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梦龙所著的《东周列国志》,后经清人蔡元放对之进行润色而成,是迄今为止讲述春秋战国时期历史、人物故事最通行的小说读本,刊行数百年来深受读者喜爱。《东周列国志》的作者凭借一种宏阔的历史视野,取材《左传》《国语》诸书,对纷繁的历史事实加以适当的剪裁连缀,形象而生动地再现了春秋五霸兴衰更迭与战国七雄逐鹿中原的五百多年历史。
冯梦龙所著的《东周列国志》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演义小说,主要描写了从西周宣王时期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这五百多年的历史。以时间为顺序串联列国故事,把上起治国、强军、富民之道,下至为人、做事、相处之策兼包并蓄,场面之宏大,跨度之久,事件之复杂,人物之多,描绘之深刻,后世演义小说难望其项背。
三千多年前,周文王之子武王姬发灭掉了残暴腐朽的商朝,建立了西周王朝。经过了两百多年的统治,西周迎来了它的最后一个皇帝——周幽王。
周幽王昏庸暴戾,贪图酒色,不理朝政。当朝王后的父亲申侯多次劝说,他也不听,把申侯气得跑回申国去了。此时西周的一班老臣相继而亡,幽王另用虢公、祭公和三朝元老尹吉甫的儿子尹球,并列三公。这三人都是善于阿谀奉承的人,贪图荣华富贵,只要是幽王说的,都言听计从,奉承拍马。只有司徒郑伯友是个正人君子,可是幽王并不重用他。
一日幽王上朝,岐山守臣奏道:“泾水、黄河、洛水同一天都地震了。”幽王笑着说:“山崩地震是常事,这种事何必告诉朕!”说完就退朝了。
太史伯阳父听了,叹息道:“这三条河都发源于岐山,岐山是大王发迹的地方,这山要是崩了,西周哪里还能安然无恙啊!”大夫赵叔带问道:“国家什么时候会发生变故呢?”伯阳父屈指一算,说:“不出十年。”赵叔带说:“天子重用佞臣,不理朝政,我一定要尽臣子的职责,前去劝谏。”伯阳父劝他:“恐怕说多了反而是坏事啊。”
两人说了半天悄悄话,早被人听见,告诉了虢公虢石父。石父怕赵叔带在幽王面前说他是奸佞,于是先下手为强,把伯阳父和赵叔带悄悄议论的话都告诉了幽王,说他们谤毁朝廷、妖言惑众。幽王却丝毫不以为意。
赵叔带怀着一股忠义之心,屡次想要进谏,周幽王根本不见他。过了几天,岐山守臣又来禀报说,岐山崩塌,压死了无数百姓。幽王一点儿也不担心,还命左右四处寻找美女加入后宫。
赵叔带见他如此,又前去劝谏,幽王不但不听,还听信了虢石父的谗言,罢了赵叔带的官,把他赶走了。赵叔带不忍心看到西周灭亡的那一天,于是带着家人到晋国去了。
大夫褒晌来自褒城,听说赵叔带被赶走了,急忙入朝进谏:“王不惧怕天变,驱逐贤臣,恐怕会国家空虚,社稷不保啊。”幽王听了大怒,把褒晌关到了牢里。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来劝谏了。
有一天,褒晌的儿子洪德偶然经过乡下,看见一个姑娘在田间打水,她虽然是个乡下人的打扮,但是长相眉清目秀,唇红齿白,如花似玉,倾国倾城。这个姑娘就是褒姒。洪德大惊:“这么穷的乡下地方竟然有这么美丽的女子!”心中暗想:父亲已经被关了三年,不如把这个女子献给幽王,说不定还能把父亲释放了。于是找人打听了姑娘的名字,带了钱财布帛,把褒姒买回家去了。
洪德用金银打通了虢公,把褒姒献给了幽王。幽王一看,只见褒姒光艳照人、顾盼生辉,各地送来的美女还不及她的万分之一,不禁龙颜大喜,急忙把她留在后宫,又把褒晌放出去,恢复了官职。
自从褒姒留在宫中,幽王日日夜夜都同她在一起,一连十日不上朝。大臣们在朝廷左等右等也见不到君王,都叹息着离开了。
幽王三个月没有到申后那里去,申后十分生气。一天,申后正好遇到幽王和褒姒在一起,褒姒见了她,也不起身迎接。申后忍不住说了她几句,幽王忙站起来,把褒姒藏在自己身后,说:“这是朕新纳的美人,还没有封号,所以没有去朝见你。”
申后听了,骂了一场,恨恨地走了。幽王对褒姒说:“这是王后,你明天可以去拜见她。”褒姒听了并不说话,第二天也没有去正宫朝见申后。
P3-5