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编委会
从基本话语到元话语——以汉语让转义“X然”类词语为例 曹秀玲 王清华
上古汉语叙事语篇中由话题控制的省略模式 董秀芳
声调、语调与汉语的句末语气 冯胜利
汉语谓词性成分的时间参照及其句法后果 郭 锐
汉语及亲临语言连动式的句法地位和显赫度 刘丹青
状态补语是汉语的显赫句法成分 陆丙甫 应学凤 张国华
汉语词类的特点到底是什么? 陆俭明
汉语的逻辑这个样,汉语是这样的——为赵元任先生诞辰120周年而作 沈家煊
作为后置介词的“的” 完 权
论汉语语篇的基本单位和流水句的成因 王洪君 李 榕
汉语语义演变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吴福祥
强势层级扩张与词语概念整合的互补效应 吴为善
汉语反事实表达及其思维特点 袁毓林
汉语句式的跨语言观——“把”字句与逆被动态关系商榷 张伯江
韵律音系学与汉语韵律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张洪明
汉语否定的性质、特征与类别 张谊生
语言限制逻辑再限制科学:为什么中国产生不了科学? 朱晓农
本书稿依据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索引、依据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国期刊网),精选论文20篇。本集刊出版与当前时代精神、价值取向有共同的契合点,目标为国内语言学界所瞩目。秉承(1)学术性:坚持高学术含金量;(2)前瞻性:引领当前汉语研究主流;(3)原创性:开拓汉语研究与探索创新点;(4)本土化:立足汉语事实,彰显汉语特点。具体内容为:坚持语言多样化的观点,突破西方语言学的理论框架,立足汉语事实,探索具有汉语特点的语言学体系的建立。立足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侧重转载中青年学者的研究成果,以求汉语研究在传承前辈学者成果的基础上,创新观点,拓展领域,形成核心团队。
《汉语言学新视界(2016)》由汉语言学新视界编委会主编。
通过本刊转载的这些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读者们一定能窥见近两年汉语研究的态势,概括地说是主流凸显,亮点纷呈,成果丰硕,百家争鸣。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提升,国际地位也日益提升,中国在国际事务的各个领域拥有了越来越多的话语权。在此形势下,汉语及其汉文化的国际推广也正在获得广泛而深入的进展。因此,汉语学者可谓是任重道远,我们相信,富有责任感的中国汉语学者一定会再接再厉,在国际语言学界开创一片属于我们自己的新天地。
《汉语言学新视界(2016)》由汉语言学新视界编委会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