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锋所著的《大众哲学家(艾思奇)/云南百位历史名人传记丛书》以时间顺利记述了艾思奇的活动和思想,围绕“高原情怀、大山品质”为主旨的“云南精神”,通过他的生动事迹,以事带人、以人汇神。本书稿力求让读者在了解云南历史的同时更加直观的认识“云南精神”的内涵与价值。该书有历史文化价值,在传承“云南精神”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大众哲学家(艾思奇)/云南百位历史名人传记丛书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作者 | 辛锋 |
出版社 | 云南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辛锋所著的《大众哲学家(艾思奇)/云南百位历史名人传记丛书》以时间顺利记述了艾思奇的活动和思想,围绕“高原情怀、大山品质”为主旨的“云南精神”,通过他的生动事迹,以事带人、以人汇神。本书稿力求让读者在了解云南历史的同时更加直观的认识“云南精神”的内涵与价值。该书有历史文化价值,在传承“云南精神”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内容推荐 一个把哲学学术生涯和革命生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人;一个把哲学变成社会变革物质力量的人;一个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人;他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第一人。他一生为在中国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奋斗不息。他的著作,引导无数中国青年走上革命的道路。他为丰富毛泽东哲学思想做出了卓越贡献,他在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是“人民的哲学家”“党的理论战线上的忠诚战士”。 本书为辛锋所著的《大众哲学家(艾思奇)/云南百位历史名人传记丛书》。 目录 出身名门 沐辉成长 在民主思想和学术气息中成长 年少显才华 回到昆明参加革命活动 东渡日本求学 烈火锻材 破茧涅槃 在上海泉漳中学 在《申报》的岁月 写就《大众哲学》 笔为投枪辨正邪 捍卫真理矢志坚 同错误思想、歪理邪说、反动理论斗争 开创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通俗化、大众化的先河 对《中国之命运》的批判 甘当文化拓荒牛 哲坛耕耘自奋蹄 驰骋在新民主主义文化战线 将新启蒙运动思想特别是文化的“民族性”意识带入党内 在关于学术“中国化”的讨论中 在延安的文化工作 《共产主义者与道德》 以“德”行走天下,写就“好人”文章 待人真诚、为人师表 与好朋友聂耳 战友情、师生情 思念故乡 老实做人、踏实做事、严谨治学 一颗平凡而真诚的心 到清华、北大讲学 历史的评说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在民主思想和学术气息中成长 云南地处祖国美丽辽阔的西南边疆,这里山川秀美、民风淳朴,是中华民族文明史最早的发源地之一。在云南千姿百态的群山怀抱中,生活着25个民族,他们勤劳而智慧、美丽而善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他们以蓝天一样宽广的胸怀、大山一样朴实的情怀孕育着子孙后代,也学习和包容着古今中外各种文化,从而形成了既有先进文化特点又不失自身特色、悠久而绚丽多姿的云南民族文化,涌现出庄踽、孟获、郑和、阁罗凤、杨升庵、孙髯翁、王炽、袁嘉谷、李根源、蔡锷、朱德、叶剑英、罗炳辉、杨杰、蔡希陶、张冲、楚图南、聂耳等杰出人物。他们如同灿烂的群星,不仅照耀云南大地,在中华文明史上也熠熠生辉。艾思奇便是这群星里璀璨的一颗。 云南自南北朝以来一直处于割据状态,唐时期由南诏、大理等政权控制。公元1276年,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大军跨过金沙江,进人云南,设行省,将其并人元朝版图。在浩浩荡荡入滇的元朝大军中,有一位骁勇善战的将领——里黑斯波,他随大军征战进入云南,奉命驻守腾冲,这一守就是很多年。他恪尽职守,戍边守疆,同时也在这里繁衍生息,一代又一代,把自己的使命和血脉都融人了云南,留在了腾冲。 600余年后的1910年2月3日,随着一声婴儿清脆的啼哭,里黑斯波的第18代裔孙降生腾冲县和顺乡水碓村。这个孩子的降生,并没有给这个家族带来什么很特别的惊喜。但就是这个平常降临人世的孩子,在20年后,却以一部经典之作而名垂青史,光耀中华。这个孩子叫李生萱(后改名为艾思奇)。 李氏家族在腾冲和顺是一个大家族,也是一个望族。特别是李氏家族中有许多人都很有名望,先后都成为云南、甚至中国近代史上的名人而名留史册。其中尤以李根源、李日垓、李生庄、李生萱(艾思奇)、李子固等最为典型。 李根源,是艾思奇的宗伯,字印泉,腾冲县九保右安街人,幼时,其母常以“为学宜桓,立身宜正,做事宜诚”相诫,攻读了不少古文。曾受业于腾越来凤书院赵会楼门下学习知识,刻苦自爱,关心国家。英军入侵小江时,提督冯子材巡边至腾越,李根源曾向其参奏刘万胜失地之罪,表现出爱国思想。1903年考入昆明高等学堂,受业于昆明陈荣昌、曲靖孙光庭两位先生。1904年留学日本,1905年加入同盟会,是同盟会首次会议中37人之一。会后,孙中山、黄兴认为:“云南有导致革命的因素,乃畀先生与杨振鸿等四人组织出版《云南杂志》,制造反清舆论,并与赵伸、吕志伊等倡设云南独立大会,声援河口起义。”1909年回国,主办讲学堂,任云南陆军讲武学堂监督,旋升总办,以“坚忍刻苦”四字为校训,为革命造就军事骨干与反清英雄人物。新中国的著名领导人朱德、叶剑英元帅即为该校毕业学生。朱德元帅曾回忆说:“清政府对于革命的压迫是极端残忍的,对于讲武学堂的摧残是非常严厉的,李根源先生对于学校的维护起了很大作用,凭着他的革命热忱和灵活的手腕、任劳任怨的精神,这个革命熔炉才得保存下来。”武昌起义爆发,李根源与蔡锷等发动新军响应。昆明重九起义的主要干部就是云南讲武学堂的师生。朱德元帅说:“辛亥云南起义的组织者是蔡锷、罗佩金、李根源。他们三人对辛亥革命所起的作用是应该肯定的。”云南大汉军政府成立,李根源任军政部总长兼参议院议长,总揽大小政事。后继任云南陆军第二师师长兼国民军总统,节制滇西文武官吏。同盟会改为国民党,李根源被推举为云南支部长,后又离职北上,被选为众议院议员,坚辞袁世凯的高等顾问聘函及八百月薪。1913年参加“二次革命”失败,逃亡日本,功读政治经济。护国战争时,李根源任军务院北伐军联合都参谋,1917年任陕西省省长。 P2-5 序言 历史长河浩浩荡荡!中华文明自滥觞至汇聚千流,涵纳万水,奔腾迭起,云蒸霞蔚,延五千年之长史,至今生机勃然,是迄今世界上唯一保持完整且衍传有序、光耀于人类的伟大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兴国之魂,强国之魂。 云南,是祖国西南神奇、美丽、富饶的宝地,是中华文明中极具特质和创造潜力的丰美之乡。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瑰宝。长期以来,云南大地上,各民族和睦与共,相濡相生,共同创造了色彩瑰丽、形态多元、底蕴厚重、影响深远的历史文化,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精神遗产。人,是历史的镜子,是历史最生动的环节,人民是历史的主人和创造主体。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一个个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产生过一些不同的影响。“云南百位历史名人传记丛书”就是这样一丛历史的记录,一百位历史名人,虽未必尽能概全,各位历史人物的代表性也不尽相同,但都是“追梦人”,是振兴民族伟大理想的传薪人、探索者和实践家。 在这些代表人物中,无论是拓土开疆的将帅勇者,还是蹈海酬志的大国使节;无论是志于传播文明的鸿儒巨擘、先哲贤士,还是为民族独立解放而高歌猛进、慷慨捐躯的群雄英杰,都贯注了这一重要精神。正是以他们为代表的云南各族人民创造并抒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史章,熔铸了坚韧不拔、奋为人先、包容博大、敢于担当的精神品质,才使云南在中华文明的长史中闪耀着特有的光辉。尤在近代中国,在辛亥护国风云中,在反对外辱保卫祖国边疆维护民族尊严、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中,云南站在历史前台,以中华群雄的不屈身影演出了一幕幕豪迈悲壮的历史大戏,也更涌现了一批足以彪炳史册、光照后人的杰出人物。这一切,给予中国历史进程深远的影响。 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谱写富民强滇中国梦的云南篇章,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重要条件,这就需要接续这一光荣而伟大的精神传统,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超越。云南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需要大力挖掘历史文化资源,聚合更强大的精神动力,为推动我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凝心聚力。为此,我们组织省内外专家学者编写出版了“云南百位历史名人传记丛书”。这对加强我省各族人民,尤其是青年一代对历史的了解、认同,爱国爱乡爱民并甘于奉献,对提升优秀精神品质,形成团结奋斗的共同的思想基础,坚定推进富民强滇的信心和决心,显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切实的助力。 一百位历史人物,所处历史时期并不相同,其历史作用也有差异,甚至就个人的全面历史评断方面也难以等量趋同。但我们以为这些留存史迹的人物,所以传扬至今,为后世崇奉,均有他们共同的历史向度和价值取向,我们学习这些历史人物,至少应当着重于以下几个大的方面,即:“守大德、重大义、集大成、有大度、达大观”。 守大德,即恪守道德规范。“德者,本也。”(《礼记·大学》)“大德”既是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中国文化中最核心的价值理念及标准。古语“行德则兴,背德则崩”,不仅是资政经验,也是个人修习完善的根基。所谓“厚德载物”,直观的理解,就是如果德行浅薄,是不能兴物成事,更不能造就伟大功业的。云南历史文化名人,大多以德立身,大节不移,并对此恪守坚定,一以贯之;始终保持正确信念和理想,并为之奋斗到底。这是我们首先要学习尊崇的。 重大义,即以国家民族利益的需要为个人行为取舍的标准。有大义,才有大爱。这些先贤无不爱云南爱乡土,以兴业乡梓、造福一方为己任。尤在国家民族命运攸关、生死存亡的关头,这些令人崇敬的先辈,大义擎天,逢难不避,敢于担当,责无旁贷,勇往直前,不惧牺牲。一个心存天下大公的人总会在不经意的一瞬决定大义的选择,这是社会进步的希望所在,更何况实现中华复兴的伟大梦想,还有很多异常艰危的事业在等待我们去克难攻坚。所以.举凡大义、为民为国、全身而进的精神是我们应当效法崇尚的。 集大成,“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这些历史人物留下的足迹,予人深刻启迪。他们无论是出将入相,还是布衣一袭,均勤学不辍,求索不止,在追求真理和知识的道路上刻苦务实,义无反顾,永无终期,故能成大器,胜大任,不辱使命。今天,世界进入知识信息时代,软硬实力决定一个国家能否赢得发展机遇,乃至自立于强国之列的地位。其紧迫性不亚于先辈梦想中国富强的百年期许。但今天所谓“集大成”,是更高更大更具有生存挑战性和发展战略性的,是集世界之“大成”,集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制度建设、社会发展等一切领域“总成”,玉成中国梦的空前伟大的事业。所以,先人刻苦自律、博学精进的学习精神我们应当秉持继承。 有大度,即要有开放包容的胸怀。云南历史文化名人的一个共通品质,也是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即使身处僻远,总能破除狭隘与陋见,以宏大度量,兼容并包,接纳先进,吸收优异,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聚合一切可以聚合的资源,总成一股创造历史的宏大动力,来完成伟大的事业。哪怕是割股舍己,也在所不惜。今天,云南要实现跨越式发展,保持开放包容的胸怀尤其重要。所以,先辈“天下云南”的大度我们应当弘扬光大。 达大观,即要眼观天下,达察全局,与时俱进,审时知变,敢为人先。推动云南社会历史进步的代表人物,无不目光远大,胸怀全局,对世界潮流、时代嬗变,都能审视洞悉,并欣然顺应规律,故能在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做出正确选择,成就改天换地的一番伟业。古语有“小智自私”、“达人大观”,是将为个人谋私的小智谋与担当天下兴亡的大智慧尖锐对比而言的。否则,“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个为民为国而应用心智的人,必然有达观天下的心怀,也由此激发潜能、超迈寻常,而使人生境界也更加美好而宏丽。遍观世界文明史,许多影响人类进步的伟大创新,正是以此为动力和起点的。今天,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的日益强大,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开拓了无限广阔的道路,也为个人实现自身价值创造着更加富实的前景。所以,先辈们达观天下的精神我们应当引为楷模。 我们对志向高远、仰观天下、俯察民情、甘为路石、慨当以慷、求真务实的历史名人,心存景仰,并愿与千千万万的读者,尤其是青年朋友一道学习弘扬。 组织编撰“云南百位历史名人传记丛书”是一项重要的文化工程,编撰出版人员都做出了艰苦的努力,但由于众手修书,书稿层次不一,成书体例难以做到完全一致,对存在的不足敬请读者批评指正,我们将虚心接受,并在修订再版时一并吸纳修改完善。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