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任正非内部讲话(最新版)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希文
出版社 哈尔滨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华为年销售额全球增速第一,总裁任正非亲自讲述管理的精髓、创业的根本。精选任正非30年来直指要害,被同行视为管理真经的经典讲话,深入剖析关键细节和重要决定。由希文所著的《任正非内部讲话(最新版)》收录任正非关于大数据流量、泡沫化危机、数字化及网络转型等近期讲话内容。双面印刷,前勒口外折,后勒口内折,另加模切。

内容推荐

中国历来都不缺乏政治家、企业家,但从来都缺乏真正的商业思想家——在当代中国,任正菲算是一个。任正非43岁才开始创业,一手把“山寨公司”变成了震惊世界的科技王国。华为从一个2万元起步,没有任何创新能力的微小企业成长为拥有17万多名员工,业务遍及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销售收入达到5200亿人民币的跨国公司。华为是靠什么成长起来的?任正非在华为的发展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任正非是如何在黑暗中抓住微光应对一次次危机的?在每一个发展的关键时刻,他说过什么?做过什么?

由希文所著的《任正非内部讲话(最新版)》收录了任正非原汁原昧的内部讲话,总结了华为几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及成长经验。全面梳理、提炼出任正非的管理思想、经商智慧以及华为标准化的管理制度等诸多内容。书中包含大量全新讲话内容,为每一位想创业、准备创业和已经创业的管理人士提供了具有实操性的解决方案。

目录

第一章 走出国门,华为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让2000名研发专家出征海外,华为在担心什么

 跨出国门,成为一家国际性企业

 竞争中要坚持“深淘滩,低作堰”

 占有国外市场,需要“本地化”的贴身服务

 向国际竞争对手学习:要么领先,要么灭亡

第二章 华为的魂:以奋斗者为本

 崛起之梦:三分天下有其一

 华为奋斗者剪影——“垫子文化”

 集体辞职,只为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主动克服,渡过泡沫化危机

 关于理想:烧不死的鸟就是凤凰

第三章 打造铁血团队:利出一孔,力出一孔

 团队精神: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

 决策不都是对的,需要理解与宽容

 盈利很重要,做好产品和服务更重要

 谁说一大批中国土博士不能成为世界英才

第四章 将人才作为战略性资源

 培育人才的重要性:造人先于造物

 苦练基本功,重视普通员工、普通岗位的培训

 学习型企业,不容回避的必然

 机会不是等来的,优秀的人才懂得为自己创造机会

第五章 活力是组织之魂,别在沉淀中灭亡

 永不做丧失斗志的“沉淀阶层”

 板凳要坐十年冷

 年轻是弱项,但也是强项

 末位淘汰制:不为残酷倾轧

第六章 有价值的创新才是真正的创新

 共享资源的创新才是真正的创新

 创新之敌

 别犯幼稚病!创新出的东西是要能卖掉的

 掌握核心技术

第七章 速度合理,保持发展定力

 想长久发展?请保持合理的成长速度

 想要超越,就要及时去除一切错误

 自我批判是提升公司整体核心竞争力的优良工具

 让一线营销人员去做决策

第八章 以客户为中心,质量和服务至关重要

 客户的满意是成功的基础

 竞争的要义就是质量好、服务好、成本低

 让客户满意,就要坚持客户的价值观

 市场变化了,客户需求也会变化

第九章 任正非:居安思危。不是危言耸听

 危机潜伏在胜利的欢呼声中

 市场角逐永远不会停,没有谁是常胜将军

 不做昙花一现的企业

 居安思危,做好危机管理

 自动降薪,只为戳破太平意识

 未雨绸缪,才能安然渡过危机

第十章 管理: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

 打麻将绝对不可以

 削IBM的足,适华为的履

 变革得太急切,效果不可能会好

 管理中最困难的部分是成本控制

 优化管理是不变的主题

第十一章 灰度哲学:欲望的激发与控制

 慢慢来,别让互联网引起发烧

 均衡发展,就是要抓短木板

 IT就是裁员、裁员、再裁员

 以业务为主导,取得“机会窗”的利润

 以指标说话,以结果复命

第十二章 一个领导人重要的素质是方向、节奏

 明哲保身的领导是变革的绊脚石

 淡化领导人的英雄色彩是职业化的必然道路

 让最有责任心的人担任最重要的职务

 评价干部要不断推进任职资格管理制度

 挑选接班人:集体的智慧是力大无穷的

第十三章 笑傲江湖,三十年荣辱锤炼出华为人

 当人们认不出你是华为人的时候,你就是华为人

 《基本法》要融于每一个华为人的行为和习惯中

 华为的文化生生不息

 诚信:君子取之以道,小人趋之以利

 为家人的幸福和民族的振兴而努力

 成功是一个讨厌的教员

试读章节

2007年华为共收入125.6亿美元,位列全球第五大电信设备经销商。早在1994年,当华为自主开发的数字程控交换机刚刚取得一定的市场地位时,任正非就预感到未来中国市场竞争的惨烈和参与国际市场的意义。

华为首先瞄准的是香港。1996年,华为与长江实业旗下的和记电信合作,提供以窄带交换机为核心产品的“商业网”产品,与国际同类产品相比,除价格优势外,它可以比较灵活地提供新的电信业务生成环境,从而帮助和记电信在与香港电信的竞争中取得差异化优势。在这次合作中华为获得不少经验,和记电信在产品质量、服务等方面近乎苛刻的要求,也促使华为的产品和服务更加接近国际标准。

随后,华为开始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开拓,重点是市场规模相对较大的俄罗斯和南美地区。以俄罗斯为例,1997年4月华为在当地建立了合资公司(贝托一华为,由俄罗斯贝托康采恩、俄罗斯电信公司和华为三家合资成立),以本地化模式开拓市场。2001年,在俄罗斯市场销售额超过1亿美元,2003年在独联体国家的销售额超过3亿美元,位居独联体市场国际大型设备供应商的前列。

2000年之后,华为开始在其他地区全面拓展,包括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市场以及中东、非洲等区域市场。特别是在华人比较集中的泰国市场,华为连续获得较大的移动智能网订单。此外,在相对比较发达的地区,如沙特、南非等市场也取得了良好的销售业绩。此后,华为开始在觊觎已久的发达国家市场上有所动作。在西欧市场,从2001年开始,以10GSDH光网络产品进入德国为起点,通过与当地著名代理商合作,华为产品成功地进入德国、法国、西班牙、英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20C)4年与西门子成立合资企业,又成功打入荷兰、泰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市场。

“走出去”远远不能涵盖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全部内容,这就好比“出门”与“做客”,情况是不同的。“走出去”只是第一步,真正“走进”别人家成为主人接受的“客人”,甚至成为别人家的“主人”,则又是一个更大的考验。

2011年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榜单中,联想集团以81.04分,以仅输华为1.72分的差距排名第二位。用柳传志的话说,对IBM Pc的并购整合历经波折,到今天终于可以用成功来定义。

在2011年9月举行的联想国际化经验交流会上,柳传志语气坚定地说:“很慎重地、认真地说,联想并购IBM Pc项目是成功的。成功的主要标志,根据我们原来预定的目标,一是要做到业绩的持续发展,另外当时实际上还有一个内在的目标,就是希望由中国人来领导一个真正国际化的企业。这个也实现了。”

联想对IBM Pc的收购可谓历经险阻,闯过了重重险滩。交易完成后,各种预料中以及预料之外的困难接踵而至。现任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新兴市场总裁的陈绍鹏回忆并购之初,大家没有想到遇到的第一个难题是“部分并购”的困难。“如果复盘,我觉得部分并购的难度甚至可能大于整体并购。”部分并购之后,各个环节要与原来的IBM架构体系相连,又要与新的架构组织整合,而两个架构体系的行为方式完全不同,随时都在出现“排异反应”。合并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供货慢成了客户抱怨的重点。“很长时间内很多工作人员必须在两套系统内同时工作,这种工作方式让大家精疲力竭。”陈绍鹏说。如是再三,联想最终在2008到2009财年,以2.67亿美元巨亏迎来合并之后的最大挫折。

但经过联想集团内部对这些问题的不断调整,将全球市场分为“成熟市场”和“新兴市场”,终究战胜了这些困难,实现了“由中国人来领导一个真正国际化的企业”。

P17-18

序言

作为中国最有思想,最有号召力、领导力和影响力的顶级CE0之一,华为总裁任正非已经成为中国本土企业家竞相学习的标杆。不管是金融风暴、IT泡沫、国际巨头的拼命打压,还是国内同行的残酷竞争,任正非屹立如山,牢牢地把住华为这艘民营电信“航母”的舵轮,穿过激流、驶过险滩、奋勇前行……爱立信全球总裁兼CEO卫翰思先生说:“我们很尊敬华为这样的对手。”3com总裁布鲁斯·克勒夫林指出:“任正非的故事如果放在美国的话,那也是一个令人惊异的成功者的故事。”英国《经济学家》认为:“华为的崛起,是外国跨国公司的灾难。”

美国《时代周刊》惊呼:“这家公司已重复当年思科、爱立信这些卓著的全球化大公司的历程,如今这些电信巨头已把华为视为最危险的竞争对手……”

华为自1987年创办以来,在短短30年的时间里,成为世界通信设备产业的领先企业,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华为为什么能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后来居上?华为是靠什么成长起来的?任正非在华为的发展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任正非是如何在黑暗中抓住微光应对一次次危机的?中国从来就不缺企业家,但缺少真正的商业思想家——在当代中国,任正非应该算是一个。

任正非为人很低调,几乎从来不接受媒体访问,所以在众人眼中他总是那样神秘;但他行事很高调,发出的言论每每总有惊人之语。

两万元的创业资金,步履蹒跚、筚路蓝缕。这时任正非说:“我们要塑造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灵魂,我们要做烧不死的火鸟,要成为凤凰”!

华为开始艰难地发展,四处碰壁、人心涣散。这时他说:“我们一定能渡过难关,我们要做燎原的星火,华为一定能三分天下”!

企业战绩辉煌,有人骄傲自满,艰苦奋斗的精神渐渐消失。这时他说:“公司所有员工是否考虑过,如果有一天,公司销售额下滑、利润下滑甚至破产,我们怎么办?”“华为总会有冬天,准备好棉衣,比不准备好!”

企业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人才不足、发展模式落后的问题突显。这时他说:“人才增值才是最重要的增值,创新要以客户为导向,创造出来的东西没有商业价值,就别想让人们来奖励你”!

华为飞速成长,成长速度失控,内部发展不成熟。这时他说,“活下去的必要条件是及时去除一切错误,不自我批评,一味向前冲,没有合理的增长速度必将导致死亡”!

华为不断壮大,国内市场已经难以满足其发展,国际竞争日益激烈。这时他说:“我们走出国门要坚持去粗取精,用奋斗的精神,在穿西装的人中走出中山装的风格”!

华为步入正轨,管理制度却渐渐跟不上技术的进步。这时他说:“不改进管理,企业就将死亡,要将生命注入永恒的管理优化中”!

在华为发展的每一个横、纵坐标点上,每一个关键的、迷茫的时间节点上,任正非总是及时地站出来,以其卓越的企业家智慧为华为指明方向。因此,华为才取得了今天这样激动人心的、跨越式的传奇发展。

任正非的经营思想已经被更多的国家、更多的学者所研究、重视、传播。任正非日益成熟的管理智慧,一篇篇热情、深刻而鼓舞人心的文章,一次次动人心魄的演讲,以及他大气磅礴地进行全球性布局,游刃有余地面对激烈竞争,这一切都令我们惊叹,有这样伟大的企业家作为榜样,实属我们同时代人的一大幸事。

毫不夸张地说,任正非已经成为中国企业界的一座丰碑,值得我们仔细研究,值得我们细心揣摩。我们每个人,不论现在正在从事哪个行业,都应该在这样的学习中不断提高自我、突破自我,培养自己的各种专业素质与企业家精神。任正非的智慧和精神不论在当代还是以后,都值得我们学习。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2 13: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