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长期的历练
人生首逢败绩
当年的生活虽然艰苦,但也锻炼了我的打拼精神。现在遇事不怕艰难、勇于承担责任的性格和胆识,正是那时萌芽的。
初到香港,生活维艰
“大我为先”,是我的人生座右铭。晶苑创业数十年来,皆以信经商,以智管理,以仁处世,勇于尝试,遂得以为公司建立声誉,为管理提升效率,为团队构建文化,并成为以迈向世界第一为目标的制衣企业。
待人处世,应常存“大我”“小我”之心。因此,我常以别人的需要为先,务求和谐共处,更不喜憎恶别人,因为此举无助于解决问题。而且,整天算计别人如何不仁不义,亦徒令自己不快,倒不如宽以待人,对己对人都有好处。
此种作风,乃经数十载人生历练所陶铸,由千百次错误中学习而来。
至于我的人生历练,就要由我初到香港时说起。
记得那是1950年,我五六岁时,和爸爸一起到香港生活,在马料水附近开设农场,而妈妈和弟弟妹妹则留在内地。
当时生活维艰,我没有入学读书,只由爸爸教我认字,平时就在农场工作。爸爸每月徒步往大埔墟一次添置日用品,也只有这天,我们才有机会一尝肉味。平日我们都是以豆豉和自家种的蔬菜佐膳,以猪油和豉油拌饭。只是当时年纪尚少,不觉其苦,还自得其乐。
记得有一次,我要独自往大埔墟,一个人沿着长长的火车轨道徒步前行。由马料水到大埔墟,路上要经过一条又长又暗的隧道。那时的火车是烧煤的,由隧道走出来时,我满脸都会蒙上一层漆黑的煤屑。在隧道内行走,还时刻担心遇上火车驶过,幸好最终也能顺利走完全程。现在回想,当时年纪虽轻,却已有点儿胆量。
农场养鸭,首逢败绩
到八九岁时,我在爸爸的农场里弄了两块田,开辟了一个小园圃种辣椒,还养了30只小鸭子。我经常对人说,自己是在不断失败中学习的,而我人生中的第一次败绩,就是来自这群鸭子。
我每天都会带小鸭子们往河边觅食,看它们摇摇摆摆地列队前行,颇为有趣。然而在养殖期间,小鸭子有的不幸被蛇捕食,有的走失,有的病死。到最后,30只小鸭子中只有一只长大,真可以说是相当失败。
吃救济饭,读扶贫书
在农场居住了三年左右,妈妈携同弟弟妹妹们由广州来香港,爸爸就关了农场,我们一家六口便迁居九龙石硖尾山边的木屋区。
上个世纪50年代,香港社会人浮于事,向上奋斗的机会很少,人们普遍生活艰难,工作待遇甚差,有些职位甚至没有工资,只提供早晚两顿餐饭,但亦有人肯去做。农历新年时,基本上不拿发放双薪或奖金,有些老板会给员工一点儿赏钱,用来理发和添购衣物,但金额也不多。
爸爸在广州时是政府公务员,来到香港后,无论学历和工作经验都不被承认,连托人找一份巴士拉闸员的工作,也徒劳无功。他也想过和人合作做制衣生意,最终以失败收场,只好接一些外发的家庭式手工制作,以供一家糊口。
后来生活实在困难,父母决定送我和弟弟妹妹去往调景岭,与他们分开居住。该处住了不少国民党军眷,俗称“难民营”。
P3-5
我深信此书可以带给渎者崭新的真知灼见。尤其推荐给怀有抱负,有志于在香港、亚洲甚至全世界寻找未来机遇与挑战的年轻人。
——“优衣库”品牌主日本迅销有限公司主席 柳井正
通过罗先生的无私分享,相信读者可以从中学习到企业的生存法则及成功要素,定能有助于企业的永续经营。
——美国《商业周刊》“亚洲之星”获奖人 陈裕光
在罗先生的努力下,晶苑已发展成为一个学爿型组织,公司上下都明白不应介意放弃眼前的短期利益,而要谋取长期的大我发展。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逸夫书院院长 陈志辉
兼容并蓄,获益良多
——向曾启发我者致意
晶苑之所以能发展出“大我为先”的理念,其实和我的先天性格、生活背景、周围环境、人生历练等都分不开,所经大小事、所遇各种人,均有助我启发思维,令我获益良多。谨此向以下对我影响最大的几位良师、益友、挚亲致以衷心的谢意。
罗定邦先生
我父亲罗定邦先生,自小对我信任有加,授权照顾弟弟妹妹,甚至放心让我一人带领他们迁居调景岭。其放权信任、鼓励我独立自强的态度,对我影响颇深。
我在父亲所办工厂工作期间,他除自行管理生产外,其他一切事务,如销售、接单、送货、收款等均交我一力担当,助我熟悉工厂各种运作。而在我自立门户时,他更曾出资人股,助我成功创业。
他常常鼓励子女: “我们姓罗的,是行的!”令我充满信心和斗志。
我亦极为欣赏父亲乐善好施之心。他捐助贫苦大众,在内地兴办多家学校,常予我“取诸社会,用诸社会”的教诲。以父为范,尤其是自己读书不多,我更明白教育之重要,故亦多做助学、敬老与扶贫善行。
父亲晚年罹患癌症,身心非常痛楚,但却表现出坚强与忍耐,在人前从不言苦,令我非常敬佩。
柳井正先生
柳井正先生是晶苑的重要客户,也是我最尊重的朋友。他不但支持我们的生意,更重要的是影响了我们的思维模式。这其中包括以下八个大项:
1.注重消费者之利益、对消费者负责任之态度。以相宜价、高品质,提供任何人都适合之时尚产品。
2.对品质要求比其他任何服装品牌零售商高。
3.梦想优衣库成为世界第一之服装零售品牌,在他努力坚持下逐渐实现。
4.对自己及团队,包括供应商之要求很高。
5.不说花言巧语,守承诺,言出必行。
6.他视供应商为战略性伙伴,他对工厂采取负责任的态度。大家有商有量,生产有计划,实事求是。他们团队对工厂的能力很了解,而我们工厂也针对优衣库的要求不断改善,令他无后顾之忧。
7.九败一胜之精神。
8.永远在寻求创新,寻求突破。
马丁·特拉斯特先生
马丁本为晶苑的客户,后来成了晶苑在中国设厂的合作伙伴。通过合作,我才有机会见识其西方管理方式,对我影响深远。
他的公司以极高透明度管理,甚至我们视为商业秘密,包括利润等敏感资料都可以在年会上公开谈论,让我见识到其中的优秀之处。见贤思齐,晶苑因此迈向企业化管理。
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先生
当年在飞机上,看到由他主持的纪录片《绝望真相》,讲述气候变化对全球环境和气候的影响,令我深感推行环保之迫切,因而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罗蔡玉清女士(罗太太)
她是我最重要的亲人,一直支持我,妥善照顾家庭及公司。
在公事上,她是一位作风稳健的人,公司财务在她的严谨管理之下稳定而健康。私底下,她是能干的贤内助,把家庭照顾得井井有条,培育三子一女成才。
我特别感谢她,愿意事事以我为先,并为我而改变自己。她还认同“大我为先”的理念。在她支持下,晶苑由一家家庭式经营的公司成功转型为一个现代化管理的跨国企业。
罗正亮
我的长子,现在是晶苑集团的行政总裁。他属稳中求变的人,期望明天会比今天更好。他的执行力非常强,所推数据化及科学化管理,正好与我的愿景相符。他以现代化管理方式,制定切实可行的五年及十年计划,令晶苑逐步实现成为世界第一之制衣企业的愿景。
罗正豪
我的四子,将会成为罗正亮的接班人。他心地善良,智商很高,学习能力很强,待人处事很有耐性,常常正面积极地看待问题,甚至不介意吃亏。
他从小是“问题儿童”,经常发问,却不时充当家庭关系的润滑剂,以化解我与罗太太间的矛盾。他甚至常提醒我身为一家之主,要有承担,要为家庭和谐努力尽责。
第一章 里程:从无到有,让夕阳变骄阳
一、成长期的历练
人生首逢败绩
经商生涯始于14岁
不怕吃亏添人缘
设厂进军毛衫制造行业
二、创业期的艰辛
创业幸有贤内助
“不成功便成仁”的危机
阅读链接:重诚信是长期的竞争优势
——罗蔡玉清(Yvonne Lo,晶苑创办人、现任副主席)谈初期晶苑
逐配额而设厂的岁月
阅读链接:毛里求斯三剑侠
——刘炳昌(Sherman Lau,晶苑集团首席顾问)谈在毛里求斯的那些年
三、企业化变革之路
中美合资,于内地设厂
向企业化管理进发
居安思危,发展日本市场
阅读链接:向日本人学习品质第一
——黄星华谈优衣库的考验
四、成为世界第一制衣企业的宏愿
学费高昂的一课
收购英商马田,开展内衣业务
阅读链接:向马莎百货说“No!”
——劳伦斯·沃德(Lawrence Ward,前英国晶苑马田国际行政总裁)谈晶苑收购马田
晶苑的转折之年
第二章 理念:“大我为先”,建立企业核心价值观
一、“大我为先”,以人为本之理
“大我为先”,以人为本
修身律己,以水为师
消弭矛盾,解决有道
改变自己,改变世界
二、水滴石穿,构建企业文化之途
拨乱反正,老板不再独裁
针对窘局,推行核心价值
阅读链接:晶苑集团八大核心价值观
十载耕耘,终见其成
建立无疆界组织
阅读链接:无疆界文化,成就今日晶苑
——刘炳昌谈第八项核心价值观
三、弃旧立新,专业化管理之道
实施个人责任制
转变管理方式,由推变拉
成立董事会,增强企业管理水平
阅读链接:晶苑成功转型基于企业文化
——安东尼·格利菲斯谈晶苑文化
结语:立志成为世界第一
第三章 借鉴:“以专为业”,向卓越学习
一、建构学习型组织
虚怀若谷,效法卓越
鼓励勇于尝试的团队
二、取法管理学大师
柳井正之经营理念
阅读链接:柳井正先生谈未来制衣业
阅读链接:输钱不输阵,承担建互信
——周健瑜(Iris Chow,晶苑集团T恤及毛衫部营业及运营副总裁)谈与优衣库的合作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晶苑人之共同语言
平衡计分卡:规划实践之工具
管理智慧:通用电气之三大启发
工业工程:数据化生产方式
世界级管理模式:取法贤能,精益求精
三、推行电子化的历程
解决电子系统与企业间的矛盾
SAP系统:电子化政策之转折点
全晶苑人奋战的时光
选用先进系统之理念与心法
SAP应用获奖,达至世界第一
第四章 团队“以人为本”,注重培育英才
一、“以人为本”的团队文化
晶苑人的“基因”内蕴
阅读链接:晶苑征才、用才和育才之道
——王志辉谈个人体会
同分享、齐关怀、共成长
阅读链接:中山益达牛仔裤厂以人为本的故事
——雷春(中山益达宣传部经理)讲述亲身经历
阅读链接:马来西亚关厂志
——黄绮丽(Tina Wong,晶苑集团T恤及毛衫部助理总经理(采购))忆述告别马来西亚工厂
二、工作应有之态度
享自主权,正面担责
领导之道,以人为本
遇到问题,恰当解决
三、人力资源策略
未雨绸缪:纾解人力资源危机之道
阅读链接:晶苑未来需要多少人才?
——罗正亮谈晶苑的人才需求
矩阵架构:各人力资源部分工合作
工资政策:善于设定目标收入
工作表现考核:以目标为本度量绩效
四、广纳及培养人才
聘储备生:培养未来接班人
领导人展培训:栽培中高层接班人
“个人提升与职业发展计划”:让基层女工能力增值
阅读链接:“个人提升与职业发展计划”学员的心声
阅读链接:办公环境亦可为荣
——罗正豪(Howard Lo,T恤及毛衫部高级业务副总裁)谈统筹大楼规划之理念
第五章 运营:“以终为始”,成就现代化管理
一、总部放权,鼓励自主
小总部,大放权
数据化管理,透明指数高
二、科技增值,势之所驱
运用科技:三大核心价值观
科技无处不在
阅读链接:借科技走向未来
——丁自良谈晶苑之科技应用
三、产销理念,精益求精
生产文化:精益生产结合六常法
工业工程:构建产能标准
优势分工:环球厂房之生产策略
超级工厂:未来发展之所在
产销合一:视公司生意为己业
四、稳健理财,避免危机
理财哲学:以稳健为原则
危机意识: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
五、品质文化,运营之本
品质为本:一次准确做到
品质制胜:达至零瑕疵
第六章 永续:“以客为尊”,秉承可持续发展理念
一、永续理念
可持续发展理念:由萌芽到开花结果
3P共赢
经商非零和游戏
提高标准,持续进步
二、永续策略
可持续发展理念
从硬件投资到长远制胜
阅读链接:打造节水型企业
——王志辉谈中山益达牛仔裤厂的滤水系统
全面创新成为新常态
由优良品质到良心品牌
既是员工,亦是家人
成就优秀的“企业公民”
三、永续文化
可持续发展理念——“大我为先”
阅读链接:一位伟大企业家的360度感染力
——赵玉烨(Catherine Chiu,晶苑集团品质及可持续发展部总经理)谈罗先生的可持续发展哲学
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代*人
四、永续协作
可持续发展理念:一加一大于二
阅读链接:晶苑是“可持续时装”倡导者
——世界自然基金会香港分会行政总裁顾志翔先生对晶苑之评价
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无限商机
五、展望:迈向世界第一
成为永续经营之企业
荣膺《财富》杂志奖项,亚洲企业排名第一
阅读链接:培育妇女职业技能,助牛仔裤工厂洗除污染之名
——《财富》杂志对晶苑集团的报道
让夕阳变骄阳
第七章 传承:“以贤为继”,开启永续经营
一、企业传承,选贤与能
传承之道:力避家人与公司捆绑
薪火相传:挑选合适的接班人
继承人选:及早建立接班梯队
二、培育接班人梯队
参与态度:鼓励但不强迫
阅读链接:梦想研制火箭的工业家
——罗正亮谈加入晶苑后的心路历程
家庭会议:奠定传承的规则
阅读链接:长子非钦点,继承非必然
——罗正亮谈家庭会议后的感受
发展之路:不懈努力,目光长远
阅读链接:师承家父,身体力行
——罗正亮谈父亲的言传身教
隔代传承:第2.5代接班人
阅读链接:第2.5代传承人
——罗正豪谈自己的心路历程
三、高瞻远瞩,永续经营
环球运作:分公司传承重本土化
退休角色:充当危机守门员
附录1:商业伙伴论晶苑
附录2:晶苑人谈晶苑
跋:兼容并蓄,获益良多——向曾启发我者致意
鸣谢
首先,谨此恭贺罗乐风先生出版这本阐释其经商哲学的书籍,相信无论对制衣业同行,还是对商界读者均有裨益。香港地位独特,乃经商者实现梦想之乐土;罗先生创业于斯数十年,既为成功的典范,亦能鼓励其他生意人见贤思齐,以其成功作为榜样。
回想初逢罗先生之际,已感惊讶,除因大家同样以诚信守诺为最重要的价值观外,在经商理念上,彼此竞有不少相通及共鸣之处!历年来,大家关系紧密、互相激励、合作无间。
我深信此书可以带给读者崭新的真知灼见。尤其推荐给怀有抱负,有志于在香港、亚洲甚至全世界寻找未来机遇及挑战的年轻人。
柳井正
1970年,罗乐风先生和罗太太于香港创办晶苑织造厂。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晶苑成为一家以服装制造为主的多元化跨国集团,专业生产针织类、牛仔类、毛织类,以及内衣系列服装产品,是亚洲三大成衣制造商之一。晶苑与优衣库(UNIQLO)、玛莎百货(MARKS & SPENCER)、盖璞(GAP)、H&M、李维斯(LEVI'S)等企业合作共赢,深得客户的信赖。
美国《财富》杂志发布“2016年改变世界”的全球50家企业榜单,晶苑集团和滴滴出行作为中国香港和中国内地的代表分别名列第17位和第30位。
在《大我为先》中,罗乐风先生细数晶苑从家庭织造厂,一步步发展成为拥有22家成衣工厂、全球雇用员工超过6万名的制衣企业的演变过程,并向读者坦诚分享其商业哲学和管理理念,相信读者阅读后会有所启迪。
《大我为先》是经晶苑集团授权,在内地发行的有关企业成长历程的全景读本。
在大众的眼中,晶苑集团是一家不太为人所知的企业。实际上,她关爱员工,专门为女工提供培训及保障计划;她捐助贫困,为此获得的奖项不计其数;她奉献社会,拨专款设立基金,仅志愿者就超过14000名;她关注环保,不吝投资改善厂房与生产流程,就连本书都是采用经过认证的用纸与环保大豆油墨印刷。她在用自己低调而又独特的方式奉献社会,在业内不断取得让人无法忽视的成绩。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她已成为亚洲三大成衣制造商之一,全球设厂22家,每年生产成衣超过3亿件。
这一切与企业创办人罗乐风先生一直秉持的“大我为先”精神紧密相关。书中详细阐释了罗先生在企业管理、慈善、环保等方面对这四个字的具体践行,也让读者能够近距离感受一位智者多年的商业感悟与修为,读后定会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