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粤艺陈言--粤剧人访谈录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由蔡孝本、何薇、叶建卫主编的《粤艺陈言--粤剧人访谈录》对受访者言谈中出现的独具粤剧行业特色的行话、背语、专业词汇都进行了详细的注解,务求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每一位受访者的所感所想,真切地从他们的心路历程中,感受到粤剧人对事业的执着,及借此普及粤剧的一些基本知识。

每一段访谈结束,编者都被受访者多彩的人生及真挚情感所深深感动,情结于衷,发之为言,期待与每位读者分享这一份心情。

本书记录以真实为宗旨,披露了深藏在粤剧艺人心中的情感秘密,除了对少量有悖于出版原则的内容略作删减,基本把受访者的言谈内容如实反映在文字之中。

内容推荐

由蔡孝本、何薇、叶建卫主编的《粤艺陈言--粤剧人访谈录》收录了老一辈粤剧演员、编剧、导演、行政干部、音乐、舞美等不同层面的粤剧人的访谈实录,通过他们珍藏在记忆中,与粤剧相携同行的一段段波涛起伏的人生历程,回顾粤剧艺术发展的道路,以点窥面,以小见大,观照粤剧及粤剧人在一个时期的生存状态,以至广府文化在某个特定历史时期的风貌,探索艺术与人生际遇及社会发展的关系。《粤艺陈言:粤剧人访谈录》对受访者言谈中出现的独具粤剧行业特色的行话、背语、专业词汇都进行了详细的注解,务求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每一位受访者的所感所想,真切地从他们的心路历程中,感受到粤剧人对事业的执着,及借些普及粤剧的一些基本知识。

目录

编者的话

陈笑风桃花依旧笑春风

秦中英白发丹心谱新声

陈予之黄花老圃殿高秋

黎子流咬定青山不放松

新名扬古调重翻新名扬

吴志明香雪迎寒焕新生

陈少棠桑榆非晚唱霸腔

潘瑶闻歌寄意寓丹青

林玉梨高凉粤韵玉梨情

黄銮新业无高卑志当坚

后记

试读章节

何车:粤剧音乐优美是全中国都承认的。

黎子流:因为它与其它剧种不同,粤剧广东音乐具有岭南特色,艺术来自民间。例如《赛龙夺锦》,是番禺人何柳堂编的,他参加了赛龙舟,然后吸收了赛龙舟的精神编写出这一首曲。《雨打芭蕉》也是反映我们岭南特色,描述下雨时,雨水拍打蕉林的声音,就像“春眠不觉晓,处处闻‘雨’叫”,哈哈。

第四,粤剧粤曲是我们的国粹。要有古文修养,才能撰写出好曲。中国的国学是应该大力发扬提倡的,我们的语言是言简意赅,一句话可以表达的意思就胜过其他外语几十句。例如刻画陆游再进沈园,就有一句“斜阳画角哀,诗肠愁满载。”仅仅十个字,就表达了陆游这个人物怀才不遇,爱国无门可报,同时受封建思想影响情场失意的心境。充分表现了陆游的性格。

我曾跟叶选平介绍这句曲词:“斜阳画角哀”形容他忧国忧民,心情很悲壮,报国无门。第二句“诗肠愁满载”表达他虽满腹经论,但无处可用。如果你不懂古文,就不能体会这种意境。所以我们提倡学习国学古文,就可以与粤剧结合起来,因为它容易为大众所接受。

粤剧的特点和作用应该要重视,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表演、粤曲、广东音乐,缺一不可,各有不同的作用。演戏都不会缺少这三个元素,唱做念打。而粤曲是从广东音乐中提炼的,当然也有吸收其他剧种的音乐。作为领导者应该振兴、发扬和发展粤剧,同时要创新,与时俱进。这样的领导才算是两手一起抓,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现在我们改革开放,百花齐放,各地的文化艺术元素都要吸纳,但是不能忽略了本土文化,否则就是“手拿金钵乞讨”。要珍惜本土文化,不能自我放弃。有人说:“粤剧被评为非物资文化遗产后,就只能摆在博物馆,很难再有发展。”其实不然,我们要看到未来,看到实际情况,“文化大革命”的十年给粤剧带来了很深重的灾难。我的观念是,粤剧不但能够立足于本土,面向全国,还能够走向世界。当然现在有势头了,但是远远未够,我们的路还很长,不可一蹴而就。教育是“第一课堂”,它是“第二课堂”,为什么抓好“第一课堂”而不抓好“第二课堂”呢?

我接触粤剧比较多,粤剧的艺术家、编剧、导演都是对我有所教育的,每个人都是我的老师。本来我完全不会唱,但我很有兴趣,喜欢听。到广州当市长,1992年成立粤剧基金会,接触的艺术家多了,就学到了一些皮毛。后来我还发现可以通过粤剧为社会出点力,可以义唱义卖。高高在上当官没有用,你只是人民公仆,也是老百姓的一员,应该与群众在一起。当然我唱得不好,一是“撞板”、二是“抢板”,我未学习过,所以没有基础,我唱曲最主要靠听录音,录音本当师父。

我是通过听,然后逐句学唱的。最早登上舞台,是在全国人大代表会议。人大代表会议每年在“三八节”都会召开妇女庆祝大会,当然也欢迎男士参加,领导们都会出席。有一次红线女邀请我上台唱一段曲,我说:“不行啊,我没有学过。”她就说:“我教你。”《搜书院》中一句“敢问姑娘何以愁容满面?”我就学了很多遍,当然我是跟不上的,但是基本都能唱出来。

我与粤剧曲艺走过的历程,影响了我做人,也影响我当领导,经常警醒自己,要当个“包青天”,做不了十足,也要有几成。当然不能连酒也不喝,我平时很少饮酒,但我的酒量很好。记得洽谈白云机场搬迁的时候,就饮了很多酒,当时计委副主任和秘书都醉倒了。所以我说这是甜中带苦,苦中带甜,我是为了得到上级的支持才喝酒的。

何车:别人出酒,你来拼命,哈哈。

黎子流:我当市长平时真的不饮,饮酒是迫不得已的事。广州市属于第六级:广东省委、广东省政府、大军区、广东省军区、中央直属单位,我们就在他们的领导下。如果要搞建设,必定要与这些上级打交道。做市长能够做成一些事情,能为这个城市做了一些基础功夫,我就觉得心满意足了。但是苦也很多,记得那时每天晚上我只有时间看看电视新闻,其余什么都看不到,都是在办公。人民来信最多的时候是一天七十七封,有时深夜都会办公。有次凌晨一点多在批改文件,女姐打电话给我,说:“我有些事情想不通。”

P65-P66

序言

粤剧,作为我国极富特色的地方剧种,以其浓厚的广府文化色彩及全球性的影响,一直以来备受关注。2006年5月20日,粤剧被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518项)之内。2009年9月30日,粤剧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肯定,正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实际表明粤剧当下已经从一种市井娱乐形式,转型为一种承载着地域集体记忆的文化载体。粤剧的发展历程,无疑成为窥探广府文化源流和广府人价值观流变的一道重要门户。

《粤艺陈言——粤剧人访谈录》收录了演员、编剧、导演、行政干部、音乐、舞美等不同层面的粤剧人的访谈实录,通过他们珍藏在记忆中的,与粤剧相携同行的一段段波涛起伏的人生历程,回顾粤剧艺术发展的道路,以点窥面,以小见大,观照粤剧及粤剧人在一个时期的生存状态,以至广府文化在某个特定历史时期的风貌,探索艺术与人生际遇及社会发展的关系。

本书对受访者言谈中出现的独具粤剧行业特色的行话、背语、专业词汇都进行了详细的注解,务求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每一位受访者的所感所想,真切地从他们的心路历程中,感受到粤剧人对事业的执着,及借此普及粤剧的一些基本知识。

每一段访谈结束,编者都被受访者多彩的人生及真挚情感所深深感动,情结于衷,发之为言,期待与每位读者分享这一份心情。

本书记录以真实为宗旨,披露了深藏在粤剧艺人心中的情感秘密,除了对少量有悖于出版原则的内容略作删减,基本把受访者的言谈内容如实反映在文字之中。同时,受访者言论仅为其个人观点,不代表编者立场。限于编者水平,本书多有不尽人意之处,恳望海涵指正!

编者

后记

《粤艺陈言一一粤剧人访谈录》能编撰成书,呈现于读者眼前,有赖于每一位接受采访的老前辈和老艺术家的理解、支持和配合,正是他们敞开心扉,情真意切地为我们讲述每一段难忘的往事,籍此我们怀着崇高的敬意对他们致以最衷心的感谢!

本书以访谈的形式收录了受访者口述,翔实丰富,为我们提供了珍贵的粤剧研究的第一手资料,这将有助于粤剧传统文化的抢救、保护、传承工作。

本次编撰工作得到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广州市振兴粤剧基金会等单位的支持;广州大学文学思想研究中心经费支助:相关专家、学者的具体指导;《粤剧大辞典》提供了有力专业依据。在此一并致以我们最诚挚的谢意!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9:5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