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历史的个性(兵家)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扶栏客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扶栏客编著的《历史的个性(兵家)》讲述了,白起、王翦、廉颇、李牧、孙武、孙膑、卫青、李广……他们都是叱咤疆场的军事统帅,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是什么样的机缘让他们走上兵家之路?或专注果断,或睿智冷静,或猜忍虚荣,又是什么铸就了他们迥异的个性?读史就是读人,扶栏客带你领略古代兵家风云激荡下的多样人生!

内容推荐

《史记》是我国首部以描写人物为中心的历史巨著,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以其传神的笔触为我们刻画了众多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这些历史人物风采各异,也具有不同的个性。这些个性融合在一起,经过岁月的积淀形成了我们现在共同的心理结构。《历史的个性(兵家)》作者扶栏客挑选《史记》中的兵家人物进行了现代化的解读。透过这些各异的个性,我们可以重新发现自己,回归到人类的初心。

目录

一、专注——司马穰苴

 赢得关键

 恩威并用,赢得军心

二、睿智——孙武

 谁想当吴王

 娱乐至死

 第一次丝绸战争

三、大逆转——孙膑

 很傻很天真

 史上最早的排列组合应用

 围魏救赵

 大数据决策

四、猜忍——吴起

 杀妻求将

 史上第一次“人肉搜索”

 成功激励属下的经典案例:吴起吮疽

 向幼主示威:“在德不在险”

 藏獒一样的公主

 改革家之死

五、职业精神——乐毅

 残忍的祖先

 悲剧的燕王家族

 报仇发财两不误

 活下去

 名将的“有限责任”

 占便宜的惨痛教训

六、心理学家——田单

 市场管理员

 挑拨离间

 小鸟与神师

 怪兽来了

 王子和美女的浪漫故事

 道德楷模——王蠋

 成功的自保

 能人貂勃

 儿歌预言

七、不老传奇——廉颇

 难以超越的标杆

 在长平下岗了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八、勇者无敌——赵奢

 狭路相逢勇者胜

 不畏权贵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拼命

九、实干家——李牧

 龟缩战略

 大破单于

 赵国最后的柱石

十、战争机器——白起

 恐怖的纪录

 一个梦和一场战争

 长平大战

 预言唤起仇恨

十一、史上情商最高的名将——王翦

 名将的物质追求

 文体活动,士气的风向标

十二、汉武雄风——卫青、霍去病

 跟妈姓的秘密

 阿娇吃醋

 “走出去”战略

 令人惊艳的霍去病

 霍去病速度

 成功受降

 对单于的最后一击

 抬霍抑卫

十三、勇武盖世——李广家族

 弓箭和匈奴

 “心理咨询”

 玩儿命这种事会上瘾

 “为之死”与“家无余财”

 战略转型后的下岗

 耿直的狠毒

 帝国的英雄标准

 飞将军的结局:士不二辱

 李广的儿子们:正义的李当户

 李广的儿子们:勇敢的李敢

 李广的孙子:“有勇好利”的李禹

十四、被滥用的天才——李陵

 少年探险家

 荆楚勇士、奇才剑客

 强弩都尉的双赢方案

 首战浚稽山

 追杀:不抛弃,不放弃

 走上绝路

 上欲陵战死

 李陵事件的官方定论

试读章节

赢得关键

在某著名武侠小说里有一位第三性别的绝世高手说过: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很多人凑在一块难免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发生暴力斗争,以个人或者小团体的名义发生的暴力斗争叫斗殴,以国家的名义发生的暴力斗争就叫战争。为了小团体利益而进行暴力斗争的人才叫游侠、大侠;为了国家利益而暴力斗争的人才就叫将军、名将或者兵家。

翻开《史记》,按照年代第一位被载入史册的兵家名叫司马穰苴,以其生平的业绩来看,此人显然不能算是兵家第一牛人。不过,要论资历,我们就必须从司马穰苴开始讲起。

司马穰苴是田完的后裔,他的原名叫田穰苴,曾为大司马一官,所以也被称为司马穰苴。提起田完,现在的朋友大多并不熟悉,不过在春秋时代,田完却称得上一位家喻户晓的名人。田完本来叫陈完,是陈国的王族,因为政治斗争跑到了齐国,得到了春秋五霸第一霸齐桓公的重用。后来陈完娶了齐国的公主,从此以后以田为姓,自称为田完。田完的后人历任齐国的重臣,因此逐渐掌握了齐国的朝政大权,田完的后人田和甚至自立为齐君,夺取了齐国的政权。这是后话,总之田穰苴生长在个具有悠久政治斗争历史的家庭,他的每一个细胞都会为了斗争而兴奋起来。(点评:由于出身贵族,田穰苴自幼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但同时又因为是没落贵族,因此在他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充分接触了底层社会,积累了丰富的人生经验。)

田穰苴生活在齐景公时代,当时的中国除了形式上的中央政府周以外,还有很多大大小小的诸侯国,其中长期存在的有十三个,分别是鲁、齐、晋、秦、楚、宋、卫、陈、蔡、曹、郑、燕和吴。在那样一个中央政府名存实亡、诸侯并立的年代,国与国之间没有什么道义可言,一句话:谁能打谁就是老大。

齐景公所处的时代,齐国由于历经多年的内乱已经走向衰弱,其综合国力和在诸侯当中的影响力已经不能与齐桓公时代的齐国同日而语。齐景公本人也是在齐国的内乱当中阴差阳错当上了齐国国君,不过这位齐景公颇有雄心,他上台初期就树立了恢复齐桓公时代齐国的诸侯领袖地位的梦想。为了实现齐国崛起的梦想,齐景公必须重用有真才实学的人才,所以齐景公重用了一位史上非常著名的大臣——晏婴。这位晏婴就是《晏子使楚》里面那位智慧而幽默的主人公晏子,当时是齐国首领群臣的相国。在晏婴的辅佐下,齐国逐步走向富强。不过事实上晋国才是当时领导诸侯的第一强国。齐景公和晏婴领导下的齐国崛起,不可避免地与晋国发生了矛盾和冲突,当时的晋国无论国力还是军事实力都强于齐国,而晋国显然不能容忍齐国的逐渐做大。

有一年,晋国和燕国同时出兵袭击齐国,晋国占领了齐国的阿、甄两地,而燕国占领了黄河以北的齐国领土。从两国一致的军事行动来看,当时晋国和燕国显然达成了某种协议,目的就是合伙瓜分齐国的国土。

齐景公虽然胸怀大志,但是他也像他的祖先齐桓公一样,既有称霸诸侯的豪情壮志,也有骄奢淫逸的生活追求,所以在他的手下既有晏婴这样的贤臣,也有庄贾这样的佞臣。晏婴是事业上的助手,而庄贾则是生活上的高手。简单地说就是晏婴能让齐景公体会成功,而庄贾能让齐景公体验舒服,不过问题是齐景公把一个擅长营造舒服的人才安排到了最不该舒服的军队里,让他负责国防工作。这下麻烦就来了,平常不打仗庄贾这样的人带兵没问题,因为这种人才带的军队是不能打仗的。晋国和燕国大概也看到了齐国的软肋,因此勾结起来突然对齐国发动了侵略。果不其然,擅长阿谀奉承、每天声色犬马的庄贾最十白打仗,齐国军队在这样的将军的领导下根本没有战斗力,战争很快进入一边倒的状态,齐国军队在两国的夹击下一路溃败,眼看就要顶不住了。

齐景公着急了,虽然他非常享受庄贾营造的骄奢淫逸的生活,但是按这个节奏发展下去,齐国很可能不复存在,那么齐景公到哪里去享受生活呢?着急的领导最容易听进去意见,此时作为春秋时期名臣的晏婴终于等到了整顿齐国军队的机会。

既然是春秋时期的名臣,晏婴自然有超越常人的人才观和判断力。在国家危亡关头,晏婴马上想到了田穰苴,于是他主动向齐景公推荐了田穰苴。晏婴对田穰苴的评价非常高,他说: “穰苴虽田氏庶孽,然其人文能附众,武能威敌,愿君试之。”从晏婴的推荐词里我们发现,田穰苴虽然是田完的后人,却是庶出,也就是小老婆生的。实力决定地位,不论在哪个时代只要一个人有真本事,不要说是小老婆生的,即便是私生子都不成问题。在晏婴看来,田穰苴可谓文武全才,文能胜任思想工作,武能肩负破敌制胜的使命。(点评:在那个完全依靠口碑效应传播的时代,成年后的田穰苴居然得到了齐国第一重臣晏婴的欣赏和重视,说明田穰苴除了文武双全以外,还很善于为自己造势。他精准地将自己的卖点推送给了关键客户晏婴,这是田穰苴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这样的人才齐景公当然不愿意错过,于是齐景公马上安排亲自“面试”晏婴推荐的将军候选人田穰苴。面试这种事情,对于外企来说,需要相当复杂的流程和技巧——做几套题测试一下知识能力和心理素质是必需的,验证文凭的真假也是不能忽略的,但是对于内行来说最有效的面试往往只需要唠唠嗑、聊聊天。齐景公显然不是外行,他跟田穰苴的谈话非常愉快,于是齐景公马上任命田穰苴当了齐国的将军,委托他统帅齐国的军队抵御晋燕两国的侵略。

田穰苴不愧是见过世面的世家子弟,低俗之人突然平步青云首先想到的不是狐朋狗友就是红颜知己,摊上这种祖坟冒青烟的好事,不开个派对庆祝一下实在对不起国家的GDP。一步登天的田穰苴这时候也想到了一个人,这个人既不是狐朋狗友也不是红颜知己,而是一个监军。虽然晏婴早就认为田穰苴“文能附众”,完全具备了兼任监军的能力,但是他仍然要求派一位监军来帮他做好思想工作。田穰苴说自己“臣素微贱,君擢之间伍之中,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信,人微权轻”,所以“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乃可。”田穰苴向齐景公要监军,态度很诚恳,逻辑很严谨,可谓公私兼顾、可攻可守,一张口就显示了过人的综合素质。首先是表态,田穰苴表明了自己并没有忘乎所以,他强调了自己能成为位高权重的将军全凭老板齐景公的慧眼识才和超常提拔,对老板的感激溢于言表;其次是摆困难,一个出身微贱的人突然空降到了一群资深的老臣老将之上,这事搞不好是要死人的(汉朝的李广利就是最好的反面教材);最后是找退路,万一失败了有齐景公的宠臣帮自己扛一半,万一成功了那也是在齐景公的领导下做了该做的事。我们知道,在帝王专制的统治下,将军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有可能死人,唯一的生存之道、发展之道和成功之道就是“分享”——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要积极主动地分给自己效力的老板。成功这种东西很奇怪,有时候分给别人的越多,自己得到的反而越多。田穰苴第一次当官就明白了这个道理,不愧于“兵家第一人”这个称号。P2-4

序言

千百年来有个你

几年前有一个很流行的观点,叫作性格决定命运。按照这种理论,即便一个人先天不足,但是只要每天坚持服用鸡汤,保持满格正能量,就可以创造各种逆袭的奇迹,最终扭转悲剧的命运,赢得成功的人生。相反.如果一个人先天不足又拒绝进步或者进补,自暴自弃、放弃治疗,只能越混越惨,最后惨不忍睹而自绝于人民。这当然是一种狭隘的看法,且不说人生的成功与否很难有统~的标准——如果有人认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荣华富贵是成功,那么就一定还有人认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从容悠闲才是成功——就算大家统一了思想,也很难说进补了就一定能进步,是药三分毒,鸡汤不能当水喝,正能量不能当日子过。这世界上倒霉失败的人很容易找到规律,风光成功的人物却各有千秋,很难总结出像数学公式一样的严谨规律。

不过很多现实问题,在微观层面百思不得其解,但是放到宏观层面来看,却能如掌上观纹一样清晰可辨。

这种现象在学术界,特别是经济学界就很常见,比如预测一个企业的兴衰成败难度很大,有时候一群专家甚至都无法准确预测一家企业下个年度的盈亏。然而只要把颗粒度放大,预测就会变得越来越容易。预测一个行业就比预测一个企业容易,判断一个国家就比判断一个行业容易。

同样的道理,在忽略环境因素的前提条件下,一个人的性格其实很难与此人的命运产生必然的逻辑关联。但是一群人,或者一个民族,特别是像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在性格决定命运这个理论的应用方面,其实远比运用在个人身上更有效。

比如中国人都自称炎黄子孙,从黄帝和炎帝开始,夏、商、周直到后来的春秋战国乃至秦汉,在一个个以城郭为中心的农耕文明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的融合碰撞,最后形成了一种强大、包容、融合能力超强的文化,在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国家。所以中国人都属于一个个小圈子,然后一个个小圈子形成交集、合集,最后形成国家这个大圈子。就如同我们的祖先最早聚合在一起耕种劳作、繁衍生息,以城郭为军事依托,以宗庙为精神核心,对抗外来的游牧渔猎民族的威胁。然后一步步发展壮大,把城郭外的民族融入进来,形成了国家。这样的生存发展历史形成了一种典型的民族心理结构,也可以说是一种个性到共性的社会结构。具体地说,中国人先是在血缘和亲情的纽带下形成了小圈子里的安全感和生存制度保障,然后再向外拓展和融合,不断发展壮大,扩大让自己获得心理安全感和满足感的圈子。这就是儒家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就是孟子说的“有恒产者有恒心”,这就是中国人热衷拥有房地产的心理根源,这就是中国人对这个世界充满强烈的好奇心,以至于今天全世界到处是中国人的民族个性基础。秦汉以来的郡县制到今天的省一地一县的国家治理结构其实都是满足这种心理结构和文化基础的特色,在这个制度基础上,有儒家的教化,又有法家的手段,兼容了佛家和道家的容忍和超脱,才形成了中国今天的这个样子。这样的发展演进历史反过来又强化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和文化传统,直到后来即使有人跳出来批判和颠覆这种历史传统,但是明眼人看来,其实仍然跳不出民族个性发展规律和历史发展的轨迹。那些强烈怀疑和批判中国传统的人,仍然还是中国人,扶栏客认为这也是百年来这个民族痛苦纠结的心理根源。一个时刻怀疑自己的人,怎么可能从容自在,怎么可能幸福快乐?

那么好吧,为了今天和以后的中国人能从容自在一点,我们有必要回过头来看看自己一路从蛮昧走来的过程。如果把中国人看成一个人,千百年来你我一直存在,你此刻的想法和做法绝不是孤例,历史中的个性就是你此刻的个性。

这些个性具体到个人身上,就是战无不胜、坑杀俘虏的白起,就是少年英雄、不知人心险恶的李陵,就是杀妻求将、三起三落的吴起,就是果断担当、腐败贪婪的春申君。兼容并蓄的同时,必然也会藏污纳垢,规模如此巨大的一个民族,必然个性复杂,甚至矛盾重重。

现实中的困惑无法解决,不如看看当年的豪杰。有用还是没用,或许不是重点,认清千百年来形成的个性,接受矛盾重重的自己,过好自己的日子才是重点。

回头望去,干百年来一直有你存在,或许你还可以更好地存在,阅读历史、思考历史为这种更好的存在提供了可能。

扶栏客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4:4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