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汉全著的这本《中国当代社会史(第2卷1956-1966)》简述了1956-1966年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历史,从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阶级阶层、社会组织和社会群体、家庭、社会生活和社会习俗、社会意识和社会心理、社会问题和社会保障等方面描述了中国社会的情况。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当代社会史(第2卷1956-1966)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吴汉全 |
出版社 | 湖南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吴汉全著的这本《中国当代社会史(第2卷1956-1966)》简述了1956-1966年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历史,从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阶级阶层、社会组织和社会群体、家庭、社会生活和社会习俗、社会意识和社会心理、社会问题和社会保障等方面描述了中国社会的情况。 目录 第一章 经济 第一节 工业 一 第一阶段(1956—1957):工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二 第二阶段(1958—1960):社会主义总路线的提出与工业“大跃进”运动 三 第三阶段(1960—1965):“八字方针”的提出和工业经济的恢复和调整 第二节 农业 一 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发展 二 1956—1957年间农业的较大发展 三 1958—1960年间农业发展中的曲折 四 1960一1966年间农业生产的恢复 第三节 交通运输 一 交通运输的迅速发展 二 全国运输 第四节 财政金融 一 下放财权 二 精简银行机构、下放银行人员、下放信贷计划管理权限 三 财政金融的调整 第五节 对外贸易 一 进口贸易 二 出口贸易 三 中国和苏联及东欧国家的经济贸易 四 对外贸易的经验与教训 第六节 城市建设 一 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的起步 二 城市“大跃进”的严重失误 三 纠正城市“大跃进”的积极举措 四 城市建设中的问题 第二章 政治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 一 八大召开的历史背景 二 八大的筹备经过 三 八大会议的重要内容 四 八大的历史意义 第二节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一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二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形成过程 三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主要内容 四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重要意义 第三节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一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历史背景 二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由来 三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历史意义 第四节 外交 一 中国与苏联的关系 二 中国同亚洲国家的外交关系 三 中国与西亚北非国家的关系 四 中国同撒哈拉以南各国的关系 五 中国同东欧国家的关系 六 中国同美国的关系 第三章 科技教育文化 第一节 科技 一 科技发展概况 二 科技发展成就 三 科技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二节 教育 一 1956—1966年教育事业的概况 二 1956—1966年教育事业的成就 第三节 文化 一 1956年一1966年文化政策的演变 二 1956年一1966年文化事业的主要成就 第四章 阶级阶层 第一节 工人阶级 一 工人阶级数量大起大落 二 工人阶级内部结构的分化 三 工人阶级文化水平、政治素质不断提高 四 工人阶级高昂的生产热情 第二节 农民阶级 一 在农民中的扫盲运动和思想教育运动 二 农民阶级高昂的生产热情 三 农民对错误思想及方针的抵制 第三节 知识分子阶层 一 知识分子阶层概况 二 党和政府对待知识分子政策的演变 第四节 其他阶层 一 防卫阶层 二 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 三 社会底部阶层 第五章 社会组织和社会群体 第一节 社会组织 一 政治性社会组织 二 其他社会组织 第二节 社会群体 一 知识青年 二 流民 第六章 家庭 第一节 家庭结构 第二节 家庭功能 一 生物功能 二 经济功能 三 抚育、扶养和赡养功能 四 教育功能 五 娱乐功能 六 情感交往功能 第七章 社会生活和社会习俗 第一节 物质生活 一 增产节 约运动 二 票证 三 “四大件” 四 服饰、发型 第二节 精神生活 一 文化革命 二 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三 新民歌 四 学雷锋 五 集体舞 六 电影 七 科、教、文、卫 第三节 社会习俗 一 生育礼俗 二 婚姻礼俗 三 丧葬礼俗 第八章 社会意识和社会心理 第一节 社会意识形态 一 毛泽东思想的新发展 二 阶级斗争扩大化理论 第二节 社会心理 一 赶超心理和急躁冒进的心理 二 个人崇拜的心理 第九章 社会问题和社会保障 第一节 社会问题 一 人口问题 二 物资紧缺问题 三 民族问题 第二节 社会保障 一 社会灾害及其预防与救济 二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