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葛浩文随笔(葛浩文文集)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美)葛浩文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读者手上的书《葛浩文随笔(葛浩文文集)》是《葛浩文文集》的下册,收入葛浩文过去三十多年内写的一些散文、杂文、书评和访谈。一如上册里的文章,有些是用中文写的,有些是用英文书写又经他人翻译而成的。

中国现当代有不少一流的散文大师,早年有作者最欣赏的朱自清,近年有刘绍铭。朱的文字洗练,抒情写景无不令人赞赏不已,尤其是《背影》,实为真情流露,让人读后不禁泪下。而刘绍铭则是字字珠玑,笔锋犀利,时而幽默风趣,时而讥讽入骨。

内容推荐

葛浩文所著的《葛浩文随笔(葛浩文文集)》是一本文学随笔集。

葛浩文的眼光不仅局限于海峡两岸的近现代中国作家的作品,还延伸至英国作家、捷克作家的作品。

目录

刘绍铭序:Howard原来是浩文

葛浩文自序

论翻译

 1 文学与翻译家

 2 好一个“就事论事”——读《尹县长》书评有感

 3 从翻译看台湾小说——兼及海峡两岸的文学作家

 4 外文英译作品之末路?

 5 写作生涯

 6 此POW非彼POW

 7 作者与译者:一种互惠但并不轻松、有时又脆弱的关系

序跋与书评

 1 说些老实话——《79年短篇小说选》读后感

 2 看古知今——评介孙陵的《觉醒的人》

 3 《萧红评传》中文版序

 4 《商市街》后记:萧红的商市街

 5 《生死场》及《呼兰河传》英文版序

 6 《干校六记》英文版前言

 7 正义和公道的寻求——柏杨诗歌、柏杨小说英译版总序

 8 评《梦回呼兰河》

 9 由传记小说家到传记小说主

 10 黑暗之午——记英国作家古斯勒

 11 捷克小说七部曲——写写两位流亡小说家

 12 另一欧洲的作家

(一)魔王与天使的决赛

(二)特洛伊木马的裂痕

(三)焚化炉与博罗奥斯基的集中营小说

(四)英雄行径的来源

(五)指桑骂槐:评昆德拉的小说《饯行》

(六)现买与幻想的交织

(七)美梦中的噩梦:评短篇小说集《鸦片及其他》

(八)捷克的“试验”:评瓦古里克的《天竺鼠》

(九)铁幕降落:评安德塞朱斯基的《灰烬与钻石》

 13 评《共和国的戏剧》

 14 评《叙述中国:贾平凹的小说世界》

散文

 1 街坊公园

 2 我所爱的当代中国文学

 3 悼司马长风先生

 4 中山北路与我

 5 司马桑敦二三事

 6 一本失落的书

 7 哭芥昱先生

 8 喜、怒、哀、乐

 9 “黑”莲花的故事

 10 悼孙陵——《文坛交游录》末一章

 11 稿费·仓鼠·狗

 12 小说“大”论

 13 信徒不必当和尚——记萧军先生

 14 三十年风雨情

 15 追忆柳无忌教授

附录:访谈

 1 在哈尔滨座谈会上的发言

 2 葛浩文的汉译之旅

 3 我译故我在

 4 我与中国文学翻译:葛浩文对话浩文葛

 5 对话葛浩文:翻译要先把母语搞好

编者的话

试读章节

3 从翻译看台湾小说

——兼及海峡两岸的文学作家

提起葛浩文这个名字,一般的反应或解释大概是:“哦,就是陈若曦的《尹县长》的英译者。”当然,从某些角度看来,我确实以此为荣,认为这份工作实在有点意义。但我应当趁这机会再度强调:我是《尹县长》英译者之一,大部分的功劳应算为知名翻译家殷张兰熙女士的。

问题是:这句话听了已经数十或数百次之后,到了现在每每当它传到我耳边时,在心里便长了个尾巴:“哦,他是陈若曦的《尹县长》的英译者而已!”说老实话,我对这一点也不服气。我本来是搞30年代文学的研究;现在研究主要对象仍然是中国30年代的文学;我相信,将来还是30年代的文学,不过,请读者注意;我指的是“主要对象”而未说“唯一对象”。

一个作研究的人,如果把研究的范围定得太小,他的研究工作太“专”,不但他的读者会逐渐体会到他作品的单面化,连他本人迟早也会感觉到自己做法的偏狭性。特别是搞历史的人——不管是经济史、古代史、文学史或其他——非得看看研究范围之外的其他时期、社会、国家的作品不可,以便使他研究的结果得到应有的地位。就拿我个人的情况来作例子:

我这几年来所研究的题目是中国现代小说,以30年代著名的东北作家为主,但是我明明知道,光看萧红或萧军或端木蕻良或其他东北作家的小说,用一种或几种文学批评方式来分析他们的作品,说明他们的成就是不够的,所达到的结论一定缺少广泛的应用性。因此,研究的虽然是中国文学,但我也必须看看外国作品——欧美的、俄国的、日本的,甚至于非洲、南美洲、东南亚的;总之,凡是有文学的国家,多多少少我都得看一些;研究的虽然是现代文学,但古代文学,中西都在内,也得看;研究的虽然是小说,但诗歌、戏剧、散文等等,都得大量地阅读。这也还不够,也要加上文学以外的作品——历史、哲学、心理学等作品都要看一些,我这才能够深刻地了解30年代东北作家的小说有何意义,才能辨认其功与过。

写到这儿,就必须提醒自己:我这里写的主题不是研究方法或研究态度,也不是文学史或文学理论,更不是葛浩文自传。但因为题目早定为“从翻译看台湾小说”,而读者都知道我是《尹县长》的“英译者”,我还是“言归正传”,对主题有个交代。

1974年,也就是陈若曦写《尹县长》的那年,我正好在日本写论文的时候,有机会到台湾来一趟。作一些与论文有关的访问,很荣幸地认识了殷张兰熙女士,获得了她主编的《中国笔会》季刊的几期,由此才真正详读了台湾现代文学作品。殷太太看我兴趣很浓厚,毫不考虑能力的问题,便当场问我愿不愿意给季刊翻译一两篇作品。因为当时兴致勃勃,信心远远超过本事和经验,我立刻就答应了。这就算为我与台湾文学最早的接触,而虽然至今尚未作任何像样的台湾文学研究,但到现在为止已翻译了二十多篇台湾小说和散文,更有意义的是我这六七年中,不间断地阅读台湾文学,特别是小说。(P20-P21)

序言

葛浩文自序

读者手上的书是《葛浩文文集》的下册,收入我过去三十多年内写的一些散文、杂文、书评和访谈。一如上册里的文章,有些是用中文写的,有些是用英文书写又经他人翻译而成的。首先,要感谢翻译英文文章的诸位,身为中文小说的译者,我深知翻译工作之挑战与艰辛,尤其是我的英文稿子,书写和思考逻辑与中文大相径庭,为难译者了。

自从开始学习中文,我就特别喜欢中文字,形象有趣意义深远,各种书法体更让每一个汉字都具艺术美感,因此特地临摹知名书法家的手笔,充当艺术家。对中国文字的喜爱,后来培养成写中文文章的兴趣,我最早的一篇受到朱自清《匆匆》的启发,描写住家附近小公园的风景与三三两两的小事,写作过程得到恩师许芥昱的鼓励,后来他还推荐发表在中文报纸上。再后来发表的一些中文文章,都给了我无穷的写作乐趣,甚至我早年的计划就是退休后专心用中文写作!这些文章的书写过程也得到其他师友的鼓励,有的人甚至在百忙之中抽空帮我看稿,给我一些建议,让我收获良多。这些文章能在这么多年后收集成书,可以算是对这些良师益友的一个小小的表示,但感谢的心意却是十分厚重的。

中国现当代有不少一流的散文大师,早年有我最欣赏的朱自清,近年有刘绍铭。朱的文字洗练,抒情写景无不令人赞赏不已,尤其是《背影》,实为真情流露,让人读后不禁泪下。而刘绍铭则是字字珠玑,笔锋犀利,时而幽默风趣,时而讥讽入骨。有大师在前,我本不该班门弄斧的,但一来是受了友人的鼓励,二来也是觉得这些文章是我漫长的中文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成果(我是要活到老学到老的),值得收集成书与中国读者共享,希望他们会认为这个老外的作品还是值得一读的,他的看法或许可以是他山之石。如果两者都不是,那就姑且看之,姑且笑之吧!

葛浩文

2014年5月20

科罗拉多州博尔德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18: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