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新课标珍藏版无障碍阅读)》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小说起源于北宋末年宋江等36人的农民起义故事,经过金元时期的说书、戏曲等表演形式逐渐发展成熟;并经过这些艺人的艺术加工,编成话本和杂剧在民间广为传唱。元末明初,施耐庵和他的学生罗贯中在民间故事、话本、戏曲的基础上,进行了艺术性的再创造,于是就写成了中国第一部白话文章回小说《水浒传》。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水浒传(新课标珍藏版无障碍阅读)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
作者 | (明)施耐庵 |
出版社 |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水浒传(新课标珍藏版无障碍阅读)》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小说起源于北宋末年宋江等36人的农民起义故事,经过金元时期的说书、戏曲等表演形式逐渐发展成熟;并经过这些艺人的艺术加工,编成话本和杂剧在民间广为传唱。元末明初,施耐庵和他的学生罗贯中在民间故事、话本、戏曲的基础上,进行了艺术性的再创造,于是就写成了中国第一部白话文章回小说《水浒传》。 内容推荐 施耐庵所著的《水浒传(新课标珍藏版无障碍阅读)》主要是写北宋徽宗时期,皇帝昏庸,奸臣当道,贪官污吏陷害忠良,民不聊生。为了给太师蔡京庆贺生日,梁中书两年就搜刮几十万两白银。只是踢得一脚好球的高俅,竟然被提升为殿帅府太尉,为报私仇迫害禁军教头王进,陷害林冲……于是,很多正直善良的人被迫落草为寇,也就出现了108条好汉聚义梁山泊“替天行道”的故事。这些好汉,举起义旗,打着替天行道、劫富济贫的口号惩恶扬善,沉重地打击了统治阶层的嚣张气焰,弘扬了人民群众的英勇斗志。 目录 第一章 延安府避难 第二章 拳打镇关西 第三章 醉闹五台山 第四章 夜闹桃花寨 第五章 林冲蒙难 第六章 逼上梁山泊 第七章 杨志卖宝刀 第八章 智取生辰纲 第九章 梁山义士尊晁盖 第十章 怒杀阎婆惜 第十一章 景阳冈武松打虎 第十二章 狮子楼锄奸 第十三章 血溅鸳鸯楼 第十四章 花荣救宋江 第十五章 宋江智得秦明 第十六章 李逵斗张顺 第十七章 梁山好汉劫法场 第十八章 李逵沂岭杀虎 第十九章 杨雄结交石秀 第二十章 解家兄弟越狱 第二十一章 火烧祝家店 第二十二章 三打祝家庄 第二十三章 梁山又添好汉 第二十四章 宋江攻陷唐城 第二十五章 大破连环马 第二十六章 群雄聚义打青州 第二十七章 华州救双杰 第二十八章 晁天王中毒箭 第二十九章 吴用智获玉麒麟 第三十章 活捉史文恭 第三十一章 英雄齐聚梁山 试读章节 一天,小王都太尉过生日,在府中安排筵席,太尉的小舅子、哲宗天子的弟弟端王也前来庆贺。这端王棋琴书画、吹弹拉唱、踢球打弹,无所不精。宴席结束后,端王来到太尉的书房,想欣赏一下姐夫的笔墨。书案上一对羊脂玉雕成的镇纸狮子吸引了他的目光,他拿起这对玲珑剔透的玉狮子,摆弄了半天,爱不释手。太尉见端王喜爱,就说:“还有一个玉龙笔架,出自一个匠人之手,您若喜欢,明日派人一并送到府上。”端王高兴地谢过太尉后便打道回府。 第二天,小王都太尉将玉龙笔架和镇纸狮子用绸缎包好,装入一个金盒子里,派高俅给端王送去。高俅到王府时,恰遇端王正在府内同几个人踢鞠毬,高俅不敢过去打扰,只得站在那里观看。 过了一会儿,有个鞠毬“腾”地飞起来,端王没接着,却滚到了高俅脚下,他斗胆使个鸳鸯拐,把毬踢给端王,身姿优美,踢毬准确。端王看见后,心中大喜,上前问道:“你是什么人?” 高俅连忙跪下说:“我是小王都太尉的亲随,受太尉差派,特来给端王送玉器。”说完,他便取出小王都太尉的书信递给端王。端王看后,忙叫下人把玉器收起来。 端王对高俅说:“你鞠毬踢得很好,再踢给本王看看。”高俅开始不敢,在端王的一再要求下,便使出乎生本领,认真踢毬,刻意奉承端王。高俅动作娴熟、姿态优美,端王看得眼花缭乱,便留高俅在宫中住了一夜。 第二天,端王便请小王都太尉来赴宴。席间,端王首先感谢小王都太尉相送玉器之情,接着又把高俅的球艺着实夸奖了一番后,说出想留高俅做亲随的意思,小王都太尉当时就答应了。从此,高俅便在端王宫中,整日与端王踢毬玩乐。 不久,哲宗皇帝驾崩,因没有太子,文武百官商议,让端王继皇位,这就是徽宗皇帝。徽宗登基不久,便让高俅为官伴驾,不到半年,又提升高俅为殿帅府太尉。 高俅做了太尉以后,选择吉日良辰,去殿帅府上任。这天,他的下属将领、官吏都来参拜,高俅一一点名,唯独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因病没到。高俅十分气愤,问清王进的情况后,立即派人喊来王进,高俅不分青红皂白把王进痛骂一顿。 王进抬头一看,心里不禁发慌,想起这新任的太尉原来是当年开封城的无赖高二,曾因作恶多端被自己的父亲痛打过,自己今天落在他的手下,一定没有好日子过。 想到这些,王进只好任由高俅责骂。忍气吞声回到家中,王进便把今日之事对母亲细细叙说,说完,母子二人抱头大哭。王母说:“我儿,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王进说:“母亲说得对,我觉得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处,是一个可以去的地方,孩儿有不少学生在那里,我们最好去投奔他们。”母子二人商议停当。第二天天还没亮,王进锁上家里的前后门,扶老母上马,自己挑着行李,离开开封,往延安府而去。 母子二人在路上奔波了一个多月,来到离延安不远的陕西地面。这天晚上,他们因急着赶路,错过了住宿的地方。正在发愁,王进忽见前方树林中有灯火闪烁,走近一看,是一所大庄院。王进忙叩开院门,向主人请求借宿一夜。主人史太公热情好客,安排好饭菜和房间,让母子俩吃好后歇息,明日继续赶路。不想由于一路劳累,夜间王母犯了心痛病,卧床不起。史太公安慰王进道:“不要着急,既然老母患病,就在此多住几日,我正好有个治心痛的药方儿,你去把药抓来,给你母亲吃。” P2-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