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潇枫、魏志江主编的《中国非传统安全研究报告(2016版2015-2016)/非传统安全蓝皮书》依据非传统安全的场域类型阐述了与“类安全”相契合的指导非传统安全治理的“和合主义”价值范式;综合报告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海洋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作了深入的分析探讨;专题报告按照“多源/元性”、“外源性”、“双源性”、“内源性”非传统安全威胁类型的次序,着重阐述了全球恐怖主义、核安全威胁、海盗威胁、移民安全威胁、宗教极端主义等非传统安全威胁及其治理路径。
余潇枫、魏志江主编的《中国非传统安全研究报告(2016版2015-2016)/非传统安全蓝皮书》基于非传统安全威胁的紧迫性和危害性勾画了非传统安全威胁“谱系”,引介了中国学者在国际关系与非传统安全研究中的理论拓展,阐述了与“类安全”相契合的指导非传统安全治理的“和合主义”价值范式,并展示了我国在“多源/元性”“外源性”“双源性”“内源性”四大非传统安全类型中的研究新进展。非传统安全着眼于生存与安全、发展与安全、文明与安全的统合。多学科综合、多部门合作、多行为体联动式的非传统安全治理必将构成未来全球治理的新景象。
本报告将逐年对中国非传统安全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科学、系统、有特色的剖析,定期向社会发布中国非传统安全相关领域现状与未来前景研判,旨在呈现非传统安全理论与实践经验的最新成果,并对下年度非传统安全形势进行预估,为党政决策部门建言献策,为学术机构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提供非传统安全理论研究与非传统安全维护实践的新图景。
Ⅰ 总报告
1 “和合主义”与非传统安全治理【余潇枫】
一 非传统安全威胁的“谱系”
二 非传统安全理论新进展
三 “类安全”与“和合主义”
Ⅱ 综合报告
2 中国政治意识形态安全:挑战与应对【刘建飞】
3 共享安全:冷战后中美海上非传统安全合作论析【冯雷 魏志江】
Ⅲ 专题报告
多源元性非传统安全研究
4 2015~2016年全球恐怖威胁现状及应对策略分析报告【樊守政】
5 从中美“零核”概念看中美核安全战略差异与核安全关系走向【王蔚 孙频捷】
6 海上丝绸之路视阈下的海盗问题与海洋综合治理【杨震 张杰】
外源性非传统安全研究
7 中国与全球气候安全治理:新进展与新前景(2013~2015)【甘均先】
8 美国在气候问题上的地方应对及启示【刘元玲】
双源性非传统安全研究
9 加强对极端宗教势力的“去极端化”治理【谢贵平】
10 “人的安全”视角下移民安全综述【章雅荻】
内源性非传统安全研究
11 “质量时代”口岸进出口产品质量安全:挑战与规制【廖丹子 叶东辉 钱显明】
12 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构——基于“场域安全”的视角【孟子然 叶东辉 蒋小周】
Ⅳ 附录
浙江大学“转基因食品商业化: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跨学科辩论赛实录与评论【沈立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