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民间故事丛书(云南昆明晋宁卷)
分类
作者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潘劲主编的《中国民间故事丛书(云南昆明晋宁卷)》集结着散落于民间的故事瑰宝,对我国民间故事最真实、科学、全面的收集和整理,对日益流失的民间文化遗产的国家级抢救,是不可复制的口述活历史,包罗万象的故事版地方百科。

这些原汁原味、通俗易懂,充满民族、地域特色的民间故事,融知识性、趣味性、资料性、启迪性于一体,让我们于妙趣横生中品味本土异乡风土人情,于奇思妙想中感悟世间百态、懂理明智。

内容推荐

潘劲主编的《中国民间故事丛书(云南昆明晋宁卷)》收录了当地包括神话、故事、传说、笑话在内的民间故事三十余万字,这些口口相传的民间文学为读者生动地展示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与劳动画卷,卷中附有三十余幅展现当地风土人情的彩色插图,具有较强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

目录

神话

 三座山的故事

传说

 人物传说

 叶三官的传说

 古城寺的猫有得脸

 惩罚奸商

 揩不完的溏鸡屎

 大理抬伞

 飞石痛打偷牛贼

 詹灯的故事

 小猫田的故事

 骗县令减税

 人头搬家

 无意吞下杀人刀

 祖师力吓洋武士

 祖师植茶树

 麻将与郑和船队传说

 李秀娘娘的故事

 永历帝在盘龙寺题字

 清官李文耕

 奏士李朝凤

 皇帝的老师何彤云

 蔡琼传奇

 勤学重教的胡进士

 打虎英雄杨思明

 除豹英雄周信

 宋嘉晋要吃大头

 杨天官

 风物传说

 盘龙寺的传说

 风雷在手

 万松寺的瓦础石

 月牙井水

 背山佬的传说

 九心和软枝

 石将军传奇

 碗仙洞

 仙人窝

 马头山传说

 法多山和马头山打架

 关岭三千洞

 石寨山的传说

 蝙蝠救主

 金马、玉蛇的传说

 田心村的由来

 宝蜂村名与冶铁遗址

 魁星阁的传说

 魁星阁与亏心鬼

 牛恋乡

 洗澡塘

 官井的传说

 关岭

 千海的来历

 白云洞的传说

 独特的红石岩

 关索庙的来历

 凤踪村名的由来

 飞来寺的传说

 小寺灵光

 找马得矿

 棺材藏宝

 钦赐水井

 朱公祠的直匾

 避霜珠

 篮子背水卖

 “吗咋哩”

 盐井沟

 一碗水

 龙王庙和仙牛岩

 三尖山的雨

 三尖山后蛤蟆井

 九龙池与小霸龙

 神奇美丽的青鱼塘

 龙船鞋的传说

 镇海阁与金钟降龙

 癞龙水井的传说

 龙哥哥,赔赔我的角

 小黑龙的眼泪

 动植物传说

 鸡与吉

 神秘的娑罗树

 封魔树

 狗坟的故事

 火烧桃花妖

 虎山传奇

 仙鹤和冬梅的故事

 猫与狗

 猪拉磨

 风俗传说

 米线节

 门上挂柳条的传说

 接太子与青苗会的由来

 神祖台的传说

 宝峰正月接佛

 祭龙节的传说(一)

 灵珠勇救三太子

 如意除恶救灵珠

 龙宫相见订终身

 祭龙节的传说(二)

故事

 幻想故事

 财神的破袋子

 樵夫与三公主

 金银洞

 小红鱼的故事

 金凤仙子

 癞蛤蟆的故事

 鬼怪故事

 狐仙赠宝

 老毛人的故事(一)

 老毛人的故事(二)

 生活故事

 李二木匠的故事

 李二木匠

 穿鸡毛草鞋

 巧做皇宫大门槛

 乐善好施的陈大老爹

 杨大力士

 财北星的故事

 哑背母

 黑心肝

 破骗卖马

 不守信的财主

 梦定先生偷猪

 懒女的祈祷

 聪明媳妇憨货郎

 机智人物故事

 卡老师

 巧洽懒公爹

 三叶桥的故事

 花围腰的来历

 百鸟得天下

笑话

 包姑爷

 香香屁

 歪锅配歪灶

 “漏”来了

试读章节

远古时,共工撞倒了不周山,把上天撞了个大洞,洪水淹没了大地。女娲炼石补夭堵住了大洞。汪洋形成了现在的大海,仅有的大地上群魔乱舞,法多、黑山、马头三个魔头为争一块地盘,互相残杀。法多用枪,满头乱发,长得高大黑脸。黑山用剑,长得较胖,眉清目秀,绿脸。马头用钉耙,长得更高大,红脸。它们各自带着部下,互不相让,混战了一个多月,各有死伤。三个魔头战得筋疲力尽,喘着粗气,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马头伤得最重,胸前被黑山削了一剑,一块皮肉被削下,形成了现在可看到的半壁山。马头又被法多用枪在腹部刺了一枪,形成了现在的仙人洞。法多被黑山一剑削下一块皮肉,形成了现在可见的石岩,满头乱发被削了个精光,一直到现在还没长出头发,光秃秃的。黑山伤得最轻,被马头用钉耙挖了一下,形成了现在的凹塘,又被法多踢了一脚,坐在地上爬不起来,像个坐弥勒佛。

这时来了个少女,身材苗条,鹅蛋脸,五官端正,白白净净,眉清目秀,长发披肩,绿衣绿裤,是女娲的侍女绿溪,是女娲派来安顿群魔的。她向着马头走去,用好言安慰,叫它不要为害生灵,要造福一方。马头听从了侍女的话,就在那里安顿下来,自己变成大山,部下变成了小山。

法多不愿走远,朝南走了一小段路就停下来。侍女无法,只有好言安慰它,要它不走也可以,但要造福一方,保护那里的生灵。法多答应了侍女,形成了现在的大村大龙潭,哺育着那里的万千生灵。

黑山因被法多踢了一脚,一直坐在地上看着侍女,不愿起来。侍女叫它向北走一点。它耍起赖皮,不但不走,还要侍女陪伴。侍女心想,女娲派她出来时,就没有要她回去的意思,目的在于安顿群魔,而且黑山也长得英俊诚实,对自己有情,于是答应了黑山,成了现在的绿溪坝子。黑山的部下也只愿守着黑山,陪伴侍女。侍女就把它们安排在黑山和自己的周围,就形成了绿溪坝子的四面青山。黑山变成了现在的大绿箐、碾房箐等龙潭。

侍女对黑山说:“我还有几件事没办好,急着要去办,你坐在这里等我回来。”她于是忙开了,她用玉锄把大水引向西边的十街、老吾方向,大水引千了,出现了平地,就是甸中、甸尾坝子。为了好管理,侍女把大大小小的(群魔)山都取了名,派了许多山神来监视,如有不听话,为害生灵的报告给她处理。

过了一段时间,法多心想,黑山你算什么?一剑之仇不报不说,你还艳福不浅,有绿溪姑娘陪伴。就暗中派了两个部下,要把黑山的部下一座叫滔刀刀的大山背走,填塞在侍女开挖的河道上,把甸中、甸尾变成一片汪洋,嫁祸于黑山。此事被山神发现,汇报给绿溪姑娘,绿溪姑娘抬头一看,两个小魔刚要把山背起,绿溪姑娘用玉锄将它们打死,变成了两块巨石,现还在滔刀刀山脚下。

通过这事件,绿溪姑娘想,如果各山的水得不到控制,水由它们出大出小,那还了得。就在备山的出水口各派一个龙王,特别在法多大村的龙潭口上盖了座龙王庙,各山的山神允许盖房,称山神庙,叫各山的山神严加管理,要它们造福生灵,保护好生灵。她又用玉锄挖了许多沟,形成了现在的箐,以防各山魔互相争斗。

绿溪姑娘又对法多、马头、黑山作了交代,要它们三个互相监督,不许乱动,如有邪念,定惩不饶。它们听从了姑娘的话,一直到现在,你只要登上其中任何一座山顶,都可以看到三座山在对望着,监视着其他两座。

P3-P4

序言

故事,是人类对历史的记忆,它记叙和传播着社会的文化传统与价值观念,引导着社会性格的形成,构建着社会的文化形态。具有五千年文明底蕴的古老中国,是一个充满故事的国度,有着悠久的讲故事的传统。那些“夸父逐日”“嫦娥奔月”“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神奇的故事,至今仍散发着迷人的魅力,澎湃着感人的生命张力。作为先人创造和遗留下来的宝贵文化财富,民间故事中充满了民族的智慧和生命的记忆,它传承了朴素的文化血脉,是民族文化得以认同的载体。

我们每个人都是听着故事长大的。那些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讲给孩子们的故事,对于生命尊严的守护和价值观的养成,甚至比上学读书带来的影响力还要绵久和强大。民间故事中蕴含着的历史文化、理想信仰、价值观念、情感道德、生活知识等丰富内容,具有精神娱乐、知识传播和教化启蒙三重作用,不仅给人以知识和智慧,也给人以启迪和力量;不仅传播着社会价值理念,也构建着美好的精神家园。

纵观中华民族的文明文化史,我们的祖先讲着“女娲补天”的故事,开创了华夏民族的创世纪元;伟大领袖毛泽东讲着脍炙人口的故事“愚公移山”,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改革开放大潮中,我们又讲着春天的故事,跨入了豪迈的新时代。一个有故事的人生是辉煌的人生,一个有故事的民族是充满希望的民族。故事,始终伴随着我们的民族走向成熟,也伴随着我们的国家走向强大。

伟大的民族不能没有故事,强大的国家不能没有故事,复兴的时代不能没有故事。那些美妙动人的民间故事,在世代的传承中,已经内化为我们的民族精神,融入中华儿女的品格中。然而,在文明更迭、社会转型的年代,很多优秀的民间故事正面临着失传的危险。把祖先留下的精神遗产抢救下来、保存下来,完整地交给后人,是几代民间文艺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为此,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把对民间故事的抢救和传承作为一项长期工作延续了半个多世纪,并将《中国民间故事丛书》列入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重点项目,常抓不懈。

除了中国,哪个国家还能有如此丰富的故事,并有如此众多的故事传承人和听众?作为一种民间文学样式和娱乐方式,民间故事或许会被人们冷落,但我相信,作为中华文明的血脉,民间文化的基因始终流淌在亿万人民的血液里,它的根不会断。

人类没有故事将会平淡无奇,世界没有故事将会索然无味。随着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我们越来越需要倾听那些本真的、自然的,充满着文化多样性魅力的故事。让我们把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美好故事世世代代地讲下去,让中国的崭新故事向人类倾诉更多的精彩。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1:5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