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克里希那穆提的生与死(精)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作者 (英国)玛丽·鲁琴斯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要想成为通神学会的会员,只需要宣称信仰人与人的兄弟友爱以及一切宗教都是平等的。然而该学会的核心却是一个秘授部,只有在申请者证实了自己对学会的真诚和有用之后,才会被授予会员资格。

秘授部汲取了多种宗教的古代智慧,认为圣灵等级,也就是所谓的“净光兄弟”,有着不同的级别。由于接受了如下理论,即人是经由不断转世来进化,最终达至圆满(无论要历经多少世,每个人最终都会到达这个境界),所以不难相信人类处于进化的各个不同阶段,或者是处于所谓的指导灵阶段。指导灵是完美的灵魂,挣脱了业力之轮(所谓业,即我们播种什么就会收获什么这一铁律,播种善就收获善,播种恶就收获恶,如此经由无数世)。指导灵选择了始终与人类保持联系,以便在进化之路上帮助到他。有许多指导灵,但有两位据说是特别保护通神学会的,一位是指导灵摩尔亚,一位是指导灵库图弥。在勃拉瓦茨基夫人的时代,这些指导灵被认为彼此住得很近,就在西藏的某道深谷里,他们住在一些非凡之人的肉身中,他们经常从那里显现,然后旅行到世界的其他地方。他们还能够一边待在西藏一边显灵,用一些具象的字母与学会的领袖们交流。勃拉瓦茨基夫人声称在西藏与指导灵们共处了数月,并从指导灵摩尔亚那里得到了自己一直渴望的神秘学的教诲。后来她通过几本厚厚的书籍《揭开伊西斯的面纱》、《秘密教义》和秘授部将其传播给了世界。

在圣灵等级中比指导灵更高的是弥勒菩萨,1909年克里希那穆提被“发现”之前,通神学者们认为弥勒菩萨不久将会为自己挑选一个特别的人类作为化身,就像他在两千年前借由耶稣的肉身创立了一派新的宗教一样。在世界特别需要他的时候,弥勒菩萨就会显身。而他之上的等级是更加伟大的存在,包括了佛陀。

勃拉瓦茨基夫人于1891年去世,1907年通神学会的第一任主席奥尔科特上校过世,安妮·贝赞特夫人被选为新任主席,尔后她把家安在阿迪亚尔。她与自己的主要同仁查尔斯·韦伯斯特·赖德拜特(曾为英国国教的牧师,同时还是勃拉瓦茨基夫人的学生)都具有眼通能力,不过后来贝赞特夫人将主要精力投身于印度地方自治的事业,便把自己的通灵能力抛到了一边。贝赞特夫人和赖德拜特都声称与指导灵们处于紧密联系,不过赖德拜特成为了他自己的指导灵库图弥的发言人(贝赞特夫人的指导灵则是摩尔亚),施行他的教诲,引导他在尘世的学生们在玄学的门徒之路上前行。指导灵会斟酌学生们是否实现了充分的进化,门徒之路的步骤分别是查验、接纳,尔后是四次开悟,最终是第五次的圆熟,也就是达至圆满、实现涅槃。

根据赖德拜特所说,指导灵依然居住在西藏的同一个深谷里,托身在勃拉瓦茨基夫人知道的那些肉身之中,并且奇迹般地年华永驻。虽然他们不再离开山谷,但却能够在星芒层、在他们的道场被拜访。赖德拜特在门徒候选者们沉睡的时候会把他们的灵魂带往指导灵库图弥那里,然后在早上向他们宣布他们究竟是成功了,还是没能踏上其所渴望的门徒之路的阶梯。能够想象得出赖德拜特对他的这群学生具有多么大的影响力,他们深深地相信他,相信指导灵和他们被告知的其他那些圣灵的存在;也能够想象得出他们的信仰滋生出了怎样的谄媚和嫉妒。赖德拜特宣称他与贝赞特夫人都实现了较高的进化,在克里希那穆提来到阿迪亚尔的时候,他们已获得了第四次开悟,也就是阿罗汉。

P2-P4

目录

鸣谢

引言

第一章 “男孩克里希那怎么样了?”

第二章 “一种巨大的能量”

第三章 “他们为何选中我?”

第四章 “我永远无法实现我的梦想”

第五章 “陶醉于神”

第六章 “有一种孤独”

第七章 旧梦已逝

第八章 内心永远的混乱

第九章 “我拒绝做你的精神拐杖”

第十章 我将踏上我的征程

第十一章 “内心的狂喜”

第十二章 迈入死亡之境

第十三章 “终结痛苦”

第十四章 理想是残忍的事物

第十五章 “未来即当下”

第十六章 “与死神对话”

第十七章 “空无之心”

第十八章 “终结已知”

第十九章 “你应该赶紧实现认知”

第二十章 “我的生活已被计划”

第二十一章 “创新的世界”

第二十二章 “巨大的空无”

第二十三章 “大脑无法理解”

序言

吉度·克里希那穆提(1895—1986)是20世纪著名的心灵导师,被美国《时代周刊》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五大圣者之一”。他生于印度,13岁时被西方人士建立的通神学会选中,作为“世界导师”带到英国进行培养。但他在30岁后,开始独立地展开自己的精神探寻,拒绝承担这一被外界强加的角色。1929年克里希那穆提解散了专门为他而成立的明星社,宣布任何一种约束心灵解放的形式化的宗教、哲学和主张都无法进入真理的国度。此后终其一生,他不断在西方和印度各地巡游演讲,传播他的教义,影响了上自女王下至平民许多人的思想,他的知交好友中不乏名人,如萧伯纳、赫胥黎、尼赫鲁、甘地夫人等。

从十多年前中国大陆首次引进克里希那穆提的作品开始,克里希那穆提逐渐走入了中国读者的视线,其读者群体曰渐增长。不但他的著作中译本不断推陈出新,对于克本人的兴趣也在上升。此前,国内已引介出版了普普尔·贾亚卡尔所著的《克里希那穆提传》,向读者介绍了这位哲人奇特的一生。不过,普普尔·贾亚卡尔是在克氏五十三岁的时候才结识进而追随他,错过了他本人思想萌生、成长、成熟的过程,所以在写作手法上采取了前期简略而后期详细的手段。相较而言,本书的作者,玛丽·鲁琴斯,显然对于克氏本人一生的轨迹,有着更全面的了解。

作为跨越克里希那穆提人生从幼年到去世几乎全部时段的挚友,玛丽·鲁琴斯无疑具有足够的资格来撰写他的传记。她与克里希那穆提可谓是通家之好,她的母亲,埃米莉·鲁琴斯夫人,很早便成为了通神学会的核心会员,并且带动自己年幼的孩子,包括玛丽和她的姐姐贝蒂,也成为通神学会会员。因为这个原因,1911年觉醒后的克里希那穆提肩负着“救世主”的使命首次到达英国时,埃米莉夫人是前往迎接的一员,为其所倾倒,此后二十年即矢志不渝地追随他,从未动摇过。贝蒂成年以后与克里希那穆提渐行渐远,但玛丽却与她的母亲一样,终生为克氏的莫逆之交。

在克氏生前,玛丽曾受克本人的委托,前后用了数年的时间,分次撰写、出版了三卷本的克氏传记《觉醒的年代(1895—1935)》(《圆满的年代(1935—1980)》和((敞开的大门(1980—1986)》。1986年克逝世后,玛丽在悲痛之余,将多年关于克氏的了解和各种信息加以整理浓缩,最终完成了这本《克里希那穆提的生与死》,涵盖克里希那穆提完整的一生,以充分揭示出这位迷人而复杂的男人的生平轨迹。

玛丽·鲁琴斯多年与克氏相知相交的身份,不但保证了本书内容的严谨可靠性,而且也为本书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图片资料,其中一大半是来自作者本人的收藏,也有部分是源于其他克里希那穆提的密友的藏品,或是神通学会档案馆的资料。这些宝贵的图片,为这本充满灵性色彩的书增色不少。尤其是在克里希那穆提中年时期,由于他个人在近三十年里拒绝他人拍照,里面一张克氏在四十多岁时的照片就显得格外珍稀。

本书中关于克里希那穆提的称呼是颇有意味的,为扫清读者可能的阅读混乱,在此先做一交代。出于尊敬,玛丽.鲁琴斯很少直接称呼全名。在克里希那穆提的人生早期,玛丽称之为“克里希那”。而在其觉醒后,他的朋友和追随者称呼为“克里希那吉”——“吉”在印度语中表示尊敬,作者认为太过郑重而折衷选择了“克”。有趣的是,我们发现,克里希那穆提本人的发言和文字中,也常常用此来指代自己。

本书涉及人名、地名以及各种专有名词概念众多,且来源英语、印度语不一。为便利读者理解,我们在文末附加了译名对照表,按照中文拼音排序,并且根据便于检索的原则进行了适当的调整。编辑过程中,得到克里希那穆提冥思坊的朋友们对于翻译问题的指正和帮助,在此谨表谢意。

内容推荐

《克里希那穆提的生与死(精)》为克里希那穆的挚友玛丽·鲁琴斯所著,从他漫长的一生中筛选出最具代表性的片段,力求向读者呈现出他迷人而复杂的一生。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个看似愚钝的少年,如何觉醒自我智慧,并以一种让他的教养者未曾预料到的方式,改变了世界上许许多多困惑、迷茫者的思想和生活。

编辑推荐

一个人的改变如何能够影响世界?

玛丽·鲁琴斯所著的《克里希那穆提的生与死(精)》,心灵导师克里希那穆提最直指人心的作品,

追溯灵性导师的觉醒和心灵解放之旅。

本书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图片资料,其中一大半是来自作者本人的收藏,也有部分是源于其他克里希那穆提的密友的藏品,或是神通学会档案馆的资料。这些宝贵的图片,为这本充满灵性色彩的书增色不少。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2:5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