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起来天气阴沉沉的,出门的时候,老婆说,你不带把伞,看上去要下雨了。于季飞蛮有把握地说,不会下雨,天气预报不下雨。他很信任现在的天气预报。过去大家都管天气预报叫天气乱报,但现在确实不一样了,天气预报的准确度非常高,有时候准得叫人难以置信。
这不,一出门,迎面就看到云开日出了。
于季飞是个凡事预则立的人,他很在意事物的确定性,比如对于天气,天冷天热,天晴天雨,他都愿意早些了解清楚,好有所防备。天长日久,养成了了解天气情况的习惯。开始还只是跟在电视新闻节目之后看一看,后来又听广播,开车上下班,一上车就会打开广播,知道哪个台什么时候报天气,报纸来了,他还要顺便再看一下报纸上的天气预报,哪怕昨晚已经看过电视,今早也已经听过广播,他还是会再看一眼报纸。渐渐地,感觉现在的天气预报,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角角落落,几乎是无孔不入,无处不在,都跟空气差不多了。除了以上这些渠道可以了解天气,还可以拨打121电话询问,还有手机短信、上网查询等等,条条大路通罗马,现代人的生活,真是方便快捷。
于季飞经常出差,每次出门前,他都到网上去查天气。网络是什么?网络就是无限大,网络就是无限多,网络就是无限疯狂,你想要什么它都能告诉你,你要到什么地方出差,什么地方的天气就摆在你面前。
这会儿他又接到出差任务了,要到四川资阳去,他想查一下当地的天气预报,可不知怎么一上网就掉线。打电话问行政管理,管理说,路由器老化了。问为什么不换新的,说领导没有发话。于季飞就挂了电话。
坐他对面的同事王红莱说,我今天不掉线,你到我这儿来查吧。于季飞就到王红莱的电脑上查天气预报。他们两个搭档工作好多年了,坐面对面的办公桌,一个负责外联,一个管内勤,两个人工作最大的不同就是于季飞经常出差,而王红莱从来不出差。
王红菜正好有事要走开,于季飞开玩笑说,你也不守着,不怕我偷看你的隐私。王红菜笑道,你爱看就看罢。走开了。
于季飞才不要看王红莱的隐私,两个人面对面坐了多年,且又是同一小区的邻居,熟得跟自家人也差不多,早已经没了这种兴趣。再说了,于季飞还是王红莱的电脑老师。一开始王红菜很拒绝电脑,但是大势所迫,工作所需,不可能不用,都是于季飞教的她。但是她本质上还是拒绝,凡是工作需要的,她都学得会,不是工作需要的,怎么教她都不进脑子,或者今天明明已经记住了,明天来上班,又忘得一干二净。用现在流行的话说,这叫做选择性遗忘。于季飞对自己这个学生很不满意。王红莱却说,可以了,我们这种人,到这样的程度算不错了。她说“我们这种人”,算是哪一种人呢?
王红莱走后,于季飞打开天气预报的网页,正要搜索四川资阳这个地名,无意中发现网页的左侧,有一排长长的地名,这是电脑自动记录的“您近期关注过的城市天气”,于季飞心里忽地一奇,心想,王红莱从来不出门的,她关注这许多城市的天气干什么呢?比如她查过西安和延安,那条线路于季飞走过,那是一条经典的陕西旅游线路,不下一个星期是走不下来的,可是王红莱什么时候离开过办公室七天以上呢。思想就信马由缰起来。等再收回来时,心里就不太自在,明明不想窥视别人的秘密,可又控制不了自己的思维,偏偏要往那上面想,还要往那上面细细地分析,这王红莱到底怎么回事呢?既然先前没有出过门,那么很可能还没成行,或许这是在作打算吧,国庆长假快要到了,也许王红莱正计划长假出行呢。
就将心思放下了。
长假过后上班,王红莱一直没有说出去旅游的事情,于季飞等了两天,终于忍不住问了,还装出不经意的样子,说,去哪里了?王红莱没有反应过来,反问说,什么去哪儿了?于季飞说,国庆长假呗,你们出去旅游了吧?王红莱奇怪地说,你怎么会这么想,我从来不出门的。于季飞不怎么相信,又说,这个长假也没去?王红莱说,没有呀。于季飞说,没有去西安和延安?王红莱笑了起来,说,还西安呢,还延安呢,你哪来的这种念头,我哪有这样的福气,天天做家务,一年到头的家务,越做越多,做不完。于季飞拖长了声音说,真的吗,不会吧。王红莱不由看了他一眼,说,这有什么奇怪的,很正常啊,我不是长年如此的么,单位搞内勤,家里也搞内勤,就是这个命罢。她的话匣子让于季飞给打开了,就“命怎么怎么”这个话题发了一大堆牢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