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灭亡的神话--法兰克福学派从本雅明到新左派的美学思想》原作者维克多·阿尔斯拉诺夫是苏联最权威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里夫希茨的大弟子。在这部专著中,他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研究了法兰克福学派的美学。这部专著对于美学、艺术学研究者,以及对当代文化感兴趣的读者有着很强的吸引力。该书是少见的以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批判法兰克福学派美学思想的一部学术专著,论述简洁,篇幅适中,易于为广大读者接受。
《艺术灭亡的神话--法兰克福学派从本雅明到新左派的美学思想》1983年由莫斯科的艺术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少见的以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批判法兰克福学派美学思想的一部学术专著。作者维克多·阿尔斯拉诺夫通过严密的逻辑论述,指出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的方法论肯定了世界文化的人文主义传统,在此基础上,可以解决那些在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看来是不可能解决的课题。这部专著对于美学、艺术学研究者,以及对当代文化感兴趣的读者有着很强的吸引力。
第一章 “虚假的世界”还是虚假的艺术?——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的社会经济观点
第二章 颓废美学的“左”倾变体——瓦·本雅明的美学
1.瓦尔特·本雅明—人与思想家
2.本雅明的社会哲学观点
3.讽喻——对“不清醒的时代”真相的描绘
4.把艺术的破坏作为艺术政治化的手段
5.“左的忧郁症”:粗狂性与唯美主义的综合—本雅明的“姿态”概念
6.“呆滞的惊慌”与“英雄行为”的理想—新时代最后一个抒情诗人莫德米尔
第三章 特奥多尔·阿都尔诺的美学
一、社会存在及其作为合理的神话的反映(《启蒙辩证法》一书)
二、作为一种自我灭亡的艺术作品(特·阿都尔诺的《美学理论》一书)
1.美学范畴通过它的“深化”而消亡
2.艺术作品全部因素的中介—“精神”与“崇高”
3.现代主义——“绝对沉默”与“无言的姿态”的艺术
4.特·阿都尔诺的“急进的模糊性”与“新左派”
第四章 突破的公式——《审美度量》(马克库塞对解放性艺术的解释)
1.作为同虚假的现实的妥协的古典艺术——赫·马尔库塞在二三十年代的美学思想
2.历史的涵义:复归于原始的爱欲(《爱欲与文明》一书)
3.先锋主义——“革命意识形态的要素”(《关于解放的论文》)
4.法兰克福学派美学思想的危机(马尔库塞的《艺术的永恒性》一书)
第五章 后法兰克福美学的折中主义徘徊
一
二
三
结语
附:本雅明美学与布莱希特戏剧
一
二
三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