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研究丛书”为全方位、系统、综合研究中国古代小说发展规律的学术著作,由九册组成。分别从中国古代小说构思、传播、结构、语言、史料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有创见的研究探索,从中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脉络及所取得的辉煌艺术成就。
由吕玉华所著的《中国古代小说理论发展研究(精)/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研究丛书》一书的上编主要辨析中国古代小说概念的演变。中国古代的小说理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存在,有多种分蘖和多重含义。目前已经出版的小本书将中国古代小说概念分为两大序列,一是文献目录学意义的
上编还辨析了小说概念近义词,更全面地说明了小说概念被树立的经过。
中编“小说理论以散文理论为母体”,说明小说理论的产生根源。散文理论的主体是史传理论,最初对小说的完整阐述也出现在史著《汉书》中。
中国古代小说理论产生于散文理论,其核心理念、内在思路、概念表述均借鉴自散文理论。在处处比附散文理论的同时,小说理论又发展出自身的新建构、新特点,其中的审美意识、思维方式乃至具体的概念术语,又与散文理论有别。
由吕玉华所著的《中国古代小说理论发展研究(精)/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研究丛书》一书的总体思路是:以散文理论作为标尺,考察小说理论与它的离合关系。明确了这个定位,再来辨析小说理论与散文理论二者之间的关系,梳理小说概念、术语、命题演变的前因后果,才能清晰地勾画出小说理论发展演变的走向,并进而辨明种种概念术语、种种论题。该思路基于以下认识:首先,散文理论是小说理论的母体,为小说理论提供了诸多基础概念;更重要的是,散文理论的命题往往成为小说理论的逻辑前提。其次,小说理论在对小说创作的依附中,逐渐生成自己的审美特性,在评价标准、艺术观念、关注重心等方面,逐渐与散文理论分化;因其文化同根性,小说理论亦时时呼应散文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