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伟大的旅程(叶卡捷琳娜的皇家日记1743年-1745年)/日记背后的历史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外国儿童文学
作者 (美)克里斯蒂安娜·格雷戈里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克里斯蒂安娜·格雷戈里著、周洪译的《伟大的旅程(叶卡捷琳娜的皇家日记1743年-1745年)》是一本中篇日记体儿童小说,主要讲述了叶卡捷琳娜嫁给彼得,最终登上俄国女皇宝座的过程。她本身相貌平平,钱也不多,妈妈说除非她能嫁给一个王位的继承者,不然她这辈子就没戏了——整个家族也没戏了。她来到俄国之后,经历了艰难的学习和适应过程,最后终于成为彼得正式的未婚妻,她知道,即使彼得是个还像个孩子的男人,但如果没有他,她就会被送回到德国,带着耻辱而且会穷困潦倒。

内容推荐

克里斯蒂安娜·格雷戈里著、周洪译的《伟大的旅程(叶卡捷琳娜的皇家日记1743年-1745年)》1743年,安哈耳特-策尔布斯特的公主索菲亚刚刚十四岁,她刻薄的母亲约翰娜·伊丽莎白公主希望通过女儿的婚姻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于是尽一切可能想要让索菲亚嫁入俄罗斯皇室,成为未来皇位继承者彼得的妻子。和母亲长途跋涉来到俄国后,索菲亚经历了艰难的学习和适应过程,最后终于成为彼得正式的未婚妻,并改名为叶卡捷琳娜……

目录

正文

试读章节

从城堡这里望下去,可以看到一条溪流,这让我觉得口干舌燥。今年的夏天特别炎热。我们只能一直开着书房的窗户保证通风,我也不时地把身子从窗台上面探出去想乘乘凉。还好此时吹来了些许凉风,谢天谢地,我今天的课程也终于都结束了。

负责各种课程的家庭教师们依次来给我上课:数学,文学,科学,也有舞蹈和音乐。我最喜欢的老师芭贝特小姐,来自法国。每天她都会教我礼仪和法语,不过我的法语中还是带着些德语口音。这本日记就是今年四月我生日的时候,芭贝特小姐送给我的礼物。

当我坐下时,这本日记的大小正正好能铺在我的腿上。我把它藏在我的一个帽子盒里,上面铺了一些羽毛。这样一来,如果有人动过我的日记本,我就能马上知道。在盒子里,我还放了一瓶塞了瓶塞的墨水和一把削鹅毛笔的刀。

“你现在十四岁了,可以开始用笔描述自己的生活和世界了。”当我拆开芭贝特小姐送的这个礼物时,她是这样和我说的。

至于为什么我等了四个月之后,才终于开始用这个礼物,我也不知道。也许,是因为胆怯,每次结交新朋友或者学习一个新事物时,我都会这样,需要一些时间来适应,来接受。

所以,我来啦,亲爱的日记本。终于,我准备好向你倾诉我的秘密了。

第二天

今天,终于不再下雨了。我们都待在院子里,等着弗里德里克的生日派对开始。今天,他九岁了,他对自己的新军装感到非常自豪。现在,他就在宫殿的围墙间来回走着行军步。他那双黑色靴子早已经打湿了,因为他一直把脚重重得踩在水坑里,他总是喜欢这样去吓唬那些鸭子。好在爸爸送给他的是一把木剑,不然我这个弟弟一直拿着它胡乱挥舞,一定会弄伤周围的人的。

附近村庄里的一些孩子,已经带着他们包装好的小礼物,陆陆续续通过城堡的大门走了进来。男孩子们都戴着黑色的帽子,穿着黑色的小外套,而女孩子们都在她们各自的裙子外面披着洁白干净的长袍。他们吵吵闹闹,声音里充满了兴奋。过一会儿,我也会加入他们,一起给弗里德里克庆祝生日。

我正坐在阴凉处,头顶就是客厅的窗户,窗户开着,我能听到妈妈在楼上的声音。她又生气了,不用看就能猜到,她现在一定站在窗户边,看着楼下站在烈日下嬉戏的孩子们。

“……这不是一个德国王子该有的样子……这不公平……”每当妈妈开始抱怨我们的财产时,她都会说同样的话,虽然她自己也是一个公主,出身于一个很小的王室家族。今年四月,我生目的时候,村民们带来了好几篮椒盐卷饼,还有番佛努斯香酥球,那是我最喜欢的裹着糖粉的小饼干。收到这些礼物时,我真的很感动。P3-5

序言

这是一套“童书”;但在我的感觉里,这又不止是童书,因为我这七十多岁的老爷爷就读得津津有味,不亦乐乎。这两天我在读“丛书”中的两本《王室的逃亡》和《法老的探险家》时,就有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奇异感觉。作品所写的法国大革命,是我在中学、大学读书时就知道的,埃及的法老也是早有耳闻;但这一次阅读却由抽象空洞的“知识”变成了似乎是亲历的具体“感受”:我仿佛和法国的外省女孩露易丝一起挤在巴黎小酒店里,听那些平日谁也不注意的老爹、小伙、姑娘慷慨激昂地议论国事,“眼里闪着奇怪的光芒”,举杯高喊:“现在的国王不能再随心所欲地把人关进大牢里去了,这个时代结束了!”齐声狂歌:“啊,一切都会好的,会好的,会好的……”我的心都要跳出来了!我又突然置身于3500年前的神奇的“彭特之地”,和出身平民的法老的伴侣、十岁男孩米内迈斯一块儿,突然遭遇珍禽怪兽,紧张得屏住了呼吸……这样的似真似假的生命体验实在太棒了!本来,自由穿越时间隧道,和远古、异域的人神交,这是人的天然本性,是不受年龄限制的;这套童书充分满足了人性的这一精神欲求,就做到了老少咸宜。在我看来,这就是其魅力所在。

而且它还提供了一种阅读方式:建议家长——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们,自己先读书,读出意思、味道,再和孩子一起阅读,交流。这样的两代人、三代人的“共读”,不仅是引导孩子读书的最佳途径,而且还营造了全家人围绕书进行心灵对话的最好环境和氛围。这样的共读,长期坚持下来,成为习惯,变成家庭生活方式,就自然形成了“精神家园”。这对孩子的健全成长,以至家长自身的精神健康,家庭的和睦,都是至关重要的。——这或许是出版这一套及其他类似的童书的更深层次的意义所在。

我也就由此想到了与童书的写作、翻译和出版相关的一些问题。

所谓“童书”,顾名思义,就是给儿童阅读的书。这里,就有两个问题:一是如何认识“儿童”,二是我们需要怎样的“童书”。

首先要自问:我们真的懂得儿童了吗?这是近一百年前“五四”那一代人鲁迅、周作人他们就提出过的问题。他们批评成年人不是把孩子看成是“缩小的成人”(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就是视之为“小猫、小狗”,不承认“儿童在生理上心理上,虽然和大人有点不同,但他仍是完全的个人,有他自己的内外两面的生活。儿童期的十几年的生活,一面固然是成人生活的预备,但一面也自有独立的意义和价值”(周作人:《儿童的文学》)。

正因为不认识、不承认儿童作为“完全的个人”的生理、心理上的“独立性”,我们在儿童教育,包括童书的编写上,就经常犯两个错误:一是把成年人的思想、阅读习惯强加于儿童,完全不顾他们的精神需求与接受能力,进行成年人的说教;二是无视儿童精神需求的丰富性与向上性,低估儿童的智力水平,一味“装小”,卖弄“幼稚”。这样的或拔高,或矮化,都会倒了孩子阅读的胃口,这就是许多孩子不爱上学,不喜欢读所谓“童书”的重要原因:在孩子们看来,这都是“大人们的童书”,与他们无关,是自己不需要、无兴趣的。

那么,我们是不是又可以“一切以儿童的兴趣”为转移呢?这里,也有两个问题。一是把儿童的兴趣看得过分狭窄,在一些老师和童书的作者、出版者眼里。儿童就是喜欢童话,魔幻小说,把童书限制在几种文类、有数题材上,结果是作茧自缚。其二,我们不能把对儿童独立性的尊重简单地变成“儿童中心主义”,而忽视了成年人的“引导”作用,放弃“教育”的责任——当然,这样的教育和引导,又必须从儿童自身的特点出发,尊重与发挥儿童的自主性。就以这一套讲述历史文化的丛书《日记背后的历史》而言,尽管如前所说,它从根本上是符合人性本身的精神需求的,但这样的需求,在儿童那里,却未必是自发的兴趣,而必须有引导。历史教育应该是孩子们的素质教育不可缺失的部分,我们需要这样的让孩子走近历史、开阔视野的人文历史知识方面的读物。而这套书编写的最大特点,是通过一个个少年的日记让小读者亲历一个历史事件发生的前后,引导小读者进入历史名人的生活——如《王室的逃亡》里的法国大革命和路易十六国王、王后;《法老的探险家》里的彭特之地的探险和国王图特摩斯,连小主人翁米内迈斯也是实有的历史人物。每本书讲述的都是“日记背后的历史”,日记和故事是虚构的,但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和史实细节却是真实的,这样的文学与历史的结合,故事真实感与历史真实性的结合,是极有创造性的。它巧妙地将引导孩子进入历史的教育目的与孩子的兴趣、可接受性结合起来,儿童读者自会通过这样的讲述世界历史的文学故事,从小就获得一种历史感和世界视野,这就为孩子一生的成长奠定了一个坚实、阔大的基础,在全球化的时代,这是一个人的不可或缺的精神素质,其意义与影响是深远的。我们如果因为这样的教育似乎与应试无关,而加以忽略,那将是短见的。

这又涉及一个问题:我们需要怎样的童书?前不久读到儿童文学评论家刘绪源先生的一篇文章,他提出要将“商业童书”与“儿童文学中的顶尖艺术品”作一个区分(《中国童书真的“大胜”了吗?》,载2013年12月13日《文汇读书周报》),这是有道理的。或许还有一种“应试童书”。这里不准备对这三类童书作价值评价,但可以肯定的是,在中国当下社会与教育体制下,它们都有存在的必要,也就是说,如同整个社会文化应该是多元的,童书同样应该是多元的,以满足儿童与社会的多样需求。但我想要强调的是,鉴于许多人都把应试童书和商业童书看作是童书的全部,今天提出艺术品童书的意义,为其呼吁与鼓吹,是必要与及时的。这背后是有一个理念的:一切要着眼于孩子一生的长远、全面、健康的发展。

因此,我要说,《日记背后的历史》这样的历史文化丛书,多多益善!

后记

在这里,我想要谢谢伊莱恩·克拉夫特,她是威斯康星州梅昆的波梅雪·弗莱士塔特联合图书馆的图书管理员。感谢她慷慨热情的提供帮助,帮助我搜集关于叶卡捷琳娜童年时期在波美拉尼亚的相关图片、地图、食谱和一些研究资料。

其中最有意思的资料是这本叶卡捷琳娜自己写的皇家日记。她在里面夹放了一些私人信件、外交文书还有一些自传性的描述,绝大多数都是用法语写的。这些回忆给她个性的人生和宫廷生活带来了一抹亮色。不过,因为很多回忆都是在她人生的不同阶段写的——常常她只是用不一样的细节描述着同样的事件——所以一些描述常常会自相矛盾。比如,在一段描述中她说到她的小狗伊凡·伊凡诺维奇是一条狮子狗,但是在另一段里又说它是猎鹬犬。名字、地方的拼写也常常不一样,不过这倒极有可能是因为她在尝试翻译时的拼写错误。

在叶卡捷琳娜成为女沙皇之后,她将她之前的许多书写笔记都扔进了火炉里焚毁,其中包括了那本《十五岁哲学家的肖像》。从现在看来,那本书一定会非常吸引人来一探究竟。

叶卡捷琳娜时期的黄金卢布大约价值当时的十五美元(根据亨利·特鲁瓦亚于1977年的传记)。这也就是说,当时叶卡捷琳娜送给彼得价值一万四千卢布的订婚戒指,大概在当时就已经价值十二万一千美元。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5:1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