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假如这样生活(走近佛教)
分类
作者 王践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找到信仰的法门,你会发现:当初烦躁、刻薄、傲慢、愤世嫉俗的心越来越淡了,安稳、宽容、谦卑、欢喜的心不知不觉生起来了。

渐渐地,周围的人和事也变得可敬可爱了。

王践著的《假如这样生活(走近佛教)》介绍佛教对世界的认知,最后落脚到追求幸福人生、做好终极关怀、建设和谐社会,帮助快节奏生活中烦恼的现代人找到心灵的安宁和归宿。

试读章节

人类一开始便陷入智慧与愚昧矛盾冲突的困扰中。无限的未知领域,如同宇宙空间那隐藏着无穷奥秘的黑暗,紧紧包围着人类。无论文明如何进步,人类总有解不完的宇宙之谜。

在所有的宇宙之谜中,最难解,最恼人,对个人和社会最急迫的,是关于人类自身之谜:

我是谁?人生的目的是什么?安心立命之处何在?

人一死,是永灭,还是有来生后世?

如果人死后不再继续某种“生活”,那么,生前的善恶还有多少意义?

如果有生之前、死之后的世界,那么,生从何来,死向何去?

一、生死与无常

对生死问题的解答,关系到每个人最切身、最根本的利益。因为我们从一生下来就注定要死亡,在死亡面前,世间的一切幸福和欢乐都成为虚饰。

当我们静下心来关注这一事实的时候,我们的人生似乎陷入无底的黑暗之中。

我们在此世间一切的恐惧,都源自对死亡的恐惧。所有的人,无论他承认与否,都必然对此怀有直觉。从面对危险时的不安全感,到怕墓地、怕尸体的心理,每个人不难体察自己意识深处盘踞的对死亡的畏惧。

古今中外不少哲人都曾指出:

死亡恐惧是人类普遍存在的、永恒的焦虑。

为什么我们会生活在对死亡的恐惧中呢?因为我们的本能欲望是要活着,而死亡终将结束我们所熟悉的一切!死亡到来时,我们将被投入一无所知的深渊里。

也许还有更可怕的事情:

我们会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

平时,我们执著自己特殊的、独立的身份:我的姓名、我的地位、我的生平、我的家人、我的朋友、我的工作、我的财产、我的知识、我的技能??把安全建立在这些脆弱而短暂的支持之上。然而,死亡顷刻间就将所有的一切一扫而光!我们所面对的,将只是赤裸裸的自己,一个自己也不认识的人,一个令自己焦躁的陌生人——平时我们总以琐碎的杂务填满每一时刻,以保证自己不会单独面对这位陌生人。

原来,我们生活在一个虚拟的身份之下,一个浪漫的童话世界里。被激情所陶醉,我们过于着迷建造房子的快感,竟把生活的房子建在沙上!我们悉心包装自己,尽量把每一件事情都维持得安全可靠。为此,我们花费了一生的心血。直到有一天,重病或灾难将我们惊醒,即将来临的死亡粉碎了我们的幻想,并把我们逐出隐藏的地方。

一般人的心态是享受人生,尽量忘记死。

然而,死却不会忘记我们,且会突然袭击我们。

或许有人说:“人人都会死,死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死最自然不过了,我不会有什么问题。”

从远处眺望死而说死不可怕,正如在动物园眺望笼中的老虎,因为它不会加害我们。可是,如果我们在山中突然碰到老虎,那会是什么样的情景?

即将真正面临自己的死,犹如在山中突然碰到老虎一样,只一见,便双腿瘫软了。

当今世界,自然灾害、战争、盗贼、车祸以及各种顽症比比皆是,我们每天都能听到死亡的消息。

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

人命在呼吸间。

意思是说:人的生命是短暂的、脆弱的,一气不来,便属隔世。

这就是佛在经中一再提到的“无常”。

佛曾问弟子:“人命有多长?”

一个弟子回答:“人命在数日间。”

佛摇头说:“你没有悟道。”

第二个弟子回答:“人命在饭食间。”

佛还是摇头说:“你也没悟道。”

第三个弟子回答:“人命在呼吸间。”

佛说:“善哉善哉!你悟道了。”P5-8

序言

在人心浮躁的现代社会,能够捧读一本介绍佛教的书,真正稀有难得,真正值得恭喜。

的确。物质世界充满诱惑,让人眼花缭乱,谁还有空关注玄虚的精神问题呢?处于这急功近利的时代,如果还谈信仰、谈精神追求,八成要被人耻笑。

两千多年来,佛教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曲曲折折地流传至今,似乎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一般人对佛教的认知来源.仅限于神话故事和道听途说。因此,大致的印象无非是:愚昧迷信,逃避现实。

尽管有诸多不利因素,佛教还是含蓄地展示着它海纳百川的魅力:喜欢文学的人发现它有磅礴的文学经典,爱好哲学的人发现它有完备的哲学体系,注重修养的人发现它提供了周详的行为规范……

事实上,佛教揭示了宇宙人生的实相,帮助我们认清什么是愚痴、什么是智慧,什么是真实、什么是虚妄。

佛最大的愿望是拔除众生的苦恼,给予众生快乐,所以佛教为我们提供了快乐的源泉。

但我们的认知往往正好相反,比如说:“佛教提倡行善积德,这我还是赞成的,进一步了解一下或许有好处。但是,切奠过于投入,如果因为信佛而放弃人生的快乐,那就太不划算了……”

佛不会强行改变一个人,只要你愿意,这种意见可以保留到你放弃它为止。

在深入学习的过程中,你会慢·I~_OT心来,开始观察自己的内心世界。你会发现:当初烦躁、刻薄、傲慢、愤世嫉俗的心越来越淡了,安稳、宽容、谦卑、欢喜的心不知不觉生起来了。渐渐地,周围的人和事也变得可敬可爱了。

这时,你会深切体会到佛的慈悲和伟大,此前对佛教的成见自然也就冰消瓦解了。

当然,即使一个久闻佛法的人,也未必毫无困扰,比如:置身纷纷扰扰的现代社会,求道之心瞬间即逝,贪欲之念暗潮汹涌。安逸的生活方式实在难以放舍,心地的清净实在难以达成,恶行背后的苦果实在不敢想象。因果法则昭昭分明,轮回之路凶险异常,修行证道遥遥无期——我还有希望吗?

当你有缘拜读净土经典和善导大师的诠释,终于体会到“佛恩浩荡”的真正含义,你的精神世界无疑会提升到更高的层面。经典里的语言已不仅仅是你的座右铭,而当下成为你的直接经验。你深知:任何状况都不能障碍佛的救度!佛的誓愿因众生的愚恶而发起,佛的慈悲因众生的痛苦而存在。众生若是回心向佛,则慈舟能济,苦海得离。

“南无阿弥陀佛!我并非无药可救!”

环顾四周,太多的人像我们当初一样苦闷,困惑无从解答,痛苦无法摆脱,心灵不堪重负,茫茫然然,空度人生。

人身实在难得,佛法实在不可不听闻!

感叹之余,我们将比较适合现代人的教法、章节编辑到一起,以便大家不花太多时间就能了解佛教,多一些对人生的思考,多一些对自我的反省,最终找到心灵的归宿。

南无阿弥陀佛!

编者谨序

2016年5月

后记

感谢你从头到尾看完这本小书。如果与佛有缘,你一定会接纳阿弥陀佛为你成就的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无上大宝,而成为一个欢喜的念佛人。

经中讲,念佛人是“人中芬陀利花”,善导大师赞为“妙上好人”。能在此生遇到佛法,信佛念佛,这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昙鸾祖师言:

同一念佛无别道,

远通四海皆兄弟。

我们很高兴又多了一位念佛兄弟。

如果你能从这本书中得到利益,请将此书推荐给你的亲友、同事、有缘人,让他们共沾法益。善导大师言:

自信教人信,难中转更难。

大悲传普化,真成报佛思。

作为凡夫的我们,只能自己念佛、劝人念佛,来报答阿弥陀佛救度我们的恩德于万一。

或许你缘还未熟,暂时不能理解书中所讲,但佛教的无常观、轮回观对你多少有所启发吧。请你一定记住:佛无要语,因果轮回真实不虚。

当用尽世间的一切办法不能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请不妨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祈求阿弥陀佛的帮助,特别是在我们自己或亲人的生死关头。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阿弥陀佛永远慈悲垂手等着你!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15:4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