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我是刘慈欣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杜学文,杨占平主编
出版社 北岳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混沌中的科幻

蓉城笔会期间,在青城山上的一个深夜,我第一次倾听中国最优秀的科幻作者们谈他们的科幻思想,有许多高大的柱子围绕着我们,柱子上有繁星般的点点灯光,使人如同置身外星世界。他们对科幻思考的深刻、严肃和执着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并深深打动了我,相比之下,我对科幻的思考是混乱和漫不经心的,现在既然《星云》杂志让我谈这些思考,只好让大家领略一下这种混乱了。

一、科幻为什么能存在

任何一门艺术的存在,都是因为它有着某种别的艺术不具备并且无法代替的东西,这种东西就是这门艺术的灵魂。科幻的灵魂是什么?

首先不是其中的文学人物,人物的刻画对科幻小说来说十分重要,但同纯文学不同,大部分科幻名著并不是由于其人物而流传下来的,科幻历史中也没有形成纯文学历史中那样鲜明而多彩的人物画廊,在一些科幻小说中,如阿瑟·克拉克的《诅咒》,根本没有人;在更极端的例子中,如博尔赫斯的《巴别图书馆》,连具有人性的替代物都没有。

其次也不是幻想,在人类上古时代的文学中早已充满了幻想,那不是什么稀罕东西。

但没有任何一种文学与科学如此天衣无缝地融为一体,科幻的灵魂是科学。

科幻小说的另一个独有的优势是它极其广阔的视野。一部《战争与和平》,洋洋百万字,也只是描写了一个地区的几十年的历史;而像阿西莫夫的《最后答案》这样的科幻小说,在短短的几千字内生动地描述了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宇宙几十亿年的历史。如此的包容量和气魄,是传统文学不可能达到的。科幻的视野能到达传统文学不可能到达的时空范围,科幻是最大气的文学!

二、科幻美学原理

写下如此“伟岸”的标题,连我自己也不好意思,但想想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国内不会有以此标题为封面的巨著,所以也就厚着脸皮写下去了。

科幻的灵魂是幻想(混乱开始了),科幻小说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幻想的奇丽与震撼的程度,这可能也是科幻小说的读者们主要寻找的东西。问题是,这种幻想从什么地方才能找到?世界各个民族都用自己最大胆最绚丽的幻想来构筑自己的创世神话,但没有一个民族的创世神话如现代宇宙学的大爆炸理论那样壮丽,那样震撼人心;生命进化漫长的故事,其曲折和浪漫,也是上帝和女娲造人的故事所无法相比的。还有广义相对论诗一样的时空观,量子物理中精灵一样的微观世界,这些科学所创造的世界不但超出了我们的想象,而且超出了我们可能的想象。如果没有科学,我们把自己的脑髓蒸千也无力创造出这样的幻想世界来。所以,科学是科幻小说力量的源泉。  科学是一座美的矿藏,但科学之美同传统的文学之美有着完全不同的表现形式,科学的美感被禁锢在冷酷的方程式中,普通人需经过巨大的努力,才能窥她的一线光芒。但科学之美一旦展现在人们面前,其对灵魂的震撼和净化的力量是巨大的,某些方面是传统文学之美难以达到的。而科幻小说,正是通向科学之美的一座桥梁,它把这种美从方程式中释放出来,展现在大众面前。

甚至技术也蕴含着巨大的美感,诗人奥斯卡·王尔德在20世纪未曾这样表述过对美国的印象:“我一直期望相信,力的线条也是美的线条。在我注视着美国机器的时候,这一期望得到了实现。直到我见到了芝加哥的供水系统,我才意识到机器的奇妙;钢铁连杆的起落,巨大轮子的对称运动,是我见过的节奏最美的东西……”

P3-5

后记

2015年,对中国科幻文学,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年份。

这一年,生活在山西阳泉的作家刘慈欣,凭借《三体》,荣获第73届世界科幻大会雨果奖最佳长篇故事奖。这不单是中国人的骄傲,更是亚洲人首次获得这项世界顶级科幻文学奖。他以一己之力,将中国科幻文学带上了世界高度,引发了“三体热潮”。

中国的写作者,不知凡几,写作科幻文学的,也不乏其人。

这一次,为什么是刘慈欣?

或许,我们从刘慈欣的许多关于科幻文学的随笔中看出一些迹象。2006年,《三体》横空出世。他在后记中这样写道,“好看的科幻小说应该是把最空灵最疯狂的想象写得像新闻报道一般真实”,他希望自己“把小说写得像是历史学家对过去的真实记叙”。

这是他努力的方向。

为方便更多人理解刘慈欣笔下的科幻世界,我们将近年来关于刘慈欣的研究文字、对话访谈、新闻报道,甚至是网友的议论,搜罗汇总,编成《刘慈欣现象观察丛书》,分为《我是刘慈欣》《为什么是刘慈欣》两种。

《我是刘慈欣》一书,所选文章,多涉及作家本人的创作观,偏重还原一个真实的刘慈欣。《为什么是刘慈欣》一书,则多为评论家的研究文字,《三体》大热之后的现象讨论。为便于阅读,以文章发表时间为序。两书力求做到资料翔实,好看好读,又不失学术严谨。

在编辑这套丛书的过程中,我们深深意识到,刘慈欣是山西的,也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感谢刘慈欣先生,提供了大量影像资料和部分文章,让我们得以管窥作家的真实生活状态。感谢每一位提供作品的学者、作家,感谢豆瓣网的刘慈欣小组,正是因为有了这么庞大的科幻文学读者群,我们才能得以及时编定这套丛书。

因时间仓促,错讹之处在所难免,欢迎批评指正。

本书编写组

2015年9月

目录

Chapter 1 大刘说

 混沌中的科幻

 我眼中的当代中国科幻文学

 重建科幻文学的信心

 最糟的宇宙和最好的地球

——《三体》和中国的科幻小说

 被忘却的佳作

 我的科幻之路上的几本书

 重返伊甸园

——科幻创作十年回顾

 超越自恋

Chapter 2 面对面

 我只是一步步实现了少年时代的理想

 我没有不请自来的灵感

 命中注定写科幻

——“西湖·类型文学双年奖”特别报道

 我知道,意外随时可能出现

 他的创作和生活

 《三体》不是里程碑

 我面对着多血的史诗和悠远的大火

 我把下一部小说全部作废了

 关于科幻的十问十答

 精英化只会害了科幻

 科幻不应把科学技术妖魔化

 科幻的本质是青春锐气

 没有情怀,就没有科幻

 你写的小说要让自己感到兴奋

 我的世界观并不残酷

Chapter 3 印象记

 大时空中的小人性

 当代中国科幻第一人

 一边柴米油盐一边星光灿烂

 行走在星际之间

 刘慈欣:不会去火星

 刘慈欣:从科幻迷到最畅销科幻作家

 刘慈欣其人

 摸到光年的长度

 仍有人仰望星空

 如果·刘慈欣

 山野匹夫刘慈欣,单骑冲上科幻帝国世界最高舞台

 我为什么欣赏刘慈欣(外一篇)

 再谈刘慈欣

 仰望星空刘电工

两百年后的世界

刘慈欣研讨会记录摘要

编后记

序言

“核弹女孩”给科幻作家刘慈欣的一封信

刘慈欣老师,亲爱的大刘:

您好!

首先我想代表您众多的粉丝,包括遍布世界各地以及社会各阶层的磁铁,正在通过智子观察着我们的三体星人,宏宇宙中的智慧生命以及量子态下的观察者们,向您衷心地正式地说一句,谢谢!谢谢您把这么宏大而壮观的三体世界带给我们。我想建议在场的各位以及在看视频直播的各位,把热烈的掌声送给我们的神——大刘。

我是核弹女孩,我出现在2008年1月出版的《三体I》第189页到212页,可惜出场没多久,就被大史施了诡计干掉了。这个在书中的龙套角色,就是我在微博上的TD,也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从今年3月开始,微博上出现了“三体一叶文洁”统帅,然后其他的同志们也渐渐出现了。我们一共有四个罗辑、三个云天明、三个艾AA,还有程心、1379号监听员、常伟思将军、章北海政委、斯科特舰长、刘晓明中士……当书中人物基本被发掘完之后,同志们还毅然开始扮演蓝色空间号、墓碑上的蚂蚁、罗辑的子弹等等。,我们在线上用角色的口吻说话,重现着书中带给我们的感动和震撼,发挥自己的想象共同建设着新的情节,同时也分享着自己的喜怒哀乐。这一切,都源于我们的一个小小愿望:让您的角色一直活着。因为您说,科幻,是一种生活方式。

是的,科幻,的确在每一天改变着我们的生活。2008年底,我的一位朋友、前索尼爱立信的生产管理者辞去了待遇优厚的工作,开始做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情;他开了一个科幻主题书店,叫作星之所在,开业纪念日恰好就是昨天。三年后的今天,星之所在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科幻书店之一。今天他也坐在这里,见证着各位科幻大师的加冕。我相信此刻,他内心里那个热爱了科幻近二十年的孩子,正在蹦蹦跳跳地开心着吧。而我自己,从高中之后已经有好长一段时间没有看科幻小说,是《三体》让我重新体会到读科幻的巨大幸福感。那是种视野瞬间被无限扩充,整个世界变得无比广阔并充满了无穷可能性的刺激和快乐。俄国哲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科学书籍让人免于愚昧,而文艺作品则使人摆脱粗鄙;对真正的教育和对人们的幸福来说,二者同样的有益和必要。”是的,大刘,您都做到了。

虽然生活不是戏剧,未必每一个人都会因为看了科幻而产生什么惊天动地的改变,但至少,在忙碌的生活中,我们会因为科幻而记得仰起头注视星空;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仍然珍惜心中那个奇妙而纯净的世界。我们提醒自己,对于生活现象,冷静客观,用善于分析的头脑,做强观察者;而对于坍缩成量子态的爱和美好,我们保留着纯真的心,用内心来感受。因为“真正的美眼睛是看不到的,它没有色彩和形状,只有想象力才能看到它”。  我曾认为,身为一个科幻迷,注定要做茫茫宇宙中一颗孤独的恒星,同好难寻。但当我进入了您为我们创造的平行宇宙中,却惊喜地发现繁星灿烂,知音云集——我们已经找到了组织,而您正是我们的桥梁。

宇宙很大,生活更大。我们爱幻想,更热爱生活。我们是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一群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nq“磁铁”。在这里,衷心地祝愿大刘,时时能够得到主的眷顾,更衷心地祝愿科幻迷们能够找到更多聚集的平台,中国科幻事业可以更加发展繁荣。

祝贺所有的星云奖得主,今晚,宇宙为你们闪烁。

核弹女孩

2011年11月12日于中国成都

内容推荐

为方便更多人理解刘慈欣笔下的科幻世界,我们将近年来关于刘慈欣的研究文字、对话访谈、新闻报道,甚至是网友的议论,汇总编成《刘慈欣现象观察丛书》,分为《我是刘慈欣》《为什么是刘慈欣》两种。

这本由杜学文、杨占平主编的《我是刘慈欣》,包括刘慈欣本人的创作谈、媒体的访谈,以及他人眼中的刘慈欣印象,试图还原一个立体真实的刘慈欣。

编辑推荐

刘慈欣,中国科幻小说领军人物,连续八次获得中国科幻最高奖银河奖,两次获得全球华语最高科幻奖星云奖,其代表作《三体三部曲》销量达200万册。刘慈欣的粉丝遍布各地各阶层,从普通的科幻读者到互联网界的大佬、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刘慈欣作品《三体》中创设的“黑暗森林法则”被互联网界奉为圣经,进行研究。

由杜学文、杨占平主编的《我是刘慈欣》资料翔实,既好看好读,又不失学术严谨。其中刘慈欣先生授权提供了大量影像资料和文章,还原了作家的真实生活状态。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4:3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