就像是灯塔,让我们对于经典的重温有了方向和依托。

国学思想是中华民族、华夏子孙共同的血脉和灵魂,是连接每一位国人的精神纽带。正如儒家所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一个国家的持久繁荣需要博大的文化根基和精神支柱,具体到每个人也是如此。一个人所取得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思维方式,而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亦绝非先天注定,它是在一定的文化土壤中形成的。国学作为涵盖经、史、子、集的庞大知识思想体系,恰好为我们提供了这种土壤,使我们可以从中汲取智慧,体悟到超脱的人生哲学与立身之术,树立自己修身、正心的原则,形成强大的内心力量,为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我国几千年的文化发展历程中,国学典籍浩如烟海,我们应该如何解读这些经典?如何理解其中的妙义?又该如何在生活中加以灵活运用呢?

为此,作者精选历代国学典籍中有关个人修为的内容与论点,结合众多北大学者和学子对这些著作的精辟阐释,围绕人生境界、心态修养、交友之道、孝爱之心、得失观念等主题,旁征博引,生动解读,使读者可以在国学大师的指引下,看到更加鲜活易懂的国学思想,从中领会蕴含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为人处世的智慧,更加成熟、理智地面对当下的各种现实问题。

作者在策划与创作本书的过程中,得到了李少聪、李尚芳子、李成坤、胡俊、丁修山、刘曼、刘冲、徐芳、王恩聪、聂振岗、刘悦、赵会会、金东东、杨亚楠、张盛林、雷敏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向他们深表谢意,没有他们的积极参与,本书是很难面世的。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错漏之处,希望各位读者不吝指正。

内容推荐

程门立雪编著的《每天一堂北大国学课》以历代国学典籍为基础,以众多北大学者的精辟观点为指引,从个人的心境修养到孝爱、交友之道,再到顺应与淡定的人生理想,生动阐述了国学思想中蕴含的立身处世的原则与智慧,读者可以在倾听先贤教导的过程中,解开自己当下遇到的人生困惑。

本书适合所有对国学思想感兴趣、希望了解更多国学大师观点的读者阅读。

编辑推荐

国学,博大精深,中国人数千年来总结的建功立业之道、修身处世之法,都凝结其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行为方式以及人生际遇。

程门立雪编著的《每天一堂北大国学课》以国学典籍中体现的人生哲学为主线,摘录多位北大学者的经典评述,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从人生境界、个人修为、处世之道等多个方面将国学典籍中的观点分类汇总,详加讲解,以期使读者可以轻松领悟几千年来国人行事原则背后的文化精髓。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0: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