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中记载“既见帝,赐号武媚”。贞观十一年(673年),武氏之女入宫,唐太宗赐号武媚,后世称之为武则天。
她用八十二年的人生,权倾中国达半个世纪之久。她比芈月更具政治才能,比吕后更足智多谋,比慈禧更智慧精明。风光一世的她在临终前为何要给自己立下无字碑?到底是她成就了那个时代,还是那个时代成就了她?
冬雪心境著的《武媚传(千古绝代女皇武则天)》讲述了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武则天一生的传奇经历,揭示了女皇不为人知的爱恨情仇和心路历程,再现了盛唐最精彩、最惊心动魄的权力游戏,有血有肉、有人情味地还原了武则天空前绝后的一生。
《武媚传(千古绝代女皇武则天)》是冬雪心境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
我曾向往纯真美丽的爱情,也曾渴望温暖和美的亲情,但我最终呈现给世人的印象却是铁面冷血,这究竟是为什么?
金戈铁马,战火烽烟,阴谋与爱情,铁血与忠诚,这是一座血与火堆砌的金銮大殿。我要有多坚韧才能走到权力的巅峰?我要有多冷血才能成就辉煌之路?
扼杀亲情、大开杀戒、冷血如狼……世人皆唾骂我,可是这些并非我本性,有谁真正走进过我的内心?
感业寺的孤独岁月
马儿的阵阵嘶鸣声,让我从梦中惊醒。我掀开车窗帘极目望去,但闻远近一片喧嚣热闹。自从十四岁进宫到现在,我已经整整十三年没有踏出皇宫一步,实在没有想到长安城的热闹更胜从前。车水马龙、人潮来往中,我的心却有些落寞与孤寂。
虽然现在很多宫娥嫔妃和我一样,在皇帝驾崩之后,要前往感业寺削发为尼,但我依然觉得我应该和徐充容一样,得到个贤才人的称号并留守宫中,何况我还是……
不知道当下他坐在那个宝座上是不是还能想起对我的承诺,我知道他身边有很多女人,希望他还能回想起我们曾经的缠绵,还能忆起曾经的美好吧。想想真好笑,儿子居然喜欢上了父亲的才人,那么一个盖世英雄的皇帝居然不知道。如果他地下有知,不知会作何感想。
既然我做不到徐充容那样光荣地死去,那就只能认命走另一条道吧。也许二十七岁的我,在这人生的阳春季节,注定要过一段酷寒的严冬。我知道前方的道路是我极不愿走的,因为那是一种毫无生气的日子。
能持续多久呢?我会不会像可怜的小动物一样孤独地死去呢?
“阿奴,你一定要早点儿来接我啊!”
……
感业寺是一座不大的寺庙。当我走进大殿时,感受到一丝清冷与迷茫,这里与欢宴无度的宫廷是无法相比的。孤独、枯燥、单调,没有援助,没有照应,更没有温暖。
太多太多的恐惧感莫名地袭上心头。
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跟随老尼姑的脚步来到了一座供奉着我不认识的佛像前,又在浑浑噩噩间感受到了那剃度刀在我头皮上剐蹭的声音。我虽然一动没动,但心中早已经在滴血。
与昨天告别吧!
我不再是那个用眼神和媚意去诱惑男人而引以为自豪的武媚娘了。妩媚、柔顺、娇艳,这是我曾经争宠的武器,但在今天看起来,却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有什么用呢?命运依然没有垂青于我,与其这样消沉不如让我涅槃重生,用另一种方式去面对未来,即使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要去做百分之百的努力。
“阿奴!如果你给我机会,让我重新回到你身边,我会用我特有的方式让你感受一个不同的武才人。”
……
时间证明了我的判断。感业寺中那青灯与古佛的落寞世界让我很不适应,在苦度光阴的日子里,我感到无限悲哀。日子一天天过着,我日日夜夜盼望的人始终没有出现。作为出家人,此刻我应该断绝红尘之念;但作为女人,权欲之火真的炙烤着我受伤的心灵。
无数个夜里,我的思绪飞出这熬人的感业寺,重新飞回宫廷,飞到那个曾经与我山盟海誓如今已为天下之主的君王身边,盼他降下手谕,拯救我离开这里,重返宫廷。
但是每当这希望之光从心底升起的时候,就会很快地被罩上阴影。
日月频迁,韶华易逝啊!
三十岁,鲜花即将凋谢!
“阿奴,这么长时间了,拥有云宫粉黛、可餐天下美色的你,还能否记起这抛落在尼庵中的情思?”
看珠成碧思纷纷,
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长下泪,
开箱验取石榴裙。
当每天念经祷告之后,回到禅房的我只能用这样孤苦悲凉的诗句打发着内心的寂寥。我想,爱而不见的痛苦一定也在折磨着阿奴。这么长时间阿奴没有来过一次感业寺,一定是他新临皇位,繁忙的国事让他无暇顾及我。
想到这些我的心又有些释然,不过听说晋州地震了,很多人已经丧生,阿奴,你的性格那么柔弱,还没有任何治国经验的你,能够挺过这关吗?
九岁失去母亲的你,在听到地震的消息后,那柔弱的心能禁受得住这风浪的拍打吗?
愿佛祖保佑吧!
阿弥陀佛。
P3-5
历时八个月,终于完成了这本著作。
当我在电脑前敲完正文的最后一个字时,终于可以长舒一口气,毕竟用第一人称写武则天是件费力的事情,原因在于我们距离那个年代实在太远,很多事情我们无法去真正掌握,更何况还要把自己真真正正地当成她,去还原她那本就被人误解很深的一生。
千百年来人们对于武则天的争论从未间断过,残忍、献媚、纵欲、豁达、争权夺势;面首、酷吏、忠臣、明君、励精图治,武则天的一生以及她所代表的武周政权可以用很多彼此矛盾的词汇组合来形容。
我曾经问过身边的很多朋友,他们到底对武则天是个什么评价,换句话说他们心中的武则天究竟是个什么形象。我得到的答案大多都是对她私生活的渲染与夸张,以及她有多么多么的残忍。
我知道这不怪大家,这完全是因为千百年来那些史书对她的评价所致,“毒虐淫丑”“妖淫凶狠”“违背忠礼”“蛊君废主”“鬼神所不容,臣民所共怨”……几乎所有恶毒的词语全都安在了她的身上。
然而,当我们真正走进那段历史,以还原人性的角度去看待她时,武则天真的就像史书上评价的那样不堪吗?
我们都知道一个历史人物通常有三种形象,分别是历史形象、文学形象和民间形象。文学形象是文学家塑造出来的,民间形象是百姓印象中的,这两种形象虽然可能很丰满、很有趣,也很可能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然而却未必真实客观,因此只有历史形象才可能是真实和客观的。但因为年代久远,我们只能通过史料记载去了解历史人物,而历史记载往往又因为时代的局限以及记录人的主观倾向,使得历史人物的形象往往也不那么真实和客观,武则天就恰恰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因为在男权社会中,女人当皇帝,简直是不折不扣的异类分子!
因此,写这本书就成了我很长时间以来的一个愿望。去除脸谱化的武则天,还原武则天的人性,是我写这本书的目标,现在写完回头去看,我不敢说我还原了武则天真实的历史形象,但我努力了,努力使她成为一个有血有肉、实实在在的人,而不是被脸谱化和妖魔化。
我只想让人们知道,武则天固然有残忍的一面,但也有温柔善良的一面,也曾经有高贵的爱情,也曾经有满满的亲情,也曾向往着和心爱的人共度一生,也曾有过小女人般的妩媚多姿。
我更想让人们知道,武则天之所以会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绝不是大开杀戒就可以成功。她成功登上帝位,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她的时代是中国历史较为兴旺发达的时期,因为她的励精图治,社会安定,人口增长,上承唐太宗贞观之治,下启唐玄宗开元盛世。
当然,她也有人性丑陋的一面,贪婪,自私,将权力视为生命中神的印记,也正因为此而不惜残忍地对待政敌,甚至令人发指。
人本身就是善良与丑陋二元对立的矛盾体,这一点在武则天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当然,果断、决绝、犹疑、彷徨等矛盾的词汇也都聚集在她身上。这就构成了武则天一生的矛盾性,只要我们明白人身上是具有诸多特性,我们也就能理解为什么她在重用贤良之臣的同时还要重用残忍的酷吏,为什么她可以对王皇后、萧淑妃等人大开杀戒,却可以轻易原谅冒犯他的魏元忠和张说等人,以及她在立嗣问题上内心长时间的纠结与迷茫。
希望这本书能让大家从“我”这个第一人称的角度,看到一个全新丰满的武则天。当然,限于学识所限,本书一定有不完善之处,希望大家多多批评指正。
冬雪心境
2016年1月1日
武则天的一生是一段千古传奇,冬雪心境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再现中国史上唯一女皇的治世心路历程,堪称是一种创新。书里有她的残忍杀戮,有她的阴谋诡计,但也有她的温情脉脉,更有普天下女人皆有的多情与敏感。 ——高天流云 宋史研究专家,畅销书系列《如果这是宋史》作者 冬雪心境笔下的武则天是多元化的,英气逼人却也妩媚动人,残忍嗜杀却又善良温情,只有这种多元化成分的组合,才能构筑出千古绝代女皇不朽的传奇故事,也更加贴近武则天在历史中的本来面目。冬雪心境写出了武则天人性化的一面,让我们更加接近真相。 ——尹剑翔 新历史学家 她协助高宗,佐持朝政三十余年;她亲登帝位,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前后执政近半个世纪;她打破了男尊女卑的思想,是中国所有女性的楷模。后世习惯称之为武媚娘,事实上“武媚娘”是后人对她的叫法,并非她当时的称谓。 ——李永斌 山西松溪文化传媒影视公司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