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思光著的《当代西方思想的困局/中西对话》讲述了,中国其实就是一个世界,中国不仅是一个王国。由“在世界里的中国”角度,思索中国文哲未来的方向必要“立足本土”,方能“放眼天下”。
如实呈现劳思光先生晚年口述“讲书”之原稿,本书亦是他生前最后一本著作。在哲学的思辨中,从劳思光先生的思路中,重新思索二十世纪西方哲学家所提出的观察与辩论。透过西方哲学的困局、当代文化现状所衍生的困难,诠释中西方二十世纪重要历史、社会事件的发生脉络及意义。
历史学者余英时观察到,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必然地求助于西方理念、价值或习俗,以作为正当性的最终基础”。面对西方以及自己的文化传统,我们往往陷入迎、拒的两难,却鲜少作深入的省思与评析。
劳思光先生生前最后著的《当代西方思想的困局/中西对话》,填补了上述缺憾。论述如实呈现了他沉淀一生的思想风采;在审视现代思想之余,作者更由“在世界里的中国”角度,思索中国文哲未来的方向。
从书序
导读
编者后记
第一章 引言——待解的难题
第一节 从希望的世纪到三重困局
第二节 传统与现代性:第一重困局
第三节 现代文化与不完整的计划(Incomplete Project):第二重困局
第四节 反理性思潮与“哲学之终结”(End of Philosophy):第三重困局
第二章 诠释学风之收获及迷失
第一节 客观主义之争议
第二节 诠释学风与相对主义
第三节 外加结构与文化世界
第四节 反省思维之新向度
第三章 反理性思潮之检评与理性言谈之转向
第一节 后现代思潮之历史背景
第二节 后现代思维的家族相似性
第三节 后现代思想之理论重点
第四节 结论:“反理性”(anti-rational)论述而非“非理性”(irrational)论述
第四章 异质文化之问题
第一节 引言——冲突(conflict)与整合(integration)
第二节 三种通俗观念(demotic ideas)的评述
第三节 典范转移与破除迷执之尝试
结论
勇敢承担历史之任务——观念之探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