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在延安清凉山下诞生了新华书店。2017年,新华书店即将迎来自己的八十华诞。在这八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新华书店完成了由战时随军书店向市场主渠道和主导者角色的转变。回顾新华书店走过的历程,可以用四句话概括: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烽火中诞生;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成长;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壮大;在新世纪新形势下深化改革,逐步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中国出版文化事业的主框架、中国图书发行事业的主渠道、中国全民阅读推广的主阵地。可以说,新华书店八十年的历程折射了在党的领导下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进程。
为了弘扬新华书店精神,总结新华书店创业、创新成果,拓展和融入发展新常态,在新华书店诞生八十周年之际,中国新华书店协会发起并由各省(区、市)新华书店共同主编一套《中国新华书店发展大系》(以下简称《大系》)。《总店卷》由新华书店总店撰写,以时间为轴详细介绍了80年来总店的发展历程,全书共45万字。
本书由茅院生主编。
1937年,新华书店诞生。经历革命战争的洗礼和考验,伴随着时代的号角和新中国建设的进程,新华书店迅速发展壮大,成为中国出版文化事业的主力军、中国图书发行事业的主渠道、全民阅读推广的主阵地。
《中国新华书店发展大系》由中国新华书店协会发起并组织总店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华书店共同编纂,是一套展示新华精神、反映创新业绩、体现发展新常态,为今天留存足迹,为历史留存史料的力作。
《总店卷》记载了1937年至2017年80年来,新华书店从延安创办、成长壮大的轨迹,以及新中国成立后新华书店体制改革和新华书店总店自身发展的历程;叙述了新华书店总店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新中国成立后领导全国新华书店为繁荣中国出版发行事业发挥的作用和取得的成就,以及总店80年来服务全国、服务基层、服务读者,不断探索前进、创新发展的追求,是一部中国红色文化企业的革命史、创业史、奋斗史、改革发展史。
《中国新华书店发展大系(总店卷1937-2017)》由茅院生主编。
新华书店(中央党报委员会发行科)在万佛洞底层的一个简陋的小石窟开设了门市部,这是新华书店最早的门市部。小石窟是办公室同时兼卧室,涂国林白天在洞口放一张办公桌作为柜台卖书,到了晚上,这个石窟就成了涂国林、黄植(中央党报委员会出版科副科长)两人的宿舍。书库设在小石窟左上方万佛洞主窟(中央印刷厂)右后侧的石窟内。清凉山万佛洞底层的这间小石窟,成为新华书店的发祥地。
为便于对外联系,发行科刻制一枚木质长方形的新华书店印章,并用新华书店的名义开票和结算货款。那时,新华书店除发行《解放》周刊外,还发行解放社出版的30多种图书,主要是《马列丛书》。为了扩大宣传,新华书店在《解放》周刊连续刊登新书发行广告。
书店创建时期,人手少,条件艰苦,工作繁忙。同志们白天忙着为上门来的陕北公学和鲁迅艺术学院等院校师生服务,零售书刊;晚上在清油灯下收书、配书、捆包、写邮签;第二天挑着邮件蹚过延水河,送到城里邮政局寄出。
当年,朱德总司令非常关心党的书刊发行工作,经常利用晚上休息时间来到清凉山万佛洞底层的小石窟,和书店同志们拉家常,了解书刊发行情况。
在清凉山的单位还有新华通讯社、解放日报社、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中央印刷厂等新闻出版单位。延安时期,清凉山成为中国共产党新闻出版事业的中心。
5月10日 中国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红军总司令朱德发出《军委关于征集红军历史资料的通知》。为纪念“八一”建军节10周年,决定编辑《全国红军战史》。征集项目包括:历史、战史、长征史、史略、报纸、宣传品、书籍、图片、剧本、日记、歌曲、照片、纪念品、旗帜、奖章、文件、法令等。
《解放》周刊陆续刊登了《红军长征记》片段。以后,解放社出版的《红军长征记》《苏区的一日》等书籍,都是由中央党报委员会发行科或新华书店发行的。
8月1日 光华书店在延安城内西府巷9号开业,由上海生活书店来延安的张季良主持工作。这家书店是由中宣部、中央青委、边区银行三家集资开设的,以“贯通陕北文化,促成民族解放”为宗旨。同时,青年书店(中共中央青委于1937年3月12日在延安建立,负责人高朗山)并入光华书店。1939年9月,光华书店并入延安新华书店。
10月2日 《解放》周刊第18期刊登署名“发行处:陕西延安县新华书局”的图书广告书目有《列宁主义概论》《列宁主义问题》《两个策略》《列宁选集(第十二卷)》等解放社出版的新书。
10月30日 《解放》周刊第21期刊登的周刊发行者名称由“新华书局”改为“新华书店”。自此,延安解放社编辑出版的马列著作和毛泽东著作等许多图书,版权页上都印有“出版者:解放社”“总销售:新华书店”或“发行者:新华书店”的字样。
10月 随着《解放》周刊和《马列丛书》《抗日战争丛书》发行数量的增多和发行范围的扩大,不到半年时间,新华书店的影响已扩及陕西、山西、河北、山东、河南、甘肃、四川、湖北、江苏、上海等十几个省市。
同月 陕西省国民党当局的教育厅长周某下令查封延安新华书店和《解放》周刊社,并强行查封了《解放》周刊西安办事处。同时,派军警在三原、西安等地搜查没收《解放》周刊。
为此,10月30日出版的第21期《解放》周刊发表《抗议(解放)周刊的查禁》的时评,向南京国民党最高当局和西安当局“提出严重抗议”,“抗议西安国民党当局——陕西教育厅长周某查封延安新华书店与《解放》周刊社,并向全国抗日同胞作最愤慨的声诉”。经八路军南京办事处与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交涉,据理力争,国民党宣传部长邵力子电示陕西省国民党党部,“和解了事”,迫使国民党当局将查抄的书刊全部退还,《解放》周刊西安办事处恢复营业。当年,延安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是陕甘宁边区首府,所谓“查封新华书店”实为一纸空文。
P22-23
继承光荣传统 履行光荣使命
聂辰席
当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阔步前进。
作为党创建和领导的出版发行机构,作为社会主义出版事业和文化事业建设的亲身经历者、积极参与者和忠实见证者,新华书店已经走过了80年的光辉历程。
1937年4月,新华书店在革命圣地延安诞生。从清凉山麓的一间窑洞出发,新华书店始终伴随着党和人民事业一路砥砺前行、不断发展壮大。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新华书店始终坚持正确方向、坚定立场,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读者至上、服务群众,及时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播到千家万户,把教材送到亿万学生手中,把科学文化知识提供给广大读者受众,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作出了卓越贡献,为促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凝聚了强大力量。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新华书店不断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优化业务结构,创新发展业态,努力提升整体实力和服务水平,把发行网点开办到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开创了图书发行史上流动供应和上门售书的服务新举措,目前已形成遍布全国的1万余处发行网点,拥有13万名员工,成为以图书发行为主营业务、多业态发展的国有文化企业中坚力量。
80年来,无论是在战火硝烟的革命战争年代,在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探索中前行的计划经济阶段,还是在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新华书店始终坚守宣传真理、传播知识、传承文化的历史责任,筚路蓝缕、不畏牺牲,坚定不移、勇往直前,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克服了难以想象的挫折与困难,走出了一条服务党和国家大局、服务人民群众的改革发展之路,创造了许多载人文化建设史册的突出业绩,留下了无数值得后人铭记的感人事迹。
80年来,新华书店涌现出一大批出版发行事业的中坚力量,他们中有在抗战时期反扫荡中宁死不屈、跳崖牺牲的女英雄黄君珏,有在为各敌后根据地运送图书时突破封锁线而倒下的发行员,有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送书上阵地而壮烈牺牲的随军书店员工高照杰,有在为读者服务中苦练业务、精益求精、服务周全的普通营业员,有在平凡岗位上坚持读者第一、服务第一的劳动模范,还有身退心不退、愿把余生献给读者的新华老员工……他们是不同历史时期新华书店创业发展的脊梁,永远留在读者的记忆中,永远铭刻在新华书店发展前行的历史丰碑上。
在80年的奋斗发展历程中,新华书店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锻造了鲜明的新华精神,其核心要义就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读者服务。这种坚守了80年的光荣传统已融进新华人的血液,贯穿于每个新华人的行动中。正是有了这种精神,新华书店才能改革创新、与时俱进、自强不息、永葆青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健康发展。
在纪念新华书店创立80周年之际,由中国新华书店协会组织编纂并呈现给新华人和社会读者的这套《中国新华书店发展大系》,系统收集整理了新华书店在革命战争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的重要资料,记录了新华书店自创立以来的重大史实和事件,回顾了新中国出版发行事业的缘起与形成,展现了中国出版发行业特别是新中国图书发行业详尽的发展脉络,是新华书店建立以来史料最全、内容最广、时间跨度最长、记录最详实的珍贵资料,是新中国出版史的重要文献和新华书店员工必读的史料教材,具有“存史、资政、育人”的重要价值。一位出版界老前辈曾经说过:通过新华书店发展轨迹和辉煌历史,可以看到新华书店所具有的光荣的历史、自豪的品牌、高昂的士气和远大的前程。《中国新华书店发展大系》既是对新华书店光荣奋斗历史的详实记载,更蕴含着激励当代新华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强大动力。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力量,对新华书店赋予了新的职责使命。广大新华人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一步弘扬优良传统作风,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努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让新华书店这一光荣品牌“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让新华精神不断发扬光大,更加充满信心地迈向辉煌百年,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为了庆祝新华书店成立80周年,中国新华书店协会组织编辑出版《中国新华书店发展大系》,按省(区)分卷,共32卷,新华书店总店(简称总店)单成一卷。
1937年4月24日,总店诞生于革命圣地延安,她伴随着党的事业,在艰苦环境中浴血发展,不断壮大,开枝散叶,建立了遍及全国城乡的1.4万余处图书发行网点,成为不可或缺的国有图书发行力量。总店作为延安新华书店的传承者和长时期全国新华书店系统的组织管理机构,在新华书店的壮大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按照《中国新华书店发展大系》编委会的统一要求,将新华书店从延安创立之日至新中国成立新华书店总店止的发展历程,统一编入《中国新华书店发展大系-总店卷(1937—2017)》。总店成立后至2017年3月的发展历程一并纳入其中。依此凡例,总店史将涵盖80年的历史,内容浩大,史料庞杂,在编辑过程中,花费时间和精力甚多。为此,专门成立了《中国新华书店发展大系·总店卷(1937—2017)》编委会。编委会对此项工作非常重视,把店史编辑工作看成是记述历史、传承后人、留史于世、启迪后来的重大工程,指派专人负责对已有店史、零散文献和藏于个人的资料统一集中整理,逐事逐时进行审核与校验,务求其真,以保证店史的质量。同时,编委会还专门召集老同志座谈,丰富和补充材料,力求减少缺漏。初稿形成后,分送总店领导班子成员及历任老领导、老同志进行审读。各位参与其中的同志们也都认真履职,精细审阅,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在此,对他们的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
这卷翔实史料,反映了总店80年来服务全国、服务基层、服务读者的历史足迹和真实情怀,反映了总店在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做出的历史性贡献。
编写总店史是十分光荣和繁杂的工作。尽管编写者付出了辛勤劳动,但限于水平和经验,难免有所漏缺。书中如有讹误或不足之处,欢迎历史亲历者和同志们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