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愿无岁月可回头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韦宇教
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不过,一场生活

虽然在北京工作生活了多年,但涉及“北漂”的话题,还是第一次提笔撰写。

亲戚家的小孩问我:教哥,我大学毕业后想去北京闯荡,你有什么建议吗?

小时候一起半夜去坟堆只为验证是否真的存在鬼魂的阿丁的弟弟问我:在柳州待麻木了,想去北京找点活着的激情,你觉得可行吗?

认识17年的同学阿立,在县政府里每天或上网打发时间或醉生梦死于各种酒局的他问我:我当初追求而实现了的生活,如今把我弄得跟行尸走肉一般,我想跳出体制,去北京重活一回,还来得及吗?

只因为我在北京生活了7年,经常会有熟识或半熟悉的人向我询问北京如何如何,值不值得抛洒青春和热血,我却不知如何回答,反而陷入更深的沉思和焦虑中,因为我怕自己的言辞会把他们引向一条日后滋生出“假如当初”等话语的路,而且无法浪子回头。

然后我看到了冯唐在《活着活着就老了》的书里边说:“像是每年如期上市的大闸蟹,如期飞舞的柳絮,每年,一批批的北漂小伙子带来扰动人心的才气和力气,一批批的北漂小姑娘带来搅乱人性的脸庞和乳房。”

他的这个比喻甚是形象,现实无比。但当我看到这句话时,心中却无悲情之感,脑中的第一反应竟然是:男的孱弱,没力气挤地铁怎么办?女的平胸,没事业线施展深V诱惑怎么办?

回过头去看看,多少人曾怀揣满腔热血来到并选择留在这里,感觉在帝都的每一次迎接日升日落,才是这个时代的弄潮儿。可当你义无反顾地把有限的青春献给身后这座城市,蓦然回首才发现也许你属于这里,可这里却从不属于你。

正如W跟我说的:“北漂的人当初都有过梦想,有过追求,有过一颗倔强而孤傲的心,也曾不懈努力,但当你脚踏在北京土地的那一刻起,无论将来发生和经历什么,无论当下做了怎样的选择和决定,大多数可能性的结果,也许都指向着你终将漠然离去。论调有些伤感,有些阴郁,但这个结果却是多数北漂的人生轨迹。”

2008年初来北京认识的一些人,已经陆续离开,可我的身后仍有意气风发的万千少年从四面八方涌来,在北京站,或北京西站,或北京南站,或北京北站,留下其灿烂的笑容和好奇神情的自拍照,在微信朋友圈里写着:北京,我来了!而与此同时,另一拨人的微信朋友圈里,配图是从北京(南/西/北)始发的火车票,写的文字是:再见,北京;再见,青春;再见,自己。

当年那些打个照面的、熟悉的、热络的、关系好的,如今有的离开北京去了别的城市,有的回到老家创业,有的开了小店,有的做起微商,有的成了全职主妇,有的离开媒体圈,有的继续混迹PR圈,有的沦为阶下囚,有的化为尘土。

流年辗转,有些人突然就渐渐地淡出了你的视野,有些人“不谋而合”地就成了手机通讯录里永远不再拨打的一个号码,有些人仅凭N年前单反照片上的笑容让你知道他(她)存在过,有些人自此变成记忆里的一个模糊不清的符号,不知影踪。所有的成长,在看到的看不到的时间和空间里都无法被阻止。我们就这样一点一点走向成熟,趋向苍老,留不住退路,也忘记了来路。

周末,我路过第七中学,隔着学校的围栏向里眺望。《团结友谊进行曲》停止,做完课间广播体操的学生们,穿着统一的校服,以齐步走的姿势回到各自的教室,一如11年前的我们。

那些年,我们天未亮就起来背英语单词,半夜打着手电筒蒙在被子里记历史政治。那些年,还没有iphone、kindle、美颜自拍。那些年,陪伴我们的只有书本、足球、自行车。其实,我们真正为自己努力,为自己而活的,也就那么几年。

如今,一年又一年,一不小心就再也找不到青春的痕迹。我只能隔着栏杆,放一首五月天的《后青春期的诗》,转身,离去。

P31-33

目录

第一章 把日子咀嚼碎,生命的答案自然明了

 向往的是远方,那就走走停停

 你终究还是选择了离开

 除了诗和田野,远方一样是柴米油盐

 不过,一场生活

 北上广的眼泪

 明天,我们会变好吗?

 你要找寻的,岂是别人的天空

 做一个带着勇气和好奇出发的funny man

 生命是时时刻刻不知如何是好

第二章 曾经的曾经也只是曾经,却足够心念一生

 请记得文身之下的那片纯白

 点击“忽略全部”,只因不在同一个世界

 我们的青春终将献给身后的这座城市

 我们都有了个当初不曾料想的以后

 每一片湛蓝的天,都有一段回忆的往昔

 她红颜老去,我青春不再

 经历过的昨天,总有人不断回放

第三章 感情是每个人都难以抗拒的澎湃

 相遇的上一刻,我想到的都是“不可能”

 后知后觉的遗憾和美丽

 简单的爱不简单

 你的樱木花道去了哪里

 愿你依法成为我心里最抢眼的风景

 暗恋是最美的情怀

 他的朋友圈,我从来不点赞

 十年,不如不见

 往事,如烟

第四章 人生即遍路,你的故事讲到了哪

 于沉痛历史中拥抱浪漫

 与你相遇,从此再也不舍离去

 西塘如果存在爱情,只可能是黑白

 它乡萧瑟,此城花开不败四季如春

 醉在江南烟雨,不知归

 薄雾中隐藏谁的欲望与孤独

 谁在守望时光墟落的杭州

 一个妩媚有韵味的时髦女子

 搁浅文艺梦,深藏民国情

 江山几度轮转,秦淮河畔思故人

 初行走同里,用眼睛描摹一幅水墨画

 不只是繁华如梦,还轮回上演市井生活

 你的人回了北京,心还留在澳门

 商业与市井交集,烟火味尽在此处

第五章 素履之往,愿无岁月可回头

 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两遭蹂躏,园林之美始终傲然绽放

 忆袁宗焕,笑谈古今事

 地道的老北京味儿,不只活在记忆中

 睡雨海棠犹倚醉,舞风杨柳难成曲

 一统六国易,入海求仙难

 晋商的荣光与淳朴的民风

 历史与现代交融,古朴与繁华相托

 黑吉边界一座小城不为人知的故事和风景

序言

自序

咫尺或天涯只存于心问

三十一岁。

这是一个挺尴尬的年纪,似乎与青春无关,又难以避而不谈。

在地铁或是公交车里让座,有人会跟我说,谢谢哥哥!有人会跟我说,谢谢叔叔!有人会跟我说,谢谢小伙子!

听多了谢谢,却越来越恍惚:我该把自己归入哪一个群体?

后青春期?

中青年?

中年?

十年前我没有想过这个问题,甚至五年前我也没想过这个问题。直到二十九岁那年,距离“奔三”只少了个“一”的数字时,我开始感觉到了忧伤,夹杂着些许忧虑,没想到自己的年龄终于也要以“三”开头了。

可我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尝试呢,还有很多地方没有亲临呢,还有很多人没有认识呢,还有很多遗憾没有弥补呢,还有很多很多……

但是,时间就像潮起潮落一样,不断交叠着向前推进,没有人能够阻止。就像夏日的某一个傍晚,我们再也无法从父母的头发里找到黑头发。

我的第一个具备真正意义上的旅行,是在2005年立夏那天,也是我二十岁的生日,我第一次来到了海边,在青岛栈桥那捡到了二十个海星,那天一直下着浙淅沥沥的小雨。

之后去了很多个有海的大城小市,去了西南,去了东北,去了江南,去了古城古镇,去了港澳。看过海上日出,看过坍塌的废墟,看过西塘的夕阳,看过风尘仆仆的旅人,看过市井风情,看过琐碎日常。

第一次知道北京,是在小学课本里。第一次到达北京,是在大一那年的国庆节。2008年在学校里过完元旦,我的自行车被偷,然后我坐火车再次来到北京。

工作,生活,从东三环到东五环,再到北五环,一晃八年过去了。期间,我在这个城市里,送别了很多故人,也迎来了很多新人。

回头想想,时间真的太残忍了,我们跋山涉水,背井离乡,起早贪黑,隐忍倔强,只为终有一天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我们深爱的人过得幸福、快乐,可以带他们出去看看这个世界,走出他们自己圈定的地图。我们所有的努力和付出,只是希望有一天,在家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可以成为家人的臂膀和依靠。

可他们在等待我们兑现诺言的时候,却悄然老去,经受着时光的摧残,或是病痛的折磨,或是思念的煎熬,或是留守的孤寂,最终他们含笑而去,我们痛哭遗憾。  然后我又想到了那个问题:咫尺和天涯之间,到底相隔有多远?

一路走来,我们路过自己的少年锦时,然后在最美的年华里与青春挥手作别,接着在繁重的工作里找寻可以杀死庸碌的情怀,只是为了找到心中的答案。

于是,在走了足够远,听了足够多的故事,经历了足够多的滚滚红尘之后,我的答案终于浮出脑海,跃然眼前。

原来,时间和年龄从来都不是问题,而咫尺和天涯的距离,也不在地图和里程上,而是存在于心间,存在于自己的脚下。

那就带上一颗素履之往的心,在咫尺边靠近天涯,让时光无已回头。

韦宇教

2016年5月5日立夏北京

内容推荐

木心说:“生命是时时刻刻不知如何是好。”

乐途&搜狐旅游达人韦宇教所著的《愿无岁月可回头》,作者用旅人态度看待万物生长,生活、感情、旅行缺一不可。从过去到未来,从此地到彼岸,世间百态,人情冷暖,不过一场生活。

编辑推荐

若你不层跋山涉水,又怎懂得世界的艰险与美好。

总有走不完的路,望不尽的天涯,不曾涉足的风景。

在目之所及和目之未及的别处,在有归期和无归期的流年,经转、等待、相遇、回望。

韦宇教,他用双脚走过田野,走过城市,走过繁华,走过孤独。他是外表热情的旅人,他是眼神明亮的过客。他用文字,用图片,将走过的风景雕刻下来,然后一页页,一张张,拿给你看。他说,愿你们终将像我一样,不停寻找,不再回头,最终遇到生命的春风十里。

请看由韦宇教所著的《愿无岁月可回头》。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23:3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