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报告
山西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瓶颈和对策研究
一、城镇化:一个分析框架
(一)城镇化含义
(二)一个分析框架
(三)传统城镇化分析
(四)新型城镇化解读
二、山西城镇化评价
(一)全省城镇化质量评价
(二)各地市城镇化发展评价
三、山西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瓶颈制约
(一)山西城镇化阶段特征分析
(二)山西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瓶颈制约
四、山西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政策措施
(一)强化顶层设计,找准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路径
(二)建立成本分担机制,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三)统筹城乡布局,推进土地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
(四)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为城镇化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五)加强规划协调,构建城镇群协同发展推进机制
分报告
分报告一 山西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评价
一、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要求
(一)城镇化
(二)新型城镇化
二、山西城镇化发展历程
(一)改革开放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小城镇引领的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山西城镇化和全国一样快速发展
(二)20世纪90年代初期到21世纪初,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的快速发展阶段,山西城镇化速度慢下来并拉开差距
(三)21世纪以来,大城市和城市群模式发展阶段,山西省城镇化速度加快追赶
三、山西城镇化的阶段性特征
(一)和全国平均水平比较,山西省城镇化率依然滞后 铊
(二)山西省处于资源型经济成熟期,资源型城市转型任务
艰巨 铊
(三)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任务尚未完成,人口城镇化率仍有
较快增长潜力 钳
(四)全省城镇体系加快构建,地区之间差距逐步缩小
(五)城镇基础设施加快补课,城镇综合承载能力较大
提升
四、对山西新型城镇化的评价
(一)对山西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评价
(二)对山西各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评价
五、山西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思路框架 以
(一)针对“半城镇化”的状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和改进
社会管理
(二)针对产业与城镇化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坚持以信息化为
先导,推进“四化同步”发展
(三)针对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不足的问题,要推进土地、资金
等要素机制改革,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四)针对资源型城镇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要把环境保护和
生态建设放在新型城镇化的突出位置
分报告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研究
一、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界定
(一)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内涵
(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构成
(三)不同类型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成本界定
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估算
(一)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估算的基本模型
(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估算
三、国内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经验
(一)国外经验
(二)国内经验
四、构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一)基本原则
(二)成本分担主体责任划分
(三)中央和地方政府事权划分
(四)流入地和流出地政府协同分担成本
五、山西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的构想
(一)分门别类地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
(二)分步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
六、山西省建立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的重要举措
(一)明确各级政府职责,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
分担机制中的各级政府分担机制
(二)设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专项资金
(三)引入市场,吸引社会资本,建立政府与市场共担机制
(四)建立农业转移人口收入增长机制
(五)改革农村产权制度,增加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物质
资本
(六)有序引导农业转移人口的流动,降低市民化成本
(七)建立山西省农业转移人口信息登记平台
(八)建立监督考核和激励机制
分报告三 破解新型城镇化土地瓶颈的路径及对策研究
一、山西省城镇化中土地利用的总体情况及特征
(一)山西省土地利用的总体特征
(二)城镇化过程中山西省土地利用的分析
(三)近年山西省城镇化过程中土地利用中存在问题
二、山西省推进新型城镇化中土地利用缺口的测算及原因分析
(一)土地缺口的测算
(二)土地潜力的挖掘
三、外省城镇化中土地利用的经验及启示
(一)创新增加建设用地
(二)盘活存量土地
(三)推进土地利用集约化
(四)用地制度的管理创新
(五)集体建设用地入市
(六)土地整理保障农民权益
四、山西省城镇化中土地利用的做法
(一)制定完善相关机制制度
(二)开展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
(三)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
(四)积极推进土地流转
五、推进新型城镇化破解土地瓶颈的思路、路径及政策建议
(一)推进新型城镇化破解土地瓶颈的思路
(二)破解土地瓶颈的路径
(三)破解土地瓶颈的对策建议
分报告四 山西新型城镇化投融资对策研究
一、山西传统城镇化投融资的现状和问题
(一)山西城镇化投融资现状
(二)投融资过程中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二、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投融资的区别
(一)投融资的主要来源不同
(二)投融资的宏观目标不同
(三)涵盖领域不同
(四)融资方式不同
(五)服务对象不同
(六)投融资的层次不同
三、投融资模式比较及国内外经验启示
(一)投融资模式比较
(二)国外经验
(三)国内经验
(四)对山西省的启示
四、山西新型城镇化投融资发展思路分析
(一)总体思路和目标
(二)资金需求预测
(三)资金供给预测
(四)路径分析
五、山西省新型城镇化投融资对策建议
(一)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构建财政投入保障机制
(二)深化金融改革,健全服务实体的体制机制
(三)放宽市场准入,大力发展PPt,模式
(四)加快与资本市场对接,提高直接融资比例
(五)顶层设计与过程监管相结合
分报告五 山西城镇群协同推进机制研究
一、城镇群协同发展机理分析
(一)城镇群及相关概念
(二)城镇群形成的条件
(三)城镇群协同发展的内涵
(四)成熟城镇群推进协同发展的经验
二、山西省城镇群协同发展的现状
(一)发展概况
(二)制约山西省城镇群协同发展的主要问题
三、建立山西省城镇群协同发展机制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城镇群发展统一规划机制
(二)建立区域——城市一体化发展机制
(三)建立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保障机制
(四)建立城镇群间多层级利益协调机制
附件
附件一:破解我省“城中村”改造难题的建议
附件二:后地方债时期我省基础设施市场融资政策思考
附件三: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附件四:推进太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思考
附件五:关于左权县“土地银行”的调查报告
附件六:新型城镇化应注重推广绿色可持续建筑
附件七:“以矿建镇”的实践与困境
附件八:安徽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做法和经验借鉴
附件九:德州市就地城镇化的做法及对我省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