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卢沟桥纪事/读党史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出版社 中共党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卢沟桥纪事》是《读党史》第27辑,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的两位年轻学者周进、冯雪利主编,分为视野、亲历、史事、钩沉、附录、链接六部分。卢沟桥事变作为全面抗日战争的起点,在中国近代史上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本书以10余万字的篇幅,展现了在日本帝国主义入侵时中国人民的屈辱与抗争。今年是全面抗战爆发80周年,重温历史,才能不忘耻辱,砥砺前行。

内容推荐

1937年7月7日发生的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的开始,也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作者追寻历史的足迹,以翔实、生动的口述史料为依据,汲取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将卢沟桥事变放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宏观场景之中,既有宏大历史波澜的展示,又有中日双方亲历者细节的描述,还发掘最新资料进行史实微观考证,佐以遗址遗迹、诗歌文学,多种形式的立体呈现卢沟桥事变发生的背景、经过及影响。周进、冯雪利编著的《卢沟桥纪事》充分展示北平民众及全国人民大敌当前之际,不屈不挠、血战到底、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的民族精神,揭示卢沟桥事变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标志着中国这头沉睡百年的睡狮警醒了

目录

视野

卢沟桥抗战纪实

卢沟桥抗战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亲历

七七事变前的形势/何基沣等

七七卢沟桥事变经过/秦德纯

卢沟桥事变始末/王冷斋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金振中

南苑战斗/孙家骥

北平突围的事实/刘汝珍

挥泪告别卢沟桥/洪大中

冀东保安队通县反正始末/张庆余

七七事变后实况/张克侠

不可思议的预告与事件的爆发/〔日〕今井武夫

谈“通州事件”/〔日〕森岛守人

史事

张克侠“以攻为守”的积极防御计划

日本所谓的“扩大派”与“不扩大派”的争执

二十九军撤离与张自忠善后

北平沦陷前的最后一击

七七事变后北平市委的情况/李常青

钩沉

中南海的“鸿门宴”

那天那城

卢沟桥的枪声——不解之谜

“失踪”的士兵

佟麟阁、赵登禹牺牲地考

宛平城何时失陷?

附录

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

中央关于卢沟桥事变后华北工作方针问题给北方局的指示

驻中国步兵第一联队战斗详报第一号

链接

卢沟桥

宛平城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雕塑园

卢沟桥抗战诗歌

编辑手记/黄艳

试读章节

卢沟桥抗战纪实

日本与中国是隔海相望、一衣带水的近邻,有着几千年和平相处的历史。随着明治维新以后国力的增强,日本的扩张欲望也不断上升,逐渐形成了以中国为主要侵略对象的大陆政策。1927年田中内阁“东方会议”召开后,日本的侵华舆论甚嚣尘上。日本盘踞在中国东北的各侵略机关、国内的军政要人,民间右翼团体代表,用各种形式鼓噪“满蒙特殊论”、满蒙是日本的”生命线”、日本占领东北是“理所当然的”等等。于是,首先发动九一八事变以解决满蒙问题,然后经由华北征服中国和世界成了当时日本大陆政策的基本方针。日本也开始了近代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危害最大的侵华战争,拉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华北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广泛开展战争动员,实行扩军备战,继续对华步步进逼。1936年4月,组建不久的广田弘毅内阁发布命令向中国华北增兵,强化华北驻屯军,将华北驻屯军司令官由军部任命改为由天皇直接委任,即“亲补职”;将驻屯军的一年交替制改为永驻制。紧接着,裕仁天皇亲自任命陆军第一师团长田代皖一郎中将出任中国驻屯军司令官,桥本群少将为参谋长,司令部仍设在天津,下辖驻屯军步兵旅团、守备队、宪兵队等部。其中,步兵旅团为主力,旅团长河边正三,旅团部设在北平。5月上旬至6月,日军分八批次从日本国内进抵华北,形成一个拥有步兵联队、炮兵联队、通信联队、航空联队、战车队、骑兵大队等多兵种的军事集团。关于增兵总人数,东京公布为6000人,连同原驻华北2400人,合计为8400人。而实际增兵人数远远超过这一数字,据上海《申报》1936年9月的调查,增兵后的中国驻屯军人数不下14000。

随着日军增兵的实现,驻屯军挑衅愈演愈烈。1936年9月,日军通过两次“丰台事件”强占北平门户丰台镇,严重加剧了华北的紧张局势。10月至11月,日军举行秋季大操演,以北平为假想进攻目标,以卢沟桥、宛平城为重要攻击点,参加部队近10000人,演习范围达四平方公里,规模之大,前所未有。在北平市区内,日本人也进行军事演习。他们常常不征得中方同意,就擅自在东单牌楼和长安街邻近东交民巷使馆区一带演习巷战,坦克的隆隆声不绝于耳,钢铁履带将东长安街的路面压得凹凸不平。日军甚至在民房上架起机枪,筑起沙袋工事,那些手执武器的日本军人,成群结队地在屋顶上踩来踏去,对垒演习,如入无人之境。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以后,日本帝国主义决定乘中国国共两党趋向合作而联合尚未巩固,英、法、美等国给予蒋介石南京政府一定的援助但态度并不甚积极的时候,发动全面侵略战争,以扩大它在中国大陆的殖民统治地区,同时缓和其国内矛盾,加强它同其他大国对抗的地位。  卢沟桥和宛平城既是南下的要冲,又是北京的咽喉,自古是军事要地。日军以丰台营舍不够居住为由,向宛平专员公署提出在丰台与卢沟桥之间北侧的大井村修筑兵营和机场,遭到宛平县县长王冷斋严词拒绝。图谋失败后,日军在卢沟桥附近加紧军事演习,由白天演习渐至夜间演习,由虚弹射击渐至实弹射击。中方屡次提出抗议,日军置若罔闻。一木清直大队以军事演习为掩护,常到宛平城、卢沟桥一带活动,侦察地形。最初演习是每月或半月一次,后来每三至五日就进行一次。有几次还借口野外演习,要求穿过宛平城和卢沟桥,都被中方拒绝。日军为了达到在永定河西岸进行演习的目标,曾多次与驻宛平城和卢沟桥的二十九军发生争执。后来,日军又向冀察政务委员会交涉,冀察政务委员会作出妥协,给二十九军守城部队下命令,准予日军进宛平城,但必须通知地方当局。从此,日军可以进出宛平城,但一直没有被允许通过卢沟桥。P1-3

序言

80年前的7月7日,卢沟桥一声炮响,炸醒了沉睡中的国人,点燃起全民族的抗日烈火,熊熊燃烧,波澜壮阔。人们激奋了,局面紧张了,广大爱国之士勇敢地站出来为民族为军队服务,为那胜利的火花翘首期盼,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抵抗日本帝国主义横暴无理的挑衅!

“桥上睡狮今渐醒,似知匕首已临头。”全民族的爱国力量,聚集在抗日的大旗之下,一浪接一浪的抗日呼声,响彻寰宇!卢沟桥畔的官兵发出了“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的呐喊,这也是全国人民的呐喊!从此,全国各族人民不分党派,不分阶级,不分阶层,纷纷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保家卫国的滚滚洪流中,筑起了捍卫中华民族的钢铁长城。八年国殇,一朝涅榘,中国人民终于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_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战争的硝烟已然散去,但中华儿女用鲜血换来战争胜利的历史将永载史册,抗战精神将薪火相传。80年过去了,卢沟桥的石狮仍在诉说着往事,卢沟桥的炮声依然回荡在耳畔。牢记历史,警钟长鸣。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展望未来。如今,我们已经站在新的历史高度,更应该时时牢记那段屈辱历史孕育的伟大抗战精神,牢记自己肩上的重任,砥砺精神意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3:5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