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旅之良品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日)高桥大辅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铱卫星行动电话

如果在渺无人烟的地方遇难的话该怎么办……

铱卫星移动电话是少数可自救的工具之一。

透过发射至780公里高空上的66颗卫星,使人们在地球上各个角落都可进行通话。

过去曾在喜马拉雅山遭遇山难的登山家,把电池放在裤子里保温,避免不必要的电力消耗,最后靠着铱卫星移动电话通话求救,好不容易生还下山。

铱卫星移动电话像砖头一样大,大概是普通移动电话的四倍重。当采用预付通话费的方案时,必须事前缴纳高额通话费才能使用。我把它当作是探险的最后法宝,抱着就像是购买保险一样的心态买下它。

但是,有些国家会限制携带卫星移动电话入境。例如俄罗斯便为一例。最糟糕的情况可能会被没收,甚至被处以罚金。

二○○六年九月,计划到远东西伯利亚探险的我陷入烦恼。如果携带卫星移动电话入境的话可能会被卷入麻烦,我可不想要有牢狱之灾。

然而,在主流跟支流如同蜘蛛网错综复杂的大河流之中,遇难的危险性很高。

凡事无法两全,经过几番挣扎,我抱着可能会被没收的心理准备,决定把卫星移动电话带去。

不知是幸或不幸,卫星移动电话真的派上用场了。在旅行的尾声,我碰到了难以预料的状况。我所搭乘的柴油引擎汽船在航线中迷失,陷在湿地,且引擎坏了。

“发生了什么事?”

我向船长询问,他短暂的沉默后回答。

“现在只能随着水流漂至下游的村落,除了听天由命,没有其他办法了。”

“怎么如此胡来,如果失败的话怎么办?”

若是孤注一掷行动,万一船身触礁的话,事态只会变得更严重。储粮的饮用水跟食物逐渐见底,外面的气候寒冷刺骨,河川随时都有可能结冰。

我从背包中拿出铱卫星行动电话,提议向外界请求支援。

开启电源后,移动电话内建的巨大天线便开始运作,马上就抓到环绕在大气层外的四颗卫星。

三两下,电话就通了。仿佛人身处在日本某个角落般轻松容易。

然而,事情却往意想不到的方向发展。

“请帮帮我们,我们的船无法行驶了。”

相对于对着电话请求救援的船长,电话另一端的反应却寥寥数语。原来,我们受困的所在地,是连当地警察或消防局都很难抵达的地方。

即便可以透过电话与外界通话,漂流迷途者最终还是要靠自己脱困。那时我了解到,文明利器也有它的极限。我告诉自己,遇到困难时能突破难局的,并非机器,而是人类本身。

抱着必死的决心脱困。  幸运的是,我们最后联络上船长的友人,获得搭救,平安结束旅程。

又鬼山刀

如果问我到无人岛一定要带什么工具,我会回答利刀。

有一把利刀在手,可以砍断树木搭建小木屋。从削切树枝做柴薪,到钓鱼使用的钓竿、饵钩都可以制作。透过创意与工艺,刀子可以制作出各种新的工具、开创生活。

那么,在那么多的选择当中,该如何挑选呢?

至今我使用过各种不同类型的刀子。有威力惊人、可轻而易举地劈开圆木的手斧,也有以携带性与便利性卓著而吸引人的折叠刀。要切割什么东西,决定了应选择的刀子种类。这就如同厨师有切生鱼片专用的鱼刀和切菜专用的菜刀是一样的道理。

探险时若能携带数种刀具是最理想的。但是在背包里得塞入各种工具的山野之行中,可携带的物品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刀子就必须限缩至一把。有哪种刀子同时具备手斧般强韧,与鱼刀的锋利呢?

为此烦恼的我得知了又鬼山刀的存在。那是在东北地区狩猎熊等动物时,猎人所使用的刀子(又鬼指日本东北、北海道地区使用古老的集体狩猎方式的猎人)。

我拜访了位于秋田县北部、森吉山西北方的刀具冶制厂。第四代的西根正刚继承了又鬼山刀的家业。他站在狭小难行的工作场所,打着炙红的铁。每敲打一次,铁的形状就会变化,就像是有生命的东西。

待西根先生的工作告一段落,他向我展示又鬼山刀。

如山刀文字所示,刀子的前端尖锐如剑,刀长最长有至8寸。单刃刀的刀刃前端有补强,外形稍微往上翘曲。倾斜刀子反射出光芒,流露出如刀剑般的压迫力。

又鬼山刀的别名为“袋刀”。刀柄中空,只要插上长棒,就可以快速变成剌枪。对于遭到负伤的熊反击的猎人而言,刺枪似乎是最后的武器了。山刀是仅次于猎人生命最重要的东西。

我明白又鬼山刀并不是单纯的刀子,它是对于果敢跟熊正面打斗、最后存活下来的战士们其勇敢精神的赏赐物。

“砍树枝,切山菜,只要有一把又鬼山刀,什么都可以做到。”

西根先生也会将又鬼山刀系在腰间,一年到头随时带着它入山。又鬼山刀是由了解野外的专家所制作出来的刀子,这点毋庸置疑。我为此深受吸引且信服,并购买了又鬼山刀。

第一次使用它是在猎鸭的时候。被击落的鸭子落在茂密的灌木丛,坚固的尖刺蔓藤构筑起一道难以突破的高墙。

我用又鬼山刀挥砍出去,伴随着沙沙声,蔓藤散落一地,挥动三次之后就清出一条小路。我从来没有用过如此锐利的刀子。不只是在草丛中开路,切剖猎到的绿头鸭时,也相当轻松容易,将又鬼山刀的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不知何时,我已经无法回头使用其他的刀子了。又鬼山刀不只是优质的工具。它给了我勇气,即便是最糟糕的状况也能披荆斩棘,开拓出一条路。

P15-21

后记

一九九九年十月六日。

我在伦敦皇家地理学会的演讲厅。

坐满观众的会场,空气中弥漫着紧张气氛。演讲台上站着的,是寻找到传说的登山家乔治·马洛里遗体的调查队队员。

马洛里留下“因为它就在那里”的名言,在一九二四年初次挑战登顶珠穆朗玛峰时就此失去消息。无论他是否真的完成登顶,那是登山史上最大的悲剧。

时隔七十五年,他的遗体被发现的新闻冲击了世人。然后,在那一天,由调查队员亲自讲述调查的来龙去脉。

横躺在山坡斜面上的马洛里遗体沉默不语。调查队回收着掉落在他遗体周边的探险工具,一一检视。护目镜、高度计、火柴、刀子、手帕、铅笔、手表、罐头、笔记本……

透过他的遗物,证明了新的事实。例如,手表的时针虽然不见了,但从残留在手表文字盘面上的生锈痕迹,可以知道他跌落时手表停止的时刻。

调查队虽然如此的接近马洛里的珠穆朗玛峰登顶的真相,然而最后,谜团终究是谜团。

即便如此,我认为马洛里的工具依然在诉说着些什么。

调查队找到包在手帕里的信。是家人跟友人写给马洛里的信,他寸步不离身地带在身上,以登上世界最高峰为目标。

知道了这些,我的胸口有股热流涌上。不止是因为那些信、包着信的手帕,或是其他马洛里的探险工具,每一个工具的背后应该都有支持着他冒险的故事。

如果可以的话,我想要知道更多……透过这些物品,应该可以知道他面对山的想法,以及他的精神。

探险游记通常不太会写探险工具的故事。可能是因为工具主要的作用是辅助达成目的。但是,即便马洛里本人逝世之后,探险工具仍持续诉说着他的探险故事。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想法,应该就是促成我开始撰写以探险工具为主角的书的原点吧。

我从自己的探险工具中挑选了四十五项工具,发现部分跟马洛里的工具有共通之处。

探险用的工具,不只可以求生,更是支持心灵的支柱。

工具既是物品,却又不然。工具是让向梦想迈进变成可能的精神般的存在。

本书是以工具为主角的探险记。感谢Aspect编辑部的小林琢磨跟Appleseed Agency的清水浩史的协助,让这本看似不太可能出版的书得以付梓。如果没有两位的热情,这本书不会诞生。

另外,寄藤文平跟杉山健太郎,他们平实的物品摄影风格跟设计构成了这本书。感谢摄影家松村秀雄帮布满灰尘跟汗水的配角们打上耀眼的亮光。向大家致上深深的谢意。最后,感谢帮助我进行校正的妻子之屯办(Tomomi)。

探险工具邀请我更进一步前往未知的世界。

二○一三年,春天。迎向新的旅行季节。

目录

MINIMAG—LITE2AA手电筒

zippo打火机

Ziploc保鲜夹链袋

铱卫星行动电话

又鬼山刀

FILSON御寒羊毛大衣

MOLESKINE笔记本

Danner Light登山靴

劳力士EXPLORERⅡ手表

钉子

随身酒壶

Nigel Cabourn工作裤

PURE净水剂

SUUNTOMC—2G指南针

外语辞典

防毒面具侧背包MkVII

一枚四分之一便士铜币

Esbit携带式口袋炉

浴帽

国家地理杂志

莱卡M9相机

银座梅林的筷袋

温度计

Willis Geiger背心

地球仪1745

索尼短波收音机

领结

打火石生火器组

Pentel Multi8色彩色铅笔

Tasco#516单筒望远镜

卷尺Measure

OSPREY Sojourn28拉杆式背包

印花头巾

SIERRACUP登山杯

阿拉伯头巾

RELIANCE方形折叠式水箱

GPS卫星导航器

Aneron止晕药

探险的指南

防蚊罩

百年灵紧急求救手表

Packsafe coversafe 100秘密口袋

瑞士香料罐

坏掉的罗盘

探险旗

后记

内容推荐

《旅之良品》由高桥大辅著。用脚去探索世界。如果问我旅行是什么,毫无疑问的我会这样回答。户外行走时,需要的是一双称心的鞋子。诞生于美国俄勒冈州的DannerLight登山靴,因为使用GORE-TEX的防水布料,而提高了靴子的防水性与透气性,也实现了鞋体轻量化。Vibram鞋底,对湿滑地面也提供良好的抓地力。对我而言,是值得信赖的一双好靴。从青藏高原、秘鲁的高原,到南美洲的鲁滨逊·克鲁索岛,毫不夸张的说,它是伴随我旅行世界各个角落的伙伴。相机是旅行不可或缺的东西。虽然是这样说,但旅行装备之中令人头痛的也是相机。想要留下那一刻的美丽风景,却要背负一路沉重,反而成为旅行的累赘。自从使用莱卡相机之后,觉得整个行程都焕然一新。莱卡M9相机是连动测距式的数字相机。相机内没有镜子,所以机身特别小,拍摄的画面却如同行走的风景。对摄影喜好者而言大概可以算是传说般的存在了吧。一百年前美国人发明的羊毛大衣。我曾经造访过严寒中的库页岛,当时经过几番犹豫,选择了FILSON的御寒羊毛大衣,FILSON因其天然材质的Mackinaw羊毛系列而出名。它具备良好的“温湿”特性,吸收湿气后会发热,在温度与湿度之间取得恰好的平衡点。即使吸收了衣服总重30%的水汽,也不会因此而感到不舒适。在那个零下30摄氏度的夜晚,我因为忘带钥匙被关在户外,包覆在我身上的仅有这一件御寒羊毛大衣。从袖口到肩膀、胸口重叠成双层的24盎司Mackinaw羊毛,和领口厚厚的一层皮,确实成了拯救我性命的恩人。

编辑推荐

《旅之良品》体现了一种生活与旅行的新理念:旅行就像生活一样,不将就,才能活得有质感。

英国皇家地理学会专业探险家高桥大辅甄选三十年旅之良品终极装备全面公开。

三十年间收集45件户外出行好物,品质与实用的追求,分享给热爱生活与旅行的你。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2:5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