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音所著的《林海音专集》,是从作者为少年朋友所写的作品中选出的。
很多人说,写儿童读物的作家,是“寂寞的一行”,作者却不这样想;她虽然写得不多,也不是这方面的专业作家,但是每当夜深寂静,她伏案为少年朋友写作时,心中却充满了喜悦。
作者希望少年读者会喜欢她的作品,更喜欢这些画家的画。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林海音专集/中国名家经典童话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
作者 | 林海音 |
出版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林海音所著的《林海音专集》,是从作者为少年朋友所写的作品中选出的。 很多人说,写儿童读物的作家,是“寂寞的一行”,作者却不这样想;她虽然写得不多,也不是这方面的专业作家,但是每当夜深寂静,她伏案为少年朋友写作时,心中却充满了喜悦。 作者希望少年读者会喜欢她的作品,更喜欢这些画家的画。 内容推荐 《林海音专集》是我国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先生的童话作品集。分为“动物篇”和“故事篇”两部分,包括《小快乐回家》《我们都长大了》等14篇作品,选自林海音先生为少年朋友所写的作品。除了《井底蛙》是翻译的,《六趾儿》是从一篇外国儿童故事改写的外,这些作品都为作者创作。这些作品文字清新,笔调素淡,都是林海音儿童文学作品中的代表之作,是百读不厌、寓教于乐的精品。 目录 动物篇 我们都长大了 小快乐回家 六趾儿 井底蛙 不怕冷的鸟——企鹅 故事篇 请到我的家乡来 迟到 三盏灯 哈哈哈 爸爸的花椒糖 金桥 骆驼队来了 蔡家老屋 童年乐事 试读章节 金桥 有一天,妈妈接到外婆的信。 信上说,外婆非常想念妈妈,希望妈妈能回故乡去住几天,因为外婆有好多年没有看见妈妈了。 妈妈决定带哥哥和我一同去。妈妈说:“故乡的风景很美,水很甜,外婆很和气。”我和哥哥听了很开心。 我们坐了一天火车,经过的地方有高山、稻田、河水。 到了妈妈的故乡,舅舅到火车站来接我们。舅舅告诉我们。外婆在家里煮鸡炖肉,预备好好招待两个没见过面的外孙呢! 从火车站去到外婆家,还要走一段路。我们经过了田埂、大桥、小山坡。 外婆站在门口等我们,她抱抱哥哥,又抱我,高兴得又笑又哭的。 吃过晚饭,外婆叫我们早些睡觉,她要和妈妈谈话。 第二天早上,舅舅带我们出去看风景。河上有座桥,我最喜欢。 桥上刻着“金桥”两个字。 我问舅舅,这座桥是不是金子做成的?舅舅告诉我们,是用石头做的。哥哥又问,那么为什么叫金桥呢?舅舅说,这是因为有一段故事。我们要舅舅讲,舅舅要妈妈讲。 妈妈说:二十几年以前,这里是一个交通不便利的农村。有一个小孩子名叫阿金,只有六岁,和他的爸爸、妈妈,还有姊姊,住在一起。 这村子和外面的来往,只靠这座破旧的小木桥。有八个农家的孩子。在镇上的小学读书,每天要经过小木桥。阿金每天都到桥头上去,看八个哥哥上学。 太阳快落山了,阿金又跑到桥上去。他要等八个哥哥放学回来,看见他们都过了桥,才肯离开。 冬天的太阳落得早,哥哥们放学回来时,天都黑了。乡下地方又没有灯,到处都是黑洞洞的。阿金在冬天很少去接哥哥们,多半留在家里跟姊姊认字,因为明年他也该上学了。有一天下午,天气很晴朗,阿金到桥头上玩,看见张叔叔拉着车子,载了许多货物回来。 张叔叔的车子太重了,小木桥太旧了,车子走过上面,吱吱地响,桥板被压坏了。木板掉到桥下去,桥中间就成了一个大破口。张叔叔大骂一声:“桥破得这样,也没有人修!”张叔叔骂完,就推车走了。阿金坐在桥头上发呆。他想,张叔叔骂别人不管修桥,他自己怎么也不管啊?阿金走到破洞口向下看,河水流得很急,如果哥哥们回来,不小心掉下水去,多危险啊!怎么办?阿金想修桥。 阿金到田地里想找木板修桥,可是田里只有野草和泥土。阿金又到树林里去找木板,可是那里只有千树枝和拖不动的树干。 阿金没有办法,只好又回到桥头来。 这时天渐渐暗了,阿金听见在桥的那边,远远地传来了歌声。阿金知道,是哥哥们就要过桥来了。 阿金向桥那头大声喊:“是天林哥哥吗?是小胖哥哥吗?桥中间有个破洞,小心靠右边走吧!” 天林和小胖过了桥,向阿金说声“谢谢”,就住家里跑。 阿金还在等那六个哥哥。 等一会儿,阿金又听见有声音了,他又喊:“是冬冬、山山、阿亮、阿明和小方五个哥哥吗?过桥要小心,中间有个破洞,靠右边走吧!” 现在已经有七位哥哥过桥了,只有阿光哥哥还没有来。 阿金还要等阿光哥哥。 P114-117 序言 写给少年朋友 林海音 这本童话集,是从我为少年朋友所写的作品中选出的。我把这些或长或短的十四篇作品分成“动物篇”和“故事篇”两部分。1949年写的《六趾儿》,离现在都快四十年了,按照我小时候作文时爱写的四个字成语,真可以说是“光阴似箭”了! 这些作品中,大都是我的创作,只有《井底蛙》是翻译的,《六趾儿》是从一篇外国儿童故事改写的。 每个人小时候都喜欢读课外的故事书,我也一样;而且到现在还是喜欢。每到国外旅行逛书店时,总要找找看有什么该国的儿童书,除了英文以外,很多国文字我都看不懂,但是也会看图识字般的,把喜爱的书买回来。 很多人说,写儿童读物的作家,是“寂寞的一行”,我却不这样想;我虽然写得不多,也不是这方面的专业作家,但是每当夜深寂静,我伏案为少年朋友写作时,心中却充满了喜悦。有些故事是回忆童年的,记得在书桌前的台灯下,写《三盏灯》这篇时,心儿便悠悠地回到了童年,眼前浮现了宋妈哈气擦玻璃灯罩时和我的对话,写得有趣,会独自笑起来,最后还是流下泪来。我是多么想念宋妈啊!写到“迟到”时,好像看到坐在雨中人力车上的女孩——就是我,挣起裤腿看爸爸抽打的鞭痕。这是我不会忘记的一件童年往事,因为由于这件事我从此做一个守时守信的人。 1949年、1950年的时候,我常在巷口外看见一个小丑打扮的男人,推着一辆披挂了各式各样打击乐器的破旧自行车,一边做怪样,一边巧妙地敲击着各种乐器,我现在已经忘记他是怎么弄的,那只喇叭不用嘴吹,为什么也会跟着各种乐器在响?他一来,会围上一群孩子,他的目的不过是卖些糖果罢了!我就把它编成了“哈哈哈”的故事。 我写的一些动物故事,如《我们都长大了》《不怕冷的鸟——企鹅》,在写作前都研读动物书籍,或向动物学家讨教它们的生态才下笔的。 写它们的时候,我不但不寂寞,而且从研读中,我也获得不少常识;从回忆中使我的感情更丰富,无论是亲情、友情或同情。人类的情感生活,原来是从孩子时代就要培养的,这并不是“寂寞的一行”啊! 我希望少年读者喜欢我的作品,更喜欢这些画家的画。那么,我编印这本书的目的就达到了。 1987年2月 (编者注:本文写于1987年2月,原为《林海音童话集》序,选入本书稍有改动。) 书评(媒体评论) 不仅故事感人,她的文笔令人击节赞叹;细致而不伤于纤巧,幽微而不伤于晦涩,委婉而不伤于庸弱。对于气氛的渲染,更是她的拿手好戏。 ——高阳 又读《城南旧事》,深深为林海音叙述语言的简洁、质朴和温暖的幽默所感动。女性作家文笔的细腻清秀或者真挚热烈都不困难,但能够懂得幽默却不容易,须大家方可。因为幽默本是智慧的最高形式,我喜爱林海音,这也是一个重要的缘由。 ——铁凝 林海音的文章充满了身旁琐事,但是读来很爽朗,毫无婆婆妈妈气息。女人心肠而有男人气概,可说是林海音文章的特色。 ——闻见思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