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俊贤主编的《中国民间故事丛书(云南昆明嵩明卷)》集结着散落于民间的故事瑰宝,对我国民间故事最真实、科学、全面的收集和整理,对日益流失的民间文化遗产的国家级抢救,是不可复制的口述活历史,包罗万象的故事版地方百科。
这些原汁原味、通俗易懂,充满民族、地域特色的民间故事,融知识性、趣味性、资料性、启迪性于一体,让我们于妙趣横生中品味本土异乡风土人情,于奇思妙想中感悟世间百态、懂理明智。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民间故事丛书(云南昆明嵩明卷) |
分类 | |
作者 | |
出版社 | 知识产权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汪俊贤主编的《中国民间故事丛书(云南昆明嵩明卷)》集结着散落于民间的故事瑰宝,对我国民间故事最真实、科学、全面的收集和整理,对日益流失的民间文化遗产的国家级抢救,是不可复制的口述活历史,包罗万象的故事版地方百科。 这些原汁原味、通俗易懂,充满民族、地域特色的民间故事,融知识性、趣味性、资料性、启迪性于一体,让我们于妙趣横生中品味本土异乡风土人情,于奇思妙想中感悟世间百态、懂理明智。 内容推荐 汪俊贤主编的《中国民间故事丛书(云南昆明嵩明卷)》收录了当地包括神话、故事、传说、笑话在内的民间故事三十余万字,这些口口相传的民间文学为读者生动地展示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与劳动画卷,卷中附有三十余幅展现当地风土人情的彩色插图,具有较强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 目录 神话 神造天地 日月兄妹 兄妹婚与百家姓 彝族创世纪(彝族) 牛的由来 传说 人物传说 建文帝过嵩明 寻找狮山 夜宿地藏寺 小花鱼跳坝 得食村的来历 白马寺借马骑 过门前地 狮山隐居 饥饿甜如蜜 兰茂的传说 过年 兰止庵请客 祝寿 送礼 考学台 春雨贵似油 救新媳妇 医治富贵病 蛭吸法 葱管导尿法 医治火眼 神药两解 呼风唤雨偷天换日 兰仙人滇池降龙 兰止庵与豆芽酒店 王常九寻妻 比冷 斗法 嫁囡 画中鸡 一筒梨炭 竹瘦有节 石鹌鹑 扫帚、草鞋救画家 玉波池 关岭点穴 锦囊妙计破麓川 采药 北京观灯 八仙度三仙 遇仙桥 兰先生的石棺石枕 救同乡 王郡马 显圣 杨林丸 粱王 梁王的九十九个头 梁王水井 刘金定的传说 割发代首 卖月亮 黄癞头的传说 耿呆子的传说 张三丰杨林收万恶鬼 张三丰卖画 一字不识的驸马公 斩蟒英雄马成贵 阿扎力 刘寄奴 百斋师父 鲁班师傅 帮徒弟 木马的来历 老地山石大将军 葛大力 挑棉花 挑碗罐 挑炭 赶牛车 挑谷子 砍树 保朝廷 司拔贡的传说 小和尚成仙 张果老转世 嵩明沐氏人群的由来 杨天宫的传说 扳桩屙屎干把稳事 一统天下 铁打的江山 杨天官吃屎只能吃一次 金殿上的大扫把 能充成都府莫充碧鸡关 老杨回乡 活坑一堂官 死坑一堂官 钱南园的传说 结婚 钱南园过节 钱南园写休书 钱南园的书画 钱南园修南海 钱南园问观音 赛典赤治水(回族) 罗因秀才 罗秀才喝开“仙人洞” 蒙心布 扭松树 谷子 牙齿草的来历 三家、大竹园、果东稗子田 “秀才”遇难 仙人碗 史事传说 诸葛亮南征过嵩明的传说 “可渡”与“柯渡” 小花鱼跳坝 大山哨的哑泉 火烧藤甲兵 金城筑盟台 高土司改州名的故事 红军长征过嵩明的传说 蝴蝶为红军带路 周恩来过大石头湾 朱总司令爱}昔粮食 红军智取白龙桥 红军不杀好人 挑夫老马的故事 马启凤舍身炸日本坦克(回族) 敢死队长李明清的故事(彝族) 地方传说 嵩明的来历 倒吊罗罗洞的来历(彝族) 杨林土主山 文笔塔 龙街蛇山 丹凤桥与飞红桥的来历 药灵山的泉水治百病 药王祖师拜樵夫为师 菱角塘的传说 百花洞的传说 小白龙井 一碗水的传说 海潮寺水晶宫的传说 松林山 鸡±从菌的传说 金山和银山的由来 卧龙石的传说 彩云岩的传说 龙嘴石的传说 法界寺的传说 苛税重法界兴 火烧尼姑庵 和尚戒烟 嵩阳大营村龙头山传说 嵩明龙的传说 万川寺 万佛寺 东鱼 西燕 南仓山的传说 普贤寺的传说 白龙马的传说 太平寺 制台见长老 长老的身世 霞霖寺 黑龙潭总督龙王 青龙潭的传说 大龙潭 小龙潭 莲花池 金母猪龙的传说 阿古龙螺峰山 象眼墓 摇钱树 匡郎观音寺传说 白狸冲的传说 白马庙的传说 提督坟 动植物传说 何首乌 猫变虎的故事 狗和猫 风俗传说 嵩明二月八的传说 五谷的来历 清明节的来历 灶君老爷的来历 苗族兄弟斗牛的来历 唐王游地府传花灯 故事 幻想故事 山神老爷和鸡窝星、犁底星 段大张 七仙女火烧算命书 生活故事 鸡不在 找工雀与可恶鸟 老表变马的传说 “再吃碗”的故事 老地山的小猪为何不肯长 与皇帝结拜弟兄(彝族) 千里路上送鹅毛 牛皮圣旨被狗撕烂 嵩明首富杨二麦瓜的故事 大儿子、二儿子不如石头子 善恶终有报 各占各福 牛皮圣旨被狗嚼 皇帝和更夫 运气 猪瞅石匠 聪明的村妇 打灶师傅巧治黑心财主 老本家卖水的故事(彝族) 莲花帽坟的故事 飞地蟒塘的悬案 石棺材 试读章节 兄弟俩耐着性子来到白发老人的面前,问他为什么要如此这般。白发老人慈祥地说:“小伙子们,你们可知道天要降洪水淹死天下的生灵?到那个时候,再能千的人也难逃得出这次劫难。” 听白发老人这么一说,吓得兄弟二人出了一身冷汗,当时,两人的小胯都颤抖起来。软口面善的弟弟连忙询问白发老人略有哪样躲避的办法。 白发老人根据兄弟二人平时的为人和品德,叫大哥回家去做一只画桃树(樱桃树)的大木桶,另外准备一把凿子和一些稀泥巴。叫弟弟也像大哥一样,回家去准备一只大木桶,所不同的是叫弟弟带上一把锥子和一些蜜蜡。白发老人又无微不至地指点迷津说:“如果你们看到铺天盖地的洪水来了,你们就赶快躲进大木桶里。如果遇到魔鬼来凿你们的大木桶,大哥就用凿子去堵洞口,用稀泥巴去糊进水处。”接着,又告诉弟弟用锥子堵塞洞口后,再用蜜蜡去糊。 细心的弟弟打破沙锅问(纹)到底,问白发老人他们在木桶里要躲藏多长时间。 白发老人耐心地说:“要躲三七二十一天。”“我们在黑咕隆咚的木桶里,怎么会知道外面的时间?”弟弟困惑地说。白发老人又不厌其烦地指点道:“你们拿个鸡蛋揣在怀里,等孵出小鸡来的时候,刚好是二十一天。那时你们就可以出来了。” 第二天,天上果真下起了瓢泼大雨,接连下了三天三夜,眼看地面上的洪水一天比一天高涨起来。大哥见山洪即将来到,他不顾别人,只顾一个人钻进木桶里。弟弟看见洪水冲来,他不忍心留下自己的小妹妹,他跑进家里将小妹喊出来,一起钻进木桶里。从此,兄妹二人随波逐流,漂泊在惊涛骇浪之中。 一天,魔鬼真的来凿他们的木桶。大哥眼看木桶进水,他就用凿子去堵。用稀泥巴去糊。大哥这样做的结果,洞口越堵越进水。最后大哥的木桶沉入海底,大哥被淹死了。 二哥与妹妹的木桶也被魔鬼凿开了一个洞,他们发现后立即按白发老人指点的办法去做,结果兄妹二人得救了。他们不知道在水面上漂泊了多少天。一天,二哥怀里的鸡蛋发出“叽叽叽”的叫声;破壳后的小鸡,伸出头来鸣叫。兄妹二人高兴极了,他们认为这下得救了。兄妹俩立即掀开木桶的盖子,伸出头来一看,才发觉他们的木桶横挡在一座石崖的半中腰,石崖顶上倒垂着一丛小苦竹。兄妹二人拉着小苦竹,拼死命地爬上崖顶。二人站在崖顶上放眼望去,只见远处是一片混沌世界,近处山峦起伏。刚刚露出水面的树梢上,挂满了浮渣。那里鸦雀无声,没有人烟。吃的、住的……一切都要靠自己想办法。没有吃的,二哥去树上摘野果,妹妹去地上刨野菜来充饥。没有住处,兄妹二人住在岩洞里。 艰苦难熬的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兄妹俩随着年龄的增长,一天天地长大了。按父母生前的教导,“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二人都到了结婚的年龄。可是,二哥去讨谁呢?妹妹又去嫁给谁呢?在如此严酷的现实面前,又有谁来帮助他们解决呢?二哥为这件事天天苦恼,妹妹为这件事日夜啼哭。一天,二哥躺在岩石上晒太阳,迷迷糊糊地睡着了。他好像看见了那个曾经指教过他们脱离死亡的救命恩人——白发老人。白发老人和蔼可亲地来对二哥说:“你们兄妹二人不要灰心,不要丧气。你们要意志坚强地站立起来,挑起繁衍人类的担子。现在,最好的办法是你们兄妹二人成亲,这是天意!只有这样,将来洪水过后,地球上才会有人类出现。”二哥听到这里,吓得脸色苍白,随口喊出:“天啊,这样做咋会要得?” “小伙子,这是天意。你们用不着犹豫!”白发老人继续谆谆教导:“你们照着我讲的方法去做,如果应验了,你们就结婚;如果不应验,你们就不要结婚。你们兄妹二人各自去一个山头上生一堆篝火,如果两个山头上的火烟飘来扭在一起,你们就结婚。另外,你们兄妹二人各自背一扇石磨,去从不同的山头上滚下来,如果两扇石磨滚了合在一起,你们就结婚。”说完,白发老人突然不见了。 二哥从梦中惊醒过来,捏着一把冷汗,连忙跑去将刚才做梦的一切,讲给他妹妹听。 妹妹“哇”的一声哭了起来:“天啊,使不得,使不得!”但听二哥说这是天意,又不敢公开反对。只是“嗯嗯唧唧”地对二哥说:“既然是天意,那我们只好照着白发老人说的去试试看。” P6-P7 序言 故事,是人类对历史的记忆,它记叙和传播着社会的文化传统与价值观念,引导着社会性格的形成,构建着社会的文化形态。具有五千年文明底蕴的古老中国,是一个充满故事的国度,有着悠久的讲故事的传统。那些“夸父逐日”“嫦娥奔月”“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神奇的故事,至今仍散发着迷人的魅力,澎湃着感人的生命张力。作为先人创造和遗留下来的宝贵文化财富,民间故事中充满了民族的智慧和生命的记忆,它传承了朴素的文化血脉,是民族文化得以认同的载体。 我们每个人都是听着故事长大的。那些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讲给孩子们的故事,对于生命尊严的守护和价值观的养成,甚至比上学读书带来的影响力还要绵久和强大。民间故事中蕴含着的历史文化、理想信仰、价值观念、情感道德、生活知识等丰富内容,具有精神娱乐、知识传播和教化启蒙三重作用,不仅给人以知识和智慧,也给人以启迪和力量;不仅传播着社会价值理念,也构建着美好的精神家园。 纵观中华民族的文明文化史,我们的祖先讲着“女娲补天”的故事,开创了华夏民族的创世纪元;伟大领袖毛泽东讲着脍炙人口的故事“愚公移山”,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改革开放大潮中,我们又讲着春天的故事,跨入了豪迈的新时代。一个有故事的人生是辉煌的人生,一个有故事的民族是充满希望的民族。故事,始终伴随着我们的民族走向成熟,也伴随着我们的国家走向强大。 伟大的民族不能没有故事,强大的国家不能没有故事,复兴的时代不能没有故事。那些美妙动人的民间故事,在世代的传承中,已经内化为我们的民族精神,融入中华儿女的品格中。然而,在文明更迭、社会转型的年代,很多优秀的民间故事正面临着失传的危险。把祖先留下的精神遗产抢救下来、保存下来,完整地交给后人,是几代民间文艺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为此,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把对民间故事的抢救和传承作为一项长期工作延续了半个多世纪,并将《中国民间故事丛书》列入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重点项目,常抓不懈。 除了中国,哪个国家还能有如此丰富的故事,并有如此众多的故事传承人和听众?作为一种民间文学样式和娱乐方式,民间故事或许会被人们冷落,但我相信,作为中华文明的血脉,民间文化的基因始终流淌在亿万人民的血液里,它的根不会断。 人类没有故事将会平淡无奇,世界没有故事将会索然无味。随着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我们越来越需要倾听那些本真的、自然的,充满着文化多样性魅力的故事。让我们把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美好故事世世代代地讲下去,让中国的崭新故事向人类倾诉更多的精彩。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