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为诸佛龙象,先做众生牛马。
在我们年轻的时候,很少会想到“寄情”这样的字,因为我们忙着课业、忙着恋爱、忙着理想的追求,实在是无情可寄。可是如果我们在青年时代不能认识自己的知趣所在、性灵所趋,等我们进入社会一段时间,婚姻、工作都稳定之后,就会很快地感受到人生的困乏与单调,接着,不仅工作的热情失去,甚至连生命最基本的追求也被消磨了。
请看由林清玄所著的《心的丝路(精)》。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心的丝路(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林清玄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欲为诸佛龙象,先做众生牛马。 在我们年轻的时候,很少会想到“寄情”这样的字,因为我们忙着课业、忙着恋爱、忙着理想的追求,实在是无情可寄。可是如果我们在青年时代不能认识自己的知趣所在、性灵所趋,等我们进入社会一段时间,婚姻、工作都稳定之后,就会很快地感受到人生的困乏与单调,接着,不仅工作的热情失去,甚至连生命最基本的追求也被消磨了。 请看由林清玄所著的《心的丝路(精)》。 内容推荐 《心的丝路(精)》是林清玄“安住身心”系列的清隽之作。台湾社会变迁的时代,很多人沉沦于现实声色的征逐之中,传统的精致文化被侵略,商人短视,伤残者诈骗行乞……正义理想奉献关怀等价值观退色,取而代之的是金钱至上。林清玄说:“我的《心的丝路》依循这样的思考:如何在这样的现实世界中安顿身心,做世界的清流?” 本书采用书信体,皆写给一位少年朋友亮亮。但本书又不只是为少年而写,而是呈现作者本人思考的路线图,从祖先创造的贸易丝路到今天创建理解与沟通、文明与艺术的心的丝路。作者在书中指出:“在我们年轻的时候,很少会想到‘寄情’这样的字,因为我们忙着课业、忙着恋爱、忙着理想的追求,实在是无情可寄。可是如果我们在青年时代不能认识自己的知趣所在、性灵所趋,等我们进入社会一段时间,婚姻、工作都稳定之后,很快就会感受到人生的困乏与单调,接着,不仅失去工作的热情,甚至连生命最基本的追求也被消磨了……”这些都对青少年有启发之功。书中特别收录林清玄口述“我的少年时代”。 目录 总序 乃敢与君绝 自序 活出美感 梦之祭典 飞翔的翅膀 心的丝路 炮弹飞车 天佑吾土 夏花之绚烂 温柔的世界观 这个世界,我看见了 三好一公道 苹果落下的时候 城市之心 第二次黎明 身怀宝刀不杀人 半天笋与恨天高 风筝与白云 一株草,一点露 附录 我的少年时代 试读章节 活出美感 今天我和一位朋友约在茶艺馆喝茶,那家茶艺馆是复古形式的,布置得美轮美奂,里面有些特别引起我注意的东西,在偌大的墙上挂着老式农村的牛车轮,由于岁月的侵蚀,那由整块木板劈成的车轮中间裂了两道深浅不一的裂缝,裂缝在那纯白的墙上显得格外有一种沧桑之美。 亮亮,从前我没有告诉过你,我的祖父林旺在我们故乡曾经经营过一座牛车场,他曾拥有过三十几部牛车,时常租给人载运货物,就有一点像现在的货运公司一样。我那从未见过面的祖父就是赶牛车白手起家的,后来买几块薄田才转业成衣夫。据我父亲说,祖父的三十几部牛车就是这种还没有轮轴的车轮,所以看到这车轮就使我想起祖父和他的时代,我只见过他的画像,他非常精瘦,就如同今日我们在台湾乡下所见的老者一样,他脸上风霜的线条仿佛是现在我眼前牛车的裂痕,有一种沧桑的刚毅之美。 这一点土卖二十元吗? 茶艺馆的桌椅是早年台湾农村的民艺品,古色古香,有如老家厅堂里的桌椅,还有橱柜也是,真不知道他们如何找到这么多早期民间的东西,这些从前我们生活的必需品,现在都成为珍奇的艺术品了,听说价钱还满昂贵的。 在另一面的墙角,摆着锄头、扁担、斗笠、蓑衣、畚箕、箩筐等等一些日常下田的用品,都已经是旧了,它们聚集在一起,以精白灿亮的聚光灯投射,在明暗的实物与影子中,确实有非常非常之美——就好像照在我们老家的墙角,因为在瓦屋泥土地上摆的也正是这些东西。 我忽然想起父亲在田间的背影,父亲年轻时和祖父一起经营牛车场,后来祖父落地生根,父亲也成为地道的农夫了,他在农田土地上艰苦种作,与风雨水土挣扎搏斗,才养育我们成人。父亲生前每一两个月就戴坏一顶斗笠,他的一生恐怕戴坏数百顶斗笠了,当然那顶茶艺馆的斗笠比父亲从前戴用的要精致得多,而且也不像父亲的斗笠曝过烈日、染过汗水。 坐在茶艺馆等待朋友,想起这些,突然有一点茫然了,我的祖父一定没有想到他当时跑在粗糙田路的牛车轮会神明似的被供奉着,父亲当然也不会知道他的生活用具会被当艺术品展示,因为他们的时代过去了,他们在这土地上奉献了一生的精力,离开了世间。他们生前没有受过什么教育,不知道欣赏艺术,也没有机会参与文化的一切,在他们的时代里只追求温饱、没有灾害、平安地过日子。 亮亮,记得我对你说过,我父亲到台北花市,看到一袋泥土卖二十元的情况吗?他掂掂泥土的重量,嘴巴张得很大:“这一点土卖二十元吗?”在那个时候,晚年的父亲才感觉到他们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是的,我看到那车轮、斗笠被神圣供奉时,也感叹不但祖父和父亲的时代过去了,我们的时代也在转变中,想想看,我在乡下也戴过十几年斗笠,今后可能再也不会戴了。(P1-P3) 序言 总序 乃敢与君绝 我愿意 与你心心相印,永远相知, 和天命一样长久,不断绝也不衰退。 我永远永远不会离开你, 一直到 最高的山失去了棱线,化为平原; 一直到 全世界的江水都干枯了,鱼虾死灭; 一直到 冬天打起了春雷,震天动地; 一直到 夏日下起了大雪,寒彻心扉; 一直到 天地黏在一起,无日无夜, 一直到 这世界全部颠倒, 我才敢和你分离呀! 这是我最喜爱的一首古乐府诗(《上邪》)的译文,原文是这样子:“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我在少年时代第一次读到这首诗,是盛夏时节坐在漫天的凤凰树下,当时因为感动,全身不停颤抖。 天呀!在千年之前,就有一个少女为情爱立下如此坚强、如此惊天动地的誓言,这不只是“海枯石烂”,而是世界毁灭了。 即使世界崩毁,我爱你的心永远永远不会改变!是多么浪漫、热情、有力量,令人动容。 千年之后,放眼今世,还有几人能斩钉截铁地说出这么壮阔的誓言! 文学就是这样,短短的三十五个字,跨越时空,带着滚烫的热气,像是浓云中的闪电,到现在还让我们触电,仿佛看见一道强烈的闪光! 一句话也没说 这是最令人震动的情诗。 而最令人震动的爱情故事,我以为是司马相如和卓文君。 司马相如是汉朝的大才子,年轻的时候在梁孝王手下当文学侍从,当时写了((子虚赋)),闻名天下。梁孝王驾崩之后,他回到故乡成都,日子过得很艰难,几乎三餐不继。 临邛县令很欣赏司马相如,有一天,临邛的大富翁卓王孙宴客,县令邀请相如一起去参加。卓王孙家仅奴仆就有八百多人,庭园大到看不见边,说多豪华就有多豪华。 一身布衣的司马相如,完全无视于豪侈的景象,自在地喝酒、自在地散步,看见院中有一把古琴,就随兴坐下来弹琴,非常潇洒。 卓王孙的女儿卓文君在附近听见动人的琴声,跑过来看,看见司马相如一表人才,一见倾心。司马相如则是天雷勾动地火,立刻爱上卓文君。 两人四目相望,一句话也没说。 夜里,卓文君悄悄来找司马相如,司马相如牵起她的手,穿过豪华广大的庄园,走出气派雄浑的大门,连夜跑回成都去了。 他们一毛钱也没带,甚至没有一件多余的衣服。 为了生活,文君只好在街上当炉卖酒,而大才子司马相如则跑堂、打杂、洗碗碟。 夜里,偶而写写文章。 …… 陪伴我长大的,只有很少数的文学作品和书报。 文学的情怀,使我在很年少的时代,就感到像《诗经》古诗那样的深情,相信世上有永恒的情感。 文学的情怀,使我养成了纯粹的心灵,像司马相如一样,无视庸俗与豪奢,无忌流言与蜚语,勇于追寻,一往无悔。文学的情怀,使我能立志,志在千里、壮心不已,从青年到老年,一直向往森林、海洋、云彩、天空与远方! 文学创作是我生命的宝藏,使我敢于与众不同,常抱感动的心!回观我写作的四十年,我很庆幸自己是一个作家,以爱为犁、以美为耙、以智慧为种子、以思想为养料,耕耘了一片又一片的田地。 那隐藏着的艰难、汗水与血泪,是很少人知悉的。 “上海九久读书人”与人民文学出版社计划推出我的系列作品,九歌出版社的朋友希望我写几句话,思及自己的文学因缘,不禁感慨系之。 我和创作,不会离别 去年秋天,清华大学创校一百周年,邀请我去演讲。 一个学生问我:“林老师,我们都知道您写了一百多本书,您有没有预计这辈子写多少书,您会写到什么时候?” 我告诉学生,我不知道今生会写几本书,但是,我知道我会写到离开世间的最后一刻。 我引用了《上邪》那首古老的诗: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 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文学创作就是我的“君”,除非世界绝灭,我和创作,不会离别。 二○一一年初冬 台北外双溪清淳斋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